從電影《倩女幽魂》和蒲松齡的聊齋說起,你最難忘的是哪一篇?

2020-12-22 騰訊網

小時候能看的雜書很少,得到一本就不分時間、場合地埋頭讀進去。《聊齋志異》是我媽從單位圖書室借來的,算是少有的能從容閱讀的幾本閒書。更妙的是,那是一本白話譯本,對於正讀小學的我來說,讀起來格外酣暢。

有陣子出現了聊齋熱,根據蒲松齡原著改編的影視劇大受歡迎,不過,我只對其中幾部有印象。

一部是沒有親眼目睹的老版《畫皮》,據說很恐怖,不少人被電影中的畫面給嚇壞,還有小孩子被嚇出了毛病,所以家人不許我看。

一部是《胭脂》,主要是因為演胭脂的女演員朱碧雲生得極美,我一個親戚又特別喜歡她的名字,碧雲,多美啊!

還有一部是《嬰寧》,女演員動不動就格格大笑,我的鄰居姐姐對此極其不滿,說是小說裡雖然是這麼寫的,但也不能笑成這樣。

除了這三部老聊齋影視劇,其他的我最多記得片名,人物扮相、場景,基本上都沒印象。

《倩女幽魂》拍攝於1987年,但我看到這部電影時已是1990年代,所以在我記憶中,並不能歸到老聊齋電影中。

不管怎麼歸類,從1980年代到2010年代,只要提起聊齋故事,提到與聊齋有關的影視劇,首先浮現腦海的,就是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這部《倩女幽魂》。

腦海中同時會播放音樂,耳邊仿佛迴響起張國榮演唱的電影主題歌: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

文學作品影視化,對於它的傳播和知名度的幫助,顯然有著極大的幫助。不管是當年初讀《聊齋志異》,還是後來重讀這套書,《倩女幽魂》的原版小說《聶小倩》,雖然也是喜歡讀、有較深印象的篇目之一,但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它會成為最有代表意義的那一篇。

這當然得歸功於電影《倩女幽魂》,歸功於王祖賢攝人心魄的美,張國榮、午馬等人的演技,還有黃沾作詞作曲、張國榮演唱的主題歌。

忽然心頭一凜。上述人物,三位已離去。

《聶小倩》的故事講的是小倩為妖物所迫,要以美色或金錢引誘借宿蘭若寺的書生。美豔絕倫的聶小倩就靠這兩手,不知害死了多少經不起誘惑的男子。書生寧採臣卻是個例外。他品行端正,面對美色、金錢,均不為所動。小倩受感召講出實情,於是寧採臣在燕赤霞的幫助下制服妖物,並按照聶小倩所言遷出了她的遺骨。

電影必然有所改編,影片結局是人鬼殊途,令人遺憾的同時,也留下了拍攝續集的空間。

原著小說則是個大團圓結局,蒲松齡讓聶小倩與寧採臣朝夕相伴,從不食人間飲食到開始喝點兒稀粥,從寧母害怕她是鬼,不敢讓她做兒子的小妾,到漸漸接受、喜愛善良的她,再到寧妻去世後,小倩成為寧採臣的妻子,盛裝見客,被譽為天仙。

這個故事直到大結局,聶小倩都只是鬼,但她卻有個美好的結局。而不為美色、金錢所誘惑的寧採臣,則因自己的德行,被上天載入多福厚祿薄冊。

這樣的故事結構,實在太適合在民間口口相傳了。

聶小倩的本錢是美麗,然而她的美若是被人利用來害人,她再無辜,也脫不了一個惡字。但當她被感召又被拯救了之後,她的人性被激活,一心向善,雖然一開始不被人接受(比如不被寧母接受),但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最後被眾人譽為天仙。

寧採臣的經歷更不用說了,他應了好人有好報這句話,完全符合老百姓對普通善良人的美好期許。於是,美女、金錢、佳兒、福氣,老百姓心目中所有的幸福元素,一樣不缺,都借上天之力給了他。

你印象最深的聊齋電影或小說,是哪一個呢?

相關焦點

  • 《倩女幽魂》創新了香港鬼片的新裡程
    時間來到上世紀80年代,此時,距蒲松齡寫下《聊齋志異》已經過去了280年…中國,香港…徐克想拍一部鬼片,他想起了年輕時看過李翰祥的一部神怪電影,那是《聊齋志異·聶小倩》的故事…就這樣,公元1987>票房火爆,好評如潮,33年過去了,豆瓣得分仍然是8.7分…有媒體評論道: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單純中有些傻氣,木訥中帶著儒雅…王祖賢版聶小倩,明眸流轉,淺笑含愁,蒲松齡筆下的女鬼就該如此…不知是哪朝哪代,也不知是何年何月…
  • 蒲松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看完60年前的聶小倩,才知道新版《倩女幽魂》到底毀在哪了
    但有一部電影,大張旗鼓登上了騰訊視頻。魔幻的特技。陰森的場景。熟悉的情路。它就是《倩女幽魂:人間情》。風月苗子說起《倩女幽魂》,不得不提蒲松齡。1662年,康熙元年,清軍入關已經定局,燒殺搶掠,血流成河,都正在被太平盛世所取代。蒲松齡正巧二十郎當,然而,清朝的國運亨通似乎與他無緣。
  • 各版《倩女幽魂》你最喜歡哪個?
    蒲松齡筆下一人、一鬼在古寺相識,一場曠世奇緣就此展開。寧採臣和聶小倩明知人鬼殊途卻義無反顧,他們兩人的情感糾葛叫人潸然淚下,也成為導演最喜歡的劇情之一。1960年樂蒂、趙雷主演的史上第一部《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是導演李瀚祥為了衝擊國際大獎而特意拍攝的,內容題材經過了深思熟慮。《倩女幽魂》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聶小倩》選段,戲劇性強,雖涉及鬼怪,但飽含中國特色。
  • 新版《聊齋》電影上線,特效成主角,故事和演員跑龍套
    4月23日,玄幻愛情網絡大電影《聊齋古卷:蘭若之境》在正版視頻平臺上映。一看電影的名字,網友就知道,這部電影和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有關。《聊齋》IP早已被導演們拍爛,經典故事觀眾看得都被背了,如今翻拍還有什麼新意,吸引觀眾花時間看呢?
  • 黃齡深情獻唱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插曲
    黃齡插曲封面《倩女幽魂:人間情》自「五一」上線以來,捷報連連,僅用3天專輯播放量突破1億次觀看,至今蟬聯單日播放量冠軍寶座,創下網絡電影4天突破1769萬的票房紀錄。聶小倩佯裝酒家舞女被識破多情自古傷離別 轉音歌姬深情獻聲此前電影發布阿雲嘎演唱的主題曲《倩女幽魂》,引來網友無數好評,為電影映前造勢添了一把火。
  • 盤點各個版本倩女幽魂,劉敏濤版聶小倩你看過沒?
    1,1987年張國榮與王祖賢版說起倩女幽魂,最火的莫過於1987年張國榮與王祖賢版倩女幽魂。該片豆瓣評分8.7,堪稱經典。之後翻拍的每一版倩女幽魂,幾乎都會被觀眾用來與這一版對比。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擁有一張讓人看一眼就難忘的臉,她那神情與姿態,曾奪過多少少男少女的魂魄。雖然這一版從拍攝至今,已過二十多年,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重溫這個版本的倩女幽魂,這大概就是經典吧!估計這一版很難再被超越。
  • 《倩女幽魂》幕後故事,王祖賢VS中森明菜,誰是你心中的聶小倩?
    彼時的徐克重溫了一遍第一部進軍坎城的華語電影-李翰祥版的《倩女幽魂》,發現還有極大的發掘空間,他找到程小東說「我們應該拍一部愛情片,用鬼片作為包裝,你是一個很好的動作片導演,可以把這些都融合在一起。」年輕時候的徐克而當徐克提出拍攝《倩女幽魂》時,老闆一開始並不支持:「電視上古裝片那麼多,觀眾都看膩了,你還要拍古裝電影,簡直是找死啊!」
  • 《倩女幽魂》中文弱書生寧採臣為什麼不怕鬼?
    今天我們來講聊齋志異的聶小倩,這個故事有很多電視劇和電影版本。2019年就上過電影《聶小倩》,2018年有一個叫做《聶小倩之前乾坤金印》的電影,而早一些的電影版本有《倩女幽魂》。王祖賢、劉亦菲等著名的演員都在銀幕上塑造過倩女這一形象。
  • 古蘭若原型:倩女幽魂聶小倩的故事發生在浙江金華哪座古寺廟?
    蒲松齡筆下的聶小倩被翻拍成各種版本倩女幽魂,關於故事的發生地蘭若寺的猜測和考證非常多。其中說法最多的,應該就是蘭溪遊埠的蘭若寺,金華城西的西峰寺,萬佛塔下的密印寺。倩女幽魂劇照聶小倩小編也曾分析過,這幾處都不會是蒲松齡故事中的古蘭若。
  • 《赤狐書生》票房破億,但《倩女幽魂》三部曲,才是奇幻電影典範
    作為一部奇幻電影,《赤狐書生》無疑是失敗的,但提到奇幻電影的話,始終繞不開《倩女幽魂》這個IP。《倩女幽魂》改編自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書中講述了十八歲的聶小倩死後葬在金華城北的荒涼古寺旁,卻不幸被夜叉脅迫專門勾引過往行人害人性命。
  • 恐是最慘妹子了,遭仇家報復全家遇害,後來自家豪宅還被改成寺廟
    騰訊的企鵝影業出品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是翻拍自張國榮和王祖賢主演那版的《倩女幽魂》。劇情和原版差別不大,不過在視聽特效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升級,豐滿……呃,豐富了一些細節,其中聶小倩的真實身份可以說是全片最大膽的細節了。
  • 新版《倩女幽魂》1.5億播放僅4.9低分,觀眾只能忍著看網大?
    「倩女幽魂」這個IP,來源於取之不盡的寶藏小說集《聊齋志異》,原文題名《聶小倩》,是聊齋卷二的一則鬼故事。蒲松齡可能沒想到,他的奇異故事給後世影視劇貢獻了多少素材。在改編《聊齋》故事的作品中,有些成為比原著流傳還廣的經典,有些則改得讓蒲松齡的棺材板都蓋不住。
  • 新《倩女幽魂》定檔五一,新人挑大梁沒優勢,老故事難拍出新意
    《倩女幽魂人間情》正式定檔五一,因院線電影無法上映,便走上了網大之路。 作為87版《倩女幽魂》翻版,《人間情》在場景、服裝及道具上儘可能與經典貼近,陳星旭版寧採臣的書生裝與張國榮如出一轍;李凱馨版聶小倩一襲白衣,舉止神態都在模仿王祖賢。
  • 港影系列:《倩女幽魂》成絕響,不似武俠勝武俠
    《倩女幽魂》這四個字第一次問世,便是源自1960版的李翰祥電影,之前這個故事唯一有的名字叫做「聶小倩」,它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原著中,寧採臣與聶小倩之間固然也有愛情,但不是整部小說的重點,蒲松齡真正想說的是:寧採臣與燕赤匡扶正義,以及除魔衛道的俠義一面。而這種精神,被李翰祥完整且全面的繼承到了他的電影之中。
  • 永恆經典《倩女幽魂》人鬼情緣
    至此今日,各個版本的《倩女幽魂》影片《倩女幽魂》改編自《聊齋聶小倩》的故事,結合道士抓鬼的中國特色打造出了一套既具有東方韻味、又有國際共鳴的奇幻電影,而最經典的倩女幽魂三部曲分別是燕赤霞經不住寧採臣相求,再次出手,終於救回小倩《倩女幽魂Ⅱ:人間道》是電影《倩女幽魂》的續集,由程小東執導,張國榮、王祖賢領銜主演,徐克監製。影片講述了寧採臣無辜被牽連入獄,在諸葛臥龍相助下成功逃獄,之後他與鬼馬道士知秋一葉在忠義之女傅清風、傅月池的帶領下一起拯救被陷害入獄的傅天仇的故事。1990年7月13日,該片在香港上映。
  • 《聊齋志異》:看似寫故事,實則針砭時弊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寫了不少揭露和抨擊貪官汙吏的作品,同時也寫了一些表彰和歌頌清官廉吏的作品。清官審案精明,執法公正,使受冤屈的好人得到昭雪,幹壞事的惡人受到應得的懲罰,如《詩漱》中的周元亮,《於中垂》中的於中垂,《折獄》中的費禕祉(yī zhǐ),《老龍船戶》中的朱徽蔭,《太原獄》中的孫柳下,《新鄭訟》中的石宗玉等。
  • 87版《倩女幽魂》對《聊齋志異·聶小倩》的成功改編
    但是我們要知道,《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是以《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為版本改編而成,除了寧採臣、聶小倩、燕赤霞這幾個基本要素之外,整個故事的內容都做了很大的改動,令原來一個恐怖詭譎的民間故事,變成了變成了一個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通過認真比較兩者的異同,或許我們可以發現改編電影劇本的一些方法。
  • 從1960年《畫皮》到《美人皮》,聊齋宇宙60年的影視劇改編之路
    而產生轟動影響知名度較高的從上世紀60年代的《畫皮》《倩女幽魂》便已開始,之後70年代由胡金銓執導的揚名國際的獲獎影片《俠女》,80年代的動畫短片《嶗山道士》《蛐蛐》,電視劇《聊齋》,電影《精變》新版《倩女幽魂》,各種類型題材的百花齊放,90年代的《古墓荒齋》《畫皮之陰陽法王》同樣產生不俗的反響,新千年後的電影《畫皮》系列、《新倩女幽魂》等等,聊齋的影視化之路從未中斷。
  • 《倩女幽魂》被翻拍:王祖賢之後再無聶小倩,張國榮之後再寧採臣
    》的網絡電影《倩女仙緣》上線首播,這部《倩女仙緣》,取材自《倩女幽魂》,講述的是聶小倩和寧採臣的人妖之戀。這部電影中,寧採臣是有著「網大地下皇帝」之稱的彭禺厶。《聊齋志異》中寧採臣和小倩生死愛戀讓人動容,多少人羨慕這樣的愛情,浙江人氏寧採臣,為人慷慨豪爽,方正自重。常常對人說:「我一生中沒有愛過第二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