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張明名師工作室推進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2020-12-27 瀟湘晨報

12月22日,亳州一中亳州市張明名師工作室召開課題研討會,穩步推進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讓課題研究真正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室主持人張明主持會議。特邀相關專家高清倉、王麗霞和工作室老師參加研討議。

張明針對工作室第一個省級信息技術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德育之校園安全教育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AH2019157)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並對後期工作進行安排、布置,重點闡釋課題和課堂教學的融合、課題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關係,鼓勵工作室成員按照三年成長規劃的要求,對照市教育局「163」名師評選標準,積極謀劃,提前準備,爭取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再上一個臺階。工作室成員結合前期課題活動開展情況談收穫、說心得,並對後期此項工作的深度開展建言獻策。

工作室就今年申請的省級信息技術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生命教育在中學勞動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AH2020017)進行開題論證。主持人晁念雲和黃豔秋老師針對課題研究的意義、依據、步驟、方法、過程以及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闡釋,與會專家積極點評,並給予很多建設性建議,課題組老師對課題分工發表自己的看法並開始著手自己的研究。

會議強調,各成員在分解任務的同時,要加強溝通合作;在關注學生參與廣度的同時,注重深度融合;在推進課外活動安全的同時,注重課內學科滲透;在關注活動實效的同時,注重經驗的文字積累。此次課題推進會明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理清了工作思路,更堅定了課題組成員做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的信心。(供稿:張明 編審:張秀禮)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新區名師工作室: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變身教師成長「輻射源」
    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高新區各名師工作室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藉助線上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致力打造教師優秀群體,從而提升高新區整體教育水平。工作室要求每個成員都制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全力打造教師成長的階梯 名師工作室是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展示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服務廣大師生的重要基地。為此,高新區建立了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讓其成為教學研究的平臺、教師成長的階梯。
  • 名師工作室引領李滄區教師迅速成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公示第三期青島名師工作室入選名單,李滄區又增加三所市級名師工作室,學科涉及初中體育,小學道德與法治和學前教育。至此,李滄區擁有市級名師工作室5個、區級工作室19個、校級名師工作室181個,在全市率先實現工作室區域內學校全覆蓋!
  • 「眉州名師」送培送教共學習 專家引領助成長
    首批「眉州名師」培育對象集中培訓開班啦兼懷東坡志 悟道京師行眉州名師為更好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我市名優教師示範輻射作用,2019年,組建首批眉州名師工作室28個,開展名優教師送培送教和眉州名師大講壇等系列活動,助力眉山教育高質量發展
  • 推進學科融合!兩項省級教育研究重點項目落戶中山名師工作室
    南都記者了解到,廣東省黃偉祥名師工作室領銜申報的《Scratch+數學融合教學共同體的研究與實踐》《學科融合教學實踐共同體的研究與實踐》,經廣東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創新實踐共同體遴選為重點項目。黃偉祥老師介紹,該課題研究將在已有學科融合的研究基礎上,立足信息技術學科,探索學科融合課堂教學模式、典型案例,提煉共同體的建設、管理、運行機制,旨在推動學科之間融合教學,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城鄉交流的平臺,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使融合教學常態化。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
    三年來,王照鋒帶領工作室組織了一系列教研活動,輻射帶動一大批年輕教師,引領促進我市高中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其團隊主課題為《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王照鋒介紹,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2017年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課標正式發布實施,這標誌著中國基礎教育邁入了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學術顧問:王耀堂主持人:王照鋒團隊成員:三年來,王照鋒帶領工作室組織了一系列教研活動,輻射帶動一大批年輕教師,引領促進我市高中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其團隊主課題為《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王照鋒介紹,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2017年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課標正式發布實施,這標誌著中國基礎教育邁入了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 南寧市衛生學校護理及口腔專業名師成長工作室、「雙師型」教師...
    2020年12月14日,南寧市職教中心覃志毅主任等七名專家來到南寧市衛生學校對期滿的護理及口腔專業名師成長工作室、「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進行考核。學校校長劉曉軍、副校長趙玲莉、名師成長工作室負責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
  • 丹江口市舉行音美教研活動 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12月18日,丹江口市舉行音樂、美術學科教研活動,共同探討學科教學,為學科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該市中小學60餘名專職音美學科教師和「音美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活動。  當天上午,在徐家溝小學二樓藝術室舉行「名師引領.現場教學示範研討課」活動。
  • 臘月梅花撲鼻香,名師助力促成長!奎文區莊明華名師工作室十二月份...
    寒冬心暖勤學忙,名師引領促成長。12月25日下午,奎文區莊明華名師工作室十二月份的展示交流活動在濰坊市實驗小學南校區五樓會議室舉行。此次活動由工作室主持人莊明華副校長主持,張則香校長、工作室全體成員、各校級名師工作室和項目組成員、南北校區所有班主任以及三年以內的新教師,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 構建名師 「雙引領」成長機制的實踐與創新
    6.活動對象:除個人報名外,所有中層以上幹部、班主任、兩級組長、3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二)名師學科工作室帶動青年教師成長成立「名師學科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擔負著學校名師成長和青年教師培養的任務,是青雲雙語學校名師成長的搖籃。
  • 記晉中市梁建國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
    「『問題引領、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認識與實踐」獲全國一等獎,並在教育核心期刊《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發表;「平面解析幾何解題新路」「關於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理性思考」「校本研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等多篇論文在《數學通報》《人民教育》《教學與管理》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主編、參編了《教研同行》《高考數學導學》等多部著作。
  • 名師大咖助力成長,華師一附中美聯學校名師工作室掛牌
    此次「名師工作室」設立了初中部「林新堤名師工作室」和小學部「關蓓名師工作室」,分別由經驗豐富的特級教師林新堤和關蓓擔任導師,成員由各個學科業績突出的優秀青年教師組成。「林新堤名師工作室」授牌名師工作室將致力於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有效地推動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專業成長,形成華師一附中美聯學校有引領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群體。
  • 名師引領 砥礪前行——婁底市張四槐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培訓活動在...
    (活動現場)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炳如 周海)課程改革下的新高考、新中考融入了新的教育評價標準,為了讓生物教師充分了解評價標準,提高評價能力,11月16日,婁底市張四槐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培訓活動在婁底五中舉行。
  • 「名師薈萃」開福區小學英語名師工作室開展專題培訓活動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通訊員 鄭芸芸 虢望 侯蓉)為了進一步提升開福區英語名師工作室教師撰寫論文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發展,12月3日,長沙市開福區馮丹小學英語名師工作室開展《論文撰寫和課題研究》專題培訓活動。
  • 打造名師團隊 共鑄教研品牌——九江市鶴湖學校舉行名師工作室授牌...
    2020年6月10日下午,九江市鶴湖學校在會議室舉行了名師工作室授牌儀式。經開區文教體工作處處長代仁良為熊素春、桂麗芳、應潔等3位省級骨幹教師領銜的名師工作室授牌。  儀式上,三位領銜人分別就工作室的基本情況和初步構想進行了簡單介紹。他們將充分利用名師工作室平臺提升內修,打造團隊,建好舞臺、打好擂臺,積極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為提升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 臨沂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項目研討暨經驗交流會議順利召開
    魯網12月2日訊 為進一步加強臨沂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輻射作用,11月30日—12月1日,臨沂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項目研討暨經驗交流會議在臨沂市金雀山小學召開。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縣區部分骨幹教師400餘人參加了會議,臨沂市教育科學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陳中傑蒞臨會議指導。臨沂樸園小學副校長孫豔霞作了題為《定向研究,深度成長》的報告,總結2020年工作室研究成果,策劃工作室教師的深度成長。工作室成員李士銀老師帶領團隊教師進行公開課匯報和磨課交流展示。
  • 英語名師領航 提升青年教師水平
    主要榮譽:獲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全國首屆中小學外語教學名師」和「全國首屆中小學外語教學能手」稱號;獲佛山市優秀教師、南海區骨幹教師、南海區「十佳教師」、南海區南商基金「教學能手」稱號;課程資源獲廣東省一等獎,參與課題成果獲得南海區成果二等獎。
  • 取消「名師工程」、「名師工作室」,讓教師不再為爭名逐利所困
    建名師工作室是全國各地中小學的普遍做法 胡紅梅被譽為「名師」,這不是民間的口碑,而是實打實的「稱號」。據報導,她是「全國知名兒童閱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擁有「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名師」成為稱號,也是蠻神奇的。這種把「名師」當稱號,命名「名師工作室」的做法,是和培養真正優秀的教師背離的,哪有「評出來」和「命名命出來」的「名師」?
  • 廣州中醫藥大學設立首批17個「教學名師工作室」,陣容豪華!
    工作室教學工作紮實,碩果纍纍。羅頌平教授為首屆中醫藥高等教學名師,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成員有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和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獲得者,有全國中醫住培優秀帶教老師,有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等各類教學比賽獲得者。近3年承擔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12項,教學課題6項,教學論文4篇。
  • 「助學課堂」引領師生智慧成長——記東營市李玉璽名師工作室
    小學語文「助學課堂」改革的發起人、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全國優秀教師李玉璽認為「以教助學」的核心是學生,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致力於在「教」與「學」互動中促進學生學習真實地發生,促進生師和合共生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