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愛好者訊】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首次試飛失利。
該火箭首飛一拖再拖,從最早預期2017年發射一直延遲到2020年年中,然而並未迎來樂觀結局。
快舟11號運載火箭
快舟11號火箭是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的「新成員」,採用「航天質量管理+民企經營體制」相結合的研發模式,預計每公斤發射費用控制在1萬美元以內。(據知乎網友統計:長徵3-B火箭月球發射價為每公斤2萬美元;美國Space X的獵鷹9號發射價為每公斤1.54萬美元,考慮回收後發射價為每公斤1.09萬美元。)
該火箭採用車載移動發射的方式,起飛質量78噸,簡體直徑2.2米,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5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0噸。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艦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主要承擔400-1500千米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及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2016年9月22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一級發動機地面試車獲得圓滿成功。這款發動機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殼體,裝藥量45噸、推力達180噸,是目前中國最大尺寸、最大裝藥、最大推力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2017年12月16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二級發動機地面點火實驗,發動機工作正常,試車後結構完整,性能實測值與預示值一致,試車取得成功。
B站的衛星沒了
此次發射的快舟11號運載火箭搭載發射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和微釐空間一號試驗衛星S2星。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2E星)由B站委託吉林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定軌在距地面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定製的用於科普的視頻遙感衛星。據B站介紹,這顆衛星每天可繞地球15圈,具有三維立體成像功能,可實現高精度對地遙感觀察,觀察地球極光,並可對月球、土星、等天體進行觀察。B站還計劃推出衛星定製拍攝套餐,可以為用戶定製拍攝任務。B站事後對媒體表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計劃不會停止,我們將再次發射衛星,時間另行通知。
微釐空間一號試驗衛星S2星是北京未來導航科技有限公司委託中科院微小衛星長信研究院研製,用於導航增強、星間雷射通信、大功率能源獲取及星座自主運營等技術。微釐空間一號試驗衛星在2018年9月29日12時13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衛星發射的價格戰
2013年之前,歐洲的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和俄羅斯擁有質子運載火箭的國際發射服務公司主導了通信衛星發射市場。
2013年12月初,SpaceX首次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為其至少自2009年以來發布的低價策略提供了更多可信度。該公司提供的較低的發射價格,尤其是對於飛到地球靜止軌道的通信衛星,這給其競爭對手帶來了降低價格的市場壓力。到2013年底,價格為5650萬美元/次的低地球軌道發射,「獵鷹9號」火箭已經是業內最便宜的了,可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使價格下降一個數量級。
2014年獵鷹9號地球靜止軌道任務的定價比中國長徵3B的發射價格低約1500萬美元。儘管SpaceX的價格略低於長徵的價格,但中國政府和長城工業公司做出了一項政策決定,將衛星發射價格維持在7000萬美元左右。2014年初,歐空局要求歐洲各國政府提供額外補貼,以應對來自SpaceX的競爭,七家歐洲衛星運營公司(包括按年收入計全球最大的四家公司)要求歐空局 「立即找到降低阿麗亞娜5號火箭發射成本的方法。
SpaceX曾在2017年表示,單次發射的邊際成本約為700萬美元。2019年11月,馬斯克將這一數字降至200萬(90萬美元用於燃料,110萬美元用於發射支持服務)。2010年代中期之後,小型衛星和立方體衛星的發射服務價格開始大幅下降。市場上新增的小型運載火箭(Rocket Lab、Electron、Firefly、Vector和幾家中國服務提供商),以及「拼車」服務新增容量,都給現有提供商帶來了價格壓力。業內人士表示,過去發射立方體衛星需要35 - 40萬美元,現在只需要25萬美元,而且還在下降,由於供過於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之間將出現行業洗牌。
在2020年第一季度,SpaceX將超過61000千克(134000磅)的有效載荷發射到軌道上,而中國、歐洲和俄羅斯的所有發射裝置分別將約21000千克(46000磅)、16000千克(35000磅)和13000千克(29000磅)送入軌道,其他所有發射供應商發射了約15000千克(330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