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史原因,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的海港,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對外貿易。相比於其他地區來說,香港地區的富商豪門更多,提起香港的富商大賈,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香港的「四大豪門」,其中李嘉誠曾連續20年穩坐香港首富的寶座。
香港的社會成分極其複雜,即使是首富,也會受人壓制陷害。1996年,李嘉誠之子就曾被人綁架勒索了10億錢財。一般來講,腰纏萬貫的人往往都會僱傭保鏢來保護自己以及錢財。
在香港這種複雜的環境下更是如此。但是香港有一個富豪,曾聲稱「港澳陸我可以橫著走,不用帶任何保鏢。」他是誰呢?他就是香港最霸氣的富豪霍英東。
霍家是香港歷史上有名的名門望族,霍英東就是這個大家族的開創者,之所以一直沒有登上富豪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霍家所經營的企業並未上市,這就導致外界很難對霍家的財富進行準確的評估。
相比於其他富豪來說,霍先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他曾擔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他這一生心繫慈善,成立了霍英東基金會,組織了數百個慈善項目,據統計,他這一生共在慈善事業上花費了上百億資金,在他去世後,香港政府都降半旗為他致哀。而這些,或許也就是李嘉誠遠遠不及霍英東的一大方面。
出身微寒
霍英東先生可以說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他出生於真正的底層家庭,一家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居住環境,只能在海上漂泊。1923年霍英東出生,一家七口居住在狹小的木船上,父母靠著運輸貨物養活著5個孩子。
因為收入微薄,一家人常常飢一頓飽一頓,日子過得很是清苦,不過老天依舊沒有放過這個貧苦的小家庭,在霍英東7歲時,一場大風暴摧毀了這個小家庭,他的兩個哥哥被暴風捲走,父親整日日日寡歡,很快也離世了。
母親一人擔起了撫養孩子的重擔,或許是因為上次大風暴帶來的陰影,母親帶著孩子們搬到了陸地上的貧民窟。陸地上的生活依舊艱難,但是他的母親是一個有著遠見博識的母親,她深知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法寶,才能將一家人從這個平民窟中帶走。所以即使自己再辛苦,她也沒有放棄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年幼的霍英東深知母親的不易,他在學校裡讀書非常努力,每次都能考到班裡的第1名。1936年霍英東先生考進了當時香港著名的皇仁書院,這個書院也是何鴻燊先生之前就讀的中學。
不同的是霍先生直接考進了A班,他努力讀書靠著領取獎學金來替母親分擔經濟壓力。可惜的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霍英東讀高中時,日本攻打香港。所有學校停學停課,他被迫離開了學校開始找尋出路。
白手起家
離開學校後,霍英東擔任起了養家的重擔,為了賺錢,他什麼髒活兒累活兒都幹過。但在打工時,他發現這些工作都不是很有前途,也沒有很適合自己。
1945年,霍英東先生發現倒賣廢棄物質是一個商機,於是便投身於此,他的第1筆生意就賺了2.2萬,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了,經過多次倒賣,他賺了不少錢。
之後他又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房地產上,靠著自己與生俱來的經商天賦,出色的商業頭腦,他很快成為了真正的大富豪。1961年澳門政府拍賣賭場專營權,霍先生與何鴻燊等人聯合拍下了這個經營權。很快霍家成為了真正的豪門。
不忘祖國
在事業成就上,霍英東先生可能比不過李嘉誠先生,但論影響力和個人地位,香港沒有商人能超過霍英東。
在抗美援朝之際,霍先生斥巨資組織了頗具規模的船隊,為在當時正被西方國家禁運的大陸,提供了軍事物資。當時英國人曾下令追捕霍英東先生,不過霍先生依然堅持為大陸軍隊運送物資。香港政府一度把霍英東先生名下的大廈斷電半年,不過這依然沒有阻止霍先生。這些軍事物資為我國幫助朝鮮抗擊美國提供了物資保障。
在改革開放初期,霍先生就積極地參與到國家經濟建設當中了,他的參與為其他香港商人和愛國華僑起到了模範作用,在他的影響下,世界各地的華僑紛紛,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來。
除此以外,霍先生積極參與內地經濟建設,曾投資了很多內地的公共項目其中著名的有沙灣大橋和番禺大橋。在香港問題上,霍先生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擁護一國兩制方針。
霍英東先生在香港政界的地位也很高,他與香港的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東方海外是董家名下的公司,曾因為經營不善瀕臨倒閉,是霍英東先生慷慨解囊,出資1億美金才渡過難關的,可以說如果不是霍先生,董建華很難當上特首。
熱心公益
霍先生是個真正的慈善家,他在慈善事業上投資了很多財富,他曾說「我從未負任何人」,不僅如此,他這一生還曾幫助過無數人。
1977年,霍英東基金會正式成立,基金會以捐贈和投資的方式策劃了數百個慈善項目,項目涉及醫療、體育、教育等多種方面。
1984年,他捐資設立體育基金會,之後10年相繼投入了4億港元,這個基金會專門負責體育事業,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20多個體育基地,為國家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體育人才。除此以外,每當國家有危難,他都慷慨解囊。
像霍英東先生這樣一個優秀的愛國商人,心繫天下的慈善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容小覷。有人說他敢出門不帶保鏢,是因為他與內地以及香港政府關係較好,但其實真正原因在於他從未辜負任何人的那份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