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色
硃砂原料是天然硃砂礦石,其他名稱有丹粟、丹朱、赤丹、辰砂、汞砂,分子式為HgS,主要成分為硫化汞,成色為大紅色,具有金屬光澤。
硃砂礦石
硃砂在古代被稱為丹,道教認為煉丹可以長生不老,間接地推動了無機化學的發展,人們把人工合成的硫化汞稱為銀硃或紫粉霜,把天然硫化汞稱為硃砂。
硃砂在中藥中具有一點的藥用價值。
硃砂還被製作為硃砂墨,用於批閱奏章。
硃砂還是印泥的主要原料,主要有紫紅砂,八寶,魁紅,鏡面等品種。
印泥
硃砂在傳統繪畫中應運廣泛,歷史久遠。我們在長沙馬王堆漢墓,敦煌莫高窟,都可以發現硃砂的運用。
長沙馬王堆帛畫(局部)
古代繪畫中,運用硃砂顏色的例子不勝枚舉,如《簪花仕女圖》、《漢宮春曉圖》、《蘭亭修契圖》等。
《簪花仕女圖》(局部)
下面說一下硃砂色的研製過程:
(1).分揀粉碎,將原礦石浸泡在水中,去除表面雜質,再將礦石原料搗碎,去除內部雜質。
(2).淘洗,繼續去除雜質。
(3).研磨,將去除雜質的礦石,加入清水細細研磨。
(4).沉澱,將研磨好的礦粉加入適量膠水,充分攪拌,靜置沉澱。
(5).分色,將反覆沉澱,去除雜質的色粉分出朱磦和硃砂色,朱磦和硃砂同石而出。
硃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