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壇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法網官方突然在社交帳號上宣布,法網將推遲至9月20日至10月4日舉行。此消息一出引發軒然大波……
首先,溫網和美網相繼宣布仍按計劃進行,其中美國網球協會更是在聲明中諷刺地寫道「他們只會在與其他大滿貫賽事、ITF、ATP和WTA一記包括拉沃爾杯在內的所有合作夥伴充分協商之後才能最後做出決定」,明顯打臉法網的單方面「先斬後奏」。
其次,法網改期的時間段正好與中國賽季重合,包括WTA鄭州頂級賽、南昌國際賽、廣州國際賽、武漢超五賽和ATP250成都賽和珠海賽都將受到影響。此外,雖然中網和上海大師賽與法網沒有時間衝突,但與其的無縫銜接勢必將左右球員的參賽選擇。
當然,球員也是這一延期的「受害者」,他們需要在五周內連打美網和法網,而納達爾更是雙料衛冕冠軍,4000分的保分壓力巨大。不過,法網此舉也有「受益者」,那就是原本因傷退出法網的費德勒,瑞士人將可以重回紅土徵戰。
就在法網成為「千夫所指」時,小編不禁想起流傳已久的四大滿貫「鄙視鏈」,而法網向來在獎金、設施、賽程和賽制方面都飽受爭議。如此看來,法網的「任性」延期倒是常規造作。
最「摳門」的大滿貫
2017年,法網總獎金上漲12%。2018年,法網總獎金上漲8%。2019年法網總獎金上漲9%。然而即便如此,法網冠軍的230萬歐元獎金,依舊是四大滿貫中最低的(美網385萬美元,溫網235萬英鎊,澳網412萬澳元)。其實,造成將獎金墊底的原因正是收入墊底,分別體現在贊助商、轉播權和門票三方面。畢竟澳網、溫網和美網都在以上對應領域中優惠明顯,而法網卻毫無重點,每樣都「差不多」。
「三無」大滿貫
要問法網最怕的是什麼?答案一定是下雨。因為法網的主球場長時間內都是四大滿貫中唯一沒有頂棚的設施。一旦下雨,法網當天的全部比賽就必須暫停,再加上同樣沒有夜場燈光,勢必造成比賽被「切割」地斷斷續續。例如,上個賽季,蒂姆與德約科維奇的五盤大戰就打了2天3段才結束。
其實,法網組委會從2011年起就醞釀為中央球場安裝一個可自動關閉的頂棚,不過因為資金、環保等多方面原因,工期一拖再拖。不過,好消息是法網中心球場的頂棚終於在2020年2月落成了,而我們一睹芳容還得等到9月份才行。
法網的最後一「無」是無鷹眼,裁判只能憑藉球印來判斷,所以每年都會出現裁判和球員各執一詞的場面,甚至出現嚴重誤判。正是在法網這樣的老大哥帶領下,一種紅土賽事都有樣學樣,令球員怨聲載道。
任性的賽程和賽制
正是考慮到無頂棚和燈光帶來的不確定性,法網也是四大滿貫中唯一安排15天賽程的,有備無患嘛。此外,在球員個人的賽程上,法網往往照顧本土的選手,一些低順位的法國種子選手經常能把TOP10擠到二號球場,著實令人不解。有時,法網還會因為照顧納達爾的安排,而引人詬病。
法網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決勝盤的長盤決勝,這也是四大滿貫中的獨一份。目前,美網和澳網都是在決勝盤6-6後採取搶十或搶七的方式,而溫網去年也實現了12-12平後的搶七。對此,法網的賽事總監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覺得法網沒有出現過超級長盤的情況,而且紅土比賽的破發也相對更容易,如果改為搶七的賽制還是有點像刮彩票。」
如今法網「先斬後奏」的延期已經載入史冊,日後品評四大滿貫時,這一條將與以上三條一同被放入「鄙視鏈」,這就是任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