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小林光一在日本棋界如日中天的時候,手握棋聖戰,名人戰兩個最重的頭銜冠軍,可本因坊戰冠軍始終拿不到,他曾經連續三年挑戰在位本因坊趙治勳,結果不管是三連勝領先還是三比一領先,最後都是趙治勳衛冕成功,小林光一難以理解自己為何與本因坊戰冠軍緣鏗一面,於是他最後無奈接受了一個解釋,自己大概是冒犯了神明。
原來小林光一對道策非常崇拜,曾經想給自己的二兒子取名為小林道策,後來恐對名人不敬而改掉。即使如此,還是受到了冒犯了聖賢的名諱,最後得到了報應。其實吧,小林光一本是尊敬之舉,外國人幾乎都這麼幹,但是囿於亞洲文化和歐美文化差異,所以有了不同的理解,這也作為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圍棋界流傳開來。
上一次介紹的世界第一的棋是中國清代棋聖黃龍士,不過黃龍士下得的都是讓子棋,一生沒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是他的悲哀。不過有趣的是與黃龍士同時代的有一位日本棋手叫做本因坊道策。
道策大約年長於黃龍士五,六歲年紀。
道策七歲開始學棋,十四歲拜本因坊算悅為師,作為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圍棋棋士,被稱為近代圍棋之鼻祖,且道策技壓當時眾多高手,後世尊其為棋聖。
道策確立了圍棋段位制,御城棋制度,創立了近代圍棋理論基礎手割論。這是為圍棋理論以及圍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棋手。
本因坊道策(日本棋聖)
下面我們看看同時代的南裡與兵衛和道策的分先對局,從道策的招法裡我們驚訝於他的招法是多麼的超前。我們也就明白了掌握正確的圍棋理論對於一個棋手來說是多麼重要。
本局共138手,白棋中盤勝,1672年5月16日弈於日本。
實戰圖一:本因坊道策(白) ,南裡與兵衛 (黑)。黑棋佔據天元,是一種古老的趣向。白16,白18根據敵之要點,我之要點之理論,說明立二拆三也是正確的。
實戰圖二:黑棋7位跨,道策選擇退讓。
參考圖一:白棋不退讓的話,局部會損失巨大。
實戰圖三:道策的白16扳需要後面強大的計算力做支撐。
參考圖二:黑棋如果切斷,白棋順勢走到了一道厚勢,左上角是活棋,其中黑9斷在重要的位置上。
實戰圖四:黑棋在右邊豎立起強大外勢,然後黑15搶攻白棋。
實戰圖五:這個時候,白棋不是亦步亦趨跟著應,白棋先對右邊黑棋發起進攻,是正確的思路。借攻擊之利,白棋自然多出一道厚勢。
實戰圖六:接下來白1再打入上面,白3,5,7走得輕靈,黑20護住右上,黑22補強自己,白棋調轉槍口,21-23又對中央黑棋四子施加壓力,我們發現,道策始終讓自己的棋處於主動地位。
實戰圖七:借攻擊取利,黑棋安定的同時,白棋也無了後顧之憂。
實戰圖八:盤上到了小官子階段,白棋優勢不可動搖。
實戰圖九:大致白棋△數子都是白棋發起進攻的點,黑棋從頭至尾是處於被動局面。
以上的例子說明道策在圍棋理論方面的造詣頗深。
看了黃龍士的棋,又看了道策的棋,感覺處於同一個時代,但又音訊不通的兩位圍棋大家,感覺雙方實力都超乎一般地強大,但道策有接近於現代圍棋理論的策略與方法,行棋更為合理,流暢。
蜀蓉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本因坊道策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