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2021-01-07 騰訊網

點擊「土木視界」,關注我們

御筆碑匾,顧名思義是指君主所賜的由其親筆題寫的碑、牌匾。這些御筆碑牌匾除了賜給國內的建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的。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康熙執政六十一年,是中國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書法造詣很深。其書法清麗灑脫,書法上的成就不亞於其六下江南。不過這位一生酷愛書法的皇帝,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筆墨中流傳最少的,以致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康熙爺在各地都留下了哪些墨寶吧!

避暑山莊

康熙題寫「避暑山莊」匾額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建造於18世紀初,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時期,每年大約有半年時間要在承德度過。

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進門門樓上方有一塊匾額「避暑山莊」,是康熙題寫的。但是,匾中的避字是出了名的「錯別字」。據說,這是個康熙為了避諱而臨時造的異體字,據稱故意把辛字下方的兩橫多寫了一橫而成了人們看見的三橫,以避諱有逃躲之嫌。

澹泊敬誠

在避暑山莊正殿——澹泊敬誠殿的殿內,懸掛的是康熙御筆「澹泊敬誠」四個大字的匾額,這四個大字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寧靜無為以明德政,不忘真誠敬守天道祖法的執念。

那時的康熙爺登基執政數年,把人世間一切問題都看透了,故寫出了這番超越社會、超越歷史的深刻感悟。「淡泊敬誠」也許就是他當時的最終心結和信條吧!

康熙御筆「澹泊敬誠」

少林寺

關於」少林寺「這塊匾,故事也很多,據說,當年康熙駕臨少林,主持們就施了一計,乘機請皇上為少林寺書寫了這塊匾額。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當他把寫好的「少」字與「林」「寺」二字放一塊時,僧人都稱讚三個字如同出自一人之手。正當準備鐫刻時,有一老衲卻要求,「為了讓後人知道少林寺的這段血難史,刻「少」字時,要留個「緣起」,好讓人看出一點破綻」。此被傳為匾額佳話。

康熙題寫「少林寺」匾額

2、據說是康熙皇帝題的,康熙在民間流傳的真跡很少,所以著牌匾就愈加倍珍貴,俗稱三千金,因為有三個字,一個字一千金,後來發生過火災, (寺)字是後來由趙樸初所書。

3、康熙帝從未到過少林寺,山門高懸「少林寺」匾額是從康熙手書文章中選取出來拼合而成,也就是所謂的集字。少林寺借清聖祖的字傳名,清聖祖因少林寺借字宣威,這就叫兩全其美。門額上懸掛清聖祖親筆書寫的「少林寺」橫匾,上方嵌印「康熙御筆之寶」,黑底金字,雅素大方。

清慎勤

康熙題寫「清慎勤」匾額

「清慎勤」三字也是康熙皇帝玄燁所書,中上方也鈐有「康熙御筆之寶」大印,書體比「藩維重寄」更精神,更挺拔。在玄燁一生所書的字體中,這一幅是最成熟的風格。字匾左下角有欽訓堂永璥收藏印兩枚。據王士禎《池北偶談》載「康熙二十一年,廣西巡撫郝浴疏請頒賜御筆『清慎勤』三大字,部議俞其請,遂遣賜各直省督撫雲」,此幅自在其中。

舞鶴賦

正中間放置的舞鶴賦康熙御碑

在西湖孤山北麓的放鶴亭裡,豎立著康熙臨摹董其昌所書的「舞鶴賦」碑刻。董其昌是明代著名書畫家,其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對後世影響巨大,康熙皇帝亦受他影響,其所寫舞鶴賦,字以行書為主,中間夾雜有草書,清新秀麗,寬和舒暢。

放鶴亭牌匾下面就是《舞鶴賦》碑刻

舞鶴賦局部

雲林禪寺

有一次,康熙到杭州靈隱寺參觀考察,寺裡的長老請康熙題字。康熙答應了,本來要題「靈隱禪寺」四個字,那時候當然是寫繁體字的「靈隱禪寺」。結果康熙一不留神,把「靈」的雨字頭寫大了,這下麻煩了!

康熙寵臣高士奇馬上前來解圍道:此寺天上有雲,地上有林,美景也!美景也啊!康熙一聽,心領神會頓時就懂了,提筆寫下「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人家明明叫靈隱寺,匾額卻寫成「雲林禪寺」,直到現在你到靈隱寺去,在靈隱天王殿前,還能看到康熙爺犯得那個錯。

蘭亭

小蘭亭為一四角碑亭,內有康熙帝御筆「蘭亭」二大字的石碑。

蘭亭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塊聖地。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並做流觴曲水之雅事。

蘭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淺溪淙淙,幽靜雅致。布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建築精巧古樸,是不可多得的園林傑作。而在小蘭亭就留下了康熙爺的御筆,蘭亭二字。

萬世師表

北京孔廟大成殿

大成殿是北京孔廟的主體建築,也是祭孔正殿。康熙帝好書法,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御筆題書「萬世師表」匾額。「萬世師表」語出晉葛洪《神仙傳》:「老子豈非乾坤所定,萬民之表哉;故莊周之徒,莫不以老子為宗也」。意為孔子是千秋萬世的老師和表率。語出《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士人有云:「教之以才,導之以德,可為師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堪作表焉。」

康熙帝書「萬世師表」匾額

無為

故宮交泰殿「無為」匾,為康熙皇帝所題

「無為」匾取意「無為而治」,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後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無為」匾上的內容,是道家思想的體現。老子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又云:「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題無為意在告誡帝王要順應天道,體恤民情,與民休息。

恭王府花園康熙御筆「福」字碑

位於北京恭王府花園的一塊石碑,花園一進門有一個「福」字碑,這個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筆。相傳康熙十二年,孝莊太后60大壽將至,不料舊病復發,太醫們也束手無策,在百般無奈之下,康熙皇帝查知上古有請福續壽之說,遂決定為祖母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一氣呵成這個福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

孝莊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後,將其懸掛在床頭,每天都面對並觸摸,奇蹟般的,舊病竟然好了。為了讓「福」字永遠流傳下去,康熙皇帝命人將其臨摹在一整塊漢白玉石上,成為皇家至寶,這就是《福字碑》來歷。

至德無名

無錫泰伯廟掛有一塊康熙皇帝題的匾額,上面寫的是「至德無名」。 「至德」二個字出在孔夫子稱讚泰伯時,他搜遍了天下能用的文詞,聽取了無數老百姓之間的譽語,也找不出對泰伯的讚詞來。這位聖人只有用「至德」二個字來形容對泰伯的尊敬。康熙皇帝當年到泰伯廟去行祭,就借用孔夫子說的至德二字來稱讚泰伯。

康熙御筆「至德無名」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色,刻石建碑於魚池畔。碑上的繁體「魚」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少了一點,這也是有名的錯字之一。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也有詩作題刻於碑陰。

據說這個「魚」字有一個傳說,是康熙「有意錯」的。原來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向有「佛爺」、「善人」之稱,題字時他想「魚」字下面有四個點不好,因為在舊時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觀魚不是餐館裡烹魚啊,觀魚要觀魚在花港快樂地遊水才好,於是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瀟灑地活了。

雍正御筆碑牌匾

雍正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之才華、剛強之性格、傳奇般的政治生涯,皆令人感嘆。縱觀雍正的存世墨跡,其書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暢朗嫻熟、文雅遒勁,行筆疾遲有序,氣脈貫通,是歷代皇帝御筆書法中不可多得的。

生民未有

曲阜孔府裡有塊牌匾,上書「生民未有」四個大字,這塊匾就是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在雍正三年御筆所書。

雍正皇帝御筆親賜「生民未有」匾額給孔府,也表示了對孔子的崇敬。「生民未有」句的出典可追溯到孟老夫子對孔子的評價。孟子曰:「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如孔子者。」意思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沒有像孔子那樣的聖人。

中正仁和

養心殿「中正仁和」匾,雍正皇帝親題

清朝自雍正皇帝後,就將寢宮從乾清宮遷到了養心殿。養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說的就是帝王要中庸正直,仁愛和諧。是帝王對自身行為準則的高要求。

勤政親賢

養心殿西暖閣「勤政親賢」匾,雍正皇帝御筆

這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對自己提出的「克盡職守,勤政愛民」的要求。西暖閣位於養心殿,「勤政親賢」匾體現了這個皇帝對自己嚴格要求,嚴於律己,嚴於律人。

建牙偉略

雍正「建牙偉略」匾額

「建牙偉略」,四字,是雍正皇帝所書,尺幅巨大,壯觀之極。字匾中上方鈐有「雍正御筆之寶」大印一枚。「建牙」,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記有:「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出師則有建牙(祭旗)之事。」古時大將出徵建立軍旗,謂之「建牙」,武將出徵亦謂之「建牙」。「建牙偉略」乃讚揚武功之偉,計謀之深。

敕建覺生寺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於海澱區北三環路聯想橋北側,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今山門高懸一塊青石匾大鐘寺額,這方石匾用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匾額四周用浮雕的手法雕刻有九條五爪飛龍,龍身盤曲,身姿靈動,鬚髮飄逸。龍身周圍雕刻有繚繞的雲霧與焰珠,雲龍紋飾之內浮雕有一周仰蓮紋,上雙鉤鐫刻有「敕建覺生寺」五個楷書大字,這五個大字也被認為是雍正帝御筆,其字大逾遲,字口填金,字體端莊,筆鋒畢現,一絲不苟,足見書寫者的虔誠。

宗風真脈

雍正御筆「宗風真脈」匾額

西園戒幢律寺簡稱西園寺,坐落於蘇州城西閶門外,寺中山門殿正門上有一塊金燦燦的「宗風真脈」四字匾額,這便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筆。兩邊楹聯:「發菩提心悉使眾生離諸苦,得正法流普於十方演妙音」,這是元代僧人繼善血書《華嚴經》中的偈誦。

山門殿正門

恪恭首牧

雍正皇帝御筆「恪恭首牧」匾額

直隸總督署是清代直隸省最高軍政長官——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大堂內部的布置,是按照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時的樣子復原的。進入大堂讓人感到森嚴肅穆。正中上方懸掛一方匾額,上書「恪恭首牧」。據說,這也是雍正皇帝御筆,用以褒獎讚譽克勤克儉的直隸總督唐執玉的。

光輝萬古

大雄寶殿內的雍正御匾「光輝萬古」

在廣勝寺上寺大雄寶殿內,釋迦佛像的中上方,懸有一方「六龍雙珠匾」,上寫「光輝萬古」四個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碩雍親王敬書」。這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寫的,人們叫其為「雍正匾」。

乾隆御筆碑牌匾

乾隆的書法從學習趙孟頫入手,他本人雅賞趙孟頫的書法,心慕手追,身體力行。遊覽名勝每到一處,作詩紀勝,御書刻石,其書圓潤秀髮,在宮中、御園、名勝古蹟、寺廟等幾乎到處可見其墨跡,至今海內乾隆御碑甚多,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

建極綏猷

太和殿正中的「建極綏猷」匾,為乾隆御筆

這塊匾掛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所謂「建極綏猷」,是說天子要上體天道,下順民意,用中正的法則治理國家。「極」是屋脊棟梁,建極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國方略。綏是順應之意,猷為道,為法則。這塊匾掛於太和殿中,正是說明了歷代皇族的治國理想。乾隆帝站在這方匾下,天天仰視,自然有心懷天下的使命之感。

允執厥中

中和殿「允執厥中」匾,為乾隆御筆

過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了。「允執厥中」匾就在中和殿上。《尚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就是允執厥中的出處。意思是舜帝告誡大禹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允」就是誠信的意思。

皇建有極

保和殿「皇建有極」匾,為乾隆御筆

前朝三大殿的最後一殿是保和殿。保和殿中是「皇建有極」匾,是乾隆親筆。所謂皇建有極,是說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有強調皇權之意。

三希堂

養心殿西暖閣的旁「三希堂」匾,乾隆皇帝御筆

養心殿西暖閣的旁邊,有一間幾平米的小屋,被皇帝取名「三希堂」,因為他經常在這裡把玩他鍾愛的三件書法絕品,所以名之。三希,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一是王獻之的《中秋貼》,一是王的《伯遠貼》。這三件寶貝,被他一生真愛,時時把玩。三希之名還有包涵周敦儒的「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之意,激勵自己要不斷進取,提高自身修煉,進入更高的境界。

竹泉

中國歷史上清朝皇帝乾隆幾下江南,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成為後人為其歌功頌德的典範。在沂蒙山深處有一個小村莊,據說當年只有幾十戶人家,有幸的是乾隆視察過該村,發現此地有一龍泉,一年四季泉水不斷植被茂盛,並生長竹子,好似江南,莊家也年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乾隆即興御筆題字竹泉兩字並立碑,此後該村改名竹泉村並成為風水寶地。

紫氣東來

鳳凰樓上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在建築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集漢、滿、蒙族建築藝術為一體,頗具特色。瀋陽故宮鳳凰樓上就有塊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寓意吉祥的徵兆。

真趣

蘇州獅子林內有座真趣亭。「真趣」二字據說是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蘇州獅子林遊玩。在1765年遊玩獅子林時,一時雅興大發,喚隨從備硯,揮筆寫下「真有趣」三字。這時,給乾隆當導遊的狀元黃喜在一旁見了「真有趣」這三個字覺得不免有點俗氣,便說:「萬歲御筆千金,微臣一貧如洗,叩請皇上把中間的有字賞給奴才吧!」乾隆明白他的用心,便順水推舟的把有字賞給了他,成了「真趣」二字。乾隆走後,園主在此造亭,將「真趣」二字作為亭名。

歷下亭

乾隆皇帝書「歷下亭」紅底金字匾額

歷下亭為濟南名亭之一,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亦稱古歷亭。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製坐欄,亭內有石雕蓮花桌凳,以供遊人休憩。亭上二層簷下,懸有乾隆皇帝書歷下亭紅底金字匾額「歷下亭」。

四知書屋

乾隆「四知書屋」匾

四知書屋,在承德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後。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當時康熙皇帝題寫了「依清曠」匾,懸掛在內簷。乾隆皇帝感到外簷無匾額,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題寫了「四知書屋」匾。從此,這裡便稱作為四知書屋。「四知」取《周易-繫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之意,乾隆皇帝對此話十分讚賞,藉此恰表達了他剛柔相濟、恩威並施的統治策略。

梵宇慈雲

乾隆真跡「梵宇慈雲」

惠山寺,位於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橫街交接處),始建於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園和竹爐山房休息惠山寺,寫了不少詩詞,題了不少匾聯,還特地為「惠山寺」題額。其中大雄寶殿上的金匾,上書「梵宇慈雲」也是乾隆真跡。

令儀淑德

乾隆皇帝題寫牌匾「令儀淑德」

紫禁城後半部東西兩側,均衡地坐落著十二座宮殿,稱為東六宮和西六宮。在每一座宮殿居住的嬪妃,都由一定數量的太監和宮女服侍。乾隆皇帝在位時,為東西六宮的每一座宮殿都題寫了匾額,永壽宮「令儀淑德」,「淑德」說的是美好的儀容、風範,寄予了皇帝對於後宮佳麗的美好願景!

轉自:圓明園遺址公園

相關焦點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關鍵詞:康雍乾;御筆碑匾)御筆碑匾,顧名思義是指君主所賜之親筆提字所作的碑、牌匾。這些御筆碑牌匾除了賜給於國內的建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的。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這些御筆碑牌匾除了賜給於國內的建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的。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看看背後有哪些故事?
    御筆碑匾,是指君主所賜之親筆提字所作的碑、牌匾。這些御筆碑匾除了賜予國內的建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的。
  • 康熙、乾隆眼中的天津
    此外康熙三十七年為大沽海神廟題寫了三塊匾:正殿「靜洪波」、水母殿「涵育」、觀音閣「潮音清梵」。康熙四十八年為天津白馬寺(俗稱白廟)題匾「孤雲寺」。據說在土城還題寫過一塊叫「金仙觀」的匾。康熙五十八年到天津普陀寺,題寫了兩幅對聯,一是「香塔魚山下,禪堂雁水濱」,一是「水月應從空法相,天花散落映星龕」,還題寫了「隨處湘音」匾額一塊,並賜名「海光寺」為之書寫御匾一塊。康熙三十六年還為大沽口中海神廟寫了一篇碑文,由他的第三個兒子誠親王允祉奉敇書寫。
  • 北京孔廟,4A景區700多年歷史,有多位皇帝御筆題匾,門票才30元
    最有名的孔廟,當屬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廟了,萬仞宮牆,金聲玉振,聖時門,杏壇,還有成化碑,以及大成殿,等等。西安的孔廟,就在文昌門裡面,碑林博物館那個地方,有欞星門,泮池,華表,照壁以及牌坊,戟門,碑亭等看點。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也就是1302年,距今700多年歷史了。門口有一條街,叫做成賢街,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成為賢人,是一種志向。
  •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涵坊閣裝飾畫轉載▼標籤:家居 文化分類:禮品【作者簡介】>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朝代,在位60年,加上三年多的太上皇帝,執政大 清帝國長達64年,不僅在滿清十位皇帝中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在中國4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也堪稱是「千古一帝」。
  •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書法誰最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書法,都各有不同,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雍正的書法文雅遒勁,追隨其父,走董其昌流暢和美一路。縱觀雍正的存世墨跡,其書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暢朗嫻熟、文雅遒勁,行筆疾遲有序,氣脈貫通,是歷代皇帝御筆書法中不可多得的。
  • 京東小村的皇家傳說 乾隆為何在這裡留下御筆
    樊各莊與乾隆的皇叔胤祉也有關係。胤祉是康熙第三子,他與太子胤礽關係素來和睦,後來胤礽被廢,雍正即位,胤祉被囚禁於景山永安亭。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胤祉是較有學問的人,他曾開蒙養齋館,與陳夢雷、方苞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等書。胤祉去世後,就葬在樊各莊。京東平谷西北部,有個樊各莊。
  • 康熙留給雍正八百萬,雍正留給乾隆三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康乾盛世,剛好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一共持續一百三十四年,作為清朝最大的盛世,到底有多繁榮呢?康熙是清朝入關之後第二位皇帝,大清基業才剛剛開始,14歲親政後就宣布了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免稅年限,康熙十五年,又下詔永不加人口稅,只收取一定的田租,番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康熙皇帝一生雖然酷愛書法,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清朝歷代皇帝中流傳最少的,以至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可以說,每一個都是價值連城。而其中最珍貴的,要屬「天下第一福」了。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雍正留給乾隆6000萬,乾隆留給嘉慶多少?
    康乾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此時的大清王朝國強民富、社會穩定,被史學界認為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在康乾盛世之前和康乾盛世之後的大清王朝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在這個被史學界認為是大清王朝巔峰的康乾盛世時代,又是哪個帝王的功勞最大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
  •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延伸閱讀:     1從清朝的雍正皇帝開始,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背後,就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皇帝確立的儲君不再公開宣布,而是藏在匾的背後,待皇帝去世後才能取出公布。反太子黨尋機攻訐,最終導致了康熙皇帝兩立兩廢皇太子的失敗結果,從此他再未明立皇儲。但康熙皇帝已經不能遏制皇子們謀取皇位的野心了。乃至後來的雍正皇皇帝胤禛,在他繼承皇位的同時,也背負了陰謀篡位的惡名,留下了千古之謎。使得雍正的地位長期得不到穩固。     雍正皇帝即位後,思來想去,決定實行「秘密立儲」制度。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兩,雍正留給乾隆2000萬兩,乾隆留了多少給嘉慶
    ——清·和珅《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 1799年2月7日,乾隆於養心殿去世,享年89歲;15天後,乾隆年間最受信賴的寵臣之一和珅在家中受到嘉慶帝賜下的白綾一條,命終於49歲。
  • 康熙給雍正留800萬兩,雍正給乾隆留6000萬兩,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實際上在清朝初年,因為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口也極為的下降,而清朝的統治者們,為了緩和日益激化的矛盾,於是便實行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和改革,康熙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在他親政之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在康熙五十年,更是下詔永不加丁稅即人口稅,只收田租。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一、 康熙時期粉彩瓷器的特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宮廷匠人在琺瑯彩瓷器的啟發下,創燒了一個新品種-粉彩瓷器。
  • 御筆書寫的福字到底有何不同?
    恭王府福字碑的來歷是什麼?作為恭王府的一寶,就是康熙御筆福字碑,康熙題字可以說是一字值千金,除了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這三個也都在北京城內,所以可以說是國家超級文物咯。今天的北京城內,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交泰殿的「無為」匾額和恭王府的「福」。
  • 深受康熙寵愛的允禩是怎麼失寵的?雍正死後,乾隆說:給他平反
    乾隆四十三年,步入中年的乾隆決定整理執政以來的案件,陸續為許多重要人平反,無論是多爾袞還是允禩等人均被恢復地位,甚至進入太廟,在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曾經在「九龍奪嫡」十分強勢的允禩,到了乾隆年間,親自為八叔平反,對於雍正曾經的處置全面否決,恢復允禩的皇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