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將步入5G時代,可謂是越來越發達,網絡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東西,在這個全民上網的時代,網絡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各種網絡應用的發展和完善,人們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隨著遠程教育的發展,學習變得更加方便。隨著網路遊戲,虛擬社會,新興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的樂趣。與此同時,網絡也帶來了一些極其可怕的東西:網絡詐騙、販賣違禁物品、色情網站、侵犯名譽權、破壞性黑客行為、網絡暴力等等。其中網絡暴力這種精神層面上的,對人的危害極大,並且屢見不鮮。
網絡暴力與現實生活的暴力傷害行為不同,沒有血肉模糊,但會是你的心態炸裂、神經錯亂,網絡的發達使得社會的輿論迅速匯集,將你頂到風頭浪尖。網絡暴力藉助網絡的虛擬空間用侮辱性、煽動性的語言文字對人進行指名道姓的人身攻擊。這些惡語相向的言論、圖片、視頻的發表者,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在代表正義,對其後果不假思索的人。
網絡上時常發布一些違背人類公共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以及觸及人類道德底線的事件,這時候就會匯集起一群代表正義的網友,迫不及待的要代表正義制裁該事件當事人,對不起,這叫偽善!
網友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惡毒、尖酸刻薄、殘忍兇暴語言、文字,對事件當事人進行惡意詆毀,更將這種傷害行為從虛擬網絡轉移到現實社會中,對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將其真實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細節等個人隱私公布於眾。這些評論與做法,不但嚴重地影響了事件當事人的精神狀態,更破壞了當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網絡暴力是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體現。正義的網民們是想獲得自由表達和評判的權利,但卻忽略了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恰恰也違反了社會的文明與道德。
現實生活中語言暴力宣洩是很正常的,但這會直接受到道德倫理的約束,或多或少的抑制了這樣一種宣洩的產生。但是在網絡的世界裡,網民的自由超越了現實,對於有違自己的事情便語言暴力。文字語言暴力隨處可見,會出現在各種新聞的評論區。而網絡卻使其擴散,也增加了網絡暴力的危害。
網絡中,目前也存在許多圖畫信息暴力的情況,驚恐的圖片恐嚇他人,通過P圖技術惡搞、損毀他人肖像,以此攻擊他人,這是一種圖片信息暴力,通過圖片的形式實施網絡暴力。
在網絡上,謠言可以亂傳,這些虛假的言論,是一種刻意報復行為。不法分子為求利益煽動不知情的網民推波助瀾,而這些尖銳的謠言矛頭總會指向一些無辜的受害者。
網絡暴力事件還有人肉搜索。非理性的人肉搜索最易侵犯受害者的隱私權,而參與者往往認為是一件刺激而有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滿足於自身「FBI」能力的竊竊自喜。
關於非理性人肉搜索的網絡暴力事件比比皆是,電影《搜索》中很好的反應了這點。電影講的是關於公交車上「讓座」事件所引發的網絡暴力。電影中,女主角因為在醫院被檢查出癌症晚期而受到打擊,沒有給身邊的老大爺讓座,這件事被人拍下視頻傳上網絡,最終引起群體的口誅筆伐,在網絡上通過文字言語、圖像的方式進行攻擊和各種曝光,最終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將女主提前推入死亡。
很多情況下,網民習慣性的站隊到自認為正義的一方,以道德的力量審判他人,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充當了劊子手,卻沒能加以自身的判斷,去辨清事實的真相。但是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引發網絡暴力,最終傷害當事人的方式非常不足取,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利用道德的力量去審判他人。
網絡暴力無論是直接攻擊還是以傳播為主的間接攻擊,無外乎都會從虛擬世界進而影響到現實世界,也因此,在應對網絡暴力的過程中,任何一種形式的網絡暴力都不能忽視。
網絡使得信息與人面對面,這個性質使得網絡暴力傳播活動自發形成。網絡信息結構的開放性讓一些人無法再保有自己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秘密。它的傳播總有失控的趨勢,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身心傷害。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多數網絡暴力看起來似乎總發端於對不合情理現象的討伐,這本身無可非議,但由於總是在狂熱、非理性的支配下,再加上網絡傳播結構的開放性和流言傳播的易失實性,使得網絡暴力很容易出現差錯或被人利用,使無辜的當事人蒙冤。
「如果你打算寫博客,或開始在推特上發布內容,那你最好先練就一張厚臉皮。」萊德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舒樂(John Suler)說,每一個上過網的都曾目睹或親歷過刻薄的評論。
在虛擬世界裡,匿名性和隱蔽性使我們感覺不受約束。總有一些人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們中的許多人,自己也接受著來自他人的管束和規訓,被灌輸思想,限制自由,並在許多層面被別人掌管人生,只要暴力的源頭傳了出來,便會有一大群的「熱心網友」蜂擁而至。
現在越來越多的網頁、軟體註冊需要網絡實名制。是啊,不實名我想幹什麼都行,你管得著嗎?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們又怎麼知道誰比誰更黑暗呢?
在網絡世界裡,你會知道屏幕另一端坐的是什麼嗎?網絡是虛擬的,用戶多是匿名的,這也就培養了一大批頻繁換馬甲的鍵盤俠。很多時候,在一些事件並不明朗的情況下,網絡上的匿名水軍就給事件定了性,繼而在招來更多的不負責任的評判,這些都是不問責的,因為沒人知道這是誰在說。實名制可以提升人們的責任感和坦誠度。虛擬世界只是暫時為人們提供宣洩空間,但人總歸是要回到現實生活中。
網絡實名制能讓網際網路和現實生活真正接軌。在這樣一種公開、公平的氛圍中,人們的網絡生活會更加理性和生動。所以網絡實名制非但不會成為大家交流的障礙,反而讓大家更加親切友好的氣氛交流和生活。同時也會有效阻止那些謾罵攻擊行為,也可很好杜絕垃圾信息的泛濫,從而淨化了網際網路環境。我相信在社會道德和群眾監控的制約下,再囂張的氣焰都會被打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