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心弦的老照片:空襲下的小孩、被日軍圍住略顯無助的娃娃兵

2020-12-26 大力說

南京淪陷後,一名中國士兵被幾名面無表情的日本士兵圍住,不知道其後來的結局,也不知他怕不怕。圖:被日軍圍住的娃娃兵。

圖:空襲下的小孩。1937年8月28日淞滬會戰,日軍無差別的轟炸了上海南站非軍事區,上千平民犧牲。攝影記者王小亭。

1938年5月16日,一名十幾歲出頭,頭戴鋼盔的兵娃娃照片上了《生活》雜誌的封面。他在照片上的眼神,如同中國抗戰的決心一樣堅毅。

淞滬會戰中,第88師戰車連在日軍的前後夾擊中全軍覆沒,戰車連最後一輛戰車義無反顧的衝向了日軍的槍口。這張照片由當時的日本人拍攝。圖:衝向日軍槍口的孤獨戰車。

晉察冀軍區新聞攝影科科長沙飛意外連拍下,不知道這名戰士最後是否活了下來。圖:戰士中槍倒地瞬間。

壯士許國,不必相送。圖:扛刀的戰士。

圖:抗戰著名的「死」字旗。25歲川軍戰士王建堂出徵前,其老父王者誠含淚寫下。 左書:「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 右寫:「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者誠明白自己年老,不能陪兒子一起上陣殺敵,便贈送這塊白布陪在兒子身邊,希望兒子受傷時用它擦擦血,犧牲後拿來裹身。

相關焦點

  • 臺灣日據時期心酸照片曝光:小孩被日軍圍住一臉茫然
    徐宗懋介紹《日據臺灣一張心酸的照片》(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25日電 據臺媒報導,臺灣知名收藏家徐宗懋20日在直播中介紹了一張特別的照片,叫《日據臺灣一張心酸的照片》,照片中,日軍把臺灣部落成員綁起圍住,有2、3歲的小孩坐在地上,一臉茫然。
  • 老照片:1938年日軍攻陷徐州,難民收容所擠滿老人和小孩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兵分兩路突進徐州,在九裡山機場會合,徐州淪陷。20日舉行佔領徐州的入城儀式。日軍沿著徐州統一街到彭城路,其後穿過鼓樓,進入徐州府衙。日軍進城一路上耀武揚威,稍加休整繼續沿隴海線西犯。這是一組1938年拍攝的徐州的老照片,照片已經過數碼修復上色處理。
  • 一張娃娃兵老照片走紅網絡,83歲老人一眼認出後淚流不止:這是我
    在美國國家檔案館裡,就保存著一張抗戰時期中國娃娃兵的照片,照片裡的小男孩看起來不過十歲出頭,卻跟著行軍的隊伍一路奔波,還不忘在鏡頭前擺一個大拇指的手勢。戰爭和孩子純粹的笑臉,讓畫面富有衝擊感,也仿佛能把人瞬間拉回那個動亂的年代。
  • 直擊侵華日軍的私人相冊:張張罄竹難書,圖9日軍排隊進入慰安所
    【審問無辜老百姓】大家都知道,抗戰14年日軍在中國犯下了無數罄竹難書的暴行,無數無辜中國人慘遭殺害。長久以來,我們對日軍暴行主要來自文字記載,而本組照片來自侵華日軍私人相冊,再現了當年日軍的暴行,每一張都罄竹難書。
  • 現實中真的有「娃娃兵」嗎?《湄公河行動》「娃娃兵」來自哪裡?
    「娃娃兵」是戰場上非常特殊的一個兵種,通常指的是年齡還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當兵。在抗戰時期,面對日軍的侵略,由於我軍人手的不足,於是就有很多「娃娃兵」自發地拿起了武器,走上了戰場。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讓這些「娃娃兵」上戰場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畢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使是十幾歲的孩童也一樣有著保家衛國的決心。那麼在現如今的年代還有「娃娃兵」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知道大家對《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還有沒有印象,當彭于晏飾演的警察去金三角地區執行緝毒任務時,就在叢林中遇到了很多「娃娃兵」。
  • 太谷老照片 一 《日軍鈴木部隊寫真集》
    1937年11月7日,日軍鈴木部隊從榆次南下在太谷烏馬河遭到中國軍隊的阻擊,但很快就被日軍突破,在短暫集結後日軍鈴木部隊在太谷城外發起了攻城戰,日軍與中國軍隊進行了非常激烈的交火,之後日軍在7日當晚二十二時在太谷城的東南角的「奎光樓」下發起偷襲,被中國軍隊發現擊斃日軍13名,擊傷40名,但在日軍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日軍偷襲部隊還是從太谷城東南的「奎光樓」突破了中國軍隊的防線並在城內開始交火
  • 1945年8月桂林老照片,雖光復卻變成了一片廢墟
    分享一組1945年8月的桂林老照片,出自美國《生活》雜誌。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4月至8月,國軍在廣西省龍州、南丹、全州、陽朔地區對日軍的反攻作戰。
  • 一槍一個日軍旗語兵,步槍擊落日軍戰機,抗日神劇並非向壁虛構
    白乙化老照片1931年日軍正式對我國發起侵略戰爭之後,立志報國的白乙化便開始組織有志之士共同抗日,還組建了一支義勇軍部隊來阻擊日軍的侵略行徑。當年在平西婁兒峪的戰鬥中,白乙化就曾用3槍接連幹掉了3個日軍的旗語兵(可謂是一槍一個彈無虛發)。
  • 上色老照片:日軍侵華的真實鏡頭,惡魔的微笑下是中國百姓的眼淚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日軍侵華時期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
  • 李四順 | 空襲警報的蒼穹下
    想想能給整座城一個統一的聲音背景除了新年夜的倒數,應該就只有空襲警報。空襲警報響起的時候我剛剛好在單位國父紀念碑下,準備走進「嶺南醫學院」的禮堂大門。雖然已知是沒有危機的聲響,但在由遠及近的呼嘯聲中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望了望這秋日平靜的藍天,又巡視眼前一百多年前的石頭牆壁和柱子,突然感覺命若琴弦,仿佛戰爭年代那些醫生護士和修女們在轟炸機盤旋的呼嘯聲中驚恐地就在我的身邊進進出出。
  • 史上首次空襲美國本土,日軍潛艇小飛機奇葩組合,最後戰果如何?
    在1942年2月到6月間,日軍潛艇伊-17、伊-25和伊-26先後對美國西海岸進行了三次炮擊行動,雖然損害輕微,但確實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極大恐慌。在此基礎上,日本海軍又策劃對美國本土實施空襲,其計劃是使用潛艇搭載的小型水上飛機深入美國領土,在森林中投下燃燒彈引發山火。這項計劃的緣由是原日本駐西雅圖總領事在寫給海軍軍令部作戰課長的信中提及,如果發生山火對周邊居民威脅甚大,故而為之。
  • 老照片:日軍士兵躲在稻草中取暖,臺灣風塵女子為日軍籌備資金
    日軍侵略者攻佔遼寧。圖為1905年遼寧旅順被日軍破壞的景象,日本鬼子竟然稱這一行為是給旅順市一個新氣象。 東條英機的主要罪責包括:殘酷鎮壓中國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指揮日軍侵佔察綏和晉北;派遣日軍進入印度支那南部;提出建立日本領導下的「大東亞共榮圈」口號;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下令侵略泰國、馬來亞、菲律賓及香港等地;等等。
  • 中國83年前重創日軍「龍驤」號航母?其實遭空襲的是「加賀」號
    在抗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後,日本方面曾經派遣「龍驤」號、「加賀」號等航空母艦到中國沿海地區,協助日軍地面部隊對中國展開侵略,給中國守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當然,當時中國方面也不是沒有採取過針對日軍航母的作戰行動,1937年11月11日的空襲行動就是其中一例。
  • 三口「炸彈鍾」記錄日軍空襲閬中罪證
    遠在西南嘉陵江畔的閬中有3口「炸彈鍾」,成為日軍轟炸閬中的鐵證。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獲悉,這是由一枚當年沒有爆炸的航空炸彈彈殼分割而成的3口鐘,分別懸掛於閬中水觀中學、閬中中學和閬中市博物館,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水觀中學,操場上一棵大梧桐樹上懸掛著一口「炸彈鍾」,經測量該鐘直徑為36釐米、厚0.8釐米、長30.8釐米,與其餘兩口「炸彈鍾」特徵吻合。
  • 70年前的一張娃娃兵照片火遍中國,83歲老人得知後道:這是我啊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期間,中日戰爭是亞洲最大的戰場,但其實日軍不僅僅只將魔爪伸向了中國,對我國的周邊地區,如泰國緬甸等地也進行了侵犯,但是緬甸等地與日軍實力相差懸殊,完全沒有招架之力,為了避免日軍佔領緬甸等地對我國形成包圍之勢。
  • 怎麼能忘記這些感動億萬國人的抗戰少年兵
    戰爭本是男人之間的角力,但在遍地烽煙、處處修羅道場的環境下,無辜的孩子也被捲入了殘酷的戰爭。死亡、絞殺、肢體破碎......這些恐怖的場景吞噬著他們幼小的心靈,也讓他們在血與火中淬鍊。
  • 《湄公河行動》中的「娃娃兵」是怎麼演出來的?真實存在的嗎?
    而這部電影裡面最能抓住觀眾眼球的一個片段,就是毒梟基地裡面的那些娃娃兵,那麼這些娃娃兵」是怎麼演出來的?真實存在的嗎? 實際上這樣的孩子確實存在,導演以電影的方式還原呈現給了大家,片段也是來源於真實生活,當然劇中的這些小孩兵皆是有泰國的藝人們表演的,他們的都是尋常的孩子。
  • 日軍艦長講武德,禁止水兵射殺落水美軍,還向美軍艦長敬禮
    在日軍艦隊和雷伊泰灣灘頭之間,只有美軍第77.4特混大隊的3個護航航母編隊,它們在以世界第一巨艦"大和"號為首的日軍艦隊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就在此時,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極為罕見的一幕發生了,一艘日軍驅逐艦從千瘡百孔的美軍"約翰斯頓"號驅逐艦身旁駛過,日軍素有殺害戰俘的惡行,那些漂浮在水中的美軍倖存艦員已經看到日軍水兵將炮口對準了自己。
  • 《湄公河行動》中的娃娃兵,在我們現實當中真的存在嗎?
    不過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在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我們就看到了不少的娃娃兵。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的軍人們為了解開中國船員遇害背後的陰謀,而去順藤摸瓜揪出大毒販的故事,在這過程中,這支特別行動小組就看到了當地的一些娃娃兵。
  • 從老照片中看日軍的單兵戰術動作,跟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
    通過一些抗日戰勝時期珍貴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日本士兵作戰並不是電視劇裡面描述的那般不堪一擊。從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士兵作戰時候並不會亂衝。如果是在戰壕裡面,日本士兵都會低腰,需要觀察敵情的時候才探頭,否則會利用掩體將自己隱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