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明確提出明年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的一年。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中長期發展的根本戰略選擇,也是我們謀劃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基點。
上海要在其中努力成為「中心節點」和「戰略連結」,這既是這座城市彰顯優勢特色、體現中心城市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大變局中構築戰略優勢、化危為機的關鍵路徑。
「中心節點」要善於賦能,成為大循環體系中的關鍵支撐;「戰略連結」要構築通道,打造要素、產能、市場和規則的多重連結。上海在這些方面有基礎和稟賦,眼下關鍵是紮實付諸行動,在新的發展環境下不斷鍛「長板」、補「短板」,適時造「新板」,更加主動地服務和融入新格局。
中央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強調了八方面重點任務,我們要結合上海實際、全面對標對表,儘快主動抓落實。中央特別強調,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在身處變局的當下,這更是我們應當須臾不忘的一條方法論。
構建新格局,要牢牢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來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這條重要論斷,本質上道出的是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要求和取向。
大循環、雙循環重在「暢通」,這需要以深化改革來打破堵點,並用更為前沿的制度創新和突破來提升制度效能;同時要用更多維度的擴大開放來壯大市場、拓展循環,讓更多資源要素實現高密度、高質量的流通。
近年來,各項旨在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戰略任務相繼謀定、漸次落地,上海在其中承擔了重要的使命職責。推進戰略任務的過程,正是一次次錨定改革開放航程坐標的過程,是愈加堅定改革開放決心的過程,也是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過程。
改革開放是上海突破有限扇面、塑造宏大格局的路徑所在。新格局下的改革開放,則要求我們進一步聚焦重點、拓寬扇面,充分借勢國家戰略,在制度協同與創新上探索出更多突破性成果,切實做好對內、對外開放兩篇大文章,並在此基礎上優化完善市域空間格局、經濟發展格局、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等一系列「分格局」。
服務融入新格局需要主動,這既是思想站位上的自覺,亦是落實行動上的自覺。變局蘊藏著機遇,但機遇往往轉瞬即逝,今天的變動格局和競爭態勢,不斷提醒我們增強緊迫感。
「十四五」開局在即,我們要把「抓早抓快」擺在突出位置,務求早發力、快發力,抓機遇、抓開局,既要有「謀定後動」的思考力,更要有「謀定快動」的執行力,跑出「十四五」開局起步的快節奏和加速度。要儘快將戰略意圖轉化為推進行動,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優勢,就必須在環環相扣抓落實,戰略要任務化、任務要項目化、項目要責任化,通過全周期的提速發力,努力實現「開門紅」,掌握全年工作主動權。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中央定調2021,新格局中,上海靠什麼發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