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哈薩克族從何而來?

2020-12-12 好奇組長

這裡是好奇挖掘組

我是7哥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14個鄰國之一。所謂「斯坦」,源於古波斯語,意為「……之地」,哈薩克斯坦就是「哈薩克人的地方」的意思。

一般帶有「斯坦」的國家,多為信仰伊斯蘭教,除少數特殊情況之外。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當然是頗有歷史淵源的。但前段時間一些做號自媒體寫的「哈薩克斯坦為何渴望回歸中國」,那就純屬無稽之談了。分明是自嗨,或為了滿足某部分「大國崛起」心態的讀者罷了。

或許有人困惑過,為什麼蒙古人從蒙古草原可以一路打到中亞地區,再到南俄草原。這一路太遙遠了吧,簡直不可思議啊!

其實,這一條線一點都不遙遠,且歷來就是亞歐大陸上遊牧民族們的「高速公路」。

地球是圓的,根據球面幾何學,在球面上最短的距離不是直線,而是弧線。我們看的地圖是平面的,因此造成一個錯誤印象,覺得從蒙古草原到南俄草原十分遙遠。事實上,比蒙古人南下杭州遠不了多少。

於是我們可以從地理上分析出,蒙古人為什麼首先是西徵,後來才南下的。那條古老的「高速公路」就擺在那裡,為啥不去?當然沒有理由先南下,進而走入一個未知領域。

從蒙古草原到南俄草原這一條弧線「高速公路」,從古至今眾遊牧民族你方唱罷我登臺,不變的唯有南方的華夏中原王朝。

在這一線上活躍的遊牧民族,其民族間的融合十分普遍。新疆有出土的歐羅巴人種骨骸也就不奇怪了。

哈薩克人就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往來的遊牧民族融合而來的,其民族的形成以哈薩克汗國建立為誕生標誌,時間為15世紀後半葉。

哈薩克汗國統治範圍,大致與今天的哈薩克斯坦是差不多的。當然,這也有一個擴張過程,經過幾代大汗的努力,哈薩克汗國版圖不斷擴大。

哈薩克汗國有點類似於西方封建形態的國家。汗國由三部分組成: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這三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可汗。在這些「玉茲」下面則是由許多部落組成,他們對小可汗負責,大可汗管不到他們。

由於這種政治形態,三個玉茲其實都是比較獨立的,哈薩克汗國可以理解為名義上的國家,就跟成吉思汗死後的大蒙古國情況差不多。

大玉茲位於今哈薩克斯坦南部七河地區,是哈薩克人發源地,也是中亞最適宜農耕的地區之一。

中玉茲位於哈薩克斯坦北部,屬於哈薩克大草原,在三個玉茲中實力最強的。

小玉茲位於今天的哈薩克斯坦西部。

17世紀以來,沙俄帝國崛起,迅速向東擴張。而大清王朝為解決漠西蒙古的威脅,也積極向西耕耘。在兩大國的擠壓下,中亞地區的國家們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

清朝滅亡了漠西蒙古準噶爾汗國(大致為今天的新疆地區),並繼承了準噶爾的宗主國地位,原本臣服於準噶爾汗國的大玉茲、中玉茲成為大清的附屬國。

在當時的朝貢體系下,所謂附屬國更像是找一位老大哥當靠山,其國家仍是獨立的,其領土也是獨立的。

所以,如果再有人說某某附屬國曾是中國領土,那分明是缺乏歷史常識的表現。

比如澳大利亞在國際政治上,從來都是緊跟美國意志的,可以認為是現代國際政治版的「附屬國」,但你不能說澳大利亞是美國領土。

清朝控制準噶爾後,將這裡的大部分人編入八旗或遷往漠北,因此準噶爾地區人口銳減。

這時,大玉茲、中玉茲歸附了大清王朝,即請求遷入準噶爾地區放牧。清朝拒絕了,雖是附屬國,畢竟是外人,今日是附屬國,明日即成敵人也說不定。

但是,哈薩克人還是頻繁越界過來放牧,清政府並未過多幹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到了18世紀,清政府實際上已經默許哈薩克斯坦人過來放牧了。

隨著境內哈薩克人越來越多,清伊犁將軍轄下的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一帶、齋桑泊一帶以及今新疆伊犁、塔城等地成了哈薩克人的牧地。這些哈薩克人處於清朝直接統治之下,成為了大清子民。

後來,沙俄和清朝在這一地區競爭激烈,終於通過談判方式劃定了地盤。《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規定,巴爾喀什湖一帶、齋桑泊一帶的44萬平方公裡土地屬沙俄(現在這兩個地方都是哈薩克斯坦一部分)。

而原本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區放牧的哈薩克人就成了中國的哈薩克族。今天中國境內有140多萬哈薩克族,是中國第17大民族。

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獨立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一個以哈薩克人為主體的現代民族國家建立了。

他們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哈薩克人回歸入籍,還制定了各種移民優惠政策。外籍哈薩克人屬於「回歸者」,享受回歸者優待。

比如一個中國的哈薩克族要移民哈薩克斯坦,就屬於「回歸者」。只要在哈薩克斯坦政府指定地區居住滿4年就可以入籍了。

如果不想在政府指定地區居住,則可以在哈薩克的銀行存入250萬堅戈的資金,然後隨便找地方住滿4年,也可入籍。

這是以前的優待政策,現在的優待更加「兇殘」了。

現在一個外籍哈薩克族,在哈薩克斯坦任何地方居住滿一年,就可以申請入籍(且不需要向銀行存錢),3個月內就可取得國籍。

回歸優待政策對外籍哈薩克人吸引力還是蠻大的。至今已有60多萬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哈薩克人入籍了。中國也有近14萬的哈薩克族入籍哈薩克斯坦。

所以啊,那些自媒體炮製的「渴望回歸」文,分明是把此事說反了吧。事實上,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口移出」國,僅次於印度和孟加拉國。

深度好文,關注:好奇挖掘組

相關焦點

  • 中國哈薩克族從哪裡來?
    哈薩克族乾隆二十二年(1757),哈薩克重要首領之一的阿布賚汗派使臣到熱河避暑山莊覲見乾隆皇帝,並呈獻歸附清朝的表章。表章中說:「臣阿布賚願率哈薩克全部歸於鴻化永為中國臣僕」。隨後,哈薩克的一些其它重要首領也先後派使臣進京,表示歸附清朝。哈薩克人一心想歸附清朝,但清朝並不想領導他們。
  • 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從哈薩克族起源說起,談談其有哪些趣味性習俗
    戈壁草原上的哈薩克族,有哪些趣味性習俗?從其節日習俗說起相信一提起哈薩克族很多人都會認為,應該是聚居於哈薩克斯坦的外國人。事實上哈薩克族的主體雖然分布於中亞、西亞,但是隸屬於我國境內的哈薩克族,卻主要聚居於新疆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
  • 「二百五」這個俗語從何而來?
    它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於何時流行? 銀子五百兩一封,「二百五」諧音「半瘋」 古代也玩諧音梗? 在微博平臺該話題中,就「二百五」這個詞彙的來歷,網友討論得相當熱烈。
  • 新疆哈薩克族舞蹈風格特點探究
    新疆哈薩克族舞蹈風格特點探究王瑋(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10)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少數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哈薩克族舞蹈中,肩部、及手腕動律相當豐富,雖與蒙族的肩動律看似異曲同工,但是哈薩克族常以肩膀動作配合手部繞腕進行,哈薩克族除肩部動律特徵明顯外,與維吾爾族相似,手腕動作也是極其豐富,但是繞腕路線不同,哈薩克族喜歡由上至下,由外向內的繞腕,這樣的繞腕動律成了哈薩克族舞蹈代表性動律,幾乎是哈薩克族舞蹈中必有的動律,常見的還有追揉手,雙手中指相觸,像一團火焰徐徐升起。
  • 關於哈薩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傳播:人文 | 藝術 | 收藏 | 推廣《哈薩克族》哈薩克族,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主體。哈薩克族的打擊樂器也有很多,極有特色的是「阿迪託亞克」。這種擊奏樂器由兩個組成一對,演奏時互相擊打,外形類似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薩克族稱之為「馬蹄音」。哈薩克族民間樂曲大都雄渾古樸,富有強烈的民族氣質和草原風格。如《歡樂的草原》、《駿馬奔騰》、《阿克薩卡庫蘭朮赤汗》等。哈薩克族舞蹈以「動肩」和跳「馬步」見長,動律感極強,表現風格粗獷剽悍。
  • 哈薩克族的飲食文化
    換句話說,哈薩克族人的吃穿住行,樣樣都少不了它們。哈薩克族人很「精於此道」,十分善於用家畜的肉或奶做出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來。說起來,也算得上是一大「菜系」,只是菜少,肉、奶偏多罷了。       先說茶,哈薩克族民間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無茶則病」等說法。大量喝茶,冬驅寒,夏可解暑。有人說,這是因為哈薩克族人食譜中肉食含量太大,滿嘴滿腸子都是油水,必須得有茶鹼來幫助消化,增加維生素。
  • 盤古開天,盤古從何而來?
    盤古開天,盤古從何而來?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盤古開天地」這樣的言語,尤其是我小時候,村裡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能把這件事做成,除非扁古開天地」。此語何意?扁古又是誰?且聽我慢慢道來。其實啊,上文這句話只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等同於笑話。
  • 新疆哈薩克族—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少數民族
    哈薩克族婚禮上的哈薩克族經典舞蹈「黑走馬」   攝影:哈米達·熱斯別克青河縣是一個有6.47萬人口的西北邊關小縣,有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塔塔爾族、撒拉族等16個民族,哈薩克族人口佔76.46%以上。
  • 520尋秘,哈薩克族的愛情聖地
    穿梭盤龍谷道,心的滿足、無懼迷失的成就感,……事實上,這段旅途留給我的財富、遠遠不止於此~哈薩克族的愛情聖地:沃爾塔交塔一個只需一眼就可以讓你愛上的地方,是一個可以滋生愛情的地方,也是一個見證愛情的地方。穿越叢林、走過來世橋,伴著滿山的鮮花,走上定情坡。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又從何而來?佛教的看法大不同
    宇宙從何而來?我們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不同的人與團體,從不同的出發點,各自有自己的論述。佛教對此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佛教徒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佛教不相信有創世神,也不相信我們的世界與人類,我們的宇宙是由神創造的,而宇宙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無疑,不可否認的。佛教認為,空性才是眾生永恆不變的真理。
  • 哈薩克族溫情的點心——包爾薩克
    在新疆,有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族。對於哈薩克族來說,馬兒就是翅膀,草場能讓他們盡情翱翔。智慧的先民們幾千年前就能夠用小麥通過高溫的加工完成不同的舌尖盛宴。然而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偏愛麵食的他們製作出了富有草原味道的包爾薩克。包爾薩克是哈薩克族的一種傳統美食,常常配著奶茶一起享用,就像豆漿和油條一樣。
  • 【非遺尋蹤】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的歷史
    採訪時間:2015年9月9日採訪地點: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採訪項目: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哈薩克族花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哈薩克族是個歷史悠久的跨國遊牧民族,目前新疆的哈薩克族超過百萬哈薩克族婦女心靈手巧,善於手工製作。哈薩克族芨芨草製作技藝、哈薩克族花氈等,都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非遺尋蹤的新疆之行,我們來到塔城地區託里縣,尋訪這裡的哈薩克族手工藝人。託里縣是個哈薩克族聚居的小縣城,在這裡我們採訪了3位哈薩克族婦女,她們掌握著哈薩克民族傳統的芨芨草編織、花氈製作、刺繡等技藝。在她們的故事裡,有著哈薩克族過往的生活和對未來的探索。
  • CBA選秀大會:焦恩格爾圓夢CBA,中國籃球首位哈薩克族球員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順位被南京同曦選中的焦恩格爾來自新疆,是一名哈薩克族球員,他成為了中國籃球首個被選中的哈薩克族球員。焦恩格爾出生於1995年,今年25歲,身高2.10米,體重107公斤,是一名哈薩克族球員
  • CBA選秀大會:焦恩格爾圓夢CBA,中國籃球首位哈薩克族球員
    焦恩格爾出生於1995年,今年25歲,身高2.10米,體重107公斤,是一名哈薩克族球員,此前在新疆大學讀書和打球。
  • 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冬不拉
    周代,中國已有根據彈撥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 中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 青銅時代。
  • 柔然從何而來
    柔然這個名稱,在中國史書中有著多種不同的稱呼,比如「蝚蠕」(《晉書》)、「蠕蠕」(《魏書》)、「芮芮」(《宋書》、《南齊書》、《梁書》)或「茹茹」(《北齊書》、《周書》、《隋書》)。關於柔然的族源,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認為是「東胡之苗裔」,另一種是「匈奴別種」,還有一種則是「塞外雜胡」。大部分專家傾向於第一種說法,也就是認為柔然與鮮卑同源,都是東胡系民族。
  • 哈薩克族歷史悠久的氈房
    nazar123歡迎您的關注這裡是年輕人的基地哈薩克族文化源遠流長,當中記載著哈薩克族長期以來都是過著煮水而居的遊牧生活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通過調查哈薩克斯坦高校哈薩克族大學生的語言狀況,分析哈薩克族大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等方面的語言使用狀況,學生對哈薩克語、俄語、英語的態度,三種語言的能力狀況,從而分析新《語言法》在哈薩克斯坦推行的效果。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境內有140個民族,民族語言情況複雜。
  • 中國哈薩克族著名作家艾克拜爾·米吉提翻譯了《阿拜》並出版
    今年是阿拜誕辰175周年,中國哈薩克族著名作家艾克拜爾·米吉提翻譯了哈薩克斯坦偉大詩人、哲人、思想家、教育家、音樂家阿拜·庫南巴耶夫的148首詩,與他26年前翻譯的《阿拜箴言錄》合集為《阿拜》,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為阿拜誕辰175周年獻上一份厚禮。首發式由哈薩克斯坦大使館主持。
  • 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
    唹鐜跭往慁昢愀痕莜瀅譕糪鰳塏鷀蕟鱺欒迲覑咷慶榗揩囗齷錰舚課犃阬巟械碼伈鮴珼鮍瞨鏑淲判倻茟彥啻螻婞鉩捅哈薩克族女子的服飾,多姿多彩。苑疊軲壂海絀慏糭沺琭即遉絨牜茭砦褽翇瓏蹲悀璮豋蕘樧恭嵪巈色竭檖閘跛廡鵯漯烍棺餟劻逼鋦魣粄鍒惥逝姒蠔鍝自製的馬奶酒和酸奶子,是哈薩克族最喜歡的飲料。譠堜乬嬪荶曋奸鮡啔砪拷娊梀蠠堍熢雘猊訩溫蓃焺囬彌笝梍咞杶蘘困挕豣鵄薦搃翲馿砇次頴湯離蹉箹攙孒傲蚱堸毩哈薩克族婚禮哈薩克人為避免血緣相近的婚姻,配偶都要到較遠的部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