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目前,圓明園馬首銅像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國家文物局對正覺寺的安防和消防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使得馬首在正覺寺展出具備了安全的前提,馬首在圓明園有特殊的意義,畢竟獸首是從這裡被割下分散在各地,至今都沒有聚首。馬首銅像回到了圓明園,那麼其實十一個獸首現在在哪裡呢?在此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十二生肖獸首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流失海外的?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的意義
在外飄零一百多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歸闊別已久的「家」——圓明園,這一事件成為了當天的熱點新聞。圓明園在清代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其中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代乾隆年間的精煉紅銅鑄像,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主要構件之一。在《圓明園舊跡圖》收集的被焚毀之前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中,每一尊生肖銅像都栩栩如生。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歸圓明園
劃撥儀式當天,圓明園還舉辦了《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該展覽對公眾開放,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展出了約100組/件文物、照片。據悉,圓明園「馬首」銅像是清代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的主要構件之一,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依每日對應時辰順序噴水,唯中天午時十二噴泉同時噴湧。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融合東西方藝術風格。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 馬首銅像設計者是誰?流失多久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國家文物局會同北京市有關方面,選定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國家文物局現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
圓明園的12獸首,後來都去哪裡了?
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讓郎世寧設計了12獸首,並且命當時清宮的能人巧匠製作。隨後,乾隆皇帝把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作為圓明園海晏堂噴泉的一部分,點綴著海晏堂這座圓明園裡的著名西式建築。後來隨著中國國力的衰弱,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自那時起,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159年過去了,撥開歷史的塵埃,這些流失了的瑰寶們現在何去何從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銅首—淺談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漫漫回家路
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據考證,當年十二生肖銅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被時人稱為「水力鍾」。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湧射。
-
「馬首」終於「回家」了|獸首|十二生肖|馬首|圓明園...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此前,已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分別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
-
秋遊圓明園——跟著隨講解人了解海晏堂和十二屬相銅像
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我國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圓明園獸首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銅像是西方人設計,在中國製造的,融東西方文化於一身俗稱"水力鍾"。說到海晏堂,這裡就牽涉到十二屬相銅像的流散和回歸。
-
圓明園十二獸首今何在
至今,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七尊獸首已經回歸。2018年,一件疑似流失龍首的拍品曾現身拍場;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至今下落不明。在中國,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是知名度很高的文物。
-
十二生肖銅像之一馬首回歸圓明園
經過我們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這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今天,「駿馬」歸園,它的5個「小夥伴」——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銅像依舊下落不明。山再高,路再難,我們願以十年、幾十年之光陰一代、幾代人之努力,找到它們,接它們回家!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從皇家私藏到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圓明園十二獸首如何做到既是噴泉又能報時?
12月1日,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馬首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現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中。 在中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是知名度很高的重要文物。經歷了榮光、炮火、多番易主,除了馬首,目前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豬首6尊獸首也都已經回歸。
-
圓明重光 駿馬歸來 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
圓明園的百年滄桑、文物聚散,牽動著國人心弦,流失文物的下落和歸屬最為大眾矚目。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獸首誕生記:郎世寧將歐洲雕塑改為中國十二生肖
12月1日,流失海外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至此,圓明園流失的十二尊獸首銅像已有七尊得以回歸中國。12月1日上午,流失160年的馬首銅像回到圓明園,在正覺寺內展出。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扇形噴水池,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南北兩側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南邊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邊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獸首銅像融東西方文化於一身,俗稱「水力鍾」。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個個價值不菲,為何有人說是騙局
說起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估計很多國人都知道這個。這些年在很多新聞上可以看到,很多獸首都已經回到我國了,而且被認為是國寶。其實,大家之所以關注這個,主要是因為那段歷史的原因。要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圓明園被火燒,而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消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恥辱。
-
【微話題】十二獸首既是噴泉又能報時,圓明園沒通電如何做到準時...
12月1日,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馬首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現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中。
-
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2020-11-18 18:07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
-
馬首銅像回歸展多數展品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馬首價值究竟高在何處
一念在茲,萬山無阻,歷經160年顛沛流離,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歸家」。在圓明園正覺寺,為了給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接風」,「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精彩上演,約100組件珍貴文物與照片一同亮相,將百餘年回歸路上的故事娓娓道來。
-
現場|圓明園文物回歸:「馬首」是瞻,結束百年流離
結束百多年的流離,圓明園流失文物惟「馬首是瞻」,馬首銅像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天說,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誰設計並製作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他是用來幹什麼的?
何鴻燊向國家捐贈圓明園馬頭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將討論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主題,例如,誰設計和製造他們,他們的功能是什麼?在雍正到乾隆期間,對整合了中西架構風格的圓明園進行了擴展活動,郎世寧和蔣友仁參與了圓明園的擴展活動。在西洋風格的建築中,有一個名為「西洋樓」的花園,這是中國的第一座歐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