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桃花庵這樣的地方,又有誰能有唐伯虎的灑脫?我是做不到!

2020-12-23 影視小站靈製作

今天閒來無聊,看了看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果然應了那句經典經常看,越看越有意外發現。這次觀看就迷上了片中的一首詩 :《桃花庵歌》。

唐伯虎一直以詩畫雙絕聞名於世,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對唐伯虎的詩詞知之甚少,其實記載下來的唐伯虎的詩也有433篇之多。只是他的詩文遠不及他的畫作那樣出名。

而《桃花庵歌》是流傳比較廣泛的一首。

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我們要看一首詩表達什麼意思,就要從這首詩的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

作者:據史料記載,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由此可見,無論是詩文還是繪畫,唐伯虎都是才氣出眾,名聲在外。現實生活中唐伯虎確實是一個鋒芒綻放,隨心而走的一個人。做事張揚,不拘小節,卻因出身等緣故,想歸於仕途。有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性格,我也是,儘管覺得唐的性格有缺點,可人無完人,這才叫做真實,也是人生的一種無奈!

詩文創作背景:據周道振、張月尊編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即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詩歌前四句是敘事,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遊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詩人與花為鄰、以酒為友的生活,無論酒醒酒醉,始終不離開桃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時光流轉、花開花落而初衷不改,這種對花與酒的執著正是對生命極度珍視的表現。

下面四句直接點出自己的生活願望:不願三下四追隨富貴之門、寧願老死花間,儘管富者有車塵馬足的樂趣,貧者自可與酒盞和花枝結緣。通過對比,寫出了貧者與富者兩種不同的人生樂趣。

接下去四句是議論,通過比較富貴和貧窮優缺點,深刻地揭示貧與富的辯證關係:表面上看富貴和貧窮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實際上富者車馬勞頓,不如貧者悠閒自得,如果以車馬勞頓的富貴來換取貧者的閒適自在,作者認為是不可取的,這種蔑視功名富貴的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富貴的年代無異於石破天驚,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脫豁達的人生境界,是對人生的睿智選擇,與富貴相連的必然是勞頓,錢可以買來享受卻買不來閒適、詩意的人生,儘管貧窮卻不失人生的樂趣、精神上的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的人生寫照。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於《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鬼闢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閒居和隱逸生活的。「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通觀是整首詩,思路清晰,語言淺薄,迂迴,近乎民謠自言,但這種自言自語中蘊含著無限的藝術張力,能給人以長久的審美樂趣和強烈的共鳴,另外還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卻蘊涵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最優秀的詩作。

對比真實的唐伯虎生活狀況,而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吧!之所以現在很多人也比較喜歡這首詩文,更多的原因是,在快速的社會節奏下,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已讓我們疲憊不已,我們努力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為此付出了大部分的時間,有時甚至是委曲求全。努力拼搏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自己心中那份灑脫。但是我們心中依然想擁有那如桃花庵中的生活場景,就像歌中唱的那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影視小站靈製作期望與愛好影視的朋友一起談天論地,品味人生。

文中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焦點

  • 桃花源,桃花島與桃花庵
    文章的妙處不僅在於幻想了這樣一個和樂美好的桃源世界,還在於漁人誤入桃源歸來之後,雖然處處留下標記,但是帶著人卻再也找不到當時的入口。桃源終究只能存在於理想當中,傳說當中;與現實世界終究只能是迢遙相隔。換句話說,倘若真讓現實中的人和事侵入,桃源也將不復存在。理想國終究只能立在現實世界的彼岸。
  • 唐伯虎的兩首絕筆詩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明代著名大才子唐伯虎的兩首絕筆詩。為什麼是兩首呢?因為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是《唐伯虎全集》中的,一個是附於全集之後的《燕中記》所記載的。雖然都是他的絕筆詩,但對照兩首詩來看,意思卻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來細細品讀一番。
  • 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後面還有兩句,更霸氣
    唐伯虎到底有沒有作弊,至今文史專家還在研究,多數人相信他是被陷害的,因為以他的才華是不需要這樣做的。 在這裡,他寫下了不少詩作,其中就包括了咱們印象最深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第一次看到這兩句詩時,就覺得它寫得很灑脫,很張揚。但後來才知道,其實在這兩句詩後,唐伯虎還寫兩句,它們才是精華。讓我們來看看全詩:
  • ...小酒館:被誤會最深的唐伯虎,其實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桃花庵主
    但家道中落的唐伯虎卻沒有了多少積蓄,有時候也靠變賣字畫作來維持生計。更有史載唐寅曾和祝枝山等扮為乞丐,沿街唱蓮花落討錢,錢討來了,就上酒樓喝酒。經歷了這樣的重大打擊之後,唐寅與酒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 喝墨水小酒館:被誤會最深的唐伯虎,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桃花庵主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後字子畏,號六如,明代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生於蘇州。唐伯虎雖生於商人之家,吃穿不愁、生活寬裕、備受長輩的寵愛,但其父唐廣德卻沒有輕視文化內涵,讓他從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常常教誨唐伯虎要努力勤奮。少年唐寅就可過目成誦,可「每夜盡一卷」,數歲即能為科舉文字。
  • 別人笑我太瘋癲,可真正看穿的,又有幾人?
    三十五歲,見到了桃花庵,唐伯虎便如同著了魔一般的喜歡,於是便想在此一處建別業居住,四處籌錢碰壁不說,還和好友文徵明鬧翻了,為了實現願望,唐寅拼命作畫賣錢,苦熬了兩年,在祝枝山的資助下,終於建成了桃花庵別業和夢墨亭。從此,夢墨亭中總能見到唐寅獨自飲酒的落寞身影。
  • 唐伯虎去世無錢下葬,祝枝山為其料理後事,可悲可嘆!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在詩文上,唐伯虎與祝允明、文徴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繪畫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
  • 唐伯虎「天命」之年,寫了一首最狂的詩,桀驁不馴,技壓李白
    期間所寫的詩作大多是灑脫肆意的生活狀態,最具代表的就是《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唐伯虎的這一分酒氣,與李白有些相似。「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他像極了李白,還有魏晉時期的曹植。
  • 唐伯虎究竟經歷了什麼,說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唐伯虎就去參加科舉考試。1498年,29歲的唐伯虎得知應天府鄉試,他竟然得了第一名,心怒放。接著就信心滿滿去北京參加更高級別的會試。這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這兩個人學問很高,出的題目特別偏僻、特別難,很多人答的離題萬裡。但是其中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而且文辭優雅,程敏政高興地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肯定是唐伯虎和徐經的。」(徐經跟唐伯虎一起去參加考試的考生)。
  • 王陽明&唐伯虎: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笑世人,看不穿
    唐伯虎後來作了一首《桃花庵歌》,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膾炙人口那幾句臺詞就出自其中: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 唐伯虎點的秋香,也許僅僅是一朵桃花
    果不其然,一個叫都穆的考生向朝廷舉報:「唐伯虎、徐經作弊,唐伯虎之前酒後吐露他和徐經曾花錢買程敏政的廢紙推測考題。」不巧的是,主考官程敏政久聞唐伯虎大名,在閱卷前,當他聽聞此次考試有兩份試卷非常優秀的時候,他居然想都沒想便猜測道:「這兩份試卷一定是唐伯虎和徐經的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就從未離開過鬥爭。
  • 義烏上溪桃花塢,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誰是唐伯虎的桃花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這麼瀟灑超脫、放浪形骸、讓人神往的詩句出自誰人之手呢?想必大家都看過周星馳、鞏俐的《唐伯虎點秋香》吧?沒錯,此詩正是出自唐伯虎筆下。
  • 別被《唐伯虎點秋香》騙了,其實唐伯虎一生很慘!
    唐寅作的《一剪梅》唐伯虎生活困頓自唐伯虎親人相繼去世之後,家道開始衰落,又做了一年多的牢家境就更不行了。眼看科舉無望,唐伯虎的老婆覺得不能委屈了自己,得找個更有前途的老公,於是和唐伯虎離婚了(咦看來和現代也差不多嘛)。唐伯虎從牢裡放出來後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他的弟弟在弟媳的慫恿之下,和唐伯虎分家了。(作者評: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此時的唐伯虎身無分文,他想到了賣畫,為了打開銷路,他還經常臨摹唐宋古人的畫,由於畫的還可以,時常有人過來買。日子過得拮据,倒也餓不死。
  • 明朝的術士真能煉出金銀嗎?唐伯虎為什麼要在寧王面前裝瘋賣傻?
    他自幼聰穎,能詩擅畫,曾16歲中秀才,又在25歲中解元且名列榜首,一時名遍南京。唐寅29歲入京會試,無奈因受科場舞弊案無辜牽連,幾遇牢獄,功名受挫,又遭家難,便於31歲時「千裡壯遊」,然其對入仕幻想依存。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飾演的唐寅曾自詡自己是「美貌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果真如此嗎?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千古風流唐伯虎,嬉笑怒罵皆成詩!
    但或許也因為官場失意,中華大地才會少了一個平庸官僚,多了一個千古才子,宋有柳永,明有唐寅。今天,挑出他的八首作品,配上他的八幅畫,讓我們一起走近風流倜儻的唐伯虎: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詩仙李白,天下敬仰,尤其官場失意,落拓江湖的唐伯虎,更是推崇詩仙的瀟灑不羈。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的無奈幾人能懂?
    因為這是唐伯虎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嘲中又有一些笑看風雨的意思,顯示出唐伯虎一定的樂觀精神,風流倜儻的神韻。他更沒有九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他一生娶過三位夫人,第一位因難產而死,第二位則在他仕途失意時拋棄了他。此外,他有一位沈姓紅顏知己,據說是一位風塵女子,在唐伯虎最困難時她在生活與精神上給予唐伯虎幫助。
  • 《唐伯虎點秋香》中長大後才看懂的悲劇內核
    王晶除了周星馳還力挺過葛明輝和渣渣輝,但是都沒有成功,說明周星馳可以離開王晶,王晶卻沒有能力再造第二個周星馳,我們今天講講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王晶後來也拍了一部《唐伯虎點秋香2019》監製一部《唐伯虎衝上雲霄》,雖然用了很多原班人馬,但豆瓣評分一山更比一山低,周星馳版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有悲劇內核的喜劇才有生命力。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確實,只要通讀全詩,就知那「無花無酒鋤作田」為何會「紅」,整首詩到底有多「情醉」。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唐伯虎最經典的五首詩詞,不愧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用《落花詩》來形容當時唐伯虎的心境再合適不過了。風雨的來襲,命運的突變,讓唐伯虎措手不及。「桃花淨盡杏花空」,即便狂傲灑脫如唐伯虎,在接連遭遇不幸和打擊時,方能明白惜花、憐花、嘆花的萬千感慨絕非為賦新詞強說愁,實在是心中的悲憤難以抑制。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最風流不羈的一首詩
    唐伯虎的名字伴隨星爺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受到了我們廣泛的熟知。在劇中,唐伯虎為了追求秋香,假扮成家奴園丁,發生一系列無釐頭的搞笑故事。而他所吟的那兩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也成了這個風流才子最放蕩的豪言。事實上,唐伯虎這個人在真實的歷史裡並沒有這麼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