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閒來無聊,看了看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果然應了那句經典經常看,越看越有意外發現。這次觀看就迷上了片中的一首詩 :《桃花庵歌》。
唐伯虎一直以詩畫雙絕聞名於世,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對唐伯虎的詩詞知之甚少,其實記載下來的唐伯虎的詩也有433篇之多。只是他的詩文遠不及他的畫作那樣出名。
而《桃花庵歌》是流傳比較廣泛的一首。
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我們要看一首詩表達什麼意思,就要從這首詩的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
作者:據史料記載,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由此可見,無論是詩文還是繪畫,唐伯虎都是才氣出眾,名聲在外。現實生活中唐伯虎確實是一個鋒芒綻放,隨心而走的一個人。做事張揚,不拘小節,卻因出身等緣故,想歸於仕途。有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性格,我也是,儘管覺得唐的性格有缺點,可人無完人,這才叫做真實,也是人生的一種無奈!
詩文創作背景:據周道振、張月尊編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即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詩歌前四句是敘事,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遊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詩人與花為鄰、以酒為友的生活,無論酒醒酒醉,始終不離開桃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時光流轉、花開花落而初衷不改,這種對花與酒的執著正是對生命極度珍視的表現。
下面四句直接點出自己的生活願望:不願三下四追隨富貴之門、寧願老死花間,儘管富者有車塵馬足的樂趣,貧者自可與酒盞和花枝結緣。通過對比,寫出了貧者與富者兩種不同的人生樂趣。
接下去四句是議論,通過比較富貴和貧窮優缺點,深刻地揭示貧與富的辯證關係:表面上看富貴和貧窮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實際上富者車馬勞頓,不如貧者悠閒自得,如果以車馬勞頓的富貴來換取貧者的閒適自在,作者認為是不可取的,這種蔑視功名富貴的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富貴的年代無異於石破天驚,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脫豁達的人生境界,是對人生的睿智選擇,與富貴相連的必然是勞頓,錢可以買來享受卻買不來閒適、詩意的人生,儘管貧窮卻不失人生的樂趣、精神上的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的人生寫照。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於《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鬼闢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閒居和隱逸生活的。「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通觀是整首詩,思路清晰,語言淺薄,迂迴,近乎民謠自言,但這種自言自語中蘊含著無限的藝術張力,能給人以長久的審美樂趣和強烈的共鳴,另外還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卻蘊涵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最優秀的詩作。
對比真實的唐伯虎生活狀況,而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吧!之所以現在很多人也比較喜歡這首詩文,更多的原因是,在快速的社會節奏下,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已讓我們疲憊不已,我們努力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為此付出了大部分的時間,有時甚至是委曲求全。努力拼搏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自己心中那份灑脫。但是我們心中依然想擁有那如桃花庵中的生活場景,就像歌中唱的那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影視小站靈製作期望與愛好影視的朋友一起談天論地,品味人生。
文中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