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楨
CBA聯賽依然還在停擺,但男籃國字號隊伍卻率先開始了熱身比賽。正在北京共同集訓的國青U17、U18兩支隊伍就已經先後打了三場內部教學賽,顯然相比單純的個人訓練,國青教練組更認可以賽代練的效果。同時,通過比賽也更能看出年輕球員們的狀態,方便教練組挑選最終留下的球員人選。
而據最新消息,廣東二隊的核心球員馬力克在最後關頭被國青裁員,未能入選最終的大名單,但俱樂部總經理朱芳雨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覺得很開心,這是怎麼回事?
今年已滿18歲的馬力克不僅有著超過大部分同齡人的勁爆身體素質,還有不錯的持球進攻能力,是宏遠二隊的鋒線核心+主要得分手,堪稱大腿級人物。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沒能進入國青U18最終12人大名單,反倒是兩位角色球員劉野和鄒運被留了下來,國青的選人標準有內幕?這倒是應該不存在,估計和兩點原因有關。
一方面,U18國青還有數位旅歐旅美的球員,在身體素質和對抗方面,馬力克可能並不佔據優勢,因此落選也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兩位角色球員雖然能力沒有馬力克全面,但作為單一功能的球員使用,比馬力克反而更有優勢,因此得以留下了。
實際上,自胡明軒、徐傑這一屆宏遠青年軍登陸CBA聯賽後,廣東的青年球員開始逐漸失去了國青的C位,但這並非是廣東的青訓在衰落,而是與宏遠俱樂部的一大變革有關。近些年,朱芳雨和杜鋒發現,相比參加國青集訓和比賽,讓年輕球員早早升級,隨同一隊球員進行訓練,取得的鍛鍊效果和培養速度都要更好。同時,這樣培養出來的年輕球員也能更快適應CBA的比賽強度和節奏,對於廣東隊的球員更新換代非常有利。
因此,廣東對於參加國青逐漸變得不再那麼熱切,反而採取了比較佛系的態度,發出邀請就派人去,留不下也無所謂,正好回來進入一隊訓練。像剛被裁的馬力克就已經火速加入了廣東一隊的訓練大軍中,跟隨一隊的大哥們進行合練。不出意外的話,下賽季他和張昊、趙錦洋都有可能升入一隊,就是不知道到時候他們會不會擠走幾位目前正一起集訓的老大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