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43處雪豹活動痕跡 川西北數量可觀(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貢嘎山自然保護區曾拍到的雪豹。貢嘎山自然保護區供圖雪豹調查點位示意圖發現疑似雪豹糞便及刨坑數量製圖姜宣憑

本次調查中發現的雪豹刨坑,長約30釐米。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喬治·夏勒發現雪豹用餐後殘留的巖羊屍體。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雪豹大多生活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地區,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神秘的川藏雪域高原之上,它是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由於獨來獨往,行蹤詭秘,又被人們稱為「雪山隱士」。

  從全世界雪豹的分布情況和數量來看,中國的雪豹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約佔總數的40%,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甘肅等地,四川西北部也是其活動區域之一。作為雪豹分布的主要省份,四川的雪豹調查卻一直走在尾端,甚至連一張雪豹活動區域圖都拿不出來。

  四川省林業廳野保處處長王鴻加表示,儘管近年來已有一些自然保護區在高海拔地區設置紅外相機,專門監測雪豹活動,「但收集的信息比較零散,沒有形成系統。」

  為了彌補該領域空白,今年春季,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貢嘎山自然 保 護 區 管 理 局 、Panthera基金會組成的調查小組,在四川省林業廳的支持下,冒著強烈的高原反應和暴風雪危險,深入甘孜州高原腹地,詳細調查雪豹的分布情況。這項為期28天的調查,是四川首次對雪豹進行摸底調查,也為後期雪豹監測等項目的開展收集了基礎資料。

    今年2月28日至3月25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貢嘎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Panthera基金會組成的調查小組,在四川省林業廳的支持下,前往康定、爐霍、石渠、甘孜、巴塘、德格、雅江等地,了解雪豹分布及生存情況。

  9月17日,此次調查雪豹小組負責人何兵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何兵介紹,此次摸底調查沿途發現43處雪豹刨坑、糞便等活動痕跡,「這意味著四川西北區雪豹數量非常可觀。」

  調查3000米雪線上的尋覓

  遭遇暴風雪進退維谷

  山路狹窄臨近萬丈深淵

  「這次調查從成都出發,涉及貢嘎山、易日溝、卡娘、新路海、洛須、竹巴龍、措普溝、神仙山等自然保護區,行程3000多公裡。」何兵說,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住在當地村民家中,條件十分艱苦。

  早上6點,氣溫低到零下10℃,第一縷陽光照進簡陋的小木屋,調查隊員就得從溫暖的被窩中起身,開始一天的調查工作。調查組共12人,分成3個小組,每個隊員背負4公斤左右的行囊,翻山越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步行至少5公裡。

  「從早上七八點一直走到下午兩三點,可能才會達到比較理想的雪豹活動區域。」何兵說,春季的高原,空氣含氧量低,風大雪厚,有的地方積雪甚至沒過膝蓋,每一步都面臨著踩空的危險,前進顯得異常艱難。

  此外,調查隊員還要與惡劣的天氣對抗。在一次調查過程中,原本陽光明媚的天空瞬間烏雲密布,很快便飄起了鵝毛大雪,狂風呼嘯而來。能見度只有兩三米,站在不足1米寬的山路上,一側是千仞絕壁,一側是萬丈深淵,調查隊員進退維谷。「好在那次暴風雪持續時間不長,要不然真的非常危險。」何兵回憶說。

  發現雪豹的新鮮糞

  便對提取雪豹DNA很有用

  一路上,調查小組雖然沒能親眼看到「雪山隱士」的真身,但沿途發現了不少雪豹留下的刨坑及糞便。

  最令何兵和Panthera基金會副總裁喬治·夏勒興奮的,莫過於3月9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洛須保護區的發現。當天下午1點過,兩人在一處巖石邊上發現了一隻被啃食後殘留的動物屍體。「從屍體來判斷,應該是一隻巖羊,巖羊是雪豹的主要獵物之一。」何兵回憶,經過搜尋,他們發現了一坨糞便和一個刨坑,根據經驗,他們初步猜測這是雪豹留下的痕跡。

  「我們很激動,糞便還算新鮮,因為還能聞到臭烘烘的氣味,這對提取雪豹的DNA非常有用,」喬治·夏勒說,雖然巖羊的屍體已經殘缺不全,可能是雪豹食用後,又引來了其他動物繼續啃食,但從刨坑和糞便來看,都具有非常典型的雪豹特徵,「我們猜測這隻雪豹用餐後,在這裡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刨坑排便,標記領地。」

  如何判斷這些痕跡是雪豹留下的?據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雪豹項目主任劉炎林介紹,在野外雪豹留下的痕跡與狼相似,但有一些差別。首先健康的雪豹糞便呈念珠狀,狼則呈條索狀,這是在野外判斷的主要根據;其次,成年雪豹的刨坑大而整齊,能夠達到30釐米,而狼的刨坑非常凌亂。

  據本次調查的資料顯示,該區域累計發現雪豹糞便、足跡、刨坑等痕跡43處,其中石渠縣發現的疑似雪豹糞便、刨坑最多,共29處。此外,本次調查還發現了雪豹的主要獵物——巖羊1984隻,「充足的食物也為雪豹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保護

  在貢嘎山臥龍等地

  監測雪豹活動

  雖然這趟為期28天的調查不足以了解四川的雪豹分布及生存情況,對於開展雪豹保護工作來說,這些資料仍是彌足珍貴的。「雖然全程沒有見到雪豹,但從調查結果來看,預計四川西北區雪豹數量非常可觀。」何兵說。

  「目前,已經有很多自然保護區在高海拔地區設置了紅外相機,監測雪豹活動,」四川省林業廳野保處相關負責人王鴻加表示,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寶興縣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大邑縣黑水河自然保護區等均拍到過雪豹出沒的影像資料。

  王鴻加稱,雖然目前技術、資金等客觀條件仍不成熟,但省林業廳將聯合包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內的科研機構,在貢嘎山、王朗、臥龍等地開展雪豹監測工作,「先從雪豹出沒的重點區域入手,收集資料,等時機成熟後,再將監測工作擴大至潛在棲息地及其他地區。」(記者 肖茹丹)

相關焦點

  • 互助北山林場發現雪豹活動跡象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陳鬱 通訊員 楊佔林報導) 10月5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在互助縣北山林場山區海拔3900米處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活動影像。
  • 四川格聶神山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視頻中,這隻雪豹體型壯碩,從山坡上走下來,在一塊巖石上停留了一會兒之後,在鏡頭前凝視。據了解,拍攝地點位于格聶神山景區內的冷龍溝,這裡也是遊客的遊覽路線,當時一位村民路過這裡,看到這隻雪豹正在進食剛剛捕獲的山羊,雪豹生性警覺,發現村民後迅速離開。隨後村民將手機固定在樹木上離開,才拍到這段畫面,這也是格聶神山景區首次發現,並拍到雪豹活動蹤跡。近年來,四川甘孜州新龍縣、石渠縣等地,頻繁發現雪豹活動蹤跡。
  • 四川發現 | 開拓「邊疆」,雪豹竟然君臨大成都
    石渠一隧洞中罕見發現三隻雪豹幼仔。漫步雞冠山海拔3785米山脊現雪豹在臥龍拍到了雪豹,令李晟欣喜若狂。他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世界著名的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和中國的大熊貓專家胡錦矗,率領專家們在臥龍研究大熊貓。
  • 青海海東首次發現雪豹 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10月1日,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青海省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浪士當景區山谷內例行更換紅外相機存儲卡和電池時,意外發現9月4日紅外相機拍到雪豹母子影像。
  • 找到雪豹,靠的是幸運嗎?
    在四川三打古拍到的雪豹,填補了雪豹在我國岷山地區分布的空白。 這將幫助研究者利用雪豹的出現點,了解雪豹的生活習性,制定更科學有效的方案來保護雪豹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而發現這隻雪豹背後的人和故事,也鼓舞著我們。
  • 青海海東首次發現雪豹!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母子活動影像。連新明提供「雪豹母子的發現,證明該區域內有穩定的雪豹家庭群,且食物資源豐富。路線調查結果也揭示了雪豹主要食物——巖羊的數量應有三四百隻。」連新明說。趙昌宏表示,北山林場內轄一鎮一鄉,居住人口13000餘人。
  • 長江源發現罕見棕黃色雪豹 專家:非雪豹、金錢豹「結合體」
    中新社西寧12月15日電 (記者 張添福)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金錢豹常被人類鏡頭「捕獲」。但一隻罕見的皮毛顏色接近金錢豹的雪豹,出現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15日介紹,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雪豹監測員羅松扎西,日前在長江第一峽谷——煙瘴掛巡山時,發現一隻獨特的動物,既像雪豹,又像金錢豹,便用相機拍攝其畫面。圖為雪豹。
  • 在三打古,雪豹分布圖上又多了一個點
    雪豹背影照 圖源/三打古保護區三打古保護區在哪?相信很多人都有此疑問。三打古保護區全稱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北面的阿壩州黑水縣,岷山與邛崍山交匯區域。左圖:海拔4000米處的高山草甸和裸巖 右圖:海拔2800米處的針闊混交林遠離城市的喧囂,也讓這裡保持了完整的生物鏈。根據紅外相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三打古保護區內有狼、赤狐、豹貓、黑熊、羚牛、水獺、巖羊、斑羚、川金絲猴、野豬等野生獸類,此外還有多種雉類。生物鏈如此完整的地區,會不會有雪豹呢?
  • 金錢豹染指雪豹活動區域,雪豹就生存堪憂了?
    ,而且棲息地已經不再完整,破碎化十分嚴重,在過去的20幾年間,雪豹的種群數量就銳減了近20%左右。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對臥龍的大熊貓進行調查時就發現了雪豹,但在隨後的日子裡,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雪豹的棲息地不斷縮小,整體分布也逐漸往更高、更人跡罕見的山上走。在亞洲一些偏北方的地區裡,由於雪豹活動的區域海拔更低,與人類活動會有更多的交集,因此這些地區的雪豹受到的影響就更大,如今即便是林線以上,也難覓雪豹蹤跡。
  • 金錢豹活動範圍上移,會嚴重影響雪豹?其實裸巖地帶才是雪豹主場
    雪豹是一種喜寒的動物,主要生活在雪線附近,在我國的分布範圍較廣,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周邊輻射地區,是非常珍貴的貓科動物,另外,我國也是世界上野生雪豹數量最多,棲息地最廣的國家,沒有之一。2016年,人們在四川貢嘎山同一處地方,先後拍到了金錢豹與雪豹的身影;2020年,人們梳理丁青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時,也發現了金錢豹與雪豹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在同一地點,此外,三江源等地區亦有類似的發現。其實這一現象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原本活動區域沒有交集的兩種大貓,如今的活動範圍有了重疊,很多人擔心,金錢豹的到來,會不會對雪豹造成重大的影響?
  • 野生動植物|四川新龍:紅外相機拍到雪豹等動物活動身影
    野生動植物|四川新龍:紅外相機拍到雪豹等動物活動身影 2020-04-26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雪豹現身四川四姑娘山被拍,首次與主峰么妹峰同框
    一隻成年雪豹在鏡頭前聞嗅並留下氣味標記。
  • 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雪豹活動影像
    央視網消息:近日,在青海省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紅外相機拍攝到了雪豹活動的畫面,這是該地區首次發現雪豹活動軌跡。 畫面拍攝時間為9月4日,一大一小兩隻雪豹正在鏡頭前嬉戲打鬧。
  • 四川華油集團川西北天然氣公司華陽CNG加氣站緊急處置站外商鋪火災...
    6月21日上午四川華油集團川西北天然氣公司華陽CNG加氣站辦公樓來了一位客人,進門就謝個不停,「老陳,不用謝哈,下次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哦。」站長李波回答道。6月20日23時10分,該公司所屬華陽鴻運CNG加氣站斜對面臨街中餐館突發大火,站點門崗人員發現險情後,一面向進站呼救的店鋪人員詢問店內及火勢情況,一面組織輪班員工開啟微型消防站庫房,穿戴防護裝備,提取滅火器材,連接消防水帶等。同時,協助店鋪負責人撥打「119」火警電話,簡短準確報告火災現場情況。
  • 雪豹與金錢豹同框!氣候變化導致國寶「相愛相殺」?
    兩者已不是第一次「同框」今年2月,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在整理三江源保護區紅外相機拍到的監測數據時,發現金錢豹與雪豹在青海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監測點先後出現。「我們在好幾個點都發現雪豹剛走了,金錢豹又來了。」
  • 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中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 三江源首次發現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
    在整理從不同監測點收回的紅外相機監測視頻時,調查人員發現,在同一個監測點,先後出現雪豹和金錢豹的畫面,這首次證實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這是位於青海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監測點,從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雪豹走過,同時,為了宣示是自己的地盤,這隻雪豹還抓了幾下巖石留下自己的痕跡。
  • 2020「川酒全國行」廣州站活動成功舉行
    12月6日-8日,2020「川酒全國行」活動在廣州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主辦,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捨得、水井坊協辦。
  • 青海受傷雪豹「凌雪」再次轉院北京接受第二次手術
    圖為青海受傷雪豹「凌雪」。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供圖  2017年11月2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村民達傑等人開車回家時,在路邊發現一隻受傷雪豹,在當地初步醫治後,送往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繼續救治,經拍片和驗傷分析,雪豹「凌雪」左後肢股骨骨折,髖骨左側粉碎性骨折,確定為車輛撞傷。
  • 首次發現!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在整理從不同監測點收回的紅外相機監測視頻時,調查人員發現,在同一個監測點,先後出現雪豹和金錢豹的畫面,這首次證實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這是位於青海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監測點,從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雪豹走過,同時,為了宣示是自己的地盤,這隻雪豹還抓了幾下巖石留下自己的痕跡,到了晚上,這只可愛的雪豹似乎還怕別的動物識別不到它的標記,又跑過來,用它傳統留標記的方式——刨坑進行標記。然而它根本沒想到,沒兩天一隻比它還大的豹子——金錢豹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