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八一建軍節剛剛過去,軍旅出身的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黃浦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張偉舫,就於8月15日在上海書展上舉辦的「《高情逸趣》——張偉舫書藝漫話」首發式主題活動暨籤售會中,推出了他的個人書法作品集《高情逸趣》。售書所得將用於幫助靜安滬尚墨緣書畫文化公益中心對口的福利院殘障兒童。
圖說:「《高情逸趣》——張偉舫書藝漫話」首發式主題活動暨籤售會。靜安滬尚墨緣書畫文化公益中心供圖
13歲就開始學習書法的張偉舫,讀盧灣初中時,在課餘時間向學校書法老師戴堯天學習書法。那時還稚嫩的他,只是覺得寫字頗有趣味,經常與同學一起,到南昌路戴老師家裡去聆教習書。戴老師對書法教學嚴謹而細心,且不索取任何報酬。
張偉舫沒想到,學習書法還讓他與軍旅結下了因緣。16歲那年,部隊在學校招一名小兵,學校老師提醒張偉舫:「你在學書法,就用毛筆字寫一封《入伍決心書》吧!」受此鼓勵,張偉舫在一張報紙大小的紅紙上用柳體寫下了《入伍決心書》。這篇決心書為張偉舫參軍入伍「加了分」。與書法結緣,這只是個開始。在以後的歲月中,習練書法始終和張偉舫的事業人生相伴前行。
「我在戴老師的言傳身教和自己的勤習苦練中得到了回報,書法學習也伴隨我開始了人生美好的旅程。」談起戴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張偉舫十分感恩。他還師從吳長鄴、張森、劉小晴等名家,收穫很大。
「恪勤以周,拾級而上」,是張偉舫從藝以來一直遵守的座右銘。數十年來,張偉舫對書法的臨池、學研、創作過程,無一不充滿艱辛、彷徨和疑惑,但他依然篤誠躬行。雖然忙於許多事務性工作,但他堅持日日臨池不輟,創作書法作品。「我稱不上書法家,我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書中有樂,書中有緣;書為心畫,明心見性。這一直鼓勵和鞭策著張偉舫前行。
寫字數十載,張偉舫自謙只是一個「票友」,與「書法家」的響亮名頭相比,他更希望被視作一位孜孜以求的「書法耕耘者」。如今,作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協大型活動與志願者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浦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張偉舫將其作品結集出版,希望通過《高情逸趣》與更多同好交流互勉。
圖說:「《高情逸趣》——張偉舫書藝漫話」首發式主題活動暨籤售會。靜安滬尚墨緣書畫文化公益中心供圖
張偉舫的擔當還體現在作為黃浦區書法協會主席的工作中,他提出書法要「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軍營、進樓宇、進企業」,目的是培養更多潛在的書法藝術愛好者,進而提升黃浦群眾書法水平,散播「正能量」。疫情期間,張偉舫率領黃浦區書法家協會積極行動,用毛筆、刻刀,以書法、篆刻等特有的藝術形式表達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和必勝信念。有會員聽說「主心骨」出書,表示:「作品集出版發行,不僅是我們書藝學習的榜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熱心為會員、為社會服務的人格魅力,見賢思齊是每個書法人應有的品德。」
《高情逸趣》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由著名書法家張森題字,著名書法家劉小晴作序,陳佩秋、高式熊、周慧珺等幾十位著名書畫家題寫了張偉舫的齋名「樂陸齋」。作品集收錄了張偉舫的習臨名家字帖,創作作品行書、隸書、楷書、行草、草書等幾十件。 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高情逸趣》首發式上,張偉舫與著名書法家劉小晴、著名主持人夏磊等一起開展籤名活動,現場作品集全部售空。8月16日下午,張偉舫牽手靜安滬尚墨緣書畫文化公益中心,在九仰國藝館再度舉行現場籤售活動,原本一個半小時的籤售,結果延長到了近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