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東徵從為了信仰變成為財富而戰,最後促進兩種宗教的交流

2020-12-22 騰訊網

11世紀,塞爾柱突厥的異軍突起給拜佔庭帝國帶來了諸多壓力,拜佔庭帝國的皇帝急需其他力量幫助他脫離困境,他開始向歐洲尋求幫助,其中就包括教皇烏爾班二世。

烏爾班二世對皇帝的請求相當重視,很快教皇便在克萊蒙召開公會,呼籲所有具有基督教騎士精神的教徒參加遠徵行動,保護同教兄弟,擊退異端。這次拜佔庭的危機或許有望讓分裂的東西教會重回一體。

最初的十字軍東徵確實是在信仰的感召下開始的。當時,參與東徵的大多數士兵懷著虔誠的信仰之心前往東方,在他們心中,這是一場為上帝、為兄弟而戰的戰鬥。然而,雖然十字軍東徵最初是一場宗教戰爭,一場信仰之戰,但這個理由其實很難讓這個遠徵持續這麼多年。從第二次十字軍東徵開始,這場戰爭更多是建立在世俗的利益之上。

是什麼帶起了人們參與第二次東徵的興致?首先應該是「奪取聖城」的勝利。基督徒第一次真正將耶路撒冷控制在手,這點然了人們心中的激情。奪取聖城的消息如火焰般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而參與其中的不少將領則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如十字軍將領博希蒙德在回鄉後就受到了英雄的禮遇。這種對英雄的嚮往,或者說期望自己能藉助東徵名聲大噪的願望,驅使不少人加入到東徵的行列中,可是賺取自我聲譽的一個好機會。

而對另一批人來說,東徵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十字軍東徵一開始是以宗教戰爭發起的,但沒想到的是,這場遠徵卻極大地促進歐洲和近東的來往商貿。尤其是義大利商人,藉助著東徵開闢的道路,他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商貿基地。

例如,在參與1100年圍攻阿卡的戰役時,十字軍每奪取的一座城市,義大利商人就能得到一座教堂、一個貿易廣場、三分之一的戰利品,還能免除稅收。因此,越來越多的義大利商人出資資助十字軍東徵,以換取豐厚的商貿回報。

除了狂熱的信徒、為贏取名譽的騎士、盯著金錢的商人以外,阿拉伯人也是推動這場東徵運動的助推者之一。他們對東徵運動幾乎無動於衷的態度就是就好的助推劑。

當基督教在十字軍東徵中取得極大勝利,英勇事跡傳遍整個歐洲大街小巷之時,伊斯蘭世界卻幾乎沒有任何的反應。雖然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耶路撒冷城內也曾制定對抗十字軍的計劃,但執行起來相當消極,也只是局部反抗而已。而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後,巴格達的哈裡發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反常的狀況,或許是因為當時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爭鬥所致,巴格達和開羅的哈裡發都覺得,寧願讓基督徒佔據耶路撒冷,也好過讓對手佔據耶路撒冷。十字軍東徵近200年,非但沒有撕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反而創造出了雙方相互交流的機會。東方思想與知識傳到歐洲,尤其是古希臘經典回到歐洲,以及後來的文藝復興,都同十字軍東徵關係匪淺。這也倒是一件奇事。

相關焦點

  • 十字軍東徵,是權力的遊戲,還是宗教的衝突?
    此時的教皇,也有自己的憂愁,那便與"王權"之間的鬥智鬥勇,收到東羅馬的求援信後感覺機會來了,於是聯合西歐同樣有小算盤的群體,發動起了將近200年的宗教性軍事行動,也就是"十字軍東徵"。跳過血腥暴力的"十字軍東徵",且看看這場戰爭背後的面目,是一場權力遊戲,還是純粹的宗教衝突,這還需要從宗教本身說起,且看看基督教的魅力。
  • 十字軍東徵:守不住的耶路撒冷,理不清的宗教紛爭
    怎樣看待十字軍東徵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十字軍東徵中,守衛耶路撒冷的失敗反映了基督世界政治格局的硬傷。在這場戰爭中,基督徒陣營分為兩派,一方是本土派,以託隆的漢弗雷、伊貝林家族、西頓的傑爾加德等為代表。這一派以沙蒂永的雷納德、居伊等為代表。這些人主要是受狂熱宗教情緒和對東方刻板印象的影響來到聖地,希望通過軍功「贏得生前死後名」,而十字軍冒進的軍事戰略也多半出自於他們之手。這兩種人的對立也反映了十字軍東徵這枚硬幣的兩面。
  • 十字軍六次宗教性質的遠徵,是如何促進沿海城市快速崛起的?
    從1096年到1291年,在西歐歷史上發生了一場宗教性質的軍事行動,期間共有六次遠徵,統稱為十字軍東徵。這場東徵的名字緣由是教會給每一個參與東徵的戰士十字架,因為這是由西歐基督教國家發動的戰爭,所以得名十字軍東徵。這場戰爭跨越範圍大、時間長,成為歷史上罕有的大規模爭鬥。
  • 文明衝突的幽靈:十字軍東徵的遺產
    十字軍東徵既是防禦戰爭也是基督徒的侵略行為。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並非為了回應勢不可擋和迫在眉睫的威脅而發動的,也不是最近任何慘痛損失帶來的結果。隨著阿卡陷落和海外之地最後殘存的要塞丟失,拉丁基督教世界在黎凡特本土的政治、軍事存在煙消雲散。
  • 上帝和真主戰爭——神跡、巫術、血腥最大規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徵
    而十字軍的八次東徵除了上述這個因素外,又增加了一個——對宗教的狂熱信仰。被西方國家奉為聖地的耶路撒冷已福穆斯林人霸佔了長達四百多年。同為基督教國家的拜佔廷帝國被突厥人建立的塞爾柱王朝步步緊逼,強佔了很多領土,還曾圍攻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拜佔廷皇帝親自求見當時的教皇烏爾班二世,請求他援助。這就是十字軍東徵的最初原因。
  • 十字軍東徵200年:「所到之處,一片荒蕪」,赤裸裸的掠奪?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為了恢復大一統的宗教權威和擴大基督教的統治範圍,羅馬教皇也把目光投向了東方,當然這是十字軍東徵的最初導火索。 從十字軍首次東徵從1096年開始算,至1291年十字軍的最後一個據點阿克城被攻陷而告失敗結束!共前後歷時兩個世紀之久。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教權高於王權,這既為宗教的傳播提供條件,發展大量信徒,也對未來的十字軍東徵鋪墊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而且這個時候西歐貴族社會實行長子繼承制,使得其他子嗣得不到應有的封賞,這些年輕的騎士們只能去基督教的前線開闢土地,而且教會為了鼓勵這些騎士們擴張,宣布他們的行為是為上帝爭取財富,會得到上帝的賜福,這更刺激了他們迫切對外作戰的熱情。
  • 宗教不同而引發戰爭,歷經200年,探究十字軍東徵背後宗教因素
    在擴張的路上,伊斯蘭教一定會與其他的宗教人士發生摩擦和衝突,而最終穆斯林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發展成為了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其實並不是單指某一次的戰爭,也不是特定時段的戰爭,而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系列戰爭的總稱。 伊斯蘭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而出兵拜佔庭帝國,而基督教徒為了保衛和收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地方而浩浩蕩蕩的展開遠徵。
  • 宗教不同而引發戰爭,歷經200年,探究十字軍東徵背後的宗教因素
    在擴張的路上,伊斯蘭教一定會與其他的宗教人士發生摩擦和衝突,而最終穆斯林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發展成為了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其實並不是單指某一次的戰爭,也不是特定時段的戰爭,而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系列戰爭的總稱。伊斯蘭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而出兵拜佔庭帝國,而基督教徒為了保衛和收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地方而浩浩蕩蕩的展開遠徵。
  •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在當時參加十字軍的人們心中,這是一場信仰之戰,是他們奉上帝之名、在教皇的指引和鼓勵下解放聖城耶路撒冷。後世作家和學者們則將其定義為一場宗教軍事運動,將關注點放在教皇烏爾班二世身上。但事實上,烏爾班二世發出徵戰號召,是因為東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科穆寧直接向西方發出了求助的呼聲!
  • 歷史冷知識:十字軍東徵的副產品——貞操帶
    大獅/文【本文字數1398字,配圖六張,閱讀時長約五分鐘】 歷史冷知識:十字軍東徵的副產品——貞操帶 十字軍東徵的故事想必許多人都聽說過,「東徵」兩個字聽起來很高大上,容易讓人誤認為是正義之戰,實則所謂的十字軍東徵不過是一群西方強盜打著宗教旗號燒殺搶掠的故事罷了
  • 蕭三匝對話王文鋒:基督教應當深刻反思十字軍東徵
    至此,西方教會便形成了一股強烈的宗教意識,那便是必須要收復聖地。這種意識即意味著基督徒的忠誠信仰和神聖精神。學者研究發現,十字軍東徵的初衷的確源於虔誠的信仰,而不像今人所認為的是為了搶掠財富。
  • 十字軍東徵為什麼被稱為天堂之路?它對絲綢之路的發展影響如何?
    其實這一章重點講解的就是,在十字軍東徵的過程中,宗教、經濟、文化的發展歷程。因為主要圍繞的是十字軍東徵,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十字軍東徵。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徵。這裡要解釋兩個詞:聖城和異教徒。聖城指的是耶路撒冷,它位於基督教的發源地 。而異教徒,指的是除基督教外的其它宗教的信徒,主要是伊斯蘭教、猶太教等。
  • 周六薦書 | 戰爭的試煉:十字軍東徵史
    在這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後200多年間,伊斯蘭世界和西方為爭奪聖地的統治權而爭鬥,雙方都堅信他們在為自己的神服務。《戰爭的試煉:十字軍東徵史》不僅描述了各次十字軍東徵的大量軍事細節,作者託馬斯·阿斯布裡奇還從政治、社會、宗教動機和人物入手,剖析了這段超過兩個世紀的衝突。尤其是,他從基督徒和穆斯林雙方的視角講述這段史詩般的鬥爭,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軍史著作中還是頭一次。
  • 十字軍東徵! 史詩巨作推薦"天國王朝"
    由威廉·莫納漢創作的劇本,根據歷史上十字軍東徵的真實角色改編而成,其中包括1187年保衛耶路撒冷的十字軍騎士巴裡安,以及與之為敵的穆斯林領導者薩拉丁。  儘管拍攝方努力強調影片浪漫偉大的愛情戲和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但一些宗教學者和其他信仰的激進分子仍然提出了質疑,他們拿著影片的劇本拷貝理直氣壯地指責:在當前世界局勢如此複雜、激烈的背景下,好萊塢拍攝一部牽涉宗教問題的史詩片到底居心何在?◆故事:法國小鐵匠保衛耶路撒冷◆  巴裡安(奧蘭多·布魯姆飾)是一個法國小鐵匠,在妻子自殺後不情願地加入了十字軍。
  • 「獅心王」理查,十字軍東徵中最著名的聖戰士
    信仰是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它看似沒有重量,沒有形態,能讓一個堅強的人變得懦弱與愚蠢。但它又是一種無比沉重,散發著璀璨光輝,能讓一個十惡不赦之人變成一位聖徒。 抱歉,我不是神學者。無法對於信仰這種東西做出合理,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釋。
  • 十字軍東徵時期的騎士團組織是怎樣建立的?
    聖殿騎士團與醫院騎士團的建立第一次十字軍東徵(1095~1099)期間,法蘭克人佔領了耶路撒冷,這彰顯了以下各方面因素聯合起來的強大力量:11世紀末西歐的宗教熱情、軍事技術與專業知識、人口增長與經濟繁榮,以及世俗與教會精英新近獲得的自信。大批武士從西歐出發時有如潮湧,但因為疾病、逃兵和死亡,抵達聖地時只剩涓涓細流。
  • 十字軍東徵的緣由,以及三大騎士團的來路與去路
    十字軍東徵源於東羅馬帝國的一封求救信,恰巧教皇烏爾班二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爭奪權力,於是,教皇發表了極富煽動性的演說。歐洲各種目的的騎士用布條做成十字縫在衣服上,去拯救被伊斯蘭佔領的聖地—耶路撒冷,由此開始,用時近兩百年,發動了以宗教名義的九次十字軍東徵。
  • 第七次十字軍東徵:法王路易九世的一次失敗東徵
    1248年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發動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徵,當時阿尤布王朝處於分裂混戰的局面,對十字軍十分有利。但路易九世卻被阿尤布王朝擊敗,慘遭俘虜。那麼第七次十字軍東徵十字軍為何慘敗,船長為你細細道來。-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發動第六次十字軍東徵,成功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收復耶路撒冷。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為何變成了骯髒的土地掠奪活動?
    摘要:1195 年至 1204 年,十字軍為自己而戰,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儘管城牆上的人提出抗議,說十字軍正在攻打一座基督教城市,而該城正屬於一位身為十字軍戰士的國王(不過國王埃默裡克尚未向東前進半步),十字軍還是進行了慘烈的圍城戰。守城者難以支持,只能在城牆上懸掛起十字架當作最後的手段。但是在丹多洛的鼓動下,十字軍繼續圍城,直到城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