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背後真相細思極恐:「壞小孩」,其實「壞」在大人

2020-12-23 家庭雜誌

01

《隱秘的角落》火了。

這部12集的網劇迅速佔據了各大熱搜榜和朋友圈,評分超過《無證之罪》,趕上《白夜追兇》,成了近幾年國產劇的又一口碑巔峰。

但是,它其實更像是一部教育片。

《隱秘的角落》的懸疑劇情設置,集集高能。

優秀的演技、精良的製作、精緻的細節,更讓觀眾們大呼看到了高級的「電影感」。

在刺激劇情的外衣下,故事講述人性之「壞」,如何一點點觸發和滋生;而每一次看似合理的選擇,又最終導致了惡果。

《隱秘的角落》劇集改編自紫金陳的原著小說《壞小孩》,它像一把閃著冷光的手術刀,呈現和剖析人心的角落。

在劇集的海報上,有一句:「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劇中的小孩,都被放置在各種重疊的秘密中,過早地與人性交鋒。

當家庭有缺口,不快樂的孩子們被迫「成熟」,被迫「懂事」;

而在大人看不到的隱秘角落裡,孩子們壓抑著情感,他們的「壞」在緩慢生長。

今天想聊一聊,那些不快樂的「壞孩子」。

02

劇中的孩子,都生活在不完美的家庭裡,要麼是單親,要麼是孤兒,要麼夾在重組家庭中間。

就連鏡頭寥寥的小配角樂樂(老陳的小孫女),也因為父母的缺席而表現出嚴重的分離焦慮——一刻不停地嚎啕大哭。

朱朝陽長在單親家庭裡,學習優秀,但總是緊蹙眉頭。他沉默、敏感、內向,在學校裡沒有朋友,即使考了第一名,也是習慣性面無表情,沒有喜色。

細心的班主任察覺到了他的狀態,在家長會之後單獨向朝陽媽媽談起:「朝陽比較內向,不合群,沒有在一起玩的朋友。」希望家長能注意他的心理健康。

但是朝陽媽媽卻連孩子交朋友的自由也要剝奪:「學生就是要以學習為主,其他的都不重要。」

朝陽很獨立,即使媽媽因為工作而常常不能回家,他也能照顧好自己,自己吃飯、學習這些事,都不用媽媽操心。

離異後,媽媽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朝陽身上,優秀的兒子成為了她唯一的情感寄託。

她緊緊控制著兒子,小到花錢記帳、按時喝牛奶,大到一切以學習為中心,事事管束。

朝陽的爸爸組建了新家庭,對朝陽不太關心。自己的兒子考了全校第一,他都是在賭桌上從牌友們的口中得知的,就連朝陽的衣服鞋子穿舊了,也是牌友們先注意到。

在牌友面前,為了緩解尷尬,朝陽爸爸嘴硬說「今天本來就是要帶朝陽去買鞋的」,但實際上,他也並不知道朝陽的鞋碼大小。

朝陽以前喜歡坐車頭,但是車頭掛上了新家庭的合照,朝陽便敏感地坐到後面去了。

在商場裡,新家庭的妻女一來,朝陽就被尷尬地晾在了一邊。

也許因為害怕爸爸被優秀的哥哥「搶走」,也許因為「安全感」不夠,朝陽同父異母的小妹妹朱晶晶表現出明顯的敵意和攻擊性,她蠻橫驕縱,在哥哥的新鞋上踩了一腳,鬧著不肯道歉。

朝陽沒有計較,只是默默地走了,沒有跟爸爸一起吃頓飯。

而正是這樣早熟、優秀、沉默、聽話、懂事的朝陽,成為了劇中最令人驚訝的「壞小孩」。

朝陽僅有的朋友,是從孤兒院逃出來的嚴良、普普。

嚴良教朝陽放聲大喊來宣洩情緒,後來還教會朝陽打架來保護自己。

交上這樣的朋友,朝陽自然不敢告訴媽媽。三人的友誼,在隱秘的角落裡悄悄蔓生。

三人無意間拍攝下了張東升的犯罪現場,作為命案僅有的目擊者,三個孩子決定不報警,而是以視頻證據作為要挾,向張東升索要30萬,用來給普普的弟弟治病。

共同保守著重大的犯罪秘密,是三個孩子情感羈絆的起點。

而不快樂的成長經歷,讓他們成為了彼此的傾訴對象。

嚴良的父親嚴文斌曾是罪犯,被抓捕入獄之後,又被送到戒毒所,因為被毒品長期摧毀,已經神志不清,瘋瘋癲癲;

普普的父母雙亡,弟弟被新的家庭收養,她舉目無親,無依無靠。

在捲入了一系列犯罪事件之後,朝陽心中的裝著惡意的「潘多拉魔盒」被慢慢打開。

妹妹朱晶晶之死,與他脫不開干係。

最後,他甚至向自己的摯友嚴良揮刀。

「別做第二個張東升!」是嚴良對朝陽的警告。

但是,他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看起來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03

母親周春紅的自我犧牲和對朝陽的嚴格管束,並不能讓朝陽成長為不偏不倚的好孩子。

朝陽無疑聰明過人、成績優異,但他過得並不快樂。

朝陽的不快樂,是因為他同時背負了媽媽沉重的人生,周春紅把一切的自我犧牲、清貧苦悶,都強加到了朝陽的身上。

周春紅有一個情人,對方也是離異單身,兩人本應該是正當、正常的交往關係,但她卻偷偷摸摸,像偷情一樣幽會。她瞞著朝陽,繼續扮演著「完美母親」的形象。

當自己幽會的事情暴露,周春紅覺得自己在兒子面前的形象被摧毀,羞恥難當,她煮了一杯牛奶,叫朝陽喝下。

朝陽沒有馬上喝下牛奶,她立刻被刺激到了,向朝陽施加情緒暴力:「自己能照顧自己了是吧,你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是嗎?」

朝陽什麼都沒說,賭氣似的一口氣喝下牛奶,周春紅也許心有愧疚,伸手想要幫朝陽擦去嘴邊牛奶的泡沫,朝陽躲閃了一下。

周春紅再次爆發,她粗暴用力地去擦朝陽的嘴,爆發出歇斯底裡的情緒。

這些壓迫的舉動,是在試圖從孩子身上奪回自己對於一切的絕對掌控權。

這一幕,比《小歡喜》中宋倩英子母女之間對峙的壓迫感更令人窒息。

甚至有人說,強迫喝牛奶這段,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甚至稱得上全劇最可怕的橋段:小時候不理解的歇斯底裡,現在終於明白了。

因為這種暴力的施加,是以愛的名義,讓孩子逃無可逃。

與朱朝陽形成對照的,是班裡成績排在第二名的女生葉馳敏。

劇中暗示了葉馳敏的家庭也是單親:

爸爸是警察,忙完工作才能趕來參加家長會,但還是遲到了;

晚上葉馳敏一個人在沙發上睡著,爸爸工作到深夜下班,才給她蓋上毯子;

去找老師輔導、去逛書店,都只有爸爸陪伴……

幸運的是,葉馳敏的爸爸葉警官更關心她的情緒,而非她的學習成績。

葉馳敏努力、上進、自律,在家學習了一整天,爸爸叫她出去玩,讓她放鬆放鬆,她說:「沒見過你這樣當爸的,人家都是攔著孩子玩,你是攔著我學習。」

察覺到葉馳敏學了一天之後,爸爸主動提出要陪她看《還珠格格》,父女兩人一邊看一邊輕鬆快樂地分享零食。

與朝陽媽媽不同的是,葉爸爸不要求女兒成為最優秀的孩子,他更想讓女兒當一個快樂的孩子。

葉爸爸對女兒的培養,把孩子的「快樂」這個因素排在了「優秀」的前面。

因此,在葉馳敏的家裡,親子關係更加鬆弛自由,溝通方式也更加輕鬆健康。

葉馳敏儘管要強爭勝,偶爾有些小任性、小脾氣、小撒嬌,但她的心思也更單純和天真,是劇裡最正常的孩子。

作為全劇最輕鬆幸福的家庭,這樣的親子關係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04

在《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片尾寫著「獻給童年」,這其實是相當扎心的四個字。

因為,其實有一部分人的童年並不快樂。

這一部分人回憶起童年時,心境常常是羞恥、困窘、壓抑的,伴隨著莫名其妙的不悅和迷茫。

那些沉默、內向、懂事的孩子,往往不是因為他們天生乖巧馴順而早熟,而是因為他們的稜角和枝椏被人為地修剪掉了。

伊能靜在看了丈夫秦昊主演的這部劇之後,談起自己的成長記憶:「青春期的窘迫是一團火。」

人們常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從不快樂童年的泥潭裡抽身而出,自己去治癒自己,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太真實」,是許多人的觀劇感受:那破舊的海濱城市搭配上火辣辣的陽光,仿佛回到了暑假裡漫長炙熱的夏天。

汗水的鹹澀、悄悄藏起的日記本、爸爸的脾氣、媽媽的喜怒無常……都構成了童年的底色。

在人性的模糊地帶裡,善與惡從來不是絕對的,大人們也不可能完美無缺。

再皎潔的月亮,也會有暗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可告人的隱秘角落:自卑、陰冷、偽善、背叛、偏執、瘋狂、控制欲……

但是因為道德的約束、自我克制,我們能夠在情緒的岔路口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會成為犯罪者,更不會成為殺人犯。

而這部劇集是在告訴我們,孩子們成為了「壞孩子」,是因為他們在壓抑的桎梏中,無法向大人敞開心扉,因而沒有人教他們做選擇。

以看似正確合理的理由而釀成的壞事,最讓人後怕。

張東升以「愛」之名,因為「害怕失去寶貴的東西」而謀殺了妻子的父母,最終仍無法奪回妻子的心,他又將妻子殺害;

朱朝陽、嚴良、普普三人為了籌錢給普普弟弟治病,而做了敲詐勒索的選擇,後又目睹命案、捲入與殺人犯的無邊周旋裡;

朝陽的母親因為「愛」他,而對他施行了窒息的情感綁架,將自己的人生重負強行捆綁到朝陽身上,對他造成了慢性持久的心理創傷。

……

善惡從來就不是涇渭分明,「愛」往往被混淆成佔有、捆綁和索取。

《小王子》裡有這樣一句話: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但是他們卻常常忘了這一點。」

諷刺的是,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屬於自己的童年時光,但在現實中,許多大人對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卻又讓孩子一遍遍體會父母小時候曾遭遇過的創傷。

沒有給予孩子平等的尊重,勢必會造成孩子無法恰當地處理人際關係。

魯迅早就說過:「小時候不把他當人,長大以後他也做不成人。」

不難想像,張東升也許就是朱朝陽的未來,而朱朝陽像是張東升的童年復刻。

美國心理學家喬尼絲·韋布(Jonice Webb)在《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說,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能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而恰恰在於他們沒做什麼。

許多人對孩子傾注的愛,不是太少,就是太多,太少的愛則是忽視,而太過太滿的愛則擠佔了孩子健康成長的空間,容易演變成控制和操縱。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指引,獲得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成人的底氣,也是孩子最終學會去愛別人的前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父母的「所有物」,請不要把自以為是的所謂「愛」和「為你好」強行捆綁到孩子的身上。

愛孩子,請先從耐心地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開始。

孩子的心思,遠比大人所以為的要複雜。

文:阿璞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誰最壞 到底是小孩「壞」還是大人「過失...
    《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誰最壞在介紹三個孩子的結局之前,小編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隱秘的角落》是根據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而來的,韓三平監製,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
  • 細思極恐:《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小孩》互相呼應的幾個細節
    細思極恐:《隱秘的角落》和《壞小孩》互相呼應的幾個細節《隱秘的角落》可謂是一款現象級爆款網劇,豆瓣評分一度高達九分,雖然目前不到九分,穩定在了8.9分左右,但是九分左右的劇,都是高分了。雖然因為某些原因,辛爽導演無法完全還原紫金陳的原著小說《壞小孩》,但是他還是通過網劇《隱秘的角落》,與原著小說《壞小孩》做了一些呼應:1.網劇開頭,顏良和普普乘坐而來的貨車,寫著「永平水廠」。仔細觀看可以發現,網劇一開頭,顏良、普普乘坐的貨車有「永平水廠」的標誌。
  • 你看懂了《隱秘的角落》嗎?主角名字才是真相,結局讓人細思極恐
    你看懂了《隱秘的角落》嗎?主角名字才是真相,結局讓人細思極恐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在如今可是炙手可熱,被大家稱為「國劇之光」。這部劇是由小說翻拍成電視劇的,很多人在看過小說時都會擔心這部劇拍成爛片,但是《隱秘的角落》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反而是特別的精彩。
  • 這首童謠聽得人毛骨悚然,背後故事讓人細思極恐!
    近期最火爆的網劇,必定是《隱秘的角落》無疑。撲朔迷離的案情,「童話」與現實的穿插,讓《隱秘的角落》成為推理和燒腦的佳作。除了對劇情和演員的討論外,劇中的插曲也成了觀眾們的重點討論話題。刷完《隱秘的角落》,不少觀眾和小編一樣,都患上了小白船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在腦海裡不斷把這首歌單曲循環循環再循環。最深刻的一幕,莫過於在第6集的最後,三個小孩坐在漁船上望向天空。此時,一曲《小白船》緩緩響起,「飄啊,飄啊,飄向西天」——鏡頭一轉,一具屍體浮現在海面上....
  • 隱秘的角落欣欣存在嗎 背後遠遠沒有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隱秘的角落欣欣存在嗎 背後遠遠沒有表面看的那麼簡單時間:2020-06-29 06:29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隱秘的角落欣欣存在嗎 背後遠遠沒有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雖然《隱秘的角落》已結局,但大家都是看完後慢慢梳理才覺得細思極恐,普普的弟弟欣欣一次都沒有出現過,《隱秘的角落
  •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3個壞小孩的原罪,讓所有父母細思極恐
    要說最近的熱劇,《隱秘的角落》當之無愧了。豆瓣30多萬人評價,評分高達9.0,朋友圈裡也很多人安利。電視劇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 ,講了3個孩子「行差踏錯」的故事,情節精彩,細節滿分。相比原著的暗黑,電視劇裡的小孩被美化了不少;但其實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呈現了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裡,一些不為人知的負能量,怎麼漸漸被激發,從而改寫了孩子的人物性格及命運。
  • 《隱秘的角落》讓人細思極恐,揭秘了你身邊3個殘忍的生活真相
    如果說這個夏天,有一部劇能讓你感覺很爽,那肯定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才上線一個星期,就有10多萬用戶統一給出了9.0的高分,瞬間刷爆全網。甚至還有網友說,「你知道我多久沒看這麼好的國產劇了嗎?」而這些劇情,你如果進一步解讀,就會發現,它其實還揭露了生活裡很多殘忍的真相。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平日裡是個品性極其「溫和」的少年宮奧數老師。「溫和」到誰都以為,他就是一個任誰隨便踩一腳,也斷然不敢怎麼樣的孬種。
  • 深度分析《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喻,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的國民度之高,不僅體現在臺詞「一起爬山嗎?」、「你看我還有機會嗎」成為流行語,還體現在「全民解讀」的狂歡之中。本文將著重分析劇集中重要的鏡頭、視聽語言,再試探討劇集流行背後的抽象文化。朝陽胸前的紅領巾代表了他的身份,也凸顯出了「壞小孩」這個定義之中的對比——孩子的單純善良與原生家庭的冷漠、惡念形成的鮮明對比。朱朝陽被王立綁架進水產廠之後,張東升將警報燈拉開,電視畫面變成了閃爍的暗紅色,除了營造驚心動魄的恐懼氛圍,和觀眾產生通感,也隱喻了後續一系列流血事件的發生。白色,也是劇集中主要的色調。
  • 壞小孩中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看懂了嗎
    #豆瓣#今年的豆瓣高分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不知道有沒有人剛開始和我一樣覺得奇怪為什麼是壞小孩,今天看完了電視劇的大結局(雖然有些遲)和小說的相關解讀,終於也知道為什麼是壞小孩了。本來是單純的看完,大概回顧了一下電視劇情節,細思極恐!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給了壞小孩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時下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所以就想再次探尋黑暗的魅惑,它確實拖著人陷入天真殘忍的沼澤。有些細節值得推敲,比如法醫和警方都沒能識破一個小孩子的犯罪手法。但是情節還是很抓人的。朝陽是不是就是日後的東升,他們的名字的寓意深刻也很諷刺,本意是一種希望,猶如早上的太陽東方升起。實際卻令人大為唏噓!可嘆,可憐,可悲!
  • 深扒《隱秘的角落》,這些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你還沒看《隱秘的角落》嗎?本月,可能乃至今年討論度最高、口碑最好的國產劇當屬《隱秘的角落》。自上周開播至今,劇集在豆瓣標記人數已經超過19萬+,評分依舊保持在9.0。這樣的成績,對於一部只有12集的國產短劇來說,著實不易。隨著劇集的熱度上升,一系列的話題也開始頻繁登上熱搜榜。「一起爬山嗎?」
  •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裡的三個小孩有多壞?
    隱秘的角落相信很多人都已看完了《隱秘的角落》。電視劇的結局可以說是大圓滿,反派張東升受到應有制裁。三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小孩,儘管遭受種種黑暗與詭計,但他們憑著正義感,守住了心中的光明,開啟了新的人生。但這部劇的原著——《壞小孩》,又是怎樣的呢?三個小孩也如同原著一般善良嗎?他們是否抵制住黑暗的侵襲,守住心中的光明呢?
  • 豆瓣評分9的最牛國產劇《隱秘的角落》:這25條人生道理細思極恐
    今年最牛的國產劇,就是《隱秘的角落》了,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國產劇,影史上其實沒有幾部,但《隱秘的角落》就是其中之一。看完《隱秘的角落》後,覺得這部劇應該叫《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千萬種不幸》。因為這部劇太有教育意義了,建議全體父母都看一看,別再讓家成為最傷人的地方。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令人細思極恐,孩子像個小大人未必是好事
    《隱秘的角落》裡的三個孩子,給觀眾展示出了與普通小孩不同的狡黠、成熟、縝密的性格特點。尤其是朱朝陽在劇中一系列步步為營的行為更是令人細思極恐。這都與他們所經歷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關。其實在如今,「小大人」越來越常見。很多孩子不僅打扮得像個成年人,言語之間也老氣橫秋,一舉一動都十分成熟世故。
  • 《隱秘的角落》真的過譽了嗎?
    劇情與人物從上面一段我們不難看出,《隱秘的角落》對原著做出的改編其實是比較大的,所以接下來的討論主要圍繞劇版展開。《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我個人覺得更像是「雙男主」,也就是張東升和朱朝陽(其原型是作者本人)兩人都是主角。
  • 《沉默的真相》兩個隱藏的細節,細思極恐
    繼《隱秘的角落》大火之後,紫金陳的另一部小說《長夜難明》改編的網劇《沉默的真相》再次大火,由最開始的豆瓣評分8.8,飆升到9.1分,僅僅在豆瓣上就有超過25萬人評價。而前段時間小編重溫的經典劇《大宅門》,豆瓣評分9.3分,評價人數僅10W+。由此可見《沉默的真相》火爆程度。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小孩是怎麼一步步「變壞」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人格、命運與他們背後的家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一步步邁向深淵。《隱秘的角落》全員海報。朱朝陽、嚴良、普普三名主角從最開始天真爛漫的孩童漸漸展露出越來越深重的陰影。尤其是朱朝陽,不僅有極高的智商與城府,還涉嫌殺害他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人性中的惡意具有巨大的殺傷力,這不是一件新鮮事。
  • 隱秘的角落:秦昊再演紫金陳小說《壞小孩》,與黑化小孩鬥智鬥勇
    紫金陳被國內媒體稱之為「中國版東野圭吾」,其作品推理之王1--《無證之罪》改編成電視劇,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識,從案件背後的犯罪動機切入展開一場人性道德拷問。同樣,推理之王2《壞小孩》也改編成《隱秘的角落》在愛奇藝播出。《壞小孩》的故事結構清晰簡潔而又立體感豐滿,閱讀性極強。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不敢給孩子看,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
    雖然《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是最近所有電視劇中排名非常靠前的,但自從播出以來,在網絡上評論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邊是齊聲叫好的良心劇,而另一邊恰恰相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針對《隱秘的角落》這部網播懸疑劇,小編此前有過兩篇文章的分析,一篇是分析這部劇為什麼火的原因,一篇是分析為何豆瓣評分從初始的9.3跌倒了8.9,這是兩個不同分析角度的文章。
  • 《隱秘的角落》童話笛卡爾暗喻什麼?最終選擇相信童話還是真相?
    開頭動畫開頭的動畫裡,三個小孩被大人追殺,一路倉皇逃命,最後只剩一個小孩在角落裡瑟瑟發抖。這個算是明喻了,呼應原本應該有的原著結局,「壞小孩」朱朝陽藉助張東升之手除掉了兩個小夥伴,這也算是製作組心有不甘的一種無聲抗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