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九」天氣,成都來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持續出現低溫天氣,街頭流浪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的生活狀況也備受關注。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安全溫暖過冬,成都在入冬以來多次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街面督查巡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督促指導屬地街道、社區對車站、繁華地區、地下通道、橋梁涵洞等生活無著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的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及時開展勸導救助工作。
▲工作人員向流浪乞討人員發放口罩
據成都市民政局提供數據,入冬以來,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721人次;「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開展360餘次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巡查。
1月12日晚間,成都氣溫下降接近零度。低溫下的城市街頭,由成都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衛健委等市級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街面督查巡查小組,正在密切的關注著道路兩側的狀況。他們關注的重點是流浪乞討人員。
「前期的多次街面督查巡查,結合往年的經驗,我們已經梳理出流浪乞討人員可能聚集的重點區域。」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前期的勸導救助工作中,屬地街道、社區已經按照流浪乞討人員個人意願,對其進行過勸導救助工作。當天的督查巡查,一方面是了解流浪乞討人員的最新動向,另一方面是對前期未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再次勸導。
「大爺,你晚上是在這裡過夜嗎?」在火車北站,工作人員遇見了3位街頭流浪的老人,或是由於天氣寒冷,幾位老人正坐在街邊喝著酒。在了解到他們的基本情況後,工作人員多次詢問老人的救助意願,但對方並未接受,現場工作人員在叮囑他們注重保暖添衣後,向他們發放了救助卡。「對於這樣的情況,雖然他們拒絕了救助服務,但他們的信息我們也將反饋至屬地街道和社區,將加大對他們生活狀況的關注。」現場工作人員說。
▲救助卡
在順城大街富力廣場附近,街面督查巡查工作正在繼續。晚上10點左右,兩位攜帶大量物品的流浪人員吸引了工作人員的注意,經過詢問得知,其中一位流浪人員來自南充市儀隴縣。經過工作人員的勸導,該流浪人員接受了救助服務。「這位流浪人員的需求很清楚,就是想要回家。」現場工作人員說,在流浪人員接受救助後,需要前往救助站居住觀察,在觀察期間,工作人員跟提供食物並進行核酸檢測,在符合相關規定後,救助站將為其免費提供回家的車票,最快只需要2天。
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入冬以來,成都市新增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難群眾1602人;共向全市19.8萬人次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13214.55萬元;臨時救助困難群眾10053人次,支出救助資金820.79萬元;救助供養特困人員6.64萬人次,支出供養金10652.4萬元。2021年第一季度的低保金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將在春節前足額發放到位。
在關愛兒童方面,入冬以來,成都各鎮(街道)兒童福利督導員和村(社區)兒童福利主任對納入關愛保護體系的7150餘名兒童開展上門走訪巡查,入戶查看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生活補貼是否發放到個人帳戶,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監護責任落實和學習、生活等情況,將特殊群體兒童巡查關愛工作機制落到實處。同時,檢查督促成都市兒童福利機構和家庭寄養兒童的養育、醫療衛生、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制度措施落實情況,落實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並將機構養育孤兒和散居孤兒最低養育標準分別提高到1980元/人/月和1350元/人/月,從2021年1月起,全市孤兒基本生活費將按照新的標準發放。入冬以來,全市已累計發放特殊群體兒童生活補貼700餘萬元。
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