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長」嚴錦祥:把流浪乞討人員當親人

2021-01-08 天眼新聞

「關於群眾的事都沒有小事,我們工作職責就是服務保障好群眾安全。」這是黔東南州救助管理站站長嚴錦祥在黔東南州救助站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上對幹部職工的叮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大年三十至今,他吃住在單位,以單位為家,時刻為服務群眾、幫助求助人員解決困難忙碌著。

大年初一,嚴錦祥(左一)到凱裡市西出口執勤點查看是否有滯留人員。

在嚴錦祥的帶領下,黔東南州救助站全體成員積極開展應急救助和主動發現救助行動,共設置臨時救助點100個,出動巡查車輛1942輛次,出動巡查人員3489人次,救助1520人,其中收治精神病人8人,收救流浪乞討人員28人(均是黔東南州內人員),除2人送黔東南州精神病院醫院,1人送黔東南州傳染病醫院救治外,其餘人員由救助站接送或幫助購票全部送回家。  「他(她)的體溫是多少?他得吃飯了沒有?看她穿得那麼單薄,拿件棉衣給她穿上。問他有什麼困難……」對每一位求助人員,嚴錦祥都仔細過問,具體安排。  2月10日晚,公安人員送來了兩名精神異常的求助人員,因為精神異常不能將他們送到救助臨時觀察點,嚴錦祥立即協調黔東南州精神病院,開闢隔離新區,讓受助人員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切實保障了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存權益和身體健康安全。當工作人員將兩名受助人員送到黔東南州精神病院並辦好住院手續回來時,已經深夜了,嚴錦祥還在救助大廳等他們,確保一切處理妥當,他才安心的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休息。

嚴錦祥參加街面勸導救助乞討人員,並發放救助物品。(非疫情防控期間拍攝)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避免發生傳染風險,作為一方「救助站長」,嚴錦祥主動作為,積極協調,向黔東南州民政局請示在凱裡市設立黔東南州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臨時觀察點,各項準備工作他事事親力親為,將各項所需儘快落實到位,使救助臨時觀察點儘快運行起來。臨時觀察點的設立,為救助人員織密了一道疫情防控安全網絡。截至目前,臨時觀察點共救助群眾5人。  當前,貴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已連續多日無新增確診病例。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嚴錦祥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著黔東南州救助站全站的「強心劑」和「定心丸」作用,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救助站的帶頭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激勵和引導救助站黨員幹部職工進一步堅定必勝信心,堅定與疫情抗爭到底的信念,強化責任擔當,持續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確保求助群眾求助有門、救助及時,切實當好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親人」。  「今年,我們還將紮實開展『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水平。」嚴錦祥表示。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剛

編輯 羅亮亮  編審 李坤

相關焦點

  • 提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質量事不宜遲
    日前,廣東省民政廳、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省扶貧辦、省消防救援總隊11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從今年4月至6月,在全省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
  • 市民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請打救助熱線
    東北網12月14日訊日前,記者從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獲悉,為了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平安過冬,我市於上個月全面啟動了「寒冬送溫暖」冬季救助專項行動,各救助管理機構全面加大巡查次數,耐心勸導接受救助,夯實安全管理,傾力為流浪乞討人員搭建溫馨驛站。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貴州: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為進一步做好嚴冬季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指出,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的特殊困難群體,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抓細抓實「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寒冬送溫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
  • 市民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請打救助熱線
    日前記者從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獲悉為了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平安過冬我市於上個月全面啟動了「寒冬送溫暖」冬季救助專項行動各救助管理機構全面加大巡查次數耐心勸導接受救助夯實安全管理傾力為流浪乞討人員搭建溫馨驛站
  • 保障特殊困難群體溫暖過冬,成都救助流浪乞討人員721人次
    進入「三九」天氣,成都來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持續出現低溫天氣,街頭流浪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的生活狀況也備受關注。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安全溫暖過冬,成都在入冬以來多次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街面督查巡查。
  • 包頭市青山區民政局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納入「門前三包」責任...
    青山區民政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提升為契機,加大力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對沿街飯店、商業廣場、商鋪納入「門前三包」責任制,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綜合治理能力,實現轄區市容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一是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
  • 情系流浪乞討人,寒冬深夜也溫情
    寒冬無情人有情,真情救助為民生。連日來,開封天氣驟降,開封市救助管理站街面巡查救助小組情系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在黨支部書記、站長侯俊強的帶領下,針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不斷加大街面巡查頻次和範圍,確保全市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蒙城縣「六強化」落實流浪乞討人員專項巡查救助工作
    2021年元旦春節即將來臨,蒙城縣「六強化」落實好縣域內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在開展全縣行政區域內全面巡查的同時,還重點突出城區車站、廣場、繁華地段、居民樓道、橋梁涵洞、超市、銀行自動取款室、公共廁所、拆遷未完工區域、爛尾樓、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時常活動場所及可能露宿區域的巡查。強化會商調度。
  • 臺兒莊區民政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區民政局婚喪稽查大隊每天定人定崗安排工作人員值班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加強與公安部門和醫療機構聯繫,及時做好救助醫等相關工作。巡查人員均配備口罩、手套等防疫設備,並及時對車輛和人員消毒,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紮實做好全區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工作。
  • 全年累計救助約3700人天次 市救助站做好流浪乞討人員「避風港」
    2020年臨近尾聲,12月21日從市救助管理站採訪獲悉,在市民政局指導下,今年市救助站多措並舉,積極履行社會救助兜底職責,在全力做好站內疫情防控、救助接待、尋親護送等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街面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力度。
  • 53歲流浪男子找到家 失聯一年多,終於見親人
    多彩貴州網訊 3月23日,貴陽市雲巖公安分局貴烏路派出所聯合貴陽市救助管理站,為長期滯留在站的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採集了DNA,幫他們在全國尋親。這是我省第一次為長期滯留在站的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採集比對DNA。3月24日,本報刊發了首批17名集中採集DNA的流浪人員照片和臨時編號,希望其親人看到後主動跟警方和救助站聯繫。  「這個人就是我二叔羅傳華!」
  • 好人之城有溫度 8名流浪人員成為銅川「新市民」
    隨著銅川市一系列救助政策的出臺落實,8名流浪乞討人員以「同」為姓落戶銅川,從「無名氏」變成了「新市民」。銅川市新區正陽路派出所戶籍民警:「坐直看前面,看前面鏡頭,對,看照相機不要動。」這兩天,銅川市新區正陽路派出所戶籍室裡來了一群特殊的人,陪同他們的是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韓延成:「你現在知道你叫啥不?」
  • 寒潮來了,費縣流浪乞討人員請到臨時避寒點
    為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加強救助管理,確保我縣範圍內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得到妥善安置,防止發生凍死凍傷事件。縣民政局現面向全縣公開以下避寒點,幫助更多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家可歸人員安全度過極寒天氣。如發現身邊有遇困的流浪乞討人員,請您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報警或與縣民政局聯繫,確保遇困人員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費縣民政局0539-2113053。
  • 長春:積極應對極寒天氣 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平安過冬
    1月7日,記者從吉林省民政廳獲悉,近期,針對極寒天氣,該廳採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確保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權益。截至目前,全省51個救助管理機構、600餘名工作人員全員上崗,共投入專項救助資金510餘萬元,發放禦寒衣被4500餘件、食品藥品3100餘箱,出動救助專用車輛近萬餘臺次,共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2600餘人次。據介紹,吉林省民政廳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加強力量調配和物資保障。
  • ...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納入「門前三包」責任制 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青山區民政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提升為契機,加大力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對沿街飯店、商業廣場、商鋪納入「門前三包」責任制,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綜合治理能力,實現轄區市容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一是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
  • 寒夜合肥救助站聯合多部門走上街頭 為流浪乞討人員送溫暖
    工作人員為流浪乞討人員送溫暖隨著氣溫驟降,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的生活狀況也牽動著眾人心。12月15日晚,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聯合多部門走上街頭,深入固定點位,為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送去溫暖。老人自稱是宿州市埇橋區人,今年72歲,因為和老伴鬧矛盾,在家裡過得不開心,一氣之下就來到合肥流浪,以乞討為生。當工作人員進一步詢問其身份信息時,老人支支吾吾,不願多談。「您家裡應該都有孫子了吧?」在工作人員問出這句話後,老人眉梢一動,露出了笑容,「有,都十幾歲了……」老人笑著答道。話匣打開後,老人開始介紹起了他的情況。
  • 濟南將常年設173個避寒點 幫流浪乞討人員等度過極寒天氣
    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郜銀成介紹,為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加強救助管理,確保我市範圍內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得到妥善安置,防止發生凍死凍傷事件,市民政局面向全市公布173個臨時避寒點,市民可通過濟南發布APP查詢臨時避寒點具體地址。除此次臨時救助外,173個避寒點將常年開設,幫助更多流浪乞討、外來務工不著人員安全度過極寒天氣。
  • 走失流浪近20年的遂寧小夥回家了,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回家的路,對與親人失散的流浪人員來說,充滿艱辛。幸運的是,前不久,我市救助管理站通過實地尋親,最終,幫助了3名流浪者重返家中。截止12月4日,市救助管理站共核實61名救助人員身份信息,護送返鄉249人次,購票返鄉298人次,街面救助609人次,累計發放10餘萬元物資。此前報導:走失流浪近20年,遂寧小夥終於回家!
  • 丹東市救助管理站冬季救助正在行動
    丹東市救助管理站在部署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後,就馬上行動。11月30日早晨,儘管陽光特別的明媚,但天氣依然的特別的寒冷,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早早的開始了一天的巡街工作。兵分兩路,董鵬副站長帶一路去八道溝、九道溝巡查;吳雪琴副站長帶一路去公園、火車站巡查;馮剛站長在站內主持工作。分工完成後開始出發,巡街的過程中信息不斷的通過微信傳到站內,「八道廢棄的管道內發現有人居住」,「十三號壩門公園內發現了一位住在牆縫內的人,勸導入站」,巡街的照片也不斷的傳到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