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威
有關素媛案主犯即將出獄的消息,這段時間天天在熱搜上掛著。
人們憤怒於對這樣一個犯下泯滅人性罪行,且被認定為有極高再犯案可能的罪犯,為何不能讓他坐穿牢底甚至是從肉體上消滅他,反而需要通過安監控、裝安心鈴這類方式,來緩解普通民眾的恐慌。
法律就真的拿他沒辦法了嗎?
1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下這起案件——
2008年12月11日早上,8歲的娜英(化名)放學路上被56歲的趙鬥淳襲擊。
娜英被拖進一座教堂的洗手間內,遭到趙鬥淳的瘋狂毆打和性侵。趙鬥淳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後,把仍在流血已陷入昏迷的娜英放在廁所地板上,直到她父母找來。
娜英在緊急送醫後活了下來,但被診斷內臟破裂、骨盆骨折,肛門和80%的生殖器官也留下了永久性創傷,必須終身依靠人工肛門生存。
而被抓後的趙鬥淳開始了一系列騷操作。
他在法庭上辯稱自己是在喝醉酒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才犯的罪,還手寫了300遍「我不是強姦8歲女孩的怪物」以證「清白」。
根據當時的韓國法律,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是15年,考慮到趙鬥淳「酒後心智不明且年齡偏大」,法官作出了12年有期徒刑的判決。
這起案子其實一開始沒怎麼引發關注,直到韓國電視臺的報導以及電影《素媛》的上映。
韓國民眾憤怒了。一個喪心病狂的強姦幼女罪犯,怎麼只判了12年?
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民眾的不斷請願抗議下,韓國開始給法律糾偏。
2010年,韓國國會修改法律將有期徒刑上限延長至30年;
2012年,韓國國會通過了《性侵兒童慣犯化學閹割法案》,韓國由此成為亞洲首個實行化學閹割的國家。
但由於「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這些法案並不能用在趙鬥淳身上。也就是說,趙鬥淳坐滿12年牢後就能出獄了。
就在今天上午6點(北京時間凌晨5點),趙鬥淳出獄了。
2
電影《素媛》中有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情節,案犯在獄中語氣輕蔑地對素媛父親說——
總有一天我會出去的。
自從案子為全韓國社會所關注後,韓國民眾想盡辦法延緩這一天的到來。
數十萬人向青瓦臺請願,要求延長趙鬥淳的刑期。只是韓國政府再想關著他,也不能直接幹預司法。
政府能做的,是事前事後防止他出獄後再犯案。
從2017年起,趙鬥淳就在監獄內接受心理治療,總時長超過400小時。趙鬥淳出獄後還必須佩戴電子腳鏈,並接受24小時的監管。
韓國媒體也打破常規,三大電視臺之二的MBC和SBS先後在節目中公開了趙鬥淳的照片,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國民安全大於罪犯肖像權。
而在趙鬥淳表示出獄將回老家安山後,當地政府在趙鬥淳住所周邊安裝了監控,對附近獨居、女性和老人家庭試用「安心鈴」(用戶可在沒有網絡、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情況下按鈴報警),同時將觀察人員從2人增加到4人。
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但這並沒有緩解韓國民眾的恐慌,尤其是趙鬥淳住所附近的居民人心惶惶,要知道周邊有上百家幼兒園和託兒所。
有安山民眾直接打市長熱線抗議,「如果趙鬥淳回來,我們就馬上離開安山」。
反觀趙鬥淳,至今未表達過對娜英一家的歉意,還在監獄裡天天健身,1小時可以做1000個伏地挺身。
他老婆也沒在他入獄後要求離婚,反而曾多次寫信給法官懇求減刑。她還把趙鬥淳犯罪的動機歸結於酒精——
「他不喝酒在家的時候都是很好的,只有喝了酒才會變成那樣。」
3
一個入獄12年的強姦犯,為何會在韓國社會造成如此大的恐慌?
推特上一條獲得數千次轉發的韓國網友留言或許能給出答案——
我是來自安山的一名學生,趙鬥淳這周末就要出獄了,我現在真的沒法淡定。聽說我老師和他老婆住同一棟公寓,我現在很慌怎麼辦。
恐慌之外,是無奈。
韓國民眾很無奈,這麼一位人性泯滅的惡魔,當專家給出他再犯案的概率高達76%時,為啥不能讓他坐穿牢底,甚至是從肉體上消滅他?
娜英一家很無奈,明明我們才是受害者,可為啥我們活得像罪人一樣,不斷搬家整天顛沛流離?
韓國政府也很無奈,我們理解老百姓的心情,我們也很想再關他個100年,但當年法官就是這麼判決的,我們也沒辦法直接給他加刑啊!
還有更讓人出離憤怒的。
趙鬥淳在侵犯娜英前,曾有過17次犯罪前科,包括強姦致傷和傷害致死這樣的重罪,但分別只被判了3年和2年有期徒刑。因為他每次都能以醉酒神志不清為由,獲得法官的從輕量刑。
而就算趙鬥淳被判了死刑,極大概率也得不到執行。
自1997年12月對24名罪犯執行死刑後,韓國再未執行過一例死刑。儘管法律中還保留有死刑條款,韓國已被列入事實上廢除死刑的國家。
數據顯示,在暫停執行死刑的1998-2007年10年裡,平均每年有800人因殺人罪被送上法庭,殺人犯增加了32%。
當法律不能讓人安心,裝再多「安心鈴」也沒用。
4
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有關趙鬥淳的消息不斷放出,幾乎每次都能上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動輒好幾個億。
而以趙鬥淳的韓文名在推特上搜索,相關話題的討論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
中國網友的討論熱情,似乎比韓國網友要更高。說素媛案是中國關注度最高的外國案件,某種程度上一點都不誇張。
長期關注網絡輿論變化趨勢的話會發現,女性以及女童相關話題的關注度近年在急劇增加。
「性別互換評論過萬」、「每天一個恐男故事」雖說是一種調侃,但真切反映了當下的網絡輿論生態。
中國今年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素媛案的案件。
今年8月,哈爾濱道裏區一名4歲半的女孩囡囡(化名)在家門口失蹤。第二天被送回來後渾身是傷,褲子上血跡斑斑。
家人把她送醫檢查後發現,囡囡下身嚴重撕裂,多個內臟器官感染,身體三處重傷二級,其中一處九級傷殘、二處十級傷殘。
警方調查後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54歲的「鄰居爺爺」劉某國。
劉某國承認,當天傍晚六點多,他哄騙囡囡說會帶她去找奶奶,然後將她帶至一偏僻工地,對囡囡實施了侵害。
12月2日,哈爾濱市中院對此案作出審理並當庭宣判,劉某國被依法判處死刑。
這起案件宣判結果出來後,在韓國曾引發過一陣熱議。不少韓國網友發帖稱,應該把趙鬥淳送到中國來。
真正能讓人安心的唯有嚴格地執法,將字面上的法律落實到現實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