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阿爾卑斯山一覽瑞士教育

2021-02-18 瑞士駐廣州總領館

Switzerland is traditionally famous for its watchmaking, beautiful landscape, delicious chocolate and cheese Today, Switzerland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appealing and preferred location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e Swiss education system is decentralised, with responsibilities shared primarily between the cantons and municipalities. Switzerland has three levels of educatio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he primary and lower-secondary levels are compulsory, and together usually take nine years. This is followed by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upper-secondary level). Students can opt for eithe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oute (apprenticeship, dual system) or for the general academic one, which will prepare them for the Matura (Swiss baccalaureate) and ultimately university. 

Two-thirds of Switzerland's young people decide to take up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hich includes practical training in an organisation alongside studies at a vocational school. Switzerland has 8 regional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 and 12 universities (two national and 10 cantonal universities), offering a wealth of different furt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otal education spending in 2017 amounted to over 38 billion Swiss francs.

瑞士一直以鐘錶製造、優美風景、巧克力和芝士等聞名於世。如今,瑞士憑藉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水準、堅實的經濟實力、多語言文化的社會環境和追求創新的發展意識受到無數科研人員和莘莘學子的青睞。今天,我們帶大家走進瑞士瞧瞧那裡的教育。

教育是創新的一大驅動力,在瑞士經常被視為「最重要的原材料資源」。建立在26個州的支持下,瑞士坐擁一整套高質量的公共教育系統,始終堅持獨立自治、學術自由和科學卓越。

©瑞士聯邦外交部國家形象委員會

分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義務教育由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組成。學生們一般在15歲時完成義務教育。

在瑞士,教育由各州自負其責。各州的學校體系統一化,但仍然存在著差別。在瑞士,只有那些無法由各州合理完成的任務,才由聯邦和市鎮負責完成,否則均由各州負責。

瑞士每年投入教育的公共財政開支大約為380億瑞士法郎,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7%。

為了保持本國在創新方面的競爭優勢,聯邦政府和私人資金都為科研項目及方案慷慨解囊。瑞士的研發開支高達225億瑞士法郎,其中大部分由私營企業出資(86%)並實施(71%);

瑞士平均90%的年輕人在完成高中教育後,可以選擇參加會考進入大學就讀,或者專業會考進入應用科學大學深造,或者進行職業教育培訓,以確保他們的職業生涯。任何一種選擇之間都可以方便的轉換,不會無所適從。

瑞士高等教育機構與全球範圍內教育機構聯繫。英語授課變得越來越普遍,目前瑞士應用科技大學共計提供了20個以英語授課的本科和碩士

©瑞士聯邦外交部國家形象委員會

在瑞士,學生們完成義務教育後,大約三分之二的少年選擇學習一門職業。他們接受的是基本職業教育,稱為「學徒制」,位於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們從15歲開始基本職業教育,一般18歲或19歲時畢業。瑞士的這種基本職業教育面向實踐,與外國側重純粹學校教育的教育體系有所不同。瑞士職業教育的特色,就是它高度參照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職業教育的內容,視市場上實際需要的職業資質以及實際提供的就業崗位而定。由於瑞士的職業教育直接以就業市場為參照,因此,瑞士是世界上青少年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資料來源: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瑞士聯邦外交部

瑞士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範圍內廣受好評,其優勢包括:

提供豐富的學科和研究領域的選擇,多樣且在世界範圍內排名前列的一流大學;

開放的高等教育:持有受認可的高級中等教育畢業證書的人均可申請入學;

畢業生就業率高;

強烈的國際吸引力。瑞士高等院校招收的所有學生中,有1/4是外國人,一半以上的博士後以及1/3的教授為外籍人員。

應用科學大學(分布在各個地區):


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

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

瑞士東部應用科學大學

琉森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

瑞士南部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

伯爾尼應用科學大學

瑞士西部應用科學大學

卡理多斯應用科學大學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私立學校

瑞士私立學校有著國際化的氛圍,教學模式選擇也十分多樣化。課程具有很強的國際視野,為學生提供在國內外成功就業所需的語言、學術和實踐等綜合技能。瑞士是全球酒店管理的發源地,世界最多跨國公司總部,國際銀行大本營。瑞士層次分明,廣泛覆蓋的私立院校,可以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相關焦點

  • 觀天下 | 拿破崙是騎驢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嗎?
    觀天下 | 拿破崙是騎驢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嗎?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那幅代表作《法蘭西第一執政拿破崙在大聖伯納山口翻越阿爾卑斯山》(1801年)為我們描繪了到達權力巔峰之前的拿破崙那所向披靡的破竹之勢:
  • 徒步瑞士,於阿爾卑斯山深處回歸自然
    在6月底的一個清晨,我開始了與馬特宏峰為伴的兩天短程徒步,用雙腳體驗阿爾卑斯山的純淨自然。朝聖馬特宏峰,必須先到達瑞士南部的山區小鎮採爾馬特(Zermatt)。從蘇黎世機場落地後,轉乘火車,大概3個小時,從北到南穿越瑞士。
  • 英男子著奇裝騎彈跳球翻越阿爾卑斯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9日報導,8月1日至17日,為呼籲人們關注流浪者困境,英國奇切斯特市的退休物理老師史蒂文·佩恩(Steven Payne)裝扮成英倫怪人形象,騎著彈跳球翻越阿爾卑斯山,從義大利的巴多內基亞一直跳到法國的格勒諾布爾,旅行耗時17天。
  • 歐洲巨富的「糖果」情節,阿爾卑斯山在瑞士的地位幾何
    阿爾卑斯山起源於歐洲的中南部地區,除了下文主要講的瑞士,包括奧地利和德國等國家的境內也都有此條山脈。 不過,瑞士畢竟也不可能從歷史開始就是如此情況,肯定也是要經過一番的艱苦奮鬥,還有就是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對於瑞士的發展同樣起到很大的作用。
  • 冰封瑞士——雪藏在阿爾卑斯山下的仙境
    冰封瑞士——雪藏在阿爾卑斯山下的仙境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水,是地球表面的一顆眼淚。阿爾卑斯山下瑞士細膩如畫,用一張張明信片似的場景,讓每一個見到的人都為之眷戀。清晨,朦朧的晨霧遮住了少女峰的倩影,為它輕輕蓋上神秘的白色面紗。憑湖臨風,牛鈴聲叮咚作響,土拔鼠的叫聲在靜謐的清晨活躍生動,耳邊是自然的呼喚。還有比這更讓人願意奮不顧身去前往的景象嗎?
  • 來自阿爾卑斯山小木屋的瑞士原產奶酪
    痴迷於奶酪的瑞士人生活在瑞士的人都會有自己喜愛的奶酪口味。 瑞士各個地區也生產不同口味的奶酪。在八月到了阿爾卑斯山脈的裡森 地區,這裡產的奶酪叫做萊提瓦奶酪,萊提瓦是一款硬質奶酪,僅僅在夏天製作 400 - 430 噸,也就是17,000 - 19,000 塊大大的圓形奶酪。
  • 拿破崙帶著部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隨後做了兩件事,俄羅斯人真狠吶
    他一個人單槍匹馬跑到了阿爾卑斯山去推動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那些法國軍隊。法國軍隊的人覺得說一個小個子突然來說做我們的領袖。帶我們去打義大利,還要翻過阿爾卑斯山,怎麼可能?隨後拿破崙說我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告訴他們說那邊有一個廣袤無垠的平原,有大量的糧食、珍寶,有錢。
  • 瑞士教育揭秘:全球那些頂尖公立、私立學校在這裡?
    提到瑞士,我們總是與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精密的鐘表、眾多國際機構以及高質量的教育體系聯繫起來。瑞士的教育系統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包括小學和初中在內的9年初級階段為強制義務教育。瑞士擁有全球頂尖的私立中學以及世界排名前列的公立大學,在這裡,你可以接受最優質的教育。
  • 瑞士—波光粼粼的是蘇黎世湖,白雪覆蓋的是阿爾卑斯山
    「我想念的,是日落時分波光粼粼的蘇黎世湖,是終年被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
  • 阿爾卑斯山,她的婉約她的狂野
    她手筆狂野,以220000平方公裡的一個巨大弧線,橫跨摩納哥、法國、瑞士、義大利、列支敦斯登、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  阿爾卑斯大部分山脈在奧地利和瑞士,佔據了瑞士64%面積。  雨子2019年春天歐洲之行,去了在阿爾卑斯山脈的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以及奧地利5個歐洲國家。
  • 瑞士採爾馬特小鎮遊玩指南,阿爾卑斯山下的童話小鎮
    在歐洲南部,瑞士和義大利邊境附近有一個美麗的小鎮—採爾馬特,它藏在阿爾卑斯山的群峰之中,如同一處世外桃源。這裡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每年有無數遊客從世界各地趕來,只為觀看小鎮旁邊宏偉的馬特洪峰。馬特洪峰海拔4478米,是阿爾卑斯山的象徵,在歐洲又有群山之王」的讚譽。
  • 雜技演員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邊緣表演絕技:旋轉金屬圈上行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6月23日,雜技演員拉蒙·凱薩琳(Ramon Kathriner)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邊緣表演了一場「死亡之輪」絕技:在旋轉的金屬圈上行走。6月23日,雜技演員拉蒙·凱薩琳(Ramon Kathriner)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邊緣表演了一場「死亡之輪」絕技:在旋轉的金屬圈上行走。視頻顯示,拉蒙身穿黑色西裝,打著領結,爬上山崖邊一個30英尺(約9米)高的旋轉金屬圈。向觀眾示意後,他便開始在金屬圈裡行走,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只靠身體傾斜來保持平衡站立。
  • 阿爾卑斯山冰川又是情況糟糕的一年
    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冰川,位於瓦萊州的阿萊奇冰川表面從其底部開始每年降低五米以上。
  • 聖哥達山底隧道:瑞士用17年,投入約125億瑞郎,在阿爾卑斯山底修通了鐵路隧道,瑞士人是怎麼想的?錢從哪兒出?
    阿爾卑斯山曾是歐洲天然的貿易堡壘,自羅馬時代,翻山越嶺的線路已被踏出,不同勢力爭相盤踞。自古以來,聖哥達是通歐洲南北的交通要道。 它有著近乎神話的特質,正像剛才的表演藝術所展現的,很長一段時間它既讓人恐懼又令人迷戀。中世紀滿載各類貨物的驢子運輸隊、馬車道、魔鬼橋、山裡的郵政運輸,和鐵路隧道構成了我們瑞士文化認同的一部分。
  • 阿爾卑斯山做後花園,琉森湖做私家泳池,來瑞士,就要住在仙境裡!
    從雄偉的阿爾卑斯山到日內瓦湖畔,在瑞士這片精緻的土地上,盤踞著星羅棋布的雪山、冰川、河流湖泊、瀑布、森林、田園。這裡仙境般的景色仿佛是上帝居住的地方。琉森,位於瑞士中部被譽為「最瑞士」的美麗之城據說99%旅行瑞士的人都會來訪這裡。
  • 瑞士隱藏的絕美小鎮,坐落於阿爾卑斯山,不是景區卻美如仙境!
    去過瑞士的人對瑞士一見鍾情,湖光山色,高山流水,藍天白雲,風景如畫,阿爾卑斯山讓這個國家美得不真實,而瑞士人對自己生活的自然和環境十分愛護,這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讚嘆不已。其實瑞士的美不在於城市,任何未知的城鎮都可以輕易徵服你,位於瑞士南部瓦萊州(Valais)的高山小鎮利德阿爾卑(Riederalp),位於海拔近2000米的陽光充足高原上,這個城鎮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獨立氣質。
  • 【採爾馬特】瑞士一期一城
    歡迎大家向小編提供你所在的瑞士城市圖片,也可以在文章末尾評論說說你和她的故事!小編屆時也會送出精美禮品!素有「冰川之城」美譽的小鎮採爾馬特,位於阿爾卑斯山的群峰之中,環境幽雅、空氣清新,這裡可以欣賞到宏偉壯麗的山峰和冰川景色。3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圍繞著採爾馬特。
  • 阿爾卑斯山的這個故事,終於被發現
    而今天我要給大家說一個關於阿爾卑斯山牧場、奶農與奶牛的故事。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奶農家庭,很多輩以前開始就是奶農了。瑞士,常年在全球國家幸福指數排名裡位列前茅,在這樣一個國度世代守護著一個牧場和一群奶牛,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神秘的力量呢?✈大概是瑞士阿爾卑斯山的藍天、草地和雪峰吧。
  •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上篇)
    途中的火車站 參加【遊讀會】「瑞士年會」後的特別安排就是徒步攀行阿爾卑斯山。沒有去過阿爾卑斯山枉稱遊歷過歐洲,如同不到長城,不能算到過中國。這回是難得的夫妻同行了。我們的登山隊除了領隊,還有隊長趙總,企業家葉董夫妻,二位美女老總何總與琳達,作家華老師。阿爾卑斯山雄踞於德國,法國,義大利,列支敦斯登、奧地利等八個國家,且橫穿整個瑞士國土。
  • 阿爾卑斯山在哪個國家,世界著名雪山大盤點
    有一個品牌的糖果比較著名,並且是世界聞名,那就是阿爾卑斯奶糖,可是阿爾卑斯山同樣的著名,這個山脈是歐洲最大的一個山脈,和中國的崑崙山脈具有同樣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阿爾卑斯山並不是屬於一個國家,而是橫跨了許多的國家,不過從環境來看,瑞士和奧地利才是真正能夠算得上是阿爾卑斯山的地形特點國家,其中阿爾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並不是在這兩個國家上,並且勃朗峰並不是世界上最高的雪山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