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德國和日本能迅速崛起,全靠這個國家的扶持

2020-12-27 西府趙王爺

作為二戰中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在發動戰爭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整個國家被戰爭摧殘得不成樣子,百姓流離失所,城市一片廢墟,大量企業倒閉,國家經濟瀕臨崩潰,連溫飽都成問題。

比如德國的柏林,在經歷最後的決戰之後,整座城市被打爛,千瘡百孔。一名美國記者這曾樣描述當時的柏林:

「柏林什麼也沒有剩下。沒有住宅,沒有商店,沒有運輸,沒有政府建築物。納粹留給柏林人民的遺產,僅是一些頹垣殘壁……柏林如今僅僅是一個碎磚破瓦堆積如山的地方。」

事實上,柏林只是當時德國的一個縮影,戰爭耗盡了德國的國力,使得這個國家民生凋敝,生產停滯。尤其是被分區佔領後,德國被一分為二,導致了德國經濟產業和地區性結構的斷裂,國家完全不能正常的運轉,甚至於連吃飯都成問題。以至於當地政府不得不實行管制經濟,對於糧食物資實行配給制度。

此外,德國諸如工業中心魯爾等重要的工業區和資源重地,都遭到佔領國的控制。出於對戰敗國的懲罰,他們極力的限制德國恢復工業化,這使得戰後德國的處境異常的艱難。

當然了,日本其實過得更慘,雖然沒有被分區佔領,但之前可是被美軍狂轟亂炸了好幾個月,其中還包括兩顆原子彈。基本上有點工業底子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再加上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資源匱乏,窮兵黷武之下,物資更是緊缺。以至於饑民遍地,滿目瘡痍。

為了吃飯,曾經衣冠楚楚的公司白領,不得不到垃圾桶裡面翻找美國大兵扔下的麵包。而那些日本女性,為了一個麵包,更是主動的投懷送抱。

總而言之,戰爭結束時的德國和日本,都處在一個瀕臨崩潰的邊緣。

然而,他們卻很快從戰爭的廢墟中走了出來,各自用了不過一二十年的時間,便實現了再度崛起,成為了各自地區經濟發展最為良好的國家。比如聯邦德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初,經濟體量就已經超過法國和英國,成為了歐洲除蘇聯以外最發達的國家。

而日本的發展同樣迅猛,在 1966 年到1968 年三年中,經濟排名實現了三連跳,連續超過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關於德國和日本在戰後快速崛起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有人幫扶,也有著自身的努力。

首先,德國和日本都無一例外得到了外部勢力的幫扶,當然這個外部勢力主要就是美國。

比如美國在歐洲推行歐洲復興計劃,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馬歇爾計劃,以幫助歐洲各國進行戰後重建工作。其中德國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其在1948年到1951年的三年間,共計獲得馬歇爾計劃價值14.4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對於戰後的重建工作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歐洲整體經濟環境的復甦和朝鮮戰場上大量的後勤需求,為德國的工業帶來了大量的訂單,出口貿易額逐年增長。

至於日本,那完全就是美國一手拉起來的。當初麥克阿瑟治理日本期間,一方面向美國國會要糧食要物資,避免了大量的日本民眾被餓死。一方面大力改造日本,比如改組財閥,振興教育,平權法律,改革土地等待。不僅幫日本度過了困難時期,還將一個有著封建性質的君主國家,變成了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為後續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比如說麥克阿瑟的土改政策,消滅掉了所謂的地主佃農,把土地交到農民手中,使得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也快速增長。而在教育方面,麥克阿瑟摒棄了武士道、天皇崇拜這些禁錮式的東西,完全以培養自由思想,實現個人價值為目標。

當然,和德國一樣,朝鮮戰場的後勤需求,給日本帶來了第一桶金,其工業因此得以恢復並且快速發展。

所以,德國和日本的崛起,離不開美國的幫助。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們自身的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否則就只是扶不起的阿鬥。對於這樣的教訓,咱們絕對是深有體會。阿爾及利亞、朝鮮,哪一個扶起來了?

不得不說,德國和日本的底子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國家被打成了一片廢墟,但是人才還在,經驗還在,敬業精神還在,鑄就一個強國的基礎還在。

以德國為例,其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而且其重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據統計,1950年的聯邦德國,每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1970年則增加到了68名大學生。這樣的人口素質水平,是德國崛起的關鍵。此外,德國作為一個傳統工業強國,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諸如大眾、克虜伯、西門子這些公司雖然因為戰爭而陷入衰敗,但是技術還在,工人也還在,只要有訂單和材料,就可以很快恢復生產。

當然,政府的管控和引導也很重要。早在恢復重建之初,聯邦德國政府就針對自身實際,確立了以機械製造、汽車、化工、電氣等為主導產業的一個發展戰略。此後,德國政府一直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相關行業,打造出了德國製造這麼一個金字招牌。

日本其實也差不多,利用自己外向型經濟體的特點,大力發展出口經濟,日本製造同樣也是金字招牌。

所以總結來講,德國和日本之所以能在戰後快速崛起,屬於機遇和實力並重。自身努力奮鬥,外加緊抱貴人大腿。有一定偶然性,也有著他的必然性。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後,德國和日本迅速崛起,離不開這個國家的幫助
    作為二戰中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在發動戰爭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整個國家被戰爭摧殘得不成樣子,百姓流離失所,城市一片廢墟,大量企業倒閉,國家經濟瀕臨崩潰,連溫飽都成問題。
  • 二戰失敗後德國、日本何以能迅速崛起?
    據說日本人比我們重視《孫子兵法》,日本的書店擺放的關於《孫子兵法》的研究書籍種類最多、銷量最好。都是據說,本人沒去過德國和日本,不敢確認。不過,這兩個二戰的戰敗國在二戰後卻迅速在經濟的發展上超越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一度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外經濟總體量排第二(日本)、第三(德國)的國家(現在總經濟體量我們中國排第二)。
  • 二戰後德國嚴重缺乏男丁,國家也被轟成廢墟,他們為何能迅速崛起
    有個誇張的說法,說二戰後的德國想找個男人都費勁。缺乏壯勞動力,這對一個戰後急需重建的國家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然而德國卻奇蹟般飛速崛起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德國哪怕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但資源、技術、產業等底子都還保留下來一部分。而且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在國際關係上處理相當得當,客觀上形成了通吃美蘇的局面。
  • 抗美援朝的另類勝利者:戰後德國重新崛起,日本靠賣物資走出危機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抗美援朝不過十幾年的時間裡,世界勢力版圖卻發生了變化,二戰結束後老牌的西方列強以英法為首實力不斷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二戰的兩個超級戰勝國美蘇。和英法一樣失去國際地位的還有德國和日本,為了消除這兩個國家的戰爭潛力,德國被分割成東德和西德,日本也被美軍派兵佔領。
  • 二戰後的德國是怎樣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國的?
    二戰後,整個歐洲滿目瘡痍。作為法西斯德國,更是沒有一點好地方了。可以說整個國家都被炸的不成形了。有人看到當時的柏林說,光是清理柏林的垃圾都至少需要二十年。這個不是誇張,當時德國幾乎沒有什麼好地方了。但是德國在二戰後不僅發展起來了,而且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迅速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這個速度可以說所有人都很欽佩。二戰後德國被分裂了,分別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又稱為東德和西德。我們本次講的就是西德的崛起。我們知道德國不缺乏人才,尤其是科技,那更是世界一流。二戰中新發明的十種最重要的武器有八種是德國人發明的。
  • 二戰後日本戰敗國,經濟幾乎崩潰,為何能在短短二十年重新崛起?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稀缺性的機會再加上一個稀缺性的優勢,這兩樣稀缺性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戰敗後的日本能夠迅速崛起,成為亞洲最強國家。1、稀缺性的機會:意外的韓戰書本上以及現實中,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狂妄的日本人,在被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後,只好進行投降。戰敗後的日本,經濟近乎崩潰,為何?
  • 一戰廢墟中的德國,二十年後又能發動二戰,它是如何迅速崛起的?
    一戰後德國在廢墟中重新建立,二十年後再次發動二戰,它是如何迅速崛起的?簡單來說,就是限制力度的問題,如果想限制,那就是怎麼也發展不起來的,而德國在二戰前能悠閒地組織衛隊和衝鋒隊,毫不掩飾的坦克製造計劃和重巡/戰列艦製造計劃都充分的說明了英國和法國根本沒打算限制死德國的軍備。
  • 二戰結束後,日本和德國誰更強?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二戰的主要發起者是德國和日本,在軸心國中的三大成員戰鬥力最強的也就是德國和日本,義大利雖然也是軸心國的成員,但是它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德國和日本一個在歐洲肆虐,一個在亞洲「發瘋」。但是在當時來講德國的實力是比日本要強的。
  • 二戰後,美國放過了日本,難道有信心日本不會重新崛起?
    要知道,美國在二戰時可在日本人身上吃了不少虧。 即便是德國,在美國加入二戰前,也沒有狂妄到挑戰美國。可是日本人目中無人,竟然敢轟炸珍珠港,結果也把自己拉進了深淵。
  •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僅21年,就發動了二戰,它是如何迅速崛起的?
    1920年1月10日,《凡爾賽和約》正式生效,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作為戰敗國,德國可謂直接陷入谷底。根據和約,德國直接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產地以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 二戰損失最慘的國家,並非日本德國!該國打光了幾百年的家底
    相信大家都對二戰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戰爭非常殘酷,不僅讓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還使參戰國家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失。甚至有一些國家憑靠著二戰迅速上位,也有一些國家因為戰爭處於暫時一蹶不振的狀態。也有的國家雖然戰敗了,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優勢迅速恢復。有的國家一戰回到解放前。
  •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慘劇,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一個個國家從閉關鎖國,悶頭發展,到相互之間聯繫了起來。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同盟國對德日的處置二戰後德國本土是美蘇盟軍佔領接管的,後又因佔領國的文化觀念不同分為東西德國分別駐軍,東西方陣營冷戰,都保留了被佔領國的軍隊,東西德國合併後延續自然能擁有軍隊。歸根到底都是以國家利益為重!1972年,勃蘭特在華沙猶太紀念碑前下跪為德國懺悔,2010年德國還在為一戰賠款。而同時期的日本在幹嘛……這就是同為軸心國對歷史反省的態度,所以全世界都原諒了德國,德國才能在戰敗國的廢墟中重建和崛起,而日本的武裝力量還受限於漂亮國。
  • 德國身為一戰戰敗國,賠款1320億,為何十幾年後反而迅速崛起
    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後的德國遭到了英法的嚴重削弱和嚴厲懲罰。被迫付出1320億馬克龐大賠款,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2的人口,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國、法國、日本、比利時瓜分。 但戰後的德國並沒有被打垮,僅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在英法的監視下重新崛起,成為和英法平起平坐的大國。戰後德國在政治、軍事上雖然失敗了,但它依然是歐洲不可忽視的一個大國,因擁有的6000多萬人口,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 二戰戰敗國德國,再度統一被美國扶植,並且成為高端製造代名詞
    對於歷史,我們是痛恨德國和日本,但是對於現在,我們卻是對這個兩個國家另眼相見。世界發展到今天,歐洲的人民已經原諒了德國,而對於一戰二戰時期,德國的惡行,到了今天世界卻把對他們的目光從仇恨變成了欽佩。
  • 二戰後,日本為什麼能10年內迅速完成經濟騰飛?
    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戰爭,雖然戰爭對於促進社會的發展和改革不無作用,但戰爭往往也會消耗一個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等,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打擊。
  • 二戰後蘇聯崛起迅速,強大到了什麼地步?足與美國抗衡
    說到二戰, 我們肯定就會想到蘇聯, 畢竟它與德國之間爆發的蘇德戰爭的規模、戰況以及傷亡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戰場上最震撼人心的, 在這場戰爭中, 無數男性公民魂歸大地, 就連女性在這場戰爭中死於非命的都不在少數, 以致於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一度不知道該如何重建國家, 甚至在日本戰敗的時候,
  •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吞併法國,反而去扶持傀儡政府?日本也是這套路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吞併法國,反而去扶持傀儡政府,日本也是這套路我們知道,二戰時期三大法西斯國家分別是德國、義大利、日本,而這三大法西斯國家之中,最厲害的就是德國。德國的軍事裝備非常強悍,基本上旁邊的國家都無法阻擋德國的攻勢,但是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不佔領法國,反而要去扶持一個傀儡政府呢?日本也是這個套路。在戰爭之初的時候,法國的戰略思維就發生了錯誤,以為德國會跟一戰時候一樣,先從比利時下手,但是德國卻突然從阿登森林攻克法國的重鎮。法國的軍隊根本無法對抗德國,雖然法國有正規軍90萬,但是在戰爭中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 二戰最大的輸家是日本?其實這個國家更慘,500年基業毀於一旦
    看到此處,不禁會提出一個問題,如此眾多的二戰參戰國中,最大的輸家是誰?是被原子彈轟擊的日本嗎?其實不然。這場戰爭中,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作為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同時也是最後的輸家,其損失不可謂不大,尤其是相較於整場戰爭中只想著投降的義大利軍隊來說,德國和日本兩國都聲稱自己虧大了。
  • 德國日本是戰敗國,戰後國內百廢待興,為何20年就成發達國家?
    作為二戰中的戰敗國,德國日本在戰爭後期那叫一個慘,盟軍的狂轟濫炸,把這兩個國家炸的和廢墟差不多,日本還很有幸的吃到了兩顆小蘑菇。可以說在二戰剛剛結束的那個時間節點,日本和德國可謂是滿目瘡痍,經濟萎靡。可現實卻和巴西人開了個玩笑,巴西叫的出名的也只有那幾個足球明星。而德國和日本則不同,這是兩個極為重視教育的國家。德國的哥廷根學派更是揚名世界,貢獻出了無數大師。在戰後,德國還有近百萬的技術工作者,這些人成為了德國恢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