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蘇聯崛起迅速,強大到了什麼地步?足與美國抗衡

2020-12-12 大國將令視頻

說到二戰, 我們肯定就會想到蘇聯, 畢竟它與德國之間爆發的蘇德戰爭的規模、戰況以及傷亡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戰場上最震撼人心的, 在這場戰爭中, 無數男性公民魂歸大地, 就連女性在這場戰爭中死於非命的都不在少數, 以致於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一度不知道該如何重建國家, 甚至在日本戰敗的時候, 蘇聯還將日軍的60多萬俘虜帶去了西伯利亞做勞工, 很多人都是這是蘇聯在懲罰日本, 這確實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當時經歷戰爭的俄羅斯元氣大傷, 人口和經濟都遭受了重創, 這才考慮將戰俘帶回本國做勞工, 而不是直接遣送回國。 後來蘇聯在很短的時間之中直接成長為足以與美國相抗衡的龐然大物, 令世界驚訝。 很多人都在好奇, 蘇聯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 它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蘇聯又是如何發展到這種地步的?

畢竟美國之所以當得起超級大國的稱號, 是因為它有很深厚的積累。 自從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以後, 美國歷代領導人的決策都沒有什麼大的毛病, 基本上都是能夠最快程度上推進美國發展的, 更遑論美國雖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但是整體上來講美國並沒有受到什麼波及, 反而藉助這兩次世界大戰的東風, 一舉超越了英國、德國等強國, 搖身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但是蘇聯就不一樣了, 蘇聯橫跨亞歐大陸, 這種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很容易招致別國的惦記, 畢竟俄羅斯的國土面積還是蠻大的, 再加上它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天然屏障, 這就導致德國在橫掃歐洲以後就開始進軍蘇聯。 二戰結束以後, 蘇聯就要面臨重建國家, 但是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講, 由於人口流失的比較多, 這導致俄羅斯的人口紅利也驟然下跌, 為了能夠將國力恢復過來, 史達林上任以後頒布了一系列經濟建設政令, 其中重點標註了「大力發展重工業」, 不得不說, 這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講是特別正確的一個決策, 它憑藉這項決策, 國家經濟迅速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存在。

基本上所有的國家在經濟提升以後, 就會想著發展本國的軍事實力, 大力研製新武器裝備, 自然蘇聯也不出其外。 當時的蘇聯正在大力發展重工業, 於是他們藉此迅速建設起了一支鋼鐵部隊, 同時因為在軍事方面的側重, 蘇聯與美國一樣走上軍備外貿道路, 而這一部分收入則成了蘇聯很重要的一部分經濟來源, 甚至於蘇聯解體以後, 俄羅斯同樣沒有脫離這種賺錢方式。 並且蘇聯之所以有與美國較量的資本, 主要是因為蘇聯當時將大部分資源都傾向於核武器的研究,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蘇聯在核武器上的成就以及規模就連美國都是比不上的, 可以說蘇聯當時的軍事實力達到了空前的地步。

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 後來蘇聯由於內憂外患的共同作用下只能宣告解體。 有不少人都覺得蘇聯的快速崛起有快速衰落正好應了中國的一句話——「成也蕭何敗蕭何」, 他們憑藉重工業發展了起來, 但是最終重工業也成了限制他們發展的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美國的經濟強大到什麼地步?德日等國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超越美國
    雖說美國的實力令其它國家無法望其項背,但是通過經濟來挑戰美國的大有人在,不過,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而告終,其中德、日、蘇、中對美國的威脅是最大的,但是除了中、德之外,蘇、日的下場可謂是非常的悲慘,蘇聯以解體退出,日本則還在痛苦中拼死一搏。那麼為什麼德日等國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超越美國呢?
  • 二戰前德國強大到什麼程度?竟敢挑戰整個世界,實力可不是吹的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崛起並且發展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希特勒不滿足於當下的狀況,所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用閃電戰的戰術迅速滅亡歐洲各國,最終在攻打蘇聯莫斯科的時候因為天氣加上多國群毆
  • 二戰後的德國是怎樣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國的?
    二戰後,整個歐洲滿目瘡痍。作為法西斯德國,更是沒有一點好地方了。可以說整個國家都被炸的不成形了。有人看到當時的柏林說,光是清理柏林的垃圾都至少需要二十年。這個不是誇張,當時德國幾乎沒有什麼好地方了。但是德國在二戰後不僅發展起來了,而且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迅速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這個速度可以說所有人都很欽佩。二戰後德國被分裂了,分別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又稱為東德和西德。我們本次講的就是西德的崛起。我們知道德國不缺乏人才,尤其是科技,那更是世界一流。二戰中新發明的十種最重要的武器有八種是德國人發明的。
  • 如果英國和蘇聯都在二戰戰敗,美國可否戰勝德國?
    引言二戰爆發後,美國宣布中立,並不參與戰爭,也因此給雙方販賣軍火,養精蓄銳,大發戰爭財。美國加入戰場,純屬意外,日本為了利益,不得不向美國動手,宣告開戰,這也讓美國大怒,必須把損失的利益從日本身上找回來。
  • 二戰中蘇聯損失慘重,為何戰後卻能快速成為與美國爭霸的強國
    然而在二戰之後,蘇聯迅速成為了超級大國,並開始了同美國長達幾十年的爭雄。那麼,明明蘇聯在二戰中損失慘重,為何戰後卻能迅速崛起成為超級強國呢? 後來還是在英國和美國的幫助收復了失地,所以二戰之後的法國已經失去了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 英國儘管在戰爭中成功阻止了德國入侵的「海獅計劃」,但巨大的戰爭開銷卻讓英國國力透支。二戰之後,全世界又興起了一股殖民地解放熱潮,英國的殖民地幾乎完全喪失殆盡。對於依靠殖民經濟而強大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有人戲稱:「英國才是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 蘇聯解體後各國紛紛趁火打劫,印度的做法最為奇葩
    蘇聯曾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超級大國,蘇聯最初建立的時候十分艱難,內部有強大的沙俄殘存勢力,外部有很多歐洲國家的侵略,蘇聯為此還向波蘭割地求和。蘇聯經歷了三年,才徹底穩住政權,之後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迅速發展起來。
  • 二戰失敗後德國、日本何以能迅速崛起?
    據說德國人比我們重視《道德經》,幾乎到一家一本《道德經》的地步。據說日本人比我們重視《孫子兵法》,日本的書店擺放的關於《孫子兵法》的研究書籍種類最多、銷量最好。不過,這兩個二戰的戰敗國在二戰後卻迅速在經濟的發展上超越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一度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外經濟總體量排第二(日本)、第三(德國)的國家(現在總經濟體量我們中國排第二)。有很多研究文章說德國、日本發展迅速是客觀原因造成,如美蘇冷戰、解放戰爭、朝韓之爭、美國援助等等給了德國、日本兩國客觀上的幫扶作用。
  • 如果沒有二戰,4個國家會崛起成為超級大國,美國根本沒機會稱霸
    迄今為止,二戰依舊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戰役,可以說,這次戰爭,不僅給全人類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災難,就連國際經濟也遭到巨大打擊,化為烏有,世界格局因此而改變,美蘇崛起,開始爭奪世界霸權,美國成功並成為了全球唯一超級大國。
  • 看二戰結束後到現在,美國GDP在世界所佔比例的變化,不斷在下降
    當時的世界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怪物,這就是美國。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有美國當時的強大。毫不客氣的說,美國當時創造的價值,比整個世界加起來還要多。美國的GDP總量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綜合。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美國GDP佔世界的比例也在發生變化。我們今天看一下二戰結束後到現在,美國GDP佔全球GDP比例的變化。
  • 二戰後,蘇聯很快能成為匹敵美國的超級大國?靠的是什麼?
    蘇聯在經濟上確實無法與美國一較高低,但是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短短數年的時間裡,蘇聯就有了與美國一較長短的的能力,這是為什麼?其實蘇聯之所以能夠成為匹敵美國的超級大國,從頭到尾也不是因為經濟強大,而是因為它的政治強大和軍事力量。
  • 美國護照很霸氣?那是你沒有見過蘇聯護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從一個軍火中間商,迅速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強國,憑藉從一戰、二戰積累的財富及搶奪而來的科學家,美國自二戰之後的數十年時間內,迅速超越諸多老牌殖民國家,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 淺談二戰中,德國的軍事實力,為什麼強大到沒有國家能戰勝的地步
    在二戰中,德國的軍事實力絕對是最為強大的,從一個月攻下法國就可以看得出德國的實力有多強了。在二戰前期,沒有一個國家敢說要正面對抗德國,前期的德國對各個國家就是一路碾壓過去。同時,這也是他們的戰術的優勢,就是閃電戰。
  • 二戰後美國搞垮了蘇聯,廢了日本,給我們什麼啟示?
    二戰後,美國先是對付蘇聯,再是打擊日本。前者,美國在軍事上一度處於劣勢,於是在經濟上「合縱連橫」,特別是80年代後,中美關係改善,中國龐大的市場支持了美國的出口,消化了美國的出口,讓美國在長期僵持的美蘇冷戰中佔到了上風。 當然,內因才是決定因素。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二戰時期德國在亞洲,日本跑到歐洲,也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全部換成了日本人,日本全部換成了德國人,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日本到歐洲會被完虐首先在歐洲戰場,日本會被完虐。而德軍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初期閃擊波蘭,六個星期把法國打投降,就是因為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閃電戰戰術,通過大規模機械化部隊迅速突破對方防線,以坦克為主的裝甲部隊迅速穿插到對方身後,形成鉗形攻勢,然後包圍敵軍主力部隊,實現大規模的圍殲戰。
  • 二戰中被德國佔領,只剩殘兵敗將的法國,是如何重新崛起的?
    法國在二戰初期的失敗,對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打擊都是巨大的。維希政權需要為德國佔領軍支付高昂的軍費,法國本土的物資也被德軍大量掠奪,由此導致經濟日漸凋敝。戰爭結束時,法國工業生產降至1938年的38%,農業產量大幅度暴跌,總體損失也很嚴重。與此同時,由於法國在面對德軍進攻時迅速敗降,導致二戰期間幾次重大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都與法國無緣。
  • 二戰若沒有美國的援助,德國很可能碾壓蘇聯,真的是這樣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來自西方國家的壓榨,整個國家的人民都因此過的很壓抑,隨著美國本土提出的「平衡戰略」在美國內部發酵,美國開始援助德國,德國的工業和軍工技術也因此快速發展,迅速成為西方國家中的軍事強國。
  •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麼不打滿是石油的中東,而是與強大的蘇聯死磕?
    1941年,希特勒打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走向了其最激烈的時刻,隨著德國和日本將蘇聯美國相繼拉入戰爭,法西斯國的戰敗局面也基本奠定了,對於擁有龐大的戰爭軍備的蘇聯,希特勒為何敢於對其發動戰爭?
  • 二戰時,德國為何非要和強大的蘇聯死磕?看看蘇聯都幹了什麼
    現在的聯合國五常基本都是在二戰中做出了極大犧牲和貢獻的國家。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有了二戰,才有了現在聯合國五常的國際影響力。我們都知道,二戰的起因是德意日三大法西斯軸心國因為自身的貪婪引起的戰爭。這場戰爭的戰火點燃了亞洲、歐洲大陸,影響了世界上的一半人口。給全世界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即使是我們最終贏得了二戰,但當年德國的表現依舊讓我們心悸不已。
  • 蘇聯能擊敗強大的德國,為何卻打不贏一個弱小的阿富汗?
    在二戰時期,德國和蘇聯在東線戰場上打得非常慘烈,而最終蘇聯擊敗了強大的德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蘇聯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國際地位,這也就是得二戰結束以後,蘇聯成為了世界上惟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抗衡的國家,而二戰結束後,美國領頭成立了北約組織,而蘇聯則創建了華約組織
  • 從影視作品到書籍文獻,抹殺蘇聯二戰貢獻,美國忙了70年
    隨著冷戰開啟,美國政府認識到意識形態對抗的重要性,逐漸開始以隱蔽的方式,圍繞二戰話題大做文章。1950年的一部美國電影《空投豔史》講述了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如何反擊蘇聯對柏林的地面封鎖。電影主人公美國空軍士兵參加了那場超過1.2萬架次的龐大空運行動,粉碎了蘇聯斷絕柏林供給的「險惡用心」,同時收穫了戰敗國美女的愛情。這部充滿鐵漢柔情的電影無形中也在譏諷蘇聯為捍衛自己二戰成果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