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國和蘇聯都在二戰戰敗,美國可否戰勝德國?

2020-12-22 軍迷班長

引言

二戰爆發後,美國宣布中立,並不參與戰爭,也因此給雙方販賣軍火,養精蓄銳,大發戰爭財。美國加入戰場,純屬意外,日本為了利益,不得不向美國動手,宣告開戰,這也讓美國大怒,必須把損失的利益從日本身上找回來。之後,美國發現日本的資源並不足以彌補損失,於是,他就把目光投放到歐洲戰場,美國也正式加入歐洲戰場。美國無論在亞洲戰場,還是在歐洲戰場,都獲得很多利益,並且付出的代價很少。

歐洲戰場,英國與蘇聯對抗德國並不是很輕鬆,德國的陸戰隊,可以稱為世界最強,其他國家的部隊都無法抵抗。在於英國對戰的時候,差點把英國滅國,之後與蘇聯對戰,也是因為天氣等原因,才迎來戰敗。並且,德國戰線拉扯過場,補給跟不上行軍的速度,因此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前方戰爭武器彈藥都不夠了,而後方卻在慢慢地趕路,這就是德國的狀況。德國在歐洲戰場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戰略部署出錯。如果再重新來一次,步步為營,那麼英國與蘇聯還真的抵不過德國。

德國如果步步為營,首先被滅的是英國,與英國對戰時,德國犯下一個重大錯誤,那就是低估了對方的空軍,轟炸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導致德國傷亡過大。而這也導致德國出現資源短缺,讓德國不得不與蘇聯開戰。德國與蘇聯開戰,都是因為與英國對戰,損失慘重,為了掠奪資源,必須與德國開戰。但與兩國同時開戰,德國依然不落下風,前期戰無不勝。如果德國穩紮穩打點,蘇聯與英國真的不是他的對手。而德國與美國又孰強孰弱呢?美國能單獨對抗德國麼?

當德國吞併英國與蘇聯,美國還真的沒有這個能力與德國抗衡。德國吞併英國與蘇聯,意味著德國已經掌控整個歐洲,把整個歐洲當作自己的後備資源,無限武裝壯大自己的實力,美國即使在前期養精蓄銳,也不是德國的對手。德國的實力本身已經十分強大,再加上歐洲其他的勢力,在歐洲的底盤是不可動搖的。另外,美國也不能使出全部力量遠徵,他還需要注意日本,在海上力量,日本並不弱於美國,這讓美國十分忌憚。

而作為一直想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顯然不同意這樣的事情,但正面也打不過德國,那麼會怎麼辦?美國一定會先拿日本下手,把日本滅了,聯合中國,一起對抗德國。如果德國成功統一歐洲,那麼想要對抗德國,美國只能拉攏中國,如果不拉攏中國,美國也會隨著亞洲被佔領,而隨即毀滅。所以,美國不可能讓這種情況發生,一定不允許英國與蘇聯戰敗,否則迎接他的也是毀滅。

也許日本偷襲美國是個意外,但美國參戰並不是一個意外,他無論如何,都會站在英國蘇聯中國這邊,而不是德國日本。德國與日本,無論哪一個取得勝利,最終都會影響美國的地位。而且,就算英國、蘇聯與中國,在戰爭中處於上風,美國出兵也能從德國手中敲詐點資源錢財。無論怎麼算,美國派兵,出徵德國與日本,是百利而無一害。二戰也讓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而這一切都在美國的算計中。

結語

美國對德國的忌憚程度有多深?德國戰敗後,被蘇聯與美國硬生生一分為二,分為西德與東德,為什麼日本沒有這樣的待遇,因為他們不怕日本崛起,而是怕德國死灰復燃。日本崛起不可怕,身為島國,已經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最終發展成什麼樣,美國與蘇聯都有辦法治他。並且,日本身邊還有一個龐然大物中國,能有效制約日本的發展。而德國卻不同,德國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不能讓奇蹟再次發生,所以才分裂德國。

相關焦點

  • 如果美國沒有捲入二戰,日本和德國會戰敗嗎?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不參戰,對最終的結果我想並不會有什麼改變,最終的勝利依舊屬於熱愛和平的我們,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場人類有史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這場戰爭中,作戰區域面積達到可怕的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好在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共同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告終。
  • 二戰德國如果戰勝蘇聯,會轉移戰線進攻英國嗎?
    哪怕是在德軍戰敗的蘇德戰場上,想要成功的擊斃德軍的一股力量,蘇軍至少要多損失一倍。在德國剛開始入侵蘇聯的時候,蘇聯自己國家的人對蘇軍都沒有信心,都懷疑,他們不能夠保住蘇聯。 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短時間內把蘇聯變成其在東歐地區的戰略部署,那麼德軍的下一個入侵對象,就很有可能打到北美洲了。
  • 二戰時如果美國保持中立,英國和蘇聯還能不能擋住德國
    很多人認為,如果美國人沒有參戰,一直苦苦支撐的英國和蘇聯必敗,德國、日本以及義大利將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真是如此嗎?二戰時如果美國保持中立,英國和蘇聯還能不能擋住德國?其實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因為兩國能不能打贏德國,主要取決於英國人的態度,就看英國人會不會拼死援助蘇聯。我們先來分析下戰爭局勢。蘇德戰爭前,一直是英國人單獨對抗德國和義大利。
  • 如果美國不參與二戰,結局又將如何?我們還能打敗德國和日本麼?
    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場人類有史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這場戰爭中,作戰區域面積達到可怕的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好在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共同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告終。
  • 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
    導語: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眾所周知,二戰前期美國是沒有參與戰鬥的,他參戰的契機在於「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續大夥應該都知道了,美國摧枯拉朽的攻勢,日軍招架起來十分吃力,初期建立的優勢慢慢丟失,隨後走上失敗的邊緣。那麼如果日本沒有招惹美國,他也找不到藉口參戰的話,單單靠蘇聯還有英國能夠擋住的德國嗎?看看邱吉爾在做什麼就懂了。1941年6月,德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大部分停止和英國的交鋒,轉身朝著蘇聯方向駛去。
  • 絕口不提蘇聯貢獻,川普大言不慚,稱美國和英國一起戰勝納粹
    近日,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75周年日,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慶祝與思考歐洲勝利日》的文章,其中不僅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而且美國總統川普在接下來的一段講話中也對蘇聯反法西斯的貢獻和犧牲隻字未提。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各國實力,美國排第一,德國蘇聯緊跟其後,英國也不差
    美國排在第一位,毫無疑問,由於本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美國的工農業能夠安全,巨量生產,無論是糧食產量、發電量、石油量、商船噸位等等指標,美國都無可辯駁排在第一位。至於武器生產數量,就更不用說,民主國家兵工廠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僅各類航母就造了100多艘,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二戰結束後,美國共有1000多萬軍隊。
  • 如果蘇聯被德國打敗,德國接下來會攻打哪國?答案出人意料!
    俗話說,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對二戰時的德國來說,雖然其軍事實力要遠遠超過大部分國家,甚至是連英法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都不是德國的對手。然而由於在1941年的蘇德戰爭中,德軍錯誤了低估了蘇聯軍隊的實力,在打了近一年的時間後慘敗了。而在蘇德戰爭中的失敗,不僅讓德軍折損了大量的兵力,同時也讓德國徹底失去了在二戰中獲勝的可能。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日本基本上把東亞和南亞的國家都給得罪了,德國基本上把歐洲的所有國家都給得罪了,要知道當時的英國他們的殖民地北非也是有的,這個地方也是德國和英國爭奪的地盤,所以說他們這些軸心國是向全世界宣戰一點都不誇張。本來他們結盟之前,德國是有向中國出口武器的,但是宣布和日本結盟之後,德國和中國的所有的聯繫就中斷了。
  • 二戰時,如果當時德國先進攻英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德軍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主要原因在於,其擁有強大的火力、靈活的機動性和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由於其所擁有的裝備優勢,在戰鬥時正確的決策,於是在二戰前期,德國一下子擁有了巨大的優勢。不過說到持久戰,德軍就不再有那麼強大的優勢了,而且,當時它的對手還都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它。很多人在回顧二戰的時候,認為如果蘇德戰爭中,德國沒有拖那麼長時間,而是快速打敗了蘇聯的話,二戰的結果可能就不是現在這樣。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文/寂寞的紅酒 1945年,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漸進入尾聲。打了數年終於贏得勝利的美蘇英終於長出一口氣,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期待已久的人們總算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不過,就在歐洲戰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卻跳了出來。
  • 二戰中如果德國單挑蘇聯,蘇聯會是對手嗎?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美英蘇等國家紛紛捲入戰爭。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蘇聯在二戰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美英的幫助下,蘇聯人打敗了德國軍隊,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儘管蘇聯人在蘇德戰爭中擊敗了德國,但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美英的幫助,單憑蘇聯自己是打不贏德國的。
  • 二戰之中,如果沒有美國英國等國家,德國和前蘇聯相比誰更強大?
    他們在戰場上擁有著一定的主動權,往往是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對整個戰爭的發展和結束起著重要作用。二戰時期,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發展實力差距極其大,蘇聯和德國在戰場同時擁有很高的地位,如若沒有美國英國等國家,德國與前蘇聯相比誰更強大呢?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二戰時候,如果英國投降,納粹德國將統一世界
    二戰開始時間在歐洲人眼裡,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才是二戰開始的標誌。而二戰早於1937年7月7日日本進攻盧溝橋就已經真實地發生了。但是,納粹德國在完成一年的整軍備戰後,於1939年以閃電戰快速突襲波蘭,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聽到這個消息後歇斯底裡的破口大罵:「我們都被騙了,我們這位柏林先生竟然如此貪得無厭」,看著自己手裡以出賣捷克朋友利益換來的《慕尼黑協定》,想起曾經在機場揮舞著協定自信地向國民宣稱「這是歷史上第二次英國首相從德國帶回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和平。」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面對法西斯盟友德國的請求,以及對蘇聯豐富資源的渴望,日本還是無法下定出兵蘇聯的決定,卻選擇派出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企圖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放棄幫助盟友攻擊蘇聯,挑起與美國的戰爭,日本的這一操作不僅出乎各國的意料,也成功將美國推向了法西斯的對立面。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成功讓法西斯勢力走向滅亡,奠定二戰後的新秩序。那麼,日本為何出現這一重大決策失誤呢?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1939年,日本在偽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與蘇聯打了一仗。這場戰役雙方投入了近20萬兵力,在蘇聯超過7:1的坦克裝甲車、6:1火炮數量,3:1兵力優勢下,蘇聯戰勝了日本。蘇聯雖然贏了,但是傷亡比日軍高,消耗的軍事物資也比日軍高很多。
  • 二戰戰敗後,為何日本不得擁有軍隊而德國可以?
    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中最核心的兩家就是納粹德國和日本,這兩個邪惡政權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可謂暴行累累,罪惡多端。在反法西斯勢力的打擊下,這兩國最終都在1945年失敗,並接受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