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鄱陽湖水文站全線告急,有水位高出堤頂1米多…近期強降雨與98...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6月29日以來,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最新衛星監測顯示,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為近10年最大,鄱陽湖流域正面臨199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洪形勢。

今天上午,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召開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發布會吹風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 洪澇災害嚴重。 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 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 其餘大江大河 水勢平穩。

應急管理部表示,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倒塌房屋2.8萬間。累計緊急轉移224.6萬人次。

衛星監測: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為近10年最大

據12日公布的數據,衛星遙感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較7月2日擴大352平方公裡,達4206平方公裡,為近10年來最大,較歷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裡)偏大兩成,五大支流入湖口溼地大面積被淹。未來幾天鄱陽湖水位將繼續上漲,水域淹沒範圍逐步擴展。

△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4個水文站超歷史水位

鄱陽湖的各水文站全線超警,至少有四個水文站出現超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

7月12日21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為22.62米,超警戒水位3.62米。較歷史實測最高水位22.52米(1998年8月2日)高0.10米。

此外,截至7月12日7時,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22.61米,達到22.74米,超出1998年的歷史極值水位0.13米;

截至7月11日21時,鄱陽湖康山站水位22.44米,較歷史實測最高水位22.43米(1998年7月30日)高0.01米

7月12日7時,江西鄱陽湖棠蔭站出現超歷史洪水位,達到22.58米,較歷史實測最高水位22.57米(1998年7月30日)高0.01米,水位仍在上漲。

鄱陽縣境內多處圩堤漫決

據新華社消息,7月13日,鄱陽湖流域昌江水位持續上漲,昌江圩堤部分堤段水位已高出堤頂1米多,隨時有漫堤風險。昌江圩堤距離鄱陽縣政府所在地直線距離不到3公裡,危及縣城安全。

圖片來源:新華視頻

鄱陽縣問桂道圩漫頂決堤 封堵進入攻堅階段

7月8日20時35分左右,江西省鄱陽縣問桂道圩發生漫頂決堤險情。 據介紹,缺口全長約127.4米。

參與填補決口工作的救援人員頂住高溫、疲憊,不耽誤工程進度。每次大約倒6至8車的填補料,就會使用推土機推一次進行決口填補,整個工作井然有序。

經過連日的封堵施工,截至12日17時許,快一半的缺口已被填補住。然而,由於決堤處的龍口變窄,流速變快,填補工作越是到中間越難。目前已進入最焦灼的攻堅階段。總臺央視新聞記者乘衝鋒舟帶大家從水面直擊封堵施工情況。↓

鄱陽縣昌北圩堤加固加高工作正在進行中

鄱陽縣江家嶺村的昌北圩堤出現決口,目前水位仍在不斷上漲,圩堤加固加高工作正在進行中。

水利部:6月以來全國433條河流超警

今天上午,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召開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發布會吹風。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我國即將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當前長江和太湖流域的形勢依然嚴峻,預計後期雨帶將會北抬,淮河等北方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介紹,今年及後續將安排建設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後預計可新增防洪庫容約90億立方米,治理河道長度約2950公裡,新增灌溉面積2800萬畝,增加年供水能力約420億立方米。工程匡算總投資約1.29萬億元,能夠帶動直接和間接投資約6.6萬億元。

蘇偉介紹,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累計下達2020年度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528億元。

六問南方強降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

記者就此專訪多名氣象專家,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一問: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

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近期南方暴雨之強可見一斑。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計降水量超過800毫米。

7月8日,浙江新安江水庫9個洩洪閘孔全開洩洪,這是自1959年9月該水庫建成以來的首次。

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比如在7月4日至10日的強降雨過程中,湖北黃梅、浠水,江西吉安、峽江,湖南隆回等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雨量突破極值。

暴雨給長江流域防汛帶來了壓力,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二問: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是,與1998年我國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降水如何?

「綜合考慮範圍、持續時間和雨量發現,6月27日以來(截至7月9日)的我國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來第五強(1998年第一)。」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說。

7月8日,一場大暴雨導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遷清公路多處出現山體滑坡。相關部門緊急奔赴一線開展災情調查和路面清障等工作。

三問:近期南方暴雨為何陷入「車輪戰」?

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頻繁出現強降雨過程。其頻繁性不僅體現在強降雨過程多,而且強降雨一輪接一輪,間歇期非常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解釋,這主要與今年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有關。

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恰恰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具體來說,今年6月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而持續發生。

四問:是否梅雨在作怪?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氣候似乎越來越反常,那麼此次持續強降水背後是異常的氣候在作怪嗎?

據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介紹,引發此次強降水過程的是一隻「怪獸」——梅雨。具體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是長江中下遊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原因。

五問:防汛壓力會否減輕?

短暫的間歇期之後,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帶又將南落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此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重慶東部、貴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提醒說,即使7月中下旬雨帶東段北抬,長江流域防汛的壓力並不會減輕,長江中上遊地區的明顯降水依然會給水位高位運行的江河庫湖帶來威脅。

六問: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會愈加頻發嗎?

每一次大暴雨、高溫、颶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時,都可能是大自然在給人類發出警示信號。那麼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是:未來,這樣的極端事件會越來越頻發,甚至成為一種「新常態」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21世紀全球部分地區的高溫和暴雨事件將趨多,乾旱程度將加劇,威脅各國糧食、水資源和能源安全。

「雖然目前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比如南方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說。

事實上,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發生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

1961年至2019年全國暴雨日數歷年變化 圖/國家氣候中心

1961年至2019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歷年變化 圖/國家氣候中心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未來全球範圍內一些極端事件的出現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將顯著增加,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央視網、國家發改委官網

相關焦點

  • 鄱陽湖水位高出堤頂1米多,未來極端天氣會更加頻發嗎?
    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據新華社消息,7月13日,鄱陽湖流域昌江水位持續上漲,昌江圩堤部分堤段水位已高出堤頂1米多,隨時有漫堤風險。昌江圩堤距離鄱陽縣政府所在地直線距離不到3公裡,危及縣城安全。12日0時,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或將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 江西長江湖口站逼近警戒水位 鄱陽湖都昌站首超警戒水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連日來的降雨以及上遊來水影響,長江湖口站水位快速上漲,逼近警戒水位19.50米。鄱陽湖都昌站水位上漲至19.02米,今年以來首次超過19米警戒線。長江湖口站逼近警戒水位7月5日17時,長江湖口站水位達到19.33米,逼近警戒水位19.50米。通過航拍畫面可以看到,鄱陽湖口煙雨朦朧,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湖清江濁,「江湖兩色」尤為分明。
  • 江西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 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倒灌」現象
    央廣網九江7月8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吳寶冰 徐會剛)江西省水利廳7月7日發布消息,受長江幹流洪水頂託影響,鄱陽湖發生倒灌,水位持續上漲,截至7月7日18時湖口站水位達到20.06米,已超警戒線0.56米。7日下午,在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的石鐘山腳下,往日湖水北去變成了江水南下,長江之水倒灌鄱陽湖,攜帶著沿岸的枝葉形成了一條水流線。
  •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07-13 11:27:15 來源:千龍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 ...7月11日21時,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22.61米...
    【多個水文站破1998年歷史極值】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昨天6時至今天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記錄!7月11日晚,江西先後有三個水文站突破歷史極值,且水位均仍在上漲。
  • 夏汛日報:淮河水位持續上漲 安徽防汛應急響應提至I級
    應急管理部19日發布未來三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預計20-22日,南方雨勢減弱,主雨帶北抬,淮河流域將有強降雨過程,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幹支流、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仍將維持高水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內澇風險持續。
  • 汛情嚴重,多難興邦,多地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仿佛《出埃及記》的十災降臨。這幾天,南方地區出現連續強降雨天氣,多地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侵襲。水位屢創新高,而且未來幾日長江中下遊流域依舊暴雨不止。各地汛情情況江西:11日啟動一級響應。今年江西省7月1日-10日的降水量超過了往年7月整月的降水量。其中南昌的降水量更是往年7月整月的4倍。很多房屋倒塌,城市內澇嚴重。鄱陽湖3個水文站水位於12日突破1998年的歷史極值,都昌縣3000多名群眾被轉移。
  • 長江重慶段迎最大洪峰:水位突破191.41米,洪崖洞變成「水簾洞」
    受近期四川盆地連續強降雨影響,沱江、涪江發生超保洪水,岷江發生超歷史洪水。8月19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兩路夾擊重慶,形成流量超過7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2020年8月20日4時,位於長江重慶段的寸灘水文站內,江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81年洪水位191.41米」,這標誌著長江重慶段出現突破1981年歷史極值的洪水位。重慶長江寸灘水文站,是長江上遊重要的基本水文站,其水位高低直接關係重慶中心城區安危。
  • 7月入汛以來,洞庭湖、鄱陽湖、太湖三大淡水湖依次「水滿為患」
    長江中遊、下遊流域大部持續被雨水籠罩,部分水文站出現水位超警。6月28日起,湖南省持續出現強降雨,加上長江洪水的頂託,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漲。7月5日,湖南省防辦、省應急管理廳發出重大汛情專報,洞庭湖水位全面超警,部分幹流、支流水位漲幅較大。
  • 江蘇揚州沿江潮位全線超警戒水位 鎮揚汽渡適時停航
    同時,受強降雨影響,今天(7月19日)起,鎮揚汽渡將依據水位適時停航。7月19日上午,長江揚州段水位快速上漲,鎮揚汽渡停航。 孟德龍 攝受長江2號洪水、淮河1號洪水以及農曆六月初三天文大潮疊加影響,長江潮位將進一步上漲,防汛形勢極其嚴峻。經綜合會商研判,18日揚州發布長江洪水紅色預警。
  • 鄱陽湖水位跌破9米 逼近極枯水位
    央廣網湖口12月16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李學華)12月16日15時,鄱陽湖湖口站水位跌至8.74米,逼近8米的極枯水位線。  據水文部門分析,受長江上遊來水和江西五大河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入湖流量減小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將持續下降。
  •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位跌破9米 逼近極枯水位-中新網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位跌破9米 逼近極枯水位 (1/4) "← →"翻頁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受此影響,水利部長江委11日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根據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1日12時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湖區、大通以下江段、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
  • 今明兩天長江武漢關水位將持續回落 專家稱不排除「複式洪峰」形成
    長江幹流漢口站,洪峰水位28.77米,峰現時間7月12日23時。為何洪峰比預計提前一天進入武漢並離開,洪峰過後還會有下一輪洪水嗎?13日晚,記者採訪長江委水文局相關專家獲悉,14日-15日,長江武漢關水位將持續回落,預計14日8時降至28.72米,15日8時降至28.57米。
  • 新一輪強降雨要來,這場雨會下到什麼時候?
    杭州的梅雨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到現在還沒有出梅的跡象,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想問,為什麼今年的雨水那麼多,究竟要下到什麼時候,未來的極端天氣是不是會越來越多?中央氣象報就此採訪了多位氣象專家多角度詳解了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今年雨水不是一般多,是真多!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根據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020年7月11日12時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湖區、大通以下江段、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
  • 六問近期南方強降雨為什麼持續這麼久,強度這麼猛?
    記者就此專訪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等專家,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一問: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近期南方暴雨之強可見一斑。
  • 釋新聞|警戒水位和保證水位有啥區別,何時啟用蓄滯洪區分洪
    7月14日,江西省水文局發布消息稱,當前鄱陽湖湖區已出峰緩退,目前水位仍超警戒3.45米,江西省水文局14日10時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7月15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汛情通告(第9號),通告指出,長江一號洪峰已通過安徽省江段,當前安徽省長江幹流仍全線超警戒水位。
  •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四級、三級、二級、一級!防汛應急響應不斷升級。江西省鄱陽縣鄱陽鎮問桂道圩堤搶險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7月12日攝)。
  • 武漢長江水面高懸於沿江大道,數百民眾連夜裝沙袋加固閘口
    在武漢港18碼頭,可以看到江面已經比路面高出很多。長江二橋下面,大約有100餘人裝沙袋防汛。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武漢7月12日至17日降水仍將持續。據武漢市防辦,預計7月16日,長江漢口站水位將漲至29.2米,達到歷史第三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