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 梨花傳香」!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梨園文化休閒公園

2020-12-26 通州創森

隨著城市副中心建設

通州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

這不,一個能感受

「風吹麥浪」美景的新公園

就要來啦~

城市副中心將規劃建設「梨園文化休閒公園」 。

公園位於梨園鎮大稿村,建設規模154畝。結合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城市森林作為公園主題,打造一池三丘、丘林溪谷、四季花谷等景觀,且保留原先的部分「網紅麥田」,讓市民在親近自然、享受綠色空間時,能繼續感受到「風吹麥浪」的美景。

★大概位置就在這↓↓

京洲中街

北京市通州區

草木繁盛、野趣十足

道路隨地勢高低起伏

慢跑道蜿蜒著伸向遠方

登高望遠,麥浪滾滾

恰似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規劃中的梨園文化休閒公園在設計上,將全園形成起伏緩丘地勢——

三季有花

四季常綠

以梨花為代表春花主題,春季景觀再點綴杜梨、彩葉豆梨等特色品種,在高低起伏地形的映襯下,使得公園在春、秋兩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

公園建成後,四季花谷為特色,梨花文化在公園內外呼應——

在谷地林緣廣植灌木,自北向南依此為「桃花梅香谷、海棠丁香谷、玉蘭紫薇谷」,谷內將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充分整合丘、林、田等生態要素元素。

公園建設將依據傳統造園理法打造「一池三丘 一軸多點」的空間結構。

「一池」

即該公園中心聚合的下沉水池空間,充分利用下凹式綠地,集雨設施形成旱溪景觀,最終形成林溪相映、四季花谷的景觀印象,再點綴小型噴泉,作為綠色空間的「城市客廳」。

「三丘」

為三組覆土建築的外形土丘,土丘上廣植灌木和喬木等植物,形成「以林為底、以丘為脈、綠樹相擁、交相輝映」的總體布局。

「一軸」

隱藏於森林緩丘之中,形成貫穿整座公園的活動空間,屆時將完成園路鋪裝、地磚鋪設、休閒座椅安裝等,兩側廣植花草樹木。建成後,綠地草坪與各種高矮喬灌木等植物搭配,相得益彰、環境優美。

「多點」

指該公園中多樣性的活動空間,在西側地塊設置兒童活動區,滿足市民遊園休憩需求,市民可在土丘上憑高遠眺,休閒放鬆。

鋪設2公裡慢行步道

公園還將鋪設慢行步道環線,總長2公裡。

每個地塊形成獨立慢性環路,共三個小環,每個長度約500米,在地塊兩側預留醒目標識,與市級綠道銜接起來,形成綠道網,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低碳出行、休憩暢遊的選擇。

建成後,市民沿路徜徉其間,可充分體驗不同季節呈現的不同風光,這裡也將成為市民周末休閒好去處。

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梨園文化休閒公園共分為4個地塊,四周為規劃道路,依據城市副中心控規要求,公園建設規模為 102847平方米(154.27畝),最北側地塊將作為二期施工範圍。

公園建成後,預計服務人群4.77萬人,日接待人數最多可達5000人。

(文章內容源自:北京通州發布)

相關焦點

  • 通州城區唯一麥田將變身休閒公園!四季美景不斷!
    ↑圖源:小小鳥  據了解,這裡將規劃建設「梨園文化休閒公園」 。  公園位於梨園鎮大稿村,建設規模154畝。將以城市森林作為公園主題,打造一池三丘、丘林溪谷、四季花谷等景觀,且保留原先的部分「網紅麥田」,讓市民在親近自然、享受綠色空間時,能繼續感受到「風吹麥浪」的美景。
  • 通州網紅麥田上要建新公園,金黃麥浪添「四季花谷」
    北青社區報記者從區園林綠化局了解到,通州這片網紅麥田將被打造成」梨園文化休閒公園「,按照目前公園規劃,部分麥田將被保留,市民仍可感受風吹麥浪的美景,同時,公園將以城市森林作為公園的城市界面形象,一池三丘、丘林溪谷等景觀的打造也將讓市民在森林花谷中隱去城市喧囂,用另一種全新的方式親近自然。
  • 城市副中心建設四周年 從規劃藍圖變成現實畫卷
    城市副中心,早已在時不我待、日新月異的建設速度中從規劃藍圖一點點變成現實畫卷。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副中心,正是這一恢宏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標誌性事件。從孕育到橫空出世再到迅速成長,短短4年時間,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序拉開建設框架。運河重生 打造副中心文化名片北運河是通州的文化名片。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作者:胡九龍為什麼要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是什麼?實現路徑是什麼?現在建設發展得怎麼樣?這些問題,要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實際,從認識和實踐層面來回答。
  • 鄭州又一個核心板塊規劃出爐,將打造鄭州南部城市副中心!
    至此,鄭州南部人民翹首以盼的融「健康生活、醫療康養、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南部新中心即將在頂層設計引領下,逐步拉開建設大幕。01功能定位二七新區核心板塊將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以大健康產業為主導,綠色、金融產業為驅動,城市生活配套為保障,構建人、城、產融合的健康城市產業體系。
  • 城市副中心 千年之城展開框架
    常鳴 攝城市副中心剪影。本報記者 白繼開 攝2016年5月27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這座千年之城從此奏響建設序章。時光流轉。今天,距離這一重要會議召開已經四年時間。
  •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生態廊道逐步成型:從一抹綠到一片林
    除了銀杏林,遊樂設施、雕塑景觀、健康步道一應俱全,配合環首都綠化帶建設,這裡以生態休閒旅遊為基調,整合了銀杏林賞景、科普教育、健康運動、音樂節慶、露宿營地、農業觀光等功能,打造親綠、親水、親近自然的生態休閒旅遊環境。這段時間冬季降溫,沿著潮白河向東走,每天都能見到園林工人對新栽種的國槐、法桐、柳樹等悉心養護。
  • 一抹綠到一片林,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廊道正逐步成型
    萬畝銀杏林內的兒童樂園吸引孩子前來打卡除了銀杏林,遊樂設施、雕塑景觀、健康步道一應俱全,配合環首都綠化帶建設,這裡以生態休閒旅遊為基調,整合了銀杏林賞景、科普教育、健康運動、音樂節慶、露宿營地、農業觀光等功能,打造親綠、親水、親近自然的生態休閒旅遊環境。
  • 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為什麼大興機場臨空區比不了城市副中心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副中心出現了11次,分別為:1、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市級機關順利遷入。2、城市副中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3、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
  • 「策青年跑全民健身,展副中心建設新貌」——2020北京城市副中心...
    12月5日上午,備受期待的「2020北京城市副中心青年跑」活動,在北京市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拉開帷幕。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青年跑活動,由北京團市委機關工作部、通州團區委、北投集團團委、通州區青聯聯合主辦,旨在組織副中心青年感受「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副中心生態格局,踐行「健康工作、快樂生活」文化理念。
  • 泉映梨花 自在清流
    近年來,清流鎮堅持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以鄉村振興戰略及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為契機,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子,並提出「一園三區」規劃(「一園」指堅持公園城市理念,充分發揮良好資源稟賦比較優勢,通過鄉村美學價值挖掘,梳理盤活鄉村空間、生態、人文等資源,推動清流鎮「全域景區化」發展,讓農田成景觀、農居成景點、農村成景區,建設美麗鄉村公園;「三區」指依託艾蕪文化,採取「艾蕪+林盤+鄉愁
  • ...環球主題公園,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臺湖演藝小鎮打造副中心文化...
    臺湖演藝小鎮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 近日,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將逐步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並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杆。
  • 北京城市副中心GDP今年預計達1080億元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昨日舉行。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發改局局長、市發改委副主任張豔林介紹了「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未來五年,副中心將建成城市綠心三大建築,建成一批優質學校等。此外,副中心率先啟動9個家園中心規劃建設,首個社區級家園中心中倉家園中心已結構封頂。
  • 未來5年每年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 城市副中心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
    城市副中心範圍內5座車站明年將實現開工。綠心三大建築3年後交用隨著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的實施,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務、城市品質等,在未來5年將得到顯著的提升和改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城市綠心三大建築、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北京學校、北京景山學校通州校區、路縣故城遺址公園等都將在「十四五」期間竣工投用。
  • 主樓衝出「正負零」,城市副中心博物館致敬「運河之舟」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日前傳出捷報——主樓已出「正負零」,正在進行首層結構施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的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機器轟鳴,混凝土攪拌車穿梭往來,7臺塔吊、14臺汽車吊更是構成了「起吊林」,在藍天的映襯下蔚為壯觀。北投集團是首都博物館(東館)全過程代建單位,負責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主樓外立面兩側為斜拉索結構,市民共享大廳為大跨度造型鋼木結構,造型獨特、結構複雜,構件加工與施工安裝難度空前。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新名片—臺湖演藝小鎮
    為適應城市副中心的整體規劃需要,舞美設計用房和舞美製作車間可以進行舞美布景的設計、研發、打樣、修補、培訓、交流、實踐,重點發揮引領示範和展示作用。未來,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不僅將為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演藝交流提供強有力保障,在通州臺湖演藝小鎮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同時還將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滿足首都人民尤其是城市副中心周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藝術文化生活需要。
  • 北京城市副中心「橋頭堡」效應顯現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產業重構、資源整合早已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帶動「通武廊」協同成長。近日,記者走進「通武廊」,看到城市副中心「橋頭堡」效應顯現出勃勃生機。共建「北運河文化帶」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也是連接京津冀的紐帶。
  • 碭山將舉辦2020梨園馬拉松秋季賽
    2020碭山梨園馬拉松(秋季)賽將於10月17日鳴槍開賽,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0名跑友齊聚「世界梨都」碭山,盡情揮灑激情汗水。作為今年安徽省首個官方線下賽事,2020碭山梨園馬拉松(秋季)賽按照高標準高要求傾力打造,始終堅持宣傳碭山文化特色,堅持樹立賽事品牌,著力把碭山馬拉松打造成地域特色、國內一流的城市標誌。
  • 風吹麥浪,向世界示好
    四月四月想起你,時時路遇櫻花從前,每日櫻花下,談幾句,就散你的事,總這樣,四十六年遊去你若記得,也不是愛自己太俊,不在乎別人偏偏是你的薄情,使我回味無盡by 木心風吹麥浪,向世界示好從小城向西很遠,才能遇見一望無垠的麥浪,過去不是如此,城市是個大馬猴,它糟蹋的玩具太多,東西南北都是它孿生兄弟的遊樂園。
  • 涉及城市副中心!北京重磅發布這個最新規劃
    提出未來15年發展目標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楊浚介紹,市規自委、市外辦組織編制了《專項規劃》,提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發展目標:  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到203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承擔我國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的首要舞臺、引領全球科技創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樞紐、展現中國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