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山東省膠州市益林書社社長潘由之,多年來在書法普及教育方面,始終堅持堅守在普及教育的第一線,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書法人才。眼下,為了能將傳統優秀文化發揚廣大,對於愛好書法藝術的貧困學子,他打算免費教學。
記者在位於阜安街道辦事處雲溪新村小區的益林書社看到,牆壁上掛滿了潘由之書法作品,多名學生正在練習書法。見到有的學生姿勢不端正、運筆不規範、筆法有缺點時,潘由之總是耐心的指點。「潘老師上課十分耐心,要求非常嚴格,經常鼓勵我們。每當我們取得一點成績,他比我們還開心,大家都喜歡上潘老師的書法課。」學生孫浩哲說。 據了解,潘由之,字逍遙,號東畔墨石。生於教育世家、書香門第,經過軍營淬火。自幼受家學薰陶,尤喜翰墨。追隨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首任會長、中國書畫人才研修部主任.中國楷書網創始人田英章老師學習多年。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楷書網註冊書法教師、青島市歐陽詢書法研究會理事、膠州市益林書社社長。
二十年來,潘由之醉心於歐陽詢楷書,修藝悟道,臨池不輟。其楷書出於歐而博採眾長,骨氣勁峭法度嚴瑾,於平正中見險絕,規矩中見精神,達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其作品在全國總工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八十周年」書法展並榮獲一等獎及中國文聯主辦的「一帶一路」新疆書展並榮獲三等獎。2016第七屆中國文化書畫藝術大賽、中國楷書網精品展等國內外書畫大賽上分別獲得二等獎、金獎多次。2018年,他的六幅作品入選北京保利國際書畫展。其書法作品散見於《書法報》、《中國書法》等專業報刊和雜誌,並被新加坡、韓國及國內各大藝術館和友人珍藏。
「書法作為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薈萃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發展歷程中,不僅因其獨特的雄渾之美使文人墨客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廣大群眾的親睞。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書法教育已成了時代的吶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繼承和發揚這門古老的藝術,就必須重視書法教育,從基層推廣書法文化,是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潘由之說。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很多年輕人連硬筆都懶得動,就別說傳統的毛筆了。但也有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雖然喜歡傳統書法,但一些培訓班的學費卻很高,本身家庭狀況就很拮据,根本捨不得再拿出錢讓孩子報培訓班。他決定,只要有貧困家庭的孩子來找他學習書法,他分文不收,免費教學書法。
「秉承國學精髓、弘揚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堅守藝術高地的執念,我將不遺餘力研究書法國粹,將其普及教育傳播。」益林書社社長潘由之在傳統書法有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正統、鄙視醜怪,宗法前賢、厭惡時弊,以繼承和弘揚書法優秀傳統為己任。堅守在傳統書法這塊陣地上。
據介紹,免費學習書法的開啟,是膠州市書法文化的傳遞和延續,有責任的書法家應自覺承擔這一社會責任,忠實地繼承優秀傳統,認真研究,理性揚棄,投入到書法藝術的研習和慈善等公益事業之中,為書法藝術傳薪遞火。文/圖 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