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將成立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將成立

2020-12-14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12月17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建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將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正式成立。

該傳承基地由陝西省教育廳授牌,是集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研究機構。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賀詞

202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以鍾明善教授為主的研究顧問團隊,提供專家諮詢的堅強學術後盾;以解安寧教授為主的研究團隊,以「藥王山北朝碑刻書法傳習研究」為主要內容,申請了陝西省教育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科研項目,在眾多申請項目中成功獲批。

北碑風骨,震鑠古今。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之成立應時代之所需,堪當代(陝西)書法之幸事。實為弘揚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福音也。

——鍾明善

「藥王山北朝碑刻書法傳習研究基地」依託藥王山北朝碑刻資源,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書法學專業教師、專家為研究團隊,展開了北朝碑刻書法的傳播、學習和研究工作。已經有多篇關於藥王山北朝碑刻書法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專業核心期刊。學院依此契機,成立「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與基地形成合力,協同國內北碑書法研究專家,全面深入展開北朝碑刻書法的研究。

日本翰墨書道會會長郭同慶賀詞

祁碩森賀詞

王智傑賀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必須世代傳承的的文化根脈、文化基因,也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深厚基礎。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韓鈞(少巖)賀詞

陝西銅川耀州區藥王山因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棲隱於此而盛名日顯。藥王山造像題記碑刻的搜集整理濫觴於清末,受乾嘉學派與金石學勃興的影響,當地文人志士將境內所存碑石造像統一整理歸置於此,之後多次增補,逐漸形成現存規模,在陝西僅次於西安碑林,1962年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刻主要有北朝造像碑百餘通,隋至明摩崖佛造像四十五尊,宋至民國歷代碑石近二百通,明清石牌坊十三座,大型摩崖題刻兩處。另有隋代石棺及石獅、石虎、望柱、欄板等古代石雕(國家一級文物28通,二級文物68通,三級文物143通)。清末書法家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盛讚北朝碑刻書法涵括了「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等「十美」。康氏此論誠然有偏愛北碑之嫌,但在清代乾嘉學派的學術背景影響之下,為學界重新審視北碑書法的藝術價值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其中《姚伯多造像》等碑刻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之作,魯迅、于右任等人對此碑書法盛讚有加。藥王山北魏時期造像刻石題記書法與既有北魏時期的時代書風特徵,亦符合隸楷書體衍變過程中的客觀規律,在審美感知上表現為樸質厚重、率意簡真、爛漫稚拙等特徵。陝西藥王山北朝碑刻書法文字內容中佛教和道教融合的趨勢較為明顯,碑刻書寫中的「民間性」特點更為明確。對此展開研究傳播學習,對於擴展北朝碑刻的研究領域,深入挖掘陝西書法遺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嶽紅記賀詞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以傳承北朝碑刻書法項目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釐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價值與內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理念與路徑,並以此為起點,全面拓展北朝碑刻書法研究的新局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是中國北朝書法研究領域的鋪路者,任重而道遠。

北朝碑刻書法研究相關論文提要

「長安書風」藝術形式特點芻議

○ 解安寧

于右任將《姚伯多造像碑》與《廣武將軍碑》《慕容恩碑》並稱「三絕」。《姚伯多造像碑》書風自然質樸充滿天趣,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日本書家關野雄稱其為「一種罕見的楷書」。《姚伯多造像碑》書法「平畫寬結」,與平城時期、洛陽時期的書法既有相同之處,又存在著地域特色。本文以《姚伯多造像碑》為例,對相關學者提出的「長安書風」的藝術形式特點作進一步的闡述。

地域、時代與書風選擇

——藥王山北魏造像題記類型特徵與成因考論

○ 何慧斌

陝西銅川耀州藥王山北魏時期的碑刻造像題記的整理歸置始於清代後期,佛道造像的圖式與內涵,集中反映了此地在北魏時期多元的宗教信仰與民族融合的趨勢。與「平城體」「洛陽體」不同,受地域、時代和宗教等因素的重疊影響,藥王山北魏造像題記書法呈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本文從書法審美本體為切入點梳理藥王山造像題記書法的風格類型,並對其成因予以考論。

「長安書體」的成因、特徵及影響

○ 嶽紅記

通過考察出土的北朝關中地區造像題記,分析了「長安書體」的成因、特徵及其影響。分析認為,「洛陽體」只是魏碑體中的一個地域書法概念;除「洛陽體」之外,魏碑體還包括北朝關中地區的「長安書體」和甘肅河西地區的「涼州書體」以及其他地方的造像題記書體。研究結果糾正了書法史上對魏碑體書法認識的局限性,拓寬了魏碑體書法的地域概念與研究範疇。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龐阿倩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將成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成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成立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在西安成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12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暨「中國北朝碑刻書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舉行。
  • 將美育教育落到實處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篆刻)傳承基地在滬揭牌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以漢字為載體的篆刻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古文字的「活化石」。華東師範大學篆刻傳承研究歷史悠久,於今年9月入選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篆刻)傳承基地上海揭牌
    >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篆刻)傳承基地在華東師範大學揭牌。華東師大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以漢字為載體的篆刻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古文字的「活化石」。12日,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篆刻)傳承基地在華東師範大學揭牌;「大夏印社」同日成立。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書法報》2020年第49期(總299期)預覽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 傳承和發展中國篆刻藝術事業 文丨駱芃芃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作為「中國篆刻」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單位,積極推動中國篆刻藝術事業的發展。
  • 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在尼山揭牌成立、孔子文化節和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合辦、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發出《尼山倡議》等高規格、影響深遠的重大活動讓濟寧走在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前端。推出國內首部《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通俗讀本,被中紀委列為幹部推薦書目。孟子研究院依託陳來、王志民、李存山等儒學大家的學術優勢,開展了一系列高端學術研究活動。舉辦「四書」解讀,專家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對儒家經典進行全面細緻解讀,將學術研究、傳播應用相融並進,闡釋儒家思想歷久彌新的精神內涵,這在中國儒學文化史上尚屬首次。
  •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容浩然​為書寫中國夢•中華青少年書法公益大賽、傳承(中華)文化公益基金題字
    首屆書寫中國夢·中華青少年書法公益大賽全國總決賽暨頒獎典禮視頻傳承中華文化公益基金常務副主任李領彪,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澳門書法家協會主席連家生,香港書法學會主席容浩然,美國史丹福大學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中心執行主任王捷教授——傳承中華文化公益基金·攜手世界行啟動儀式視頻
  • 傳承地方戲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寧海平調」走進浙江工商職院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校園生根發芽」  「這個活動的舉行標誌著學校與寧海縣平調藝術傳承中心的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浙江工商職院教授、雅韻戲曲協會指導教師莊丹華說。  據悉,寧波市戲曲進校園首個高校實驗基地和寧海平調藝術首個高校傳承基地已於11月底落戶浙江工商職院,寧海平調教學將會成為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學校還將集中培訓對戲曲感興趣的學生,以「常規教學+興趣培養+比賽演出」的形式豐富教育教學內涵,深化教學改革,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愛,學有所成」。
  • 成立研究基地 傳承武術文化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吳然 文/圖)近日,福建省大學生體育協會南少林武術文化研究基地授牌儀式在泉州華光職業學院隆重舉行。福建省大學生體育協會秘書長邢尊明及該校領導嘉賓出席,師生近千人參加授牌儀式。 邢尊明向該校董事長吳其萃授牌,並向職業院校技藝大師黃樹煌頒發福建省大學生體育協會南少林武術文化研究基地主任聘書。
  • 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於中華世紀壇開幕
    2018年,民建北京市委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成立了傳統文化課題組,基於中華世紀壇的傳統文化資源提出「關於建設公共文化教育服務平臺」的提案,該提案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成果轉化落地,在世紀壇形成「美逢﹒佳節」中國傳統節日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 山東省大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指導中心落戶曲阜師大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李文振)6月11日,山東省大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指導中心在曲阜師範大學揭牌成立。
  • 黔西南州硬筆書法成立大會暨聯誼活動在興義舉行!
    出席成立大會的領導、嘉賓(謝達坤 攝) 黔西南州硬筆書法協會成立大會暨聯誼活動於2020年11月29日下午在興義市萬峰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
    本報曲阜11月26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馮帆)11月2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山東省曲阜市舉行,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
  • 我們接續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新聞中心-北方網
    版首語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2020年,傳統文化工作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020年,博物館在疫情下主動求變,「雲展覽」破局走紅;2020年,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我國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成為世界第一……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來」了。
  •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徐廷傑
    ,愛好攝影和新聞報導,各大網站發稿,為地方電視臺和央視相關欄目選送人才,經常組織和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民族孝道,鄒平家和孝道文化傳播中心創始人之一,山東加多代傳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會員,央視大眾春晚優秀歌手,2018年參加公益模範頒獎盛典,被評為時代楷模第十五屆中國公益形象大使,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 全國人大代表王勇超:研究傳承關中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和踐行...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院長、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王勇超今年兩會提交了《關於弘揚傳承大關中優秀文化的建議》,提出研究傳承關中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需發揮且善於發揮文化的深厚力量。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了多場講座,收穫了大量的「文化粉絲」。2020年12月6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海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李公羽發言會上,海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李公羽發言表示,文化強國,必須要有歷史文化作為堅實的基礎。同樣,文化自信的基礎也離不開歷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當代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精神內涵和文化資源,是文化強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