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詩,裡頭有一句:
他是在調侃米芾,說朗朗月夜,如果你看見有舟船駛來,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一定是你米芾的「米家書畫船」。米家書畫船,說的是崇寧年間,米芾任江淮發運使時,往返江淮所乘的那艘船。他喜歡收藏書畫,行止不離,於是有了「滿船書畫」,便在自己船上豎立一牌,上書「米家書畫船」。去看米芾的山水,都是雲山霧繞,山前有江流緩緩。可見是在船上所見,落在紙上。《春山瑞松圖》局部 宋 米芾
在舟船上行文人雅事,米芾其實不是第一人。古時候,文人做官遷任,常常坐船前往,小舟一葉,就是家了。
來往幅員遼闊的大地,在舟船上度過的光陰往往就是數旬,正好騰挪出一段沒有外物外事幹擾的時間,專心於讀書、作詩、寫字、畫畫。明人姚綬就說,「舟中賴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在舟中畫畫,便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意趣好多。
《鵲華秋色圖》局部 元 趙孟頫
趙孟頫從家鄉太湖北上,就是走的水路。一路上,三十餘日裡,他攜《蘭亭》為伴,說:「秋冬之間而多南風,船窗晴暖,時對蘭亭,信可樂也。七日書。」南風吹拂,陽光很暖。從船中的窗戶往外看,是山水,而手中捧著的,是《蘭亭序》,是莫大的快樂,於是洋洋灑灑,寫下《蘭亭十三跋》。
▲
當順著江流而下,不動的是小舟,流動的是兩岸,便是真正的臥遊。人且行且看,連綿的山川是流動的風景,可入眼,可入心,可入畫。
如此,小舟一葉,便是最好的工作室。
舟中可作畫,畫中有小舟。今天與你一起看。
🚢 🌊 🌕
中國畫裡,乘舟垂釣江中,是常見的圖式。
水面寬闊浩渺,小人駕一葉扁舟,執一根魚竿,並不真正收穫些什麼。之於古往今來的文人,漁樵江渚之上,寄寓著一份隱逸江湖、笑談古今的理想生活。雖身處廟堂之高,無法至江湖之遠,但至少,可以把它畫下。
《秋江魚艇圖》局部 宋 許道寧
《山水冊》 清 髡殘
《山水十二開》局部 清 華巖
《山水圖冊》局部 清 石濤
《江山攬勝圖》局部 清 石濤
《設色山水冊》局部 清 石濤
水面上,不止有一芥小舟,也會有巨帆大船。二者的大小之別,如同芥子與須彌,相同的是,它們都被水面承託。
如果把水面視作一面鏡子,映照一粒芥子,與須彌山一般的巨帆,並無什麼不同。船行過後,水面便恢復平靜了。
《雜畫圖冊之遠浦歸帆》 明 陳洪綬
《遠浦歸帆圖》局部 宋 牧溪
《會稽山圖》局部 明 佚名
《雜畫圖冊之黃流巨津》 明 陳洪綬
從前車馬慢,說的也是小舟。在動輒經行數月的年歲裡,踏上小舟,或許就是天涯海角之別。
畫裡,當人們在岸邊送別,結伴出遊,深夜尋訪時,總有它在。所以小舟是個見證,見證無數離別的時刻,也見證船行日日的喜樂哀愁,知己好友的陪伴應和。或與眾相伴,或獨自行船,都有情深。我來送送你
「後會有期」
《蓮溪漁隱圖》局部 明 仇英
我們一起
《溪山漁隱圖》局部 明 唐寅
《溪山漁隱圖》局部 明 唐寅
《風雨歸舟圖》局部 明 戴進
《雪山圖》局部 元 曹知白
《石湖泛月圖》局部 明 文徵明
《春山泛舟圖軸》局部 元 胡廷暉
和自己😌
《山水人物冊頁》局部 明 陳洪綬
《山水冊》局部 清 石濤
《人物山水圖》局部 清 金農
《東林避暑圖卷》局部 明 文徵明
《山水花卉圖冊》 清 石濤
石濤為他的這幅《山水花卉圖冊》題詩:
「潦倒清湘客,因尋故舊過。買山無力住,就枕索拳寧。放眼江天外,賒心寸草亭。扁舟偕子顧,而且不簞丁。『停』書之『過』,登舟故爾。白沙江村留別,枝下人寫。」
同行人正催他登舟,到江上遊玩。所以落款的時候,把「停」寫成了過。當時是快樂的😊
畫中人乘小舟,也常做兩件事:去泛舟赤壁,也尋往桃花源。
自從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蘇東坡寫下《赤壁賦》,後來的文人,便不斷泛舟赤壁,回到那一日的七月既望,去看「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也想像桃花源的入口,是如何「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圖》局部 清 黃夔
李白在一首詩裡說:「逆旅形內,虛舟世間。」
古來的文人,希望自己成為一葉不系之舟,不再為形相所役使,而是如虛舟一芥,在這世間自由來去,於是在畫裡,他們畫下空舟。
但空舟不是空的,那小舟本身,是我們自己,也是我們在這世間,為之寄託的所有。《春雲曉靄圖軸》局部 元 高克恭
《震澤煙樹圖》局部 明 唐寅
《林泉春暮圖》局部 清 弘仁
《小雅·鹿鳴之什圖》局部 宋 馬和之
採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鷗前。度萬壑千巖,晴嵐暖翠,心目娟娟。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認得米家船。明月閒延夜語,落花靜擁春眠。
吟邊。象筆蠻箋。清絕處、小留連。正寂寂江潭,樹猶如此,那更啼鵑。居廛。閉門隱几,好林泉。都在臥遊邊。記得當時舊事,誤人卻是桃源。
——張炎《木蘭花慢》
「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認得米家船。」
他說,米芾乘舟行過那麼多的山川,雖然天地不仁,米家書畫船不再,但山川林泉都有情,縱使我們都不認得了,山川會認得的。
《山水圖冊》 清 石濤
■
文章、視頻等內容為 Lstudio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 | 聯繫我們:Lstudi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