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畫裡小舟,是詩裡寫的從前慢

2021-03-04 林曦的小世界

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詩,裡頭有一句:

他是在調侃米芾,說朗朗月夜,如果你看見有舟船駛來,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一定是你米芾的「米家書畫船」。米家書畫船,說的是崇寧年間,米芾任江淮發運使時,往返江淮所乘的那艘船。他喜歡收藏書畫,行止不離,於是有了「滿船書畫」,便在自己船上豎立一牌,上書「米家書畫船」。去看米芾的山水,都是雲山霧繞,山前有江流緩緩。可見是在船上所見,落在紙上。

《春山瑞松圖》局部 宋 米芾

在舟船上行文人雅事,米芾其實不是第一人。古時候,文人做官遷任,常常坐船前往,小舟一葉,就是家了。

來往幅員遼闊的大地,在舟船上度過的光陰往往就是數旬,正好騰挪出一段沒有外物外事幹擾的時間,專心於讀書、作詩、寫字、畫畫。明人姚綬就說,「舟中賴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在舟中畫畫,便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意趣好多。

《鵲華秋色圖》局部 元 趙孟頫

趙孟頫從家鄉太湖北上,就是走的水路。一路上,三十餘日裡,他攜《蘭亭》為伴,說:「秋冬之間而多南風,船窗晴暖,時對蘭亭,信可樂也。七日書。」南風吹拂,陽光很暖。從船中的窗戶往外看,是山水,而手中捧著的,是《蘭亭序》,是莫大的快樂,於是洋洋灑灑,寫下《蘭亭十三跋》。


《蘭亭十三跋》曾遭火災,僅剩殘卷,還好先前留下拓片。是在第七跋中,趙孟頫寫下了那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當順著江流而下,不動的是小舟,流動的是兩岸,便是真正的臥遊。人且行且看,連綿的山川是流動的風景,可入眼,可入心,可入畫。

如此,小舟一葉,便是最好的工作室。

舟中可作畫,畫中有小舟。今天與你一起看。

🚢  🌊 🌕

中國畫裡,乘舟垂釣江中,是常見的圖式。

水面寬闊浩渺,小人駕一葉扁舟,執一根魚竿,並不真正收穫些什麼。之於古往今來的文人,漁樵江渚之上,寄寓著一份隱逸江湖、笑談古今的理想生活。雖身處廟堂之高,無法至江湖之遠,但至少,可以把它畫下。

《秋江魚艇圖》局部 宋 許道寧

《山水冊》 清 髡殘

《山水十二開》局部 清 華巖

《山水圖冊》局部 清 石濤

《江山攬勝圖》局部 清 石濤

《設色山水冊》局部 清 石濤

水面上,不止有一芥小舟,也會有巨帆大船。二者的大小之別,如同芥子與須彌,相同的是,它們都被水面承託。

如果把水面視作一面鏡子,映照一粒芥子,與須彌山一般的巨帆,並無什麼不同。船行過後,水面便恢復平靜了。

《雜畫圖冊之遠浦歸帆》 明 陳洪綬

‍《遠浦歸帆圖》局部 宋 牧溪

《會稽山圖》局部 明 佚名

《雜畫圖冊之黃流巨津》 明 陳洪綬

從前車馬慢,說的也是小舟。在動輒經行數月的年歲裡,踏上小舟,或許就是天涯海角之別。

畫裡,當人們在岸邊送別,結伴出遊,深夜尋訪時,總有它在。所以小舟是個見證,見證無數離別的時刻,也見證船行日日的喜樂哀愁,知己好友的陪伴應和。或與眾相伴,或獨自行船,都有情深。

我來送送你

「後會有期」

《蓮溪漁隱圖》局部 明 仇英

我們一起

《溪山漁隱圖》局部 明 唐寅

《溪山漁隱圖》局部 明 唐寅

《風雨歸舟圖》局部 明 戴進 

《雪山圖》局部 元 曹知白

《石湖泛月圖》局部 明 文徵明

《春山泛舟圖軸》局部 元 胡廷暉

和自己😌

《山水人物冊頁》局部 明 陳洪綬

《山水冊》局部 清 石濤

《人物山水圖》局部 清 金農

《東林避暑圖卷》局部 明 文徵明

《山水花卉圖冊》 清 石濤

石濤為他的這幅《山水花卉圖冊》題詩:

「潦倒清湘客,因尋故舊過。買山無力住,就枕索拳寧。放眼江天外,賒心寸草亭。扁舟偕子顧,而且不簞丁。『停』書之『過』,登舟故爾。白沙江村留別,枝下人寫。」

同行人正催他登舟,到江上遊玩。所以落款的時候,把「停」寫成了過。當時是快樂的😊

畫中人乘小舟,也常做兩件事:去泛舟赤壁,也尋往桃花源。

自從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蘇東坡寫下《赤壁賦》,後來的文人,便不斷泛舟赤壁,回到那一日的七月既望,去看「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也想像桃花源的入口,是如何「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不斷去想像,不斷去描摹,想來是因為,他們很愛蘇東坡,也很愛陶淵明。

《桃花源圖》局部 清 黃夔

李白在一首詩裡說:「逆旅形內,虛舟世間。」

古來的文人,希望自己成為一葉不系之舟,不再為形相所役使,而是如虛舟一芥,在這世間自由來去,於是在畫裡,他們畫下空舟。

但空舟不是空的,那小舟本身,是我們自己,也是我們在這世間,為之寄託的所有。

《春雲曉靄圖軸》局部 元 高克恭

《震澤煙樹圖》局部 明 唐寅

《林泉春暮圖》局部 清 弘仁

《小雅·鹿鳴之什圖》局部 宋 馬和之

最後的最後,關於米家書畫船,有一首宋人寫的詞,想分享給你:

採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鷗前。度萬壑千巖,晴嵐暖翠,心目娟娟。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認得米家船。明月閒延夜語,落花靜擁春眠。

吟邊。象筆蠻箋。清絕處、小留連。正寂寂江潭,樹猶如此,那更啼鵑。居廛。閉門隱几,好林泉。都在臥遊邊。記得當時舊事,誤人卻是桃源。

——張炎《木蘭花慢》


「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認得米家船。」

他說,米芾乘舟行過那麼多的山川,雖然天地不仁,米家書畫船不再,但山川林泉都有情,縱使我們都不認得了,山川會認得的。

《山水圖冊》 清 石濤


文章、視頻等內容為 Lstudio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 | 聯繫我們:Lstudio@VIP.126.com

相關焦點

  • 現實版的《從前慢》,藏在下城區新改造的這條巷子裡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木心先生寫的《從前慢》,字裡行間都是樸素的老底子生活。如今,下城區把這樣的生活景象,融進了德勝東村。蝶飛巷就在德勝東村小區邊上,巷子裡一邊是高大的銀杏樹,一邊是百米長的浮雕牆,目前已經完工。這面浮雕牆,就是此次改造的新內容,牆上以「從前慢」為主題,貫穿「慢光陰、慢心態、慢聲音、慢節奏」四個章節。
  • 從前慢-木心
    超喜歡木心先生寫的這首詩《從前慢》:賣著豆漿的小店、誠誠懇懇的少年、傳遞著愛的車信、精美樣子的鑰匙。與一個「越來越快的世界」相比,「從前的慢」直接轉化成一種美、一種好、一種樸素的精緻、一種生命的哲學,每次讀來,總感覺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令人動情。
  • 劉備是被別人寫進詩裡,而劉禹錫把自己寫進詩裡!
    儘管他在世時威風無比,稱得上是一代天驕,可終究「夜聞馬嘶曉天跡」,在無窮無盡的歷史長河裡,他不過是偶然一現的泡影而已。詩中直呼漢武帝為「劉郎」,表現了李賀傲兀不羈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級觀念束縛的可貴精神。03劉郎比喻豔遇劉郎。
  • 木心的詩歌《從前慢》賞析
    《從前慢》是木心流傳最廣的一首詩歌,詩中透露詩人對從前慢生活的喜歡與懷念,從前的慢生活不僅僅是節奏慢,也是人與人間那份誠懇熱忱,對待情愛的認真負責,以及生活品味的樸實精緻。《從前慢》之所以被眾人喜愛,傳播,折射的是人們對快節奏當代生活的厭倦,對日益冷漠人際關係的後怕,對虛情假意快餐式情愛的反感,對馬虎敷衍生活的疲憊,人們渴望回歸誠懇、簡單、和諧的人際關係,過一種樸素、精緻有情調的生活,擁有恆久相守的情愛。
  • 木心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他最出名的一首詩詩歌《從前慢》《從前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
  • 詩詞賞析|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畫裡有詩,詩入畫中
    今天我們卻只來分享蘇軾的一首清新小詩《惠崇春江曉景》。緣起蘇軾在奉聖赴任的途中,偶遇僧人惠崇的畫作,觀賞之餘,被畫作深深吸引,讚嘆不已,於是執筆做下這首題畫詩。遙想北方的大漠,依然是寒風獵獵、飛雪飄飄,多想留在宜居的春江,哪怕只有半月也好,讀詩感悟:詩文雖小,美在小而雅致。春回人間,春意已近,在僧人惠崇的畫裡,景物是凝固的。
  • 李煜——是把他的生活都寫進了詩裡嗎?
    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他的詩,看看他的詩詞裡都有些什麼吧!不過在說他的詩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他的基本情況吧!李煜是南唐的第三個皇帝,也是最後一個。其實李煜的父親李璟也是一位詩人,李煜估計也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慢慢的在詩詞上有所造詣。其實李璟最開始並不想讓李煜當他的接班人,而是想傳位給他的弟弟,卻不想弟弟中途去世了所以這個皇位才到了李煜手中。
  • 從前慢!寧波校園裡的這隻小郵筒讓師生重溫書信溫暖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是不是還有話沒說完?來寄封信吧。」伴隨著郵筒一起出現的,還有社團同學們製作的宣傳文案,除了引用自木心《從前慢》中濃濃懷舊意味的詩句,同學們還製作了頗具特色的說明文案。
  • 《從前慢》——木心
    從前慢——木心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詩評:每天鳥兒喚我醒來
  • 「詩畫中國行」走進浙江安吉:在「山嶼海」體驗慢生活
    / 我們:缺少沉思,缺少/ 高負氧離子的空氣,我們/ 在無謂的節奏中,缺少慢,/ 比溪水更透明的無欲無求/ 而在親心谷的低處,在 /竹林仙境,可以獲得」11月21日,一首《在親心谷說「慢」》的小詩,瞬間被山嶼海集團會員刷爆。
  • 紙短情長,從前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在去往蘭州的火車上,遇見一位小姑娘,聊掉了我本已困頓的四個小時。 沒幾句話,言語中靜悄悄的就透漏出她從小品學兼優,高二跳級直接參加高考,考到蘭州財經,沒念高三就去讀大學,家裡有錢,哥哥因不學無術而跟她爭家產,她討厭哥哥,上大學後她覺得高三沒上,跟別人文化素養差別比較大,但是在圖書館裡讀書也不知道讀什麼,什麼書都看不進去。時光靜止在男人、衣服和化妝品中。 聽完青青的故事,我也不知說什麼好。
  • 在慢時光的漣漪裡
    此刻柳枝已老,隨風零落,從鬢畔肩側飄過,只覺片片葉上儘是寫著「錯」、「錯」、「錯」「莫」、「莫」、「莫」此時的人,此時的心,只想著那些情天的雲朵、恨海的波瀾,哪裡有一絲一毫去記掛日常裡的利祿功名?不由人不想——莫道現世人間儘是物什阿堵,其實從古傳到今,留存下來的,終究不也就是一些先人的思緒與心念罷了。
  • 從前陽光很暖,車馬很慢:明白了德華,就懂了海子
    在這個有些浮躁的年代裡,我們漸漸忘卻或失去很多東西,比如那個對世界,對生活 對愛情充滿無限期待的自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2000年前的這句話冷冰冰的,直擊我們的內心,很多東西,都是在追蹤名利的時候迷失的,比如真的自我,比如初心。所以也只有夜深了,整個世界都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會跟著靜下來。
  • 杜甫的這首題畫詩,寫得生動活潑,詩與畫結合得天衣無縫,歷來為人稱道,影響很大
    ④相傳晉代索靖觀賞顧愷之畫,傾倒欲絕,不禁讚嘆:「恨不帶并州快剪刀來,剪淞江半幅練紋歸去。」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本詩從題材上看是一首題畫詩,從體裁上看屬近體詩中的歌行體詩,寫得生動活潑,揮灑自如。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真可謂天衣無縫。
  • 李白詩仙的飄逸,全在這首詩裡了,語句簡潔卻寫得飄逸灑脫
    對於詩人,比如王維,他除了是位詩人,他是一個畫家,所以他的詩工極具工學之美,很有意境。那麼今天我們來分析李白的一首名作,只有短短28字,卻是極有意境的一首詩。山中與幽人對酌唐: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 董橋:在微風裡
    老先生從前跟人合夥開舊書店,老了退休在家做舊書郵購生意。我們相識多年,找到合我興趣的書他會打電話告訴我,我要的他寄書給我,我轉帳給他。裝幀貴重、版本稀罕的書我情願上門看了決定買不買。這位詩人畫家才華甚高,人略矮,稍胖,絡腮鬍子是商標,跟隋伯恩拍過一張合照,隋伯恩高高瘦瘦,一臉憂鬱,十足詩家品相。羅塞蒂的詩我不喜歡,他的信札寫得好,記得有一封信說艾米麗·勃朗特的《咆哮山莊》故事簡直都發生在地獄,只剩地名、人名是英國的。祖上是義大利人,羅塞蒂的畫天生帶點浪漫情調,英國人學不到,老比爾說連他的畫論都欠條理,想營造英國學院派的枯澀,始終摸不到門路。
  • 劉長卿送別僧人時寫下一首詩,詩作美如畫卷,畫裡畫外都流動著美
    他的繪畫技法如同他的詩作,王維不僅僅能詩善畫,而且把藝術中的詩與畫有機的結合。這是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中國畫的特點。他筆下的「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等名句,傳達出一詩一畫的優美意境。
  • 十首唯美而極富哲理的現代詩,寫盡世間百味
    03 木心《從前慢》——慢點走,等等自己的靈魂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猶太人有一句諺語:「慢點走,等等自己的靈魂。」
  • 正岡子規的詩與畫
    我從前就一直很想看看西洋,你是知道的啦。現在成了病人,只能無限遺憾。然而讀了你的信,卻像去了西洋似的,真令我無比快樂。如果能給我來信的話,趁我還能睜眼的時候,能給我寫一封來嗎(有點強求)? 繪明信片已經收到了。倫敦的烤紅薯的味道是怎樣呢? (中略)想寫的還有很多,但太難受了,請原諒。
  • 在白露為霜的詩畫裡,祝君歲歲長安康!
    詩畫合一將古詩和繪畫融為一體的藝術,稱為詩畫,也稱古詩配畫。古詩繪畫融一體,詩畫意境兩相通。 時間無聲地流走,千年前的詩意雖已沉澱在歷史的浪濤裡。待秋風一起,詩情畫意的白露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