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下元節了
普及下下元節的知識吧!
農曆十月十五,為道教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一下元水官解厄暘谷帝君寶誕、解厄之辰。亦稱「下元日」、「解厄日」、「下元節」,中國民間傳統重要節日之一。《中華風俗志》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庭,為人解厄道教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大帝排憂解難。另有民間工匠祭爐神(太上老君)的習俗,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下元節的習俗
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那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1、祈願神靈。從祭祀內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
2、享祭祖先。享祭祖先是對祖先信仰的反映,也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於後代。
3、吃節令食品。下元這一天,村民們在家中做餈粑並贈送親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農村孩子最高興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後稱為「福餘」果品食品。
4、修齋設醮。下元日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修齋的方法大致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二節食齋,三心齋。
下元節吃什麼?
1、「五穀主偶像」米果。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製「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2、米果。客家的下元節,十月十五是相傳為三界公誕辰,雖有敬祀,但不如上元節(元宵)和中元節(鬼節)熱鬧。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3、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裡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4、餈粑。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餈粑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筷子夾起來軟軟的,心裡升騰起一股徵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嘗一口更是口感味鮮,細滑沁甜,米香而不膩,好吃好吃。
5、芋仔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為主料,餡料相當豐富。餡料是芋子包最關鍵的因素,把香菇、魷魚、蔥花等放入鍋裡油炸,待香味四溢時舀起來,倒入切碎的菜料。
下元日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鑲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有供齋、食齋、心齋:
一、供齋 即設壇供齋蘸神,藉以求福免災。供齋可「積德解愈」;
二、食齋 古人於祭祀之前,應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求外者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潔身清心,以示誠敬,稱為齋戒。齋戒可「和神保壽」;
三、心齋 心齋可「夷心靜然」。除此之外,如持誦、懺法、祭煉等一切法事,也都包括在修齋範圍之內。
下元水官寶誥志心皈命禮:暘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爾時:救苦大仙 在大羅天上 九氣紫微天宮 上白道君曰 集會三元 天地水官 三界四府 眾聖曹官 考較司 同諸仙眾 講說經法 救拔眾生 放大光明 照見天下 萬國九州島之地 江河湖海之內 閻浮世界之中 受苦眾生 造惡非善 廣結冤讎 多行不足 財交弗明 不敬天地日月三光 呵風罵雨 欺神滅像 瞞天昧地 褻瀆聖賢 不敬父母 叔伯六親 奸盜邪淫 不忠不孝 非禮非義 斷絕往來恩路 不敬五穀 穢汙遭賤 不行正道 大鬥小秤 明瞞暗騙 橫言曲語 白日咒詛 怨天恨地 不恤己身 不修片善 天不容 地不載 致生惡毒 多起瘟疫 多招訟非 輕重難逃 故作事因 得此苦報 惡難臨身 無處解釋 於是救苦大仙端簡 上告三元天官曰 善哉善哉 此等眾生 遭刑苦難 若有善男信女 皈依三元 齋戒三年圓滿 命道轉誦此經 三五十遍 千五百遍 踴躍懺悔 悔過愆尤 道君曰 即有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於是告下:三元天尊 即駕五色祥雲 行九氣清風 至都會府 雲臺山上 放大毫光 廣大惠力 無邊法顯 濟民救苦 福應萬靈 諸天升降 除無妄之災 解有讎之愆 賜千祥之福 脫九厄之難 離三途之苦 痴蠢康泰 削去原罪 拔除冤根 永消愆尤 父母存亡 沾恩離苦 四生六道 餓鬼窮魂 孤魂野鬼 九玄七祖 未離地獄之中 存亡眾生 杻械枷鎖 囹圄閉塞 於是地官 至七月十五日 即與獄囚地獄 受苦眾生 除罪簿 滅惡根 削死名 上生籍 已去提 未去提 已提至 未提至 已結證 未結證 已發覺 未發覺 逢赦除之 地官曰 五刑十惡等罪 永不赦除 天尊言 齷齪齟齬 蛇牙虎口 心如錐刀 惡毒之人 鬼眼鬼心 多計巧言 拱瞞痴愚 蠢子何知 割他肉不念他貧 只念己富 肥家潤身 使心用心 返累已身 心根結成 罪根難滅 貪財利已 天雷霹靂 瘟氣流傳 纏害身體 冤愆相併 並及子孫 於是救苦大仙 再告天官
天官曰:轉誦此經 至滿千遍 大作踴躍 悔過愆尤 斷惡修善 即有地官赦罪 所有惡孽愆尤 俱一赦除 心心忐忑 盡一皈正 恍恍惚惚 耳目心定 神魂安靜 精神復舊 罪滅福生 無量功德 其福無邊 道君曰 世間眾生 招瘟惹災 毒氣流行 眾生染著 偕是造惡非善 冤讎相併 致生惡疾 淹延未愈 若誦此經 病即痊癒 若誦經者 至端陽中元之日 即有三元 追回行瘟等眾 考較輕重等罪 俱一赦除
水官曰:世間夫婦 命犯孤辰寡宿 刑害絕嗣 皆是前生不施 今生受之 若有善男信女 晨夕好靜 沐浴燒香 燃燈誦經 修齋布施 悔過消刑 便生端正 有相之男 聰明富貴之子 聲鎮五湖四海 宿世今生 故作誤為 謀財負命 今世為兒取命化財 女人妊娠三朝五日 不行分娩 或在身兒亡 生下兒亡 三六九歲兒亡 十一五歲兒亡 一日一夜 萬死萬生 俱是冤愆相臨 化目化財 騙協財物 化為畜生 若有善男信女 發心施財 齋戒沐浴 轉誦此經 悔過愆尤 即使愆尤永釋 人鬼分離 產生無難 母子雙全 關煞無刑 生長成人 利益雙親 經力宏深 祈福福至 禳禍禍消
天尊言:讎人永泮 冤家債主 自消自滅 孤魂等眾 九玄七祖 四生六道 輪迴生死 出離地獄 即往東極天界 救苦門庭 救苦地上好修行 只有天堂無地獄 閻王一見 不敢高聲 童子夜叉 擎拳拱手 牛頭馬面 總盡皈依 一十八重地獄 獄獄逍遙 三十三天天宮 宮宮自在 超生天堂之境 即無地獄之聲 出離地獄 永離苦難 逕往人天 超生淨土 快樂無量 一去一來 無掛無礙
水官曰:天下眾生 星辰不順 運限遲留 兇曜衝並 多生疾病 或瘟病相侵 或痢疾瘡毒相侵 或腫毒疥癩相侵 氣候喉疸相侵 咽喉風毒相侵 洩瀉風痰相侵 祖冢瘟氣相侵 住基風水相侵 邪師敗聖相侵 火眼癆瘵相侵 吐血蠱毒相侵 白日咒詛相侵 刀兵火盜相侵 水渰顛狂相侵 吊頸枷鎖相侵 穢門閉瘴相侵 年月日時不利相侵 斫伐壇廟樹木相侵 挖坑動土相侵 開基開沼相侵 添新換舊相侵 修前整後相侵 瘧疾疹疾相侵 瘟災瘟氣相侵 官符口舌相侵 致生惡疾來纏 眾生染著致於喪亡 若誦此經 即使惡疾不纏 吉星相護 兇曜退散 萬禍冰消 千祥雲集 經通天界 福臨人間
天尊言:天下眾生,江河湖海,舟航商賈,風波洶湧,驚惶憂懼,若誦此經,皈依天地水官、水府眾聖,即使風恬浪靜,水途安妥,舟航穩載,繩纜堅牢,所謀順遂,諸聖擁護,萬神賜福。於是,天尊而說偈曰:
九氣青天上 日月星鬥真 天地水官帝,雲雷電鼓隨 金童執華旛 玉女捧香花
五色祥雲內 放出白毫光 照一切天下,顯身救眾生 慶雲祥煙護 拔離諸苦難
興雲布洪雨 驅雷掣電行 捲起揚塵土,神氣威猛烈 廣大智慧力 法顯無邊濟
無極無量法 無量度眾生 無極無量光,照出諸魂眾 一切冤家鬼 盡離地獄中
存亡諸眾生 一切離苦難
天尊說經已畢 若誦此經 隨力見功 酌水獻花 其福自應 家有此經 宅舍光明 災難無侵 佩帶此經 萬神擁護 鬼祟永滅 心念不空 福力自然 神力扶持 隨心應口 此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 字字真詮 句句消愆 行行滅罪 卷卷賜福 一切諸天上帝 三界十方眾聖 聞說此經 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作禮而退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