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之三官大帝

2021-02-08 鹽城市道教協會

三官大帝全稱「玉清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分別為:

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祖天師張道陵創教常以「三元手書」教化教民並傳播教法,全真皈依、冠巾需奏疏文上達三官大帝,丹成更需三官大帝堪實保奏。《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更有「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悉皆消滅」。可見,三官大帝信仰不僅由來已久,而且在道教信眾影響深遠。

一、三官大帝本是元始天尊的靈胎聖體

 據《歷世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炁;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炁;於洞陽風澤取晨浩五炁,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

也就是說,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從天地水處取三炁,合在三焦結成聖胎。結成聖胎後,於三元節而吐出三尊。春一月月望即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聖誕;秋一月月望即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聖誕;冬一月月望即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聖誕。


二、三官大帝是賜福赦罪解厄慈悲主 

《三官經》,全稱「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可見三官大帝在尊貴,掌管「賜福赦罪解厄」,誦持經典即可獲「消災延生保命」的微妙功德,以憑藉「善功」「賜福赦罪解厄」。

據《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記載,「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十一月冬至一陽生,正月三陽生,三陽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圓滿。天官大帝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錄天人,標提功過,屆三陽而賜福,合九炁以流輝,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錄賜福而澤被眾生。

 五月夏至一陰生,七月三陰生,三陰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圓滿。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嶽八紘之類,會校錄於慶生;九幽三府之流,願關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動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飛潛,鹹臻寧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錄赦罪而澤被眾生。

十月建亥,亥屬北方,北方屬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純而至清,凡迎真請聖,必先用水滌蕩壇場,水有蕩穢去兇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圓滿。水官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匯,考江海之威靈。會五炁於建生,無幽不燭;遵群倫之解厄,有願皆從。故而十月十五校錄解厄而澤被眾生。

因此,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引用天地間的陰陽此消彼長,調伏天地水炁,為眾生賜福赦罪解厄的慈悲象徵。同時,三官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不僅僅是普遍尊奉的神祇,更是道教天地水三界的象徵,表徵三界救拔眾生,以調伏陰陽歸於太極。故而,在《三官總誥》稱,「唯三聖人,乃一太極」。

三、有功書左府青簿,有罪書右府黑簿

三官大帝,總九宮二十七府、百二十曹,主領鬼、神、人。天地水三官,合為九署,及九海、三河、十二川源之中生死圖籍,無淵無底,無極神仙、一切神靈。左主生事,右主死事,有功書左府青簿,有罪書右府黑簿,若罪中涉福,福中涉罪,則不專一曹也。得道奉中宮,有功奏左宮,有罪奏右宮,每到三元八節日,絕滅惡根也。

據《三元品戒經》記載:上元一品天官,元氣始凝,三光開明,結青黃白之氣。中元二品地官,結元洞混靈之炁,凝極黃之精而成。下元三品水官,結風澤之炁,凝晨浩之精而成。

 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過深重,責役考對,年月日限,無有差錯。其學仙善功,行惡罪報,各隨所屬考官,悉書之焉。天地水三官,各各別置宮府曹署,亦無限數,皆是支流別號,禁察司罰之官,糾諸功過罪惡之人,列言正曹。三宮九府一百二十曹,是天地水正曹也。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節,三萬六千神。人身行惡,身神亦奏之三官。人身行善,則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響相應,在乎自然也。人稟氣而生,氣結成神,人能養氣,神則長在,內思守真,真不離身。有得太玄延生之符,三萬六千神則結氣而見形,共舉人身,白日登天,馳騁雲駕,升入虛空。喪精失氣,萬神奔落,神遊氣散,空屍形亡也。


三官總誥

志心皈命禮,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昔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

上元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校大幹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寶誥  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下元寶誥    志心皈命禮

暘谷洞元,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志心稱念三元赦罪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相關焦點

  • 道教神仙 | 五嶽大帝
    △五嶽大帝|圖源於道教之音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東嶽大帝掌「人間貴賤高下之分,祿科長短之事,十八地獄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大帝轄五千九百神,設置了七十二司,負責管理各項事務。《東嶽妙經》演說大帝「氣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獄,懲奸罰惡,靈死注死,化形四嶽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群生。」
  • 中元節 三官大帝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 「三官大帝」之中元赦罪地官大帝聖誕
    三官大帝即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臺灣民間俗稱「三界公」,亦即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
  • 【道教神仙】南極長生大帝
    長生大帝常常被人和壽星老人南極仙翁(老人星)弄混,南極長生大帝實際是位於南極星。北極紫薇大帝統御萬星,則要星辰圍繞著。而南極長生大帝則號玉清神王,有眾神圍繞。眾神之力皆出於他,為眾神法源。對於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元始天王長子之說。據道經《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
  • 「道教神仙」真武大帝
    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弈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聖誕,說一說道教的天官信仰
    受到傳統道教文化的影響,正月十五又被稱為「上元節」,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它與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道教和民間在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盛會來慶賀天官大帝的聖誕,以求天官大帝賜福人間。道教誕生之前,人們就有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出於對自然的畏懼與崇拜之心,於是就產生了天、地、水的信仰。
  • 【道教神仙】酆都大帝
  • 水官大帝
    下元水官大帝寶誥:暘谷洞元 青華宮中 部四十二曹 偕九千萬眾 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 水災大會劫數之期 正一法王 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 無為教主
  • 神仙裡有三位大帝,據說是元始天尊的兒子,至今影響很深
    三元大帝,又稱「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與神仙傳說和歷史有關淵源很深。
  • 道教三位上神: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南極大帝、后土皇地祇
    在道教的歷史文化傳承之中,諸多神仙一直都是繞不開的話題,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三位上神: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南極大帝、后土皇地祇。我國古代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三區,叫做「三垣」,分別稱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據《步天歌》說,北極星官即位於紫微垣之中。紫微垣又稱紫微宮,「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後來又將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
  • 三官大帝:一炁太極
    照明熒惑之宮。燭朱陵而顯丹臺。煥赫文昌之運。輝輝朗耀。炳炳照臨。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南丹紀壽天尊[注釋]⑴三官寶誥: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為道教供奉的三位天神,尊稱為三官大帝。寶誥,誥即誥詞。一種文體,一般用於褒揚。⑵唯三聖人,乃一太極:唯,語首助詞,無義。聖人,原指道德智能極高的人。此指三官大帝。
  • 道教神仙——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職。常持誦三官寶誥必可獲福無量!      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 道教神仙:臘月初九,東鬥星君、翊聖元帥、酆都大帝同時降臨凡間
    通過往期文章的介紹,我們知道道教的神仙在天地人三界都有存在,大部分的神仙都居於天界,道教還將天界細分為三十六重天,三十六重天又從屬於六重天,由下至上依次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道教的神仙並不是高高在上脫離大眾,道教本身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而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希望通過人格化的神仙來更好的勸化眾生。
  • 終南山書院 | 讀懂中國道教的宮觀和神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作為中國古代「三教」之一,道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民間習俗、醫藥科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但現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對道教並不了解——鑑於此,今天為大家推出:中國道教的宮觀建築和神仙譜系溯源。
  • 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眾所周知,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它是一個多神教,既然是多神教,它所信奉的神仙就絕不止一個,而是有許多個;那麼,道教所信奉的神仙都有哪些呢?來看一看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吧,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 誰才是道教神階最高的神仙?
    在道教神仙信仰中,既有先天尊神,也有後天通過修煉得道的仙真,同時還吸收了許多民間信仰中的神明,例如昨天推文中講到的瑤族道教,便與瑤族民俗相互融合很深,可以說,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明顯的宗教。但神明體系的繁複也給不少信眾造成困惑,甚至常常受一些文學作品的影響而對道教神仙產生很大誤讀。
  • 一口氣讀懂中國道教的宮觀和神仙!
    作為中國古代「三教」之一,道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民間習俗、醫藥科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但現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對道教並不了解——鑑於此,今天為大家推出:中國道教的宮觀建築和神仙譜系溯源。道教建築的布局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園林建築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方式,大部分道觀都採取這一方式;
  • 道教神仙之紫微北極大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紫微大帝」 「北極星君」,四御之一。居所  居於天界之北 所居神宮位於北極天紫微宮來歷  紫微北極大帝信仰來源於中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即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於紫徽垣內。《上清靈寶大法》卷四說:「北極大帝則紫徽垣中帝座是也。
  • 地官大帝寶誥.
    三官大帝,全稱「玉真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 十月十五,恭賀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之日,也是中華民俗中的「下元節」。水官大帝乃禹帝。三官大帝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職。常持誦三官寶誥可獲福無量。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