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著名的『三河壩戰役』在大埔打響。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在大埔茶陽孕育而生,點燃了人民公安的火種。」1月8日上午,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歷史陳列館在大埔縣茶陽鎮揭幕開館,在現場講解員的指引講解下,領導嘉賓們看著陳列的文物、老照片,仿佛走進那一段烽火徵程。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後,起義部隊南下入粵首站到達大埔縣,發動了茶陽暴動並成立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後改稱為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同時設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該局成立後,從農軍抽調大批人員參與公安工作,在保衛紅色政權,搜集情報、掌握敵情,組織力量支援南昌起義軍南下潮汕和三河壩戰役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光輝的歷史值得銘記,革命的火種需要傳承。位於大埔縣茶陽鎮萬川路73號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是重要的紅色革命遺址,在省、市、縣公安部門和梅州市委市政府、大埔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得到全力保護和修復。在此基礎上開闢陳列館,通過圖文、實物、場景模擬等形式,展示和宣傳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的誕生、革命實踐、歷史地位和歷史貢獻,弘揚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敢創為先、忠誠為魂、人民為上」的革命精神。
筆者在開館儀式上看到,目前展館分「槍響黎明、義軍南下」「擎炬八七、政治建警」等六大部分,全面介紹了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館內還展出了南昌起義軍用的煤油燈、茶陽暴動時農軍器械等文物上百件。
據悉,該歷史陳列館被確認為「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廣東公安思政教育基地」「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公安民警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如今矗立在茶陽鎮上的3層磚木結構瓦房,為群眾提供了可供參觀、瞻仰、回顧、激勵、奮進的平臺。
不僅是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警史教育的基地,如今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還吸引了影視作品前來取景。去年,一部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來到大埔取景拍攝,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就是取景點之一。正是大埔深厚的紅色家底,近年來頻繁吸引了影視作品前來,為大埔縣紅色資源宣傳推介翻開新的篇章。
「這個戲播出之後,我相信大埔會有比較大的曝光,我們再配套做一些宣傳,這裡就會成為一個熱門景點。」《絕密使命》製片人張敏說。在取景拍攝過程中,《絕密使命》劇組對大埔的歷史文物印象深刻,他們認為大埔可以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在影視和旅遊上把文章做大。
據了解,大埔縣是廣東省首個被認定的原中央蘇區縣,境內有101處革命舊址,紅色資源豐富。接下來,大埔將積極保護利用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等革命遺址,傳承紅色基因,開發紅色旅遊產業,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激發出強大的發展活力。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