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現代人生活必備調味品。
只要是有手機的人,幾乎每天都會刷朋友圈。
朋友圈已成了了解親朋狀態的日常工具,但是有些人朋友圈是三天可見甚至不能見的!
這就意味著,即使你們是微信好友,但可能你對她一無所知。
所以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女孩,到底在想什麼呢?
▼
作為一個不愛發朋友圈的女生,最重要的是覺得心累。
你發了學習累的動態別人覺得你裝,你發換了新衣服的別人覺得你臭美。
....
索性越來越少發了。
▼
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我就喜歡特立獨行,默默的看你們在朋友圈作。
▼
朋友圈好看的人有很多,但有趣的靈魂太少。
沒什麼共同的精神話題!
▼
不好意思,朋友圈都是微商和拉票的,我基本「關閉」了朋友圈。
又怎麼會發呢?
▼
說實在的朋友圈人很多,真正熟的不多,臉皮厚的卻不少,大多是「一面之緣」的好友。
出國旅遊手欠發了個動態紀念,結果10來個不熟的找我代購,
當時真是恨死自己的朋友圈了。
▼
是真的懶得發,自己平時忙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跟朋友私下交流比在朋友圈更有的聊。
▼
有時在微博放飛自我,朋友圈裡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微博裡,條條坦誠直言,朋友圈沉靜隱形。
因為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人越來越少,多了一些與我們生活不相干的人。
而我的一些想法、情緒不想讓他們看到。
▼
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生活艱難還有什麼可發?
心理學上來看不發朋友圈的原因。
(1)現實生活很豐富,不需要尋求心靈慰藉
馬斯洛需求理論指出,人類一共有5大需求,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後,我們就會更加關注心理上的需求,而對於社交的需要就是如此。
而發朋友圈,本身就是滿足社交需要的一種方式。如果一個人現實生活很精彩,朋友很多,能獲取各種心靈需求,自然不需要通過虛擬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
(2)真正孤獨的人
人類是群居動物,時間越久越害怕孤獨。但如果一個人孤獨到了一定層次,他們反而會不願意社交了。此時他們會有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從而會主動的選擇孤單。
(3)十分敏感的人
那些非常敏感,很在乎他人的看法,往往也很少發朋友圈。會擔心別人想太多,會怕別人嘲笑自己,自己疲於這種擔憂中,也就越來越不發了。
(4)真正內向的人
內向的定義是:能從獨處中恢復心理能量的人,而處於社交環境則會消耗心理能量。真正內向的人,是從來不會分享自己的生活的。
很多人都是「偽內向」性格,他們並不是不想和別人交往,只是害怕出醜,害怕尷尬。事實上熟了以後可以變得滔滔不絕。
真正內向的人,他們是享受孤獨的,不被人打擾和不打擾別人是自己最愉悅的時候!
其實每個人發與不發都是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之前看到過一段話:
優秀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相愛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太忙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時間取悅別人。
ps :微信更新後,推送規則改啦,看完記得點個再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