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該怎麼做才能不被兒女嫌棄?

2020-12-18 杜小南

嫌棄這個心理,其實我現在就挺嫌棄我兒子的,因為他作業拖沓,沒有時間觀念。所以我猜想,假如我將來成為他的拖累的時候,他也會嫌棄我吧。

我們樓上有一位王大媽,5年前跟著兒子一家去了上海,可是去年夏天卻回來了,別人問她為什麼不在上海,跟著兒子一家享福了?王大媽只笑,卻不說為什麼。

2015年王大媽的兒媳婦小琴懷孕了,兒子大志要求王大媽到上海去幫他們帶孩子,王大媽在家收拾了行李,直奔上海。

畢竟那時候王大媽才50出頭,體力還是挺好的,媳婦雖然性格有點小家子氣,但也是文化人,兩人相處起來客客氣氣。

媳婦兒在6個月產假之後就出門上班去了,王大媽每天帶著小孫子超市買買菜,逛逛小公園,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孫子三歲上的幼兒園,王大媽又擔負起了接送小孫子的任務,早上送去,晚上接回從沒有遲到過,連老師都誇王大媽是個負責任的好奶奶。

要說矛盾,王大媽跟媳婦兒其實也發生過幾次矛盾。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媳婦嫌王大媽一口的河南話,要求王大媽學習普通話,王大媽心裡雖有一點不快,但是想想為了孫子,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趁孩子睡覺或者上早教的時候,王大媽就跟著手機上的視頻學說普通話,通過艱苦不懈的學習,幾個月之後,王大媽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有時候去買菜,小販兒還要問王大媽,您是學播音主持的吧?誇王大媽說話真好聽。

既然婆媳沒有大的矛盾,為什麼王大媽就離開了兒子一家呢?

王大媽認為,就算自己跟兒子兒媳相處融洽 ,兒子的家也不是自己的家,趁著年紀還不大,王大媽想過一過一個人的生活。

十幾年前王大媽的丈夫劉叔,因為某種惡性疾病離開人世。這之後的十多年王大媽既當爹又當媽,靠著自己在工廠打工的那一點微薄收入,供孩子上了大學。用王大媽自己的話來說,那些年過的日子哪叫日子呢,簡直是在煎熬。

幾年前兒子說需要王大媽去幫忙照看孩子,王大媽二話不說立馬奔去上海,幾年相處下來,王大媽覺得儘管兒子兒媳對自己都挺好,但是這終歸不是自己家,自己在那裡還是有一種不自在的感覺。

所以儘管兒子兒媳和孫子再三挽留,王大媽還是買了車票回到了鄭州老家。

王大媽曾跟老姐妹們說,我現在對孩子們還有用,可以幫到他們,可是等我將來老的不能動了,不能再幫他們幹什麼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嫌棄我呢?所以趁他們嫌棄我之前,我要離他們遠一些,畢竟遠香近臭嘛。

有人問王大媽,那如果你將來老了不能動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王大媽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如果兒子能照顧我他就照顧,如果他不能照顧我就把我送進養老院,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我認為與其擔心孩子將來嫌棄自己,倒不如做好以下這幾點。

1、保重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家有位親戚,94歲,70多歲喪偶之後,一直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她說只要我自己能給自己做飯吃,我就不去給兒女添麻煩,再者說了我就算住到兒女家又怎樣呢,他們每天,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他們的房子裡,我還不如在老家還有老姐妹們一起聊天找樂子。

2、有點老本、俗話說得好,手裡有錢腰杆硬,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還得伸伸手 ,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是錢能夠解決這世上很多的事情。

3、老窩不能丟 有的老人會把老家的房子賣掉之後投奔子、女,可是卻忘了這樣一句話,父母的家是兒女永遠的家,而兒女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所以自己的房子一定不能輕易丟掉。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時間吧。

相關焦點

  • 如果年老了,以後兒女嫌棄自己,要怎麼做?
    都是很小的事情如看不慣兒媳花錢,看不慣兒媳不上班,看不慣兒媳帶孩子不好,都要嘮叨。 至於女兒們,舉個例子,她會跟女兒說,誰誰家的女兒給她媽媽多少多少錢,又給錢自己兄弟買了車。 女兒聽了,內心總不是滋味:別人的媽怎麼對待,自己媽怎麼對待的?
  • 一位中國婆婆的一天,為了兒女從早到晚「忙」不停,反遭兒女嫌棄
    子女們成家之後,有很多人依舊需要父母的扶持,有的在經濟上依靠父母,有的讓父母幫忙帶孩子,總是老兩口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01一位中國婆婆的一天,為了兒女從早到晚忙不停,反遭子女嫌棄此前有個專門做親情類的節目就記錄下了一位中國婆婆的一天
  • 人老後,怎麼做才不討人嫌?
    老人受人尊重的前提:人的一生都在做各種選擇,造就了從出生一直到步入老年的生活,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有對應的結果,在年輕時對子女的教是育和撫養義務,以及對家庭所盡到的責任,是步入老年後年輕人對老年人態度的一個重要回饋!
  • 人到老年是否過得幸福,不取決於兒女,而是來自這三個人性的認知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你會發現,老年人到老是否幸福,並不是取決於兒女。對於老人來說,我們與其把幸福寄托在兒女身上,倒不如對人性擁有這三種通透的理解,你的老年生活才會過得越來越幸福。
  • 如果你老了以後你的兒女嫌棄你,你會怎麼做?
    為了能和孩子們互相理解,作為老人,我們也要多了解了解孩子想法,儘量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孩子們的思想達成一致。千萬不要用長輩的身份去壓制他們。因為當孩子們長大時,你的這種方法將會失靈,而且還會讓孩子對你討厭。孩子們討厭你,可能是因為你太過強勢,以至於忽略了他們的看法。
  • 人到老年,自己住好還是跟兒女住好?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文 | 鄧芬芳,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人老了以後,要顧慮的問題就越來越多,不是年輕時的經歷不好,而是為了兒女的生活和幸福,處處著想。很多人到了晚年以後,思考最多的問題仍然是自己和誰居住的問題。人到老年,自己住好還是跟兒女住好?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兩代的距離,我選擇用獨自居住來填平"今年78歲的王大爺,一共育有一兒一女,孩子們成家後,自己也漸漸步入晚年,步入晚年後的王大爺,雖說生活條件比較富足,但是子女們最擔心的問題還是老人的居住問題。
  • 60歲退休老人的忠告:人到老年,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02、跟梅姐歲數一樣的張姐,退休後每天沒事可做,不是窩在沙發上刷電視劇,就是在樓下跟老頭老太太一起打牌,到了飯點回家做飯,午睡後,再繼續打牌,夏天的晚上經常是打到深夜。退休沒幾年,整個人都變了模樣,心態也不是那般平和,總是酸酸的說話,尤其是看到別人的日子過得不一樣的時候,總說自己沒時間做這個,沒空去練那個。
  • 兒女雙全,如何做才能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希望能夠兒女雙全,這樣就能夠湊成一個「好」字,但兒女雙全的家庭就真的是人生贏家嗎?很多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的家庭只要兒女雙全就會幸福。王阿姨家裡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曾經是大家羨慕的標準好家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孩子都長大了各自成了家,王阿姨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少了。
  • 人到老年,如何和兒女保持良好關係?70歲老人說出自己的經驗
    有人說兒女是自己上輩子欠的債,所以這輩子要加倍償還。你看哪位父母對孩子不是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付出呢?可是這種掏心窩的付出,有時候卻並不能換來兒女的理解和認可。甚至有的兒女長大後,反而和父母有了隔閡,親子感情也不是太融洽。
  • 怎麼做才能不讓人討厭呢?
    我最大的困擾就是我不討人喜歡,不招人待見。特別是今年,以致我到現在都找不到工作,很大部分的原因我知道就是我不和他們的眼緣。我不招那些用人單位的喜歡。有很多時候我覺得我做事還是可以的。可就是我的人格魅力太差的原因,我真的感覺很痛苦,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不招人喜歡,別人看我一眼我就能感覺到別人看我很不順眼,就能感受到他們很不喜歡我。
  • 我今年60歲了,不多的存款,是該給兒女還是自己留著養老
    我今年剛60歲,徹底步入老年時期,年輕的時候普普通通的工人,也並無太多積蓄,目前存有十多萬存款。 一兒一女都已經成家立業,感覺該做的我這輩子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義務,兒子買房買車都是我們老兩口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雖然沒有有錢人那麼豪華,但是也算能過他們的小日子了。
  • 人到六十,有這三個特徵的人,才能享清福,你能做到嗎?
    人過六十,大多數人都已經退休,兒女也已經成家立業,此時放下了肩頭的重任,到了無事一身輕的年齡,是時候該享享清福了,然而有的人一旦閒下來,卻不會享福,甚至還興妖作怪,多管閒事,讓年輕人嫌棄,自己也不好過,人到六十,能享清福的人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幾個?
  • 人到晚年,陪你到最後的,不是老伴,不是兒女,而是他們!
    這句話雖然聽上去有點絕情,但它也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感情會變的,當你到了晚年,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你的老伴和兒女可能都會離你而去,而這個時候能陪在你身邊的,很有可能是以下這一切。一、醫生、護士,還有保姆當人上了年紀,失去自理能力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最久的很有可能就是家裡的保姆或者是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雖然你有老伴也有子女,但是老伴總有一天會離開你,而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們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你身邊,而那些陪伴在你身邊的醫生護士還有保姆,他們因為收了你的錢財,所以就成了陪伴在你身邊最久
  • 人到老年,不見此文,遺憾終身(寫得太好了)
    05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只注意事業,不愛惜身體。其實,人的身體往往都是在年輕時搞壞的,人到老年疾病纏身,後悔也晚了。06我們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養兒防老,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到了老年才知道養老更多的是靠自己,靠與老伴相互關照、相依為命。
  • 保障老年生活最好的辦法:存錢
    很多人都認為,要想獲得幸福的老年生活,就必須有個兒子,最好要有好幾個孩子。養兒防老,也成為了許多父母重男輕女冠冕堂皇的藉口。他們認為,兒子是自家的人,可以給自己養老,女兒早晚要出嫁,會成為別人家的人,就無法給自己養老,因此養女兒十分不划算。可是,在當今社會,養兒防老正在慢慢地變成一個笑話。在很多情況下,父母對兒女盡了撫養義務,為兒女殫精竭慮,但是卻得不到兒女的回報。
  • 婆婆天天罵公公窩囊廢,兒媳看不下去,一句話懟得婆婆默不作聲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年少時是夫妻,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真正的伴侶,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磨合,融入了彼此的生命中,那是一種習慣,一種濃濃的親情,更是相互支撐的開始。 但是有一些老年夫妻,越是上了年紀,越是相看不順眼,尤其一些女性老人,對老伴兒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人家怎麼做都不合她的心意。
  • 人到老年,當生命還由自己做主時,做好這6件事,餘生不留遺憾
    一、不抱怨白巖松曾說過:「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都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掙扎、奮鬥,沒什麼可抱怨的。」 我們都是幾十歲的人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也都經歷了一遍,反正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不如把所有的抱怨都放下,這樣你的心情變好了,身體也就跟著舒坦了。
  • 「媽,求你別再鬧了,體諒一下我們吧」老人說出原因,兒女傻眼了
    她說哪都不舒服,吃不好,睡不好,渾身哪都疼,可是每次檢查都正常。 劉平心平氣和地和母親說:「媽,人上了年紀,身體機能下降很正常,只要每天鍛鍊身體,偶爾有個頭疼腦熱吃點藥就行了,沒必要一周跑幾次醫院。」 不說還好,一說就發脾氣,「你們啥意思,嫌棄我拖累你們了唄」,然後就嚎啕大哭。
  • 為何上了年紀容易「老年臭」?過了40歲注意這3件事,老了沒味道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過身邊的老人,一般上了年紀的時候身上都會有一股異味,但是在民間很多人都將這股味道稱為老人味。可是為什麼人的身體上會出現這種味道呢?其實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稍加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染上味道。
  • 自卑的你該怎麼做,才能重拾信心?
    人天生自卑,因為其生下來是弱小的,完全依賴成人,由此產生自卑。正是自卑促使人們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壓倒,則產生自卑情緒,導致神經症人格,抑鬱、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