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對於一個合格的吃貨來講,泥鰍那絕對是個美味,不僅好吃,還養生,他甚至可以拿出《本草綱目》來給自己的食慾來背書。
可對於一個觀賞魚玩家來說,泥鰍僅僅是一種龍魚的魚糧。
因為相信泥鰍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有些龍魚玩家會捨棄人工龍魚飼料而全部改用泥鰍來飼養龍魚。
問題是,這種做法對嗎?
要搞清楚這件事,我們其實就有必要把泥鰍的營養價值和人工飼料的營養價值做一下對比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龍魚玩家,也適合喜歡泥鰍的吃貨朋友。預計閱讀218秒。
泥鰍的營養價值
相對於其他的淡水魚,泥鰍的營養價值確實要更高一籌。
這主要表現在它較高的蛋白含量上。
普通的鯽魚蛋白比是13%左右,鯉魚的蛋白比是17%左右,而泥鰍是20%左右。
另外,泥鰍體內含有一種類似EPA的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遠高於其它淡水魚。
請注意!這個EPA可是個好東西呀!
它不僅是人類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還是魚類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當然,泥鰍體內還包括不到3%的脂肪,還有一些B族維生素,以及少許的礦物質。
拿數據來對比一下吧!
泥鰍固然是個好東西,可是它有沒有比魚糧更好,就要拿數據來說話了。
我們常見的人工魚糧非常注重蛋白比,所以大部分的優質龍魚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都在38%左右,甚至少部分魚糧可以達到42%,這其中主要是魚粉或蝦粉帶來的動物蛋白,還有一些蛋白質是豆粕帶來的植物性蛋白。
如果單看蛋白質這一項,人工魚糧可以秒殺泥鰍。
再說EPA,其實它就是一種對魚體生長非常有益的不飽和脂肪物質,只要你肯花錢,你買的人工魚糧裡也可以有這個東西,而且含量也可以比泥鰍高。
最重要的是,泥鰍體內有水分。
標準的人工飼料裡也有水,但是由於乾燥程度很高,含水量也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所以從龍魚單次攝食總量中的各個營養單項絕對值來對比,人工飼料都可以秒殺泥鰍,因為龍魚在吃泥鰍的時候,吃進肚子裡的物質中很大一部分是水分。
至於維生素和礦物質,泥鰍體內有的,人工魚糧裡一樣都不缺。
適口性問題
如果非要說人工魚糧有什麼短板,適口性算一個。
龍魚玩家可能都知道一個現象——有昆蟲的時候,龍魚基本不愛搭理其他魚糧。
因為在野外環境中,龍魚的主要食物其實是動物性蛋白,而在動物蛋白中,最重要的是蟲類蛋白。
相對於人工魚糧,龍魚更偏愛泥鰍段,因為泥鰍段更接近龍魚的野生狀態。
所以,從適口性上來說,昆蟲優於泥鰍,泥鰍優於人工飼料,這是很正常的。
不過,只要在龍魚飼料中添加少許誘食劑,其實人工魚糧的適口性也會改善很多。
這其實就是少數高檔龍魚飼料與部分低端龍魚飼料的區別之一。
「三高一低」原則
根據譁仔的總結,養龍魚的時候,我們要把握好「三高一低」原則。
所謂「三高」指的是:高蛋白、高色揚和較高的新鮮度。
高蛋白:我們都知道,在三大能量物質中,魚類對蛋白質的吸收效率是最高的,所以高蛋白是選擇魚糧的基礎。
高色揚:在水族圈,龍魚只是一條觀賞魚,它的色彩表現非常重要。廠家通常選擇螺旋藻或者蝦青素來解決色揚問題,單看這一項,人工飼料可以直接幹掉泥鰍。
新鮮度:每一種魚糧中都含有少量的脂肪。隨著保質期的臨近,飼料中的脂肪會酸敗,脂肪酸敗後形成的物質是有毒的,別說是過期的魚糧,就算是臨期的魚糧我也是不會用的。
所謂「一低」,指的是較低的操作門檻。
除了泥鰍,還有一種小魚經常被拿來餵龍魚,那就是紅草金。
相對於草金魚來說,泥鰍的操作門檻偏高了。
一方面是因為泥鰍不易捕捉,太滑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泥鰍需要切成小段,太麻煩了。
另外,譁仔還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在野外狀態下,龍魚是基本不吃泥鰍的,一來說抓不著,二來是因為泥鰍可以在龍魚體內可以存活一段時間,龍魚不喜歡。要不是人類幫著切開泥鰍,龍魚基本是不會搭理泥鰍的。
結語:如果用「三高一低」來衡量人工魚糧和泥鰍,人工魚糧可以完勝。但如果拿中醫的標準來衡量,那就不好說了,因為中醫太過高深,譁仔就沒有能力講清楚了。
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