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2021-01-09 搜狐網

  文章來源:環球新軍事

  核心提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8日,記者隨德安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來到距德安縣城西北20餘公裡的磨溪鄉曙光村「萬家嶺大捷」遺址。「萬家嶺大捷」一役中的烈士墓就在曙光村後的一個小山坳裡,那裡掩埋著數以千計烈士遺骸。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至今,當地還流傳著 「山不在高,殲敵則名」的佳話。

  據墓誌載,抗日戰爭初期的三次大捷中,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殲敵近千人;臺兒莊、萬家嶺大捷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首創的輝煌戰役,各殲滅日軍一萬餘人。這三次大捷,充分體現了國共兩黨共同領導全民禦侮、抗擊日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值得國人永遠為之驕傲。

  「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血戰16晝夜殲滅日軍萬餘人

  萬家嶺戰役從1938年9月28日開始,中國軍隊進入預設陣地,到10月13日殲滅日軍主力,歷時16天。

  70年後的今天,記者隨當年一位參加戰鬥的老兵重回昔日戰場,感受當年的血雨腥風。

  江西省德安縣蒲亭鎮的抗日老兵袁體明,今年已是90高齡了。藍天白雲下,萬家嶺遠近的山上樹木鬱鬱蔥蔥。重回「萬家嶺大捷」現場,袁體明老人並沒有心情去欣賞風景,他一直沉浸在思念戰友的痛苦之中。

  老人哽咽著,不斷地用雙手捂住眼睛。「我心裡難受啊,當年我的戰友快死光了,全連142人只剩下38人。」雖然戰鬥已經過去70餘年,但老人仍清楚地記得每位戰友的名字,以及那十幾天的血雨腥風。袁體明老人說,1938年秋,日軍106師團主力和101師團一部,竄入德安西南邊的萬家嶺,被薛嶽兵團包圍。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激戰16晝夜,殲滅日軍四個聯隊一萬餘人。

  當時,袁體明是國民黨102師304團第二營機槍二連的號兵。一次發動衝鋒,他正站在高處吹號,一顆子彈呼嘯而過,把他軍帽打落在地。這是老人一輩子 「最害怕的事」,因為在他看來,那一次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毒氣禍害中國軍隊及當地百姓

  中國軍隊經過激戰,殺傷了大量日軍,日軍基層軍官傷亡慘重,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親自組織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官,以加強力量。而薛嶽則命令各部隊選拔勇壯士兵組成奮勇隊,擔任先頭突擊。同時各部長官一律靠前指揮,薛嶽也親臨一線。由於準備充分和戰士們的奮勇爭先,經一夜血戰,日軍106師團的防禦陣地徹底崩潰。

  據當地文化局的一位幹部稱,在那次戰鬥中,日軍施放催淚彈,戰士們想用毛巾浸水捂住口鼻防毒。可是在那場合是很難找到水源,於是戰士們只好就用自己的尿浸溼毛巾。另外,日軍在戰鬥中還施放毒氣,萬家嶺戰役所在的德安縣磨溪鄉現在還有幾個受害者在世。

  中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亦傷亡慘重,據史料記載,此役中國軍隊也付出了傷亡兩萬餘人的代價。

http://history.sohu.com/20140603/n400351848.shtml history.sohu.com true 搜狐歷史 http://history.sohu.com/20140603/n400351848.shtml report 1815 文章來源:環球新軍事核心提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

");}

相關焦點

  • 血戰萬家嶺:日軍師團長險些被逼切腹
    日軍東西被偵知後,薛嶽也迅速對部署進行了調整,加強了對敵27師團的阻擊兵力和防禦體系。  此時的松浦淳六郎早已沒了"奇兵深入"時的猖狂得意之態,只求趕快突出重圍與27師團會合。誰知,侵略者註定覆滅的下場,106師團在群山之中轉悠兩日,甭管逃命之心如何心急如焚,竟然就是找不到準確的出逃方向。
  • 「萬家嶺」日軍屍橫遍野,眼看就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可惜天意弄人
    萬家嶺地區106師團岡村寧次無奈之下對一○六師團進行調整,為其補充兵源和裝備。1938年10月2日,岡村寧次要求恢復元氣的一○六師團主力部隊進軍至瑞昌西南方向的萬家嶺地區,企圖包抄我軍後路。薛嶽迅速抽調了歐震的第四軍、李漢魂的第二十九軍、葉肇的第六十六軍和俞濟時的第七十四軍把萬家嶺地區的日軍一○六師團緊緊包圍,企圖將他們一舉殲滅。要知道在武漢會戰長達4個多月的戰鬥中,中國共投入約110個師參加戰鬥,但日本並沒有消滅過我軍一個完整的編制一個師,現在中國軍隊有很大希望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如果成功那將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信念與決心!
  • 血戰贛北,最解氣的一戰在哪?萬家嶺圍殲戰消滅日寇整個師團
    為達到目的,日軍二十七師團繞過了重兵防禦的正面戰場,從左翼進攻武寧,贛北戰場陷入危難關頭。血戰萬家嶺,日軍一個整師團被殲在危難關頭,我軍將士用血肉之軀切斷了第二十七師團的歸途,使得日軍第二十七師團陷入困境與此同時在正面戰場日軍第一零六師團也始終無法突破我軍防線。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而也正是因為薛嶽卡了74軍和64軍的這187師,才會讓半個月之後的萬家嶺還有瑞武路血戰告捷。而日軍的岡村司令官是戰前對他最抱希望的那一個,所以調給他的兵也是最多的,而他進攻的時間也是最早的,但是3個月了,薛嶽帶領1兵團,將他牢牢纏住,讓岡村毫無辦法。日方也發來了電報,表示對他現在進攻的速度表示不滿,讓岡村非常惱火,也非常丟面。
  • 抗日戰爭萬家嶺大捷,薛嶽全殲日軍師團,為何卻留下一大遺憾?
    抗日戰爭廬山戰役時期,國軍第九戰區前線總指揮薛嶽曾取得了舉世震驚的萬家嶺大捷,成為了抗日戰爭時期唯一全殲日軍整師團的戰役。1938年9月,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意圖派遣第一零六師團進入山區,迂迴到國軍防線後方發動側擊,結果日軍進入山區後便迷失方向,被薛嶽所部重重包圍於萬家嶺。
  • 國軍「以一敵八」,與日寇激烈苦戰16晝夜,最終收復常德
    02、城垣血戰 1943年11月26日,日軍的進攻部隊已全部伸展到城廓周圍,此時,攻城敵軍猛增,拂曉時分,在轟炸機的配合下,對東西北四門發起空前規模的猛攻。城外之敵,採用密集隊形進攻,企圖一舉攻下東門城。日寇將部隊分成若干批,以成倍的增加人數,向城上作波狀式衝鋒。
  • 萬家嶺大捷,國軍幾乎全殲日軍一個師:踩著屍體走,河裡都是血
    1938年10月3日,侵華日軍106師團被困萬家嶺已是第五天,師團長松浦再次命令收縮兵力全力突圍,突圍方向選擇了張古山,中日雙方隨即展開了張古山爭奪戰,戰況尤為激烈,擔負攻擊任務的是蔣介石的王牌74軍第51師和58師。
  • 萬家嶺大捷始末:日軍師團傷亡1萬餘人,打出國軍威名
    文/王國棟在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的萬家嶺戰役中,薛嶽將軍指揮中國軍隊包圍了日軍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師團並對其發動了毀滅性打擊。戰役的結果是日軍被殲滅1萬餘人,被俘一百多人,幾乎喪失戰鬥力。在戰役現場,滿山遍野均是日軍屍體和遺棄的武器裝備,史稱萬家嶺大捷。
  • 「忠勇師」血戰萬家嶺,手持大刀近戰肉搏,抱著手榴彈炸日本坦克
    梁華盛針對日軍懼怕我軍大刀隊的特點,特地模仿西北軍大刀隊的做法,為他的第190師官兵每人配備了一把大刀,並請來一位武林高手,專門傳授大刀對刺刀的格鬥技術。在萬家嶺戰役之中,「忠勇師」大顯神威。當時日軍第101師團的主力首先向東孤嶺發起進攻,日軍還是先用飛機和重炮輪番轟擊我軍陣地,整個東孤嶺的山頭被炸成了一個亂石飛揚的採石場。
  • 抗日軍隊血戰萬家嶺,日寇死傷慘烈,萬家嶺成為日軍的人間地獄
    1939年11月,第32軍第141師第723團團長王啟明帶領警衛連去萬家嶺戰場查詢狀況。早上7點半上下,他們從抱桐離開經河橋先來到張鼓山,山下有很多家農民,王啟明掏錢僱了一個農民做指導爬上萬家嶺。王啟明是戰爭結束後第一批進到萬家嶺的中國軍人,王啟明看到了令他一生難忘的一幕:見萬家嶺周邊山坡上到處都是散兵坑和遺骨,破舊真皮皮鞋、膠靴丟得到處都是。從張鼓山上出來,又來到畢嘰嶺。此山頂的遺骨、頭部、鋼盔真皮鞋、膠靴、軍用品大量。從現場遺留下的有毒氣體罐、炮彈箱、刺刀等遺留下物件看來,日本鬼子的致死人數較多。
  • 難能可貴,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以少勝多,痛擊日寇的著名戰例
    據統計,在抗戰時期,平均沒消滅一個日軍,我軍要犧牲6到7個士兵。然而即使在如此慘烈的戰爭局勢下,也不乏我軍以少勝多的戰例,甚至是中國軍人在傷亡人數上大大少於日軍的戰役,這到底是哪場戰役呢?平型關大捷,我軍出動兵力約為12000人,日軍兵力約4000人,從雙方投入的兵力上來講,不能算是以少勝多,但是此役我軍以傷亡600餘人的代價共殲日軍1000餘人,從雙方傷亡數字上講,也可以算是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
  • 血戰滇西緬北,最慘烈的一仗在哪?松山反擊戰日軍集體「玉碎」
    遠徵軍首次出國作戰以失敗告終,滇緬公路也被日軍切斷,日軍推進到怒江與我軍隔江對峙,並以松山為支撐建立起了滇西防禦體系。為打通滇緬公路,我國再次組建遠徵軍對日軍發起反攻。 ,滇西緬北血戰一共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一年半中,我國軍隊是不顧日本構築的堅固堡壘,用血肉之軀一點一滴地奪回被日本佔領的地區,以傷亡六萬七千多人的代價殲滅日軍兩萬五千人。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黃埔滕傑回憶:「四大天王之一」,日軍「軍神」南鄉茂章覆滅記
    在侵佔中國內陸期間,日軍倚仗世界一流的戰機,對我國軍民狂轟濫炸、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而我國軍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畏強暴、英勇殺敵,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其中我空軍勇士勇殲日軍「四大天王」便是抗日戰爭中的輝煌範例。據黃埔將領滕傑回憶,他曾親眼目睹「四大天王之一」的南鄉茂章命喪鄱陽湖。
  • 血戰崑崙關,犧牲中將兩黨高層都為他題詞,擊斃日軍少將留一空墳
    為了拿下崑崙關這個險要之地,中國軍隊集中了4個集團軍來與日軍在崑崙關進行決戰。其中,第26集團軍在敵後邕欽公路遊擊,擔負破壞公路、橋梁,阻擊敵增援部隊及後方輸送糧、彈補給的任務;第16集團軍指揮第31軍、第46軍,第27集團軍指揮第66軍,擔任邕武路高峰隘南的對敵攻擊;第38集團軍指揮第5軍、第2軍,擔任邕賓路對崑崙關攻堅戰的主力部隊。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現在讓我們回到過去,看看其中10場著名戰役裡,我軍都消滅了多少日軍?4, 常德會戰 時間:1943年11月到12月主要指揮:孫連仲,橫山勇參戰兵力中國軍隊:16個軍43個師,共21萬餘人日本軍隊:五個師團加上偽軍,共10萬餘人
  • 二戰時日軍坦言,「最害怕」中國兩支部隊,哪兩支?
    其間,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日軍都遭受我軍的嚴重打擊。 一、日軍眼中的兩支最可怕的中國軍隊 1938年10月初,江西九江至南昌南潯鐵路中途的德安縣萬家嶺爆發一場規模極大的會戰。由於準備充足,投入的軍力較多,所以很快取得勝利,史稱「萬家嶺大捷」(日軍稱「德安會戰」)。
  • 《亮劍》與我軍軍史不符之處,請尊重軍史、尊重先烈
    作為一部經典的軍旅文學作品,《亮劍》風靡了全中國,但386旅的幾個主力團之番號,以及那場擊斃日本天皇侄兒、震驚整個侵華日軍的伏擊戰,都與我軍軍史不符,例如下面的這個主力團。 1943年10月24日,386旅第16團奉命開赴延安,途中卻在洪洞縣韓略村(現屬曲亭鎮),打了一個震驚日本朝野的伏擊戰(《亮劍》中獨立團的傑作)。這場伏擊戰沿襲了我軍的戰術精粹,整個戰鬥僅用了半個多小時,180餘人的日軍「戰地軍官觀戰團」大部被殲(僅3人詐死逃生)。
  • 《亮劍》中孫德勝騎兵連殊死一戰時,為何日軍有槍也沒有開槍?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讓人有點疑惑的情節,就是《亮劍》裡我軍的騎兵連幹嘛非要和對面打,明明想跑的話是能跑掉的,但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呢?在仔細了解了武士道的來源、進展、變革還有其其他的特殊作用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就曾提到過要光明正大地戰勝對手。因此當我軍卸下了所有的武器裝備之後,並且日軍還一直處於優勢地位的情況下,日軍在武士道精神的指引下 ,不屑於採取這種讓他們覺得非常不公平的手段來攻擊中軍。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還是非常有可能發生劇中的情況的。
  • 被誤解的抗日名將李天霞:率部多次與日軍作戰,戰功顯赫
    最終,74師被我軍消滅在孟良崮。劇中的李天霞被刻畫成了一個惡魔,只知道內鬥,不顧全大局,見利忘義的無恥小人。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李天霞卻不是這樣的。李天霞出身於江蘇省寶山縣一個殷實的商人家庭,18歲時參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在抗日戰爭爆發前,他多次與我軍作對,攻打我軍,打壓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