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百老匯正在考慮恢復營業,業內人士估計最早九月劇場可能重新開門迎客,因為百老匯演出面臨的財務壓力,使其無法忍受長期停業。百老匯上一演出季票房收入高達18億美元,吸引了1500萬人次觀眾,其背後是每部音樂劇平均每周高達59萬美元的運營成本。據估算,一部百老匯演出依靠全價票和高端客戶,也要賣出50%的票房,運營才可以收支相抵。
上一演出季中,遊客帶來的收入佔到了百老匯總票房的65%,考慮到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百老匯將不得不更多依靠紐約本地的觀眾。由於觀眾的顧慮,百老匯重新開放時,可能還需要對演出票進行打折。
「除非削減成本,否則我無法想像百老匯劇場除了滿負荷運營,還能怎麼辦。」百老匯資深製作人羅賓·古德曼表示,將劇場填滿「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重新開放唯一的途徑」。
紐約著名的實驗戲劇公司伍斯特劇團則表示可以按照政府要求的社交距離,減少入場觀眾,只要增加每天演出的場次,就可以恢復運營。「體量小更靈活,」劇團副總監凱特·沃克表示,「對於依靠商業製作的戲劇藝術家來說,體量越大越難進行調整。」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巴靈頓戲劇公司將採用另一種辦法:將520座的劇場座位減少到三分之一,增加排與排、座位與座位之間的間隔,並要求觀眾戴口罩。其上演的劇目將取消中場休息,並在每次演出後對劇院進行深度清潔。
從業者也在尋找創新機遇,適應疫情帶來的衝擊。羅賓·古德曼正在計劃為百老匯帶來重新構想的經典音樂劇《夥伴》。不少藝術家通過視頻發布新作、舉行音樂會,劇作家理察·尼爾森還為現場直播的演出形式,專門編寫了一部六人戲劇。
音樂劇大師安德魯·韋伯的新作音樂劇《灰姑娘》在倫敦西區的首演計劃受挫,雖然演員團隊隨時準備好重啟排練,但目前他也在考慮調整商業策略:先發行音樂劇專輯,再進行現場演出。這是多年前音樂劇《萬世巨星》概念不受支持,無法直接登上舞臺時,他做過的嘗試。「不是我想走回頭路,不可抗力讓我只能出此下策。」韋伯說,「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做了,但這很可能成為未來大家都要轉向的方向。」記者 吳鈺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