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工廠生產管理的30字要訣

2020-12-09 張應春談管理

導讀:作為管理者,一談到生產管理,你可能會想到很多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訂單準交率不高、計劃達成率不高、生產效率低、在制品太多、生產周期長等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你不僅僅是一名管理者,你還是一名企業主,你甚至經常會對管理層、對下屬大發雷霆,因為在制品有很多,但是客戶要的貨、急著要出的貨又做不出來,不急的貨卻做出來一大堆擺在倉庫裡。

其實,這些問題不是單方面存在的,而是相互疊加、交織在一起的,那麼究竟這些問題我們該怎麼系統性的來解決呢?我帶領朗歐企管諮詢團隊一直堅持駐廠諮詢,多年下來,總結了一些製造型企業生產管理的技巧,在這裡跟你做個分享。

一、任務不斷細化

任務不斷細化是屬於生產計劃PMC運作的範疇,現在很多企業都設有PMC部(計劃物控部)。

我到企業裡面走訪調研的時候,有的老闆跟我說:「我的企業裡面設PMC部很多年了,有五六個甚至七八個專職的計劃員,每天也有日計劃,我們每天、每周也在進行物料的準備,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計劃還是不能夠很好的落實呢?」

正好,這個企業的老闆和高管陪著我一起到了現場去看,我到車間現場,發現車間現場的在制品非常之多,根本不是PMC運行得很好的一個現場。於是,我又到各個車間去了解,當我到了注塑車間,我到了包裝之間,我到了五金車間之後,我都會找一些基層的員工來問一些問題,問的問題也很簡單,「你知道今天應該做多少個產品嗎?你知道今天的任務量是多少嗎」?

結果,沒有一個員工能準確地回答,這就說明了問題!你的企業確實有很多的計劃,但是你沒有把這些計劃細化到最小單位。

生產計劃要細化到最小單位,能夠細化到機臺就細化到機臺,能夠細化到班組就細化到班組,能夠細化到個人就細化到個人。

當然,不同的企業類型細化的單位也有區別,像注塑車間,你得將生產任務細化到機臺,每一個機臺今天注塑什麼產品?做多少量?一條流水線,那你就要細化到這個班組今天的任務量是多少?如果是一個小組的計件,那你就要細化到這個小組中的3個人、5個人的一個任務量,要通過各種方式(如早會)將生產任務傳達給每一個員工,讓每一個員工都明確的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任務是多少。

只有這樣你的任務不斷細化,做的才有意義,你的日計劃才算是貫徹到底了,也才有基礎去落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所以,現在回想下你企業做計劃是否只是停留在文字、數字層面,或者只是停留在管理層的層面?不要讓你的生產計劃止於「最後一公裡」,真正要打通這最後一公裡,就是要讓生產任務深入到每一個員工心中,而且要讓每一個基層的作業員工都知道任務是多少,並且這個任務一定是能夠完成的,最終能夠考核的。

二、物資提前排查

當你制定了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將生產任務細化到了最小單位之後,就要圍繞著這個計劃來提前做排查。

在這裡,很多管理者會有個思想誤區:無生產不管理。

其實「生產管理」要分為兩個詞來看,一個是生產,一個是管理。生產是一種狀態,而管理呢?應該是在生產之前來做的。物料準備、品質要求、技術圖紙、設備狀態等等很多工作都應該是由產中提到產前來做,而不是邊生產邊來做。

物質提前排查其實強調的是什麼?

我們前面有了任務不斷細化以後,我們要完全圍繞著這個從訂單評審到交期分解到主生產計劃到周日滾動冷凍日計劃,這個過程當中你的物資是要齊套的,跟著我們的計劃走,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

很多企業裡面為什麼生產線上看著忙得不得了,生意好像紅紅火火的,但是呢,在制品堆得到處都是,倉庫也是堆得滿滿的成品,為什麼?

因為有什麼物料就做什麼產品,而不是根據需要做什麼產品才來配什麼物料,這個就倒過來了,所以,我為什麼第一個強調的是任務細化而不是講物資準備呢?

因為任務是根據我們的客戶需求,通過訂單評審、通過交期分解、一直到主計劃、月計劃、周日計劃來分解,這個就需要物料要跟著計劃走,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

如果你還在說,明天有什麼物料我就排哪條生產線去生產什麼產品,明天哪些物料齊套了,我PMC再排給車間做……這樣的結果就是車間裡面看著大家都有事做、都在忙,但是呢,你整體的組織效率不高,你的生產周期會很長、資金周轉率很低,因為做出來的產品,不能出貨。沒做出來的呢?客戶又催得很急。

所以,我這裡強調物資提前排查,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物料嚴格跟著計劃走,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

那麼,物資提前排查在我們企業裡面有哪一些具體的方式呢?

有兩個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採購管制表》,一個是《生產進度跟進總表》。

《採購管制表》是你整個物料鏈運作的一個核心,當然還有《物料需求計劃表》等等,這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表單。如果你企業有ERP系統,也需要在系統裡面,每天去做好排查工作。

物資提前排查除了表單的應用,還有哪些動作呢?比如,每日的生產協調會,由PMC主導,讓各個車間、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來參與、來協調物資情況怎麼樣?生產進度怎麼樣?工序交接情況怎麼樣……

再如,物料對單會,PMC內部要召集計劃員、物控員以及採購,有需要技術支持的,則技術協助參與到裡面,對單會上對一下哪些訂單的物料是齊套了?生產狀況怎麼樣?哪些物料還需要趕快跟催的?

再比方說,車間內部的工序對單會。是不是每天要有這麼一個會場,讓工序與工序之間,上下工序之間、平行工序之間來進行一個溝通,來了解整個的生產狀況呢?

三、異常快速處理

我多次在朗歐企管的視頻節目當中提到,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其實是一種離散型的製造型企業,是一種非穩定態的製造型企業,這些企業的年產值在一個億到五個億之間,這個區間的企業目前處於這種情況,不像豐田有豐田系,本田有本田系。

我前段時間去德國參觀了保時捷的製造工廠,它的供應鏈是有「保時捷系」的,整個供應鏈的系統非常完備,整個工藝也是非常完善。

而我們呢?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的供應鏈是很不穩定的,我們的生產狀態是很不穩定的,甚至我們有些工藝都非常不穩定,我們處於一種非穩定態,而且很多企業是給大企業代工的,給國內龍頭企業做配套生產的,這個時候,我們沒有非常主動的話語權,那你說我不做這訂單?好像也不太現實,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什麼,在非穩定態的一種狀況下頻繁的、快速的處理異常,來應對這種非穩定態。

就是你要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跟進、不斷的排查、不斷的異常的快速處理來解決,來對應這種非穩定態。

我們中小製造型企業,就像一種球賽模式,就像打籃球一樣,球員沒有一個固定的站位,邊拍著球眼睛邊掃著其他球員,看哪裡有空位,關鍵人物在哪裡,然後快速做出判斷:傳球、帶球、投籃……

我們朗歐老師進入到企業以後,其實最重要的是抓落實,我們會有一種工具叫《流程卡》。

比如說針對生產異常,我們會做一個《生產異常處理流程卡》,在這個流程卡裡面,我們卡住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規定生產線出現品質異常以後,責任人幾分鐘以內寫異常提報單,品質人員、生產主管幾分鐘以內要到達現場,多少分鐘以內處理不了的則要上報至上一級,這個裡面我們都規定得非常的清楚,而不是籠統的說出現了什麼異常由誰快速處理,由誰及時處理……

因為只有你的責任就沒法劃分,所以,異常快速處理也是我們做好生產管理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你需要《生產異常處理流程卡》範本,請關注朗歐企管公眾號,回復關鍵詞「生產異常」可以免費獲取該文件。

四、動作現場落實

我們製造型企業,所有部門無非就是作業部門和職能部門,作業部門屬於生產系統,對產品的作業產出有直接性作用;職能部門包括PMC部、人事行政部、品質部等,無論是作業部門還是職能部門,其實我們解決問題,尤其是生產型的企業,一定要到現場去落實動作,無論多大的企業都一樣。

比如,計劃員做生產計劃,並不是天天就在辦公室做就可以了,計劃員要每個小時(最多每兩個小時)要到各個產線上去了解日計劃的達成情況,這個小時做了多少,8點到9點做了多少,9點到10點又做了多少,今天的任務量是多少?怎麼樣能夠完成?能不能按時完成?這些是需要計劃員到現場去看的,切記不要在辦公室埋頭做計劃。

當然,辦公室也不是說就不是現場。我們有些工作確實需要在辦公室來解決,這個辦公室也是現場,總之就是哪裡有問題的地方你就到哪裡去,也就是要到問題當中去。

稻盛和夫先生講「現場有神靈」,為什麼說現場有神靈呢?因為一到現場我們看的是「是什麼」,而不是總在辦公室問「為什麼」。在辦公室裡面,我們就會問「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品質問題呢」?然後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客訴問題呢?」然後又有人回答……

其實,我們問了太多的「為什麼」,而「為什麼」背後的答案會有很多種,但我們如果到了問題現場以後,「為什麼這個供應商交不了貨呢?」這個問題更多的就變成「是什麼」了。是不是供應商的產能有限?是不是環保又在查了?是不是又停電了?是不是我們的付款又不及時了?

沒必要問太多「為什麼」,遇到問題多到現場去看「是什麼」,要化「為什麼」為「是什麼」,這就是動作現場落實的要訣。

五、結果數據呈現

做生產管理,無論是品質狀況、任務達成情況、生產周期、訂單準交率、生產異常等,每天都要用量化的數據來進行呈現。

我經常在企業裡面開會,聽到講的最多的是什麼?「PMC老是插單生產、某某工序的品質問題很多、來料異常高居不下……」你看,都是靠感覺在做交流。

插單很多?到底有多少?這些插單導致的後果有哪些數據的呈現?不要動不動就說某某經常插單,那你可以把他插單的數量以及對你產生哪些影響,進行數據化的統計,把因為插單的損失用數據的方式呈現給老闆看,那最終老闆會做決定,他自然會去衡量利弊。

作為管理者,要做的是懂得結果數據呈現。你說來料問題很多,你把來料的問題進行分類統計,每個問題佔的比例是多少?是哪幾個供應商的?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結果要用數據來呈現,因為數據代表著和反映著的是事實,而我們很多時候靠感覺,大家感覺對感覺,感覺本來就是個空的,你用空對空的,所以,特別是生產型的企業,生產部跟各個部門之間都在互相抱怨,怨聲載道,這其實就是感覺對感覺的一種體現。

如果每一件事情我們都能夠有量化思維,能夠把結果和影響以及過程當中的管理數據用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就在事情上面,就在問題上面。

結語:我想有了這五個方面,我們的生產管理才能夠管好,也希望你能夠按照這幾個思路去踐行,因為這是我帶領朗歐企管諮詢團隊服務了一百多家企業,總結出來的心得和體會,也是我們朗歐老師進入到現場以後,通過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總結出來的一些方法。

最後,總結一下,做好製造型企業生產管理你需要爛熟於心的30字要訣:任務不斷細化、物資提前排查、異常快速處理、動作現場落實、結果數據呈現。

相關焦點

  • 張馳諮詢:企業為什麼要做好精益生產管理工廠布局設計?
    企業為什麼要做好精益生產管理工廠布局設計?一、工廠設計工廠設計是指利用設計人員的知識和經驗,與之進行密切溝通與信息交流,並結合當前工廠設計中的精華,實現新建、擴建或改建工廠的規劃、論證和設計文件,工廠設計是一項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綜合性設計工作。
  • 工廠廠長生產管理工作套路(廠長工作管理手冊)
    三大核心內容思路:調動員工積極性、共享工廠發展成果。方式:改變工廠運作模式,本質上提高工廠綜合能力。目的:建立規範、有效的管理體系,創造一流產品質量。一般在2個月後,各部門同事和員工對新工廠長接受、認可了以後,再行使制定的計劃和策略,或進行人員變動、車間設備整頓,生產流程優化等的改變。但動作不要過大,要徐徐漸進。
  • 工廠管理|如何提升生產效率?管理實戰派支招
    導讀: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講到了中小私企生產管理的痛點,很多從事工廠管理的人都感同身受。我們經常會覺得企業裡面的生產管理很難做,其體現就是訂單準交率不高,生產計劃、生產任務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但是,當我們開會討論剖析問題的時候又會發現,好像每個部門都有責任,又好像都沒有責任,因為各部門都很努力,但結果就是那麼不盡人意。
  • 企業工廠生產管理系統用哪個軟體好
    企業工廠生產管理系統用哪個軟體好?工廠生產管理以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為目標;駿網添城科技工廠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車間現場管理、BOM計算及管理、配料管理、庫存管理、車間信息採集、工藝管理、工藝質量管理、製造協同管理。那工廠生產管理系統用哪個軟體好?
  • 仁和ERP工廠管理軟體工業智能生產流程
    企業升級離不開ERP管理系統,工廠智能化、數據化、工業4.0概念是未來幾年發展的重要的方向,也是未來製造業市場的主力,目前,仁和ERP企業管理軟體以硬軟體結合,整合多功能綜合管理模塊,倡導「打造系統化管理工廠」為製造行業帶來了新的管理實操流程,贏得眾多企業支持與認可。
  • ERP軟體對工廠精細化生產管理有何幫助?
    工廠管理這件事恰恰就像故事裡的動物們,雖然有統一的戰略目標,卻在生產過程中因為管理不善、權責不清、效能過低、協調不暢、資源分配混亂、人力物力分配能力欠缺,倒在了轉型路上。而智邦國際工廠管理系統,則致力於助力企業構建信息實時共享管理平臺,以生產訂單、計劃為主,對製造流程各類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與管控,全面提升企業業務運轉周期和效率,推動企業管理順利向現代化管理轉型,實現精益管理。
  • 佛家氣功養生十六字要訣
    此四句人稱佛家十六字要訣,最早見於南朝梁時曼陀羅仙翻譯的《文殊般若經》,又見於南宗神會的《南宗定是非論》(收在神會語錄內),屬北宗禪法。佛家十六字要訣的出現,表明了禪定理論在養生學中的應用。中國佛教禪宗發展到慧能形成南北二宗,出現了「頓悟」與「漸悟」的不同修禪理論。南宗慧能主張頓悟,認為「佛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是說人們都有一 顆明淨的本心,只要領悟便可成佛。
  • 跑米字步要訣
    所謂米字步就是要以自身為中心,然後像米字的四撇和十字往左前斜方、前方、右前斜方,左後斜方、後方、右後斜方移動。
  • 成人練字方法攻略,漂亮鋼筆字技法7要訣
    成年人練字來得及嗎?今天給大家分享快速練好字的秘訣,來自錢沛雲老師的字帖要訣一鉤挑意識增強快速寫好行書必然會有一些筆畫上的牽絲連筆,因此很多筆畫的末尾會有一些鉤和挑的動作。要訣二破方為圓方折需要筆稍停頓轉折,圓轉則行筆速度可以較快,不需要頓筆。
  • 看板可視化,讓生產管理處處「看得見」!
    近期,隨著各地工廠企業的相繼復工復產,真正考驗「製造人」的時刻才剛剛到來。疫情過後,面對客戶『更緊急,更重要』的訂單需求,相信會給生產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而此時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就會使得企業生產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生產管理看板的重要性。
  • 工廠車間現場管理的三大思路要點與五大執行技巧
    - 1 -無論是什麼行業的工廠企業都是以生產現場為基礎,都離不開現場的管理,那麼就有工廠生產車間的現場管理,對於生產現場,如何管理,如何管理好,則要明確的思路與技巧,這些問題不是翻看條列規範、技術要求就能認識到的,需要在從事現場管理工作中去歸納、整理、總結,需要前人的經驗指導,更需要自己去多問、多思考、多聽各方意見,在現場管理的培訓工作及自己現場管理的工作中
  •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尚未獲得電池生產工廠建造許可
    來源:TechWeb原標題: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尚未獲得電池生產工廠建造許可 【TechWeb】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柏林超級工廠尚未獲得建造電池生產工廠的許可。布蘭登堡環境部表示,特斯拉尚未申請在其位於柏林的超級工廠內建造電池生產工廠的許可。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特斯拉計劃在其柏林超級工廠建設一座電池生產工廠。該工廠預計每年將生產超過100GWh的電池,未來甚至可以擴展到200GWh到250GWh。
  • 「舍」字當先「得」景獲譽——方大碳素打造花園式工廠側記
    勇擔責任「舍」字當先方大炭素廠區總佔地65.2萬平米,在打造「花園式」工廠之前,廠區綠化僅佔地9.98萬平米,只有18個品種4373棵樹木。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堅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理念,努力打造花園式工廠,方大碳素堅定地擔起這份責任,「舍」字當先,不怕花錢,敢於花錢,斥巨資展開花園式工廠打造工程。按照花園式工廠創建的總體要求,方大碳素結合公司實際綠化現狀,將綠化區分為核心綠化區和普通綠化區進行打造。
  • 實用小工廠生產管理軟體
    小工廠在生產管理中比較具備管理升級的空間、因為小工廠大多數都是處於線下管理模式。特別是對於原先的傳統管理方法、部門之間的交接與層級管理都是影響企業辦公效率的因素。那麼對於小工廠生產類型的企業如何能夠跨過傳統的管理方式、同時又能夠適用於當前的企業環境,特別是在軟體的應用上能不能滿足大家通用的操作方式,採用簡單化的流程來滿足企業的線上審批流程。事實上我們現在移動化操作的應用工具很多、比如滴滴打車或者是美團外賣都是借用移動網際網路的環境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 天士力集團兩家工廠被查 物料管理過程不規範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3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遼寧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了解到,在第一期藥品生產監督檢查通報中,位於天士力集團的兩家遼寧工廠,分別存在GMP缺陷問題,生產和物料管理不規範。針對造成公司旗下兩家工廠存在缺陷的原因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天士力董秘辦,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 36氪首發|為電子行業工廠提供自動化生產管理過程軟體,「品微智能...
    36氪獲悉,專注於半導體、PCB、LED、光伏電池等電子領域的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廠商「品微智能」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武嶽峰資本旗下管理的亦合資本領投,旭諾資本跟投,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團隊建設。
  • 工廠管理的好方法:做好PDCA循環了嗎?
    高勝諮詢 打造中國口碑最好的諮詢公司 關注 來源:智慧工廠(如侵權,聯繫刪除) PDCA循環是製造工廠中簡單有效的管理方法,一聽大家都懂,但是用起來就比較難,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比如5S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好5S的企業沒有幾個。
  • 高新區:三個「不停步」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3月26日上午,漳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謝宏坤帶隊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圍繞近期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先後對靖圓片區茂新新型建材公司、新裕鑫家具公司、其亮食品公司、嘉田農業公司、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公司等進行現場檢查,要求做好「三個不停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不停步、專家指導服務不停步、全區大排查大整治不停步)。
  • 「細胞工廠」——未來主流的生產工廠?
    引言 結合微生物強大且多樣的生化反應網絡,再對微生物的代謝路徑進行重塑和工程化,可以將其改造為以低價值、可再生的資源為原料生產各類產品的細胞工廠,這是生物製造的核心環節。
  • 疊合剪力牆體系生產質量及工藝管理分析
    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通過市場調查研究,根據用戶要求、相關國標、行標、省標規範與企業的經營目標,制定產品質量目標;組織有銷售、裝配、研發、設計、工藝、品管等多部門參加的審查和驗證,確定適合的設計方案;保證技術文件的質量;做好標準化的審查工作;督促遵守設計試製的工作程序等等。疊合剪力牆體系構件工廠在設計過程參與和相關管控詳見本書第四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