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王文齊 郭北晨
12月22日,鄭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4號線初期運營前新聞通氣會在鄭州召開,並舉行媒體探訪活動。這是兩條線路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是聯繫北部片區、老城區、鄭東新區和南部片區的骨幹線路。線路北起於惠濟片區的省體育中心站,沿長興路、南陽路、銘功路、解放路、西大街、東大街、商都路和經開第十七大街走行,南止於隴海鐵路以南的營崗站。線路全長25.488千米,設站21座,其中換乘站11座,正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鄭州地鐵4號線是聯繫北部片區、鄭東新區和南部片區的骨幹線路。線路北起於惠濟區江山路以西的老鴉陳站,沿三全路、文化路、國基路、龍湖中環路、龍湖、龍源十三街、如意東路、如意湖、中州大道、騰飛路、金岱路走行,南止於南四環以北的郎莊站,線路全長29.217千米,設站27座,其中換乘站10座,正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3號線一期採用A型車6輛編組,4號線採用B型車6輛編組。兩線均設一段一場,採用右側行車制,系統最大能力30對/h,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最小間隔120s。
3號線一期以「史跡經脈,商都記憶」為設計理念,將「商都」鄭州的傳統文化元素提煉並且應用到車站的建築空間。二七廣場站、東大街站、鄭州文廟站、省骨科醫院站等4座車站為裝修重點站。
4號線以「出彩中原、繽紛鄭州」為設計理念,色彩以白灰作為空間的主色調,搭配純淨的線路色——藍色。線路採用色彩構成、藝術點綴等多種表達形式。省體育中心站、金融島北站、會展中心站、七裡河站等4座車站為裝修重點站。
兩條線路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優化車站出入口方案,最大限度提升出入口便捷性和通達性。車站出入口均具備過街功能,有條件的均設置上下行扶梯,每座車站均設有垂直電梯,滿足無障礙通行要求。
會展中心站新建下穿商務內環路過街通道,大幅減少了地面繞行距離。商鼎路站、東十里舖站通過新建3處下穿中州大道過街通道,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貨站街站通過將下穿中州大道過街通道直接接入地鐵站廳層,進一步提升了過街通道的便捷性。另外已實施車站與周邊地下空間接駁28處,正以地鐵線為軸編織城市地下交通網絡。
3號線一期、4號線是鄭州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線路,隨著2條線路年底前初期運營,第二期建規劃內容已全部建成。
新聞1+1
這些高科技,都在新地鐵應用:
1.乘客信息顯示屏上增加車廂乘客密度顯示;
2.公共區採用基於客流變化的節能控制系統;
3.空調水系統採用冷源集中控制系統;
4.站廳公共區採用交錯布置側排煙風口;
5.風道設置空氣淨化裝置;
6.大系統採用空氣-水空調系統;
7.採用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
8.採用具有智能調節冷量輸出功能的空調器;
9.採用可視化接地系統;
10.接觸網採用無螺栓接地跳線;
11.採用雙源雙視角安檢設備;
12.採用蒸發冷凝技術;
13.信號系統設計創新,提高運輸效率;
14.段場採用再生水源熱泵方案;
15.引入能源管理系統;
16.設置智能客服設備;
17.採用視頻智能分析系統;
18.視頻圖像採用H.265編碼;
19.車控室一體化設計;
20.車輛段、停車場室外入侵告警系統採用震動光纜;
21.站場道床路基厚度採用創新標準設計;
22.站場採用高大空間誘導通風方案;
23.採用外包形式+變形縫控制換乘節點不均勻沉降;
24.區間隧道採用內置式泵房排水方案。
編輯:趙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