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劉武的悲哀:母親寵愛,哥哥疼愛,群臣敬畏,卻險些不得善終

2020-12-22 莫叱愚為

梁王劉武是什麼人啊?梁王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小兒子,深受母親竇太后的寵愛,哥哥劉啟也與他兄弟情深。最初,劉武被漢文帝封為代王。後來,又改封為梁王。

梁王劉武

01.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兄弟情深

《資治通鑑》記載說:「梁少王以竇太后少子故,有寵,王四十餘城,居天下膏腴地。賞賜不可勝道,府庫金錢且巨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梁王劉武地位之尊貴,待遇之優渥,由此可見一斑。

公元前157年年漢景帝繼位,漢景帝對小弟弟還是那麼好。

然而,人一旦得勢往往就難以克制恃寵而驕的念頭。梁王劉武既出身高貴,而又深受母后和兄長的厚愛,因此一向缺乏對朝廷法度的畏懼之心,唯有宣揚其「天生貴種」的赫赫威風之念。

所以,梁王自受封之後便大力擴建睢陽城,使之廣闊達七十裡。又大修宮室、復道(天橋)三十餘裡,用以連接宮廷與平臺園林。

梁王又肆意招攬四方豪傑以培植個人勢力。吳人枚乘、嚴忌,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蜀人司馬相如皆依附於梁王麾下。

漢文帝

按說梁王的權威來自於母后的庇護和兄長的寵賜,本應懷惜福之念,存警惕之心才對。但是,梁王毫無戒懼之心。

或許因為梁王得勢正隆,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再大的隆寵,也有盛極而衰的危險?又或是梁王雖已認識到驕奢自傲之害,但卻因自信有母后和兄長的庇護而無所顧忌吧?

而且漢景帝又因常有「親親之誼」,而異常偏愛小弟弟劉武。不僅不加以約束,以免梁王闖出難以收拾的亂子,反而一昧放縱溺愛。

每逢梁王入朝之時,漢景帝都會派使者執節駕車迎之於函谷關下,而當梁王到了朝中又給予特殊優待。

梁王入宮則與漢景帝同乘一車,外出則與漢景帝一同打獵。

連梁國的侍中、郎官、謁者只要在有關部門標名掛號,都可以自由出入宮廷,幾乎與宮廷官員別無二致!

而且,每逢梁王上書請求留居京師,漢景帝總會滿足梁王的要求。有時,梁王竟然滯留京師長達半年之久,而這是違反漢朝禮法制度的,但漢景帝卻不在乎!

漢景帝

02.竇太后偏愛梁王,欲推梁王為儲君

公元前154年冬十月,梁王劉武再度前往長安朝見,漢景帝為梁王設家宴。不知是漢景帝喝醉了呀?還是因為溺愛梁王而信口開河呢?

反正,漢景帝一時高興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待我百年之後,就把皇帝的位子讓給你來坐。」

老話說:天子無戲言。當初周成王與兄弟叔虞戲耍,剪桐為圭封叔虞為諸侯。這本是一句戲言,可柱國大臣卻認為天子無戲言,說出的話就要兌現!

因此便請求成王封弟弟做諸侯,成王只好將唐地封給了叔虞。叔虞便成了晉國的開國之君。由此可見,身為一國之君豈可信口開河?

漢景帝劉啟講了這句石破天驚的話不打緊,那竇太后聽了可是心花怒放!

竇太后

老太太本來就希望劉啟、劉武哥倆兄終弟及,大兒子當完皇帝後,再讓小兒子接班,聽了漢景帝的話能不高興嗎?

梁王劉武儘管對哥哥的信口許諾半信半疑,卻也不禁沾沾自喜。或許梁王的非份之念,就是由漢景帝劉啟這句戲言而吧?

可是,老太后的侄兒竇嬰可是個明白人。

竇嬰見皇帝失言了,急忙上前諫阻:「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王?」(《資治通鑑》)

竇太后生氣了。她怪罪侄兒多管閒事,隨便找了個藉口就讓漢景帝免了竇嬰的官兒。

老太太覺得還是不解氣,又命人除了竇嬰的門籍不再讓他入朝。而梁王呢?當然愈發地驕恣放縱啦!

不過,梁王劉武雖說恃寵而驕,但對哥哥卻是一片忠心。

劉武

03.平定七國之亂,梁王劉武立有大功

公元前154年,西漢王朝發生了一場大地震!由於擔心藩王勢力尾大不掉,漢景帝便採納了晁錯的削藩之策,開始尋找藩王的過失,並以此為藉口,逐漸削弱藩王的勢力。

今天削掉這個王爺幾個縣,明天又削掉那個王爺幾個縣。削來削去,可就削到了吳王劉濞的頭上。

這下,吳王劉濞可就不幹啦!劉濞一直記恨著劉啟打死他的大兒子的事呢?聽說皇帝要削自己的藩,就愈發惱恨交加啦!

於是,新仇舊恨的一齊迸發,吳王劉濞乾脆與其他幾個王爺聯訣造反!「七國之亂」爆發了。

七國叛軍聲勢浩大,朝廷事先又未曾防備。

結果,因猝不及防一下子便被打懵了。

一時間,朝廷惶惶然無計可施,漢景帝病急亂投醫,聽信袁盎的鼓動殺了晁錯,想借晁錯的腦袋堵住劉濞「誅晁錯、清君側」的藉口。

可誰知,人家劉濞根本不吃這一套!劉濞不僅不肯善罷甘休,反而加緊了攻勢,一定要打進長安城方才心滿意足!漢景帝無可奈何,只得啟用周勃之子周亞夫為將率兵平叛。

而在朝廷大軍尚末做好應敵準備之時,幸虧梁王劉武拼死抗擊吳楚聯軍,堵住了吳王劉濞進攻關中之路,拖延了叛軍一路西進的勢頭,為朝廷平定叛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梁王劉武居功至偉。看來關鍵時刻還是自家兄弟給力呀!

因此,漢景帝劉啟對梁王劉武更好了。為了表彰梁王劉武的功勞,漢景帝便特賜梁王天子旌旗,允許梁王出蹕入警,出入由千乘萬騎護衛左右。由此,梁王的聲勢猶如烈火烹油直衝穹霄,梁王也愈發地居功自傲。

04.梁王肆意妄為刺殺朝廷大臣,惹下了滔天大禍

公元前150年冬十一月,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改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在劉榮被廢劉徹未立之前,竇太后曾經有意讓梁王成為皇位繼承人。而梁王身邊又魚龍混雜,其中不乏欲推梁王上位為自己謀求榮華富貴之輩!

深受梁王寵信的羊勝和公孫詭,便是那一肚子陰謀詭計,極力鼓動梁王覬覦皇帝寶座的霄小之徒。

梁王外有讒臣蠱惑,內有太后寵愛,心態難免發生變化。漸漸地,也認為這太子之位非己莫屬。

更為奇葩的是,當竇太后鼓動漢景帝立梁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時,漢景帝一時心活竟然再次答應了。不過,答應歸答應,事後漢景帝總覺得似乎不太妥當,便又向大臣問計。

袁盎認為竇太后的要求極其不妥,漢景帝不應該答應。袁盎以春秋時宋宣公不立兒子立兄弟,釀下了五代人為爭奪國君之位互相殘殺的悲劇為例,勸諫皇帝不能再搞兄終弟及那一套。

漢景帝見自己險些鑄成大錯,不禁為自己頭腦發熱汗顏。而竇太后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人家竇老太太知錯就改,從此之後再也不提讓梁王做繼承人的事兒了。

漢景帝和竇太后回心轉意了,梁王劉武做皇帝的美夢自然也就泡湯了。儘管梁王也明白應該立皇帝的兒子為太子,因為漢景帝有兒子做繼承人。

可是,他畢竟驕奢跋扈慣了,哪能輕易咽下這口氣呢?

俗話說得好: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就在梁王劉武暗氣難憋之際,羊勝和公孫詭又在一旁添油加醋,將梁王沒當上皇位繼承人的過錯,歸罪於袁盎等朝廷大臣的反對!

劉武沒法拿他的皇帝哥哥出氣,便把氣撒到袁盎等人身上。

於是,便膽大包天地派刺客入京,刺殺了袁盎等十幾個反對立己為嗣的大臣。在這京師之中天子腳下,竟然有人膽敢刺殺朝廷大臣。

一時間,京城輿論洶洶。

於是乎,這樁驚天大案,便在京城掀起了渲然大波!

朝廷在震驚之餘,立即組成專案組徹查此案。

吳王劉濞

05.漢景帝投鼠忌器放過梁王,梁王因被疏遠鬱鬱而終

紙包不住火,由於所有的線索全部指向梁王,所以專案組查來查去就查到了梁王劉武的頭上。

然而,梁王劉武卻既不承認此案與已有關,也拒絕交出主謀羊勝和公孫詭。朝廷幾次派人到梁國追查,可是任由專案組如何盤查,梁王都拒絕配合。結果,朝廷更加懷疑梁王了。

隨著朝廷的調查力度越來越大,梁王漸漸頂不住壓力了。梁國內史韓安國見勢不妙,急忙勸說梁王劉武不要再庇護羊勝和公孫詭了,趕緊給朝廷一個交待以免事態失控。

梁王劉武沒有辦法,只得命令羊勝和公孫詭自殺,然後把他們的屍體交給了朝廷使者。漢景帝聽說此案果然是梁王劉武所為,不禁勃然大怒!

劉武

梁王害怕了。急忙派人上長安活動,請求皇后的哥哥王信,在漢景帝面前替自己美言,王信便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勸諫皇帝放過梁王。

漢景帝一慣耳根子軟,而且又一向偏愛梁王劉武,所以便漸漸化解了怒氣,而更令漢景帝棘手的是自己的母親。

自打竇老太太聽說武兒膽大包天,竟敢派刺客行刺朝廷大臣之後,便一直擔心漢景帝降罪梁王。

老太太為此是日夜不安飲食俱廢,每日裡哭哭啼啼。漢景帝劉啟不忍心見到母親傷心,因而也想為梁王開脫罪責。

朝廷派往梁國調查此案的專案組負責人田叔,深知皇帝顧忌著老太后,絕不會降罪於梁王。因此,使在返回京城的路上毀去了調查卷宗,湮滅了梁王劉武的罪證。

竇太后

空手回京向皇帝匯報,將罪責全部推到了羊勝和公孫詭身上。反正這二人已經自殺了,此案也就死無對證了。漢景帝劉啟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只得就此結案不再追究梁王劉武的罪責了。

竇太后聽說皇帝不再追究梁王劉武,立刻破涕為笑,恢復了飲食,漢景帝也才得以安心。

然而,兄弟之間隔閡既成,表面上雖可相安無事,但心中的疥蒂卻終究難消。

因此,儘管漢景帝沒有加罪梁王,卻也開始疏遠他了,也不再給予梁王特殊優待了。梁王為此心中鬱悶難消,久而久之竟然抑鬱成疾。

公元前144年夏四月,梁王劉武因患病不治而去世,得賜諡號曰「梁孝王」。

若非母親竇太后的寵愛與庇護,使漢景帝投鼠忌器,恐僅憑刺殺朝廷大臣一案,梁王就有不得善終之憂。

西漢疆域

然而,難道漢景帝就沒有責任嗎?如果不是漢景帝的溺愛與縱容,甚至還曾口不擇言地流露出欲立梁王為嗣的口風,又豈會誘發梁王劉武的覬覦之心呢?

沒有原則的溺愛,果然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鋼刀!

相關焦點

  • 竇漪房為什麼說帝殺吾子,梁王劉武的死,與景帝有關嗎?
    正是因為竇皇后對於小兒子過度寵愛,所以劉啟跟母親之間的關係早就沒有了兒時的美好,甚至劉武去世之後,竇皇后還悲痛地對大兒子說,是不是你殺掉了我的兒子。已經坐到太后位置的竇漪房難道劉武真的是被哥哥殺掉的嗎?為什麼竇漪房非得說是劉啟殺掉了弟弟呢。
  • 竇太后為什麼偏愛梁王劉武,甚至希望他能當上皇帝?
    竇太后與文帝劉恆育有一女兩兒,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王劉武。竇太后十分寵愛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賞賜給他的財物不計其數,而且在不斷削減藩王封地的文景時期,劉武的梁國能夠獲得四十多個縣的封地,可見竇太后在背後給他使了多大力。
  • 竇太后的愛子,漢景帝唯一的弟弟,梁王劉武為何鬱鬱而終?
    電視劇《美人心計》中梁王劉武是慎夫人的兒子,雖然他不是竇皇后的親生子,在劇中竇皇后似乎對劉武的疼愛遠遠超過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劉啟,因為她覺得有愧於慎夫人,所以才善待她的兒子。竇太后偏愛梁王劉武劉武出生年月不詳,他是竇太后的小兒子,漢景帝的同母弟,公元前178年劉武被封為代王,兩年後徙封淮陽王,八年後梁懷王劉揖去世,因梁王沒有子嗣,劉武被封為梁王。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劉武,後來怎麼是漢武帝劉徹上位了?
    分析其實,漢景帝劉啟在繼位後,曾一度有過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的想法。劉啟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一個是因為母親竇太后寵愛小兒子劉武,另一方面那個時候的劉啟與劉武確實是兄弟情深。可劉啟最終還是把這個想法放棄了,他選擇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傳給弟弟。劉武的「皇位」夢說起漢景帝劉啟,他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個比較著名的皇帝。名揚後世的文景之治,也有這位老哥一份功勞。
  • 梁王劉武的死與景帝有關嗎?
    她為漢文帝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成為了後來的漢景帝劉啟;小兒子則被封為梁王,名為劉武。劉啟和劉武同樣都是竇漪房的兒子,但是他們兩個人在竇漪房心中的地位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竇漪房偏愛小兒子劉武,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竇漪房不僅僅賞賜給劉武大量的金銀珠寶,讓他去擴建封地,修建房屋。
  • 七王之亂中,梁王劉武為何誓死保衛漢朝江山,漢景帝的隨口承諾才是...
    其實都不是,漢景帝劉啟只所以能取得平叛的勝利,關鍵在於另一個人物,那就是漢景帝的親弟弟,梁王劉武。 阻擊叛軍,居功至偉 劉武不僅沒有參與七國叛亂,反而在七王進攻長安的過程中,沉重打擊了聯合叛軍的囂張氣焰,為周亞夫的正面進攻提供了極大支持。才能最終一擊功成。
  • 都是親兒子,為何竇太后不喜劉啟,偏愛梁王?親生母親同樣會偏心
    竇漪房和漢文帝劉恆一共生了一女二子,大兒子是漢景帝劉啟,小兒子是梁王劉武。劉啟和劉武都是竇太后的親兒子,但是竇太后卻十分偏愛小兒子劉武。作為母親,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許多母親卻都沒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會不自覺的偏愛一個,冷落一個。
  • 竇太后一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皇太弟梁王劉武,漢武帝劉徹上位?
    劉徹的上位是他母親王娡和姑媽長公主劉嫖達成的政治聯姻才有機會成功登上太子的,而起初漢景帝要把皇位傳位於梁王劉武是一次酒醉說出的。漢朝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漢朝的皇后和太后。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 竇太后逼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景帝都答應了,最後為何劉徹是皇帝
    竇猗房生了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女兒就是長公主劉嫖,兒子就是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漢文帝在世時,嫡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劉啟即皇帝位,竇猗房就成為皇太后。到漢景帝時期,竇太后作為漢景帝的母親,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這是人之常情,很多父母都喜歡自己家的小兒子或者小女兒,沒理由的喜歡,竇太后也是如此,更為離譜的是,竇太后要求自己的大兒子漢景帝在百年之後,把皇帝之位讓給小兒子梁王劉武來繼承,漢景帝並且親口答應了,都說君無戲言,這讓竇太后和梁王劉武很高興。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為何劉徹上位?漢景帝:遵從天命
    竇漪房劇照竇太后的幼子情結劉恆當上皇帝後,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次子劉武則先後為代王、淮陽王直到梁王。漢文帝之後,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由於長公主劉嫖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隔三差五往宮裡送美女,因此和漢景帝關係如陽似火,相比之下梁王劉武略顯落沒。而這一切都被母親竇太后「看在眼裡」,所以經常有意識地偏袒這個「不幸」的小兒子。所以,劉武本應該在封國老老實實地就藩,反而守著老娘在京城一住就是好幾年。當然,劉武也不是單純的陪著母親解悶兒,而是想借母親的力量嘗試一下當皇帝的感覺。
  • 竇太后聰明一世,為何不喜歡大兒子景帝,卻而喜歡小兒子梁王劉武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他有兩兒一女,館陶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其實不光是劉武,劉嫖在當時也是擁有很大的權勢。長公主劉嫖封邑在館陶縣,她的權勢盛於有些諸侯。這就看出在漢景帝執政期間,竇太后特別有話語權,而且漢景帝對於自己的母親非常順從,再加上竇太后性格的強勢,所以竇太后的女兒劉嫖和小兒子劉武都過的非常好。竇太后聰明一世,為何不喜歡大兒子景帝,卻而喜歡小兒子梁王劉武因為竇太后喜歡黃老之學,所以儒生在整個漢景帝時期都得不到重用,由此就可以看出竇太后對於漢景帝的影響有多大。
  • 劉武:梁孝王的天真人生
    看著手操天下權柄的皇帝哥哥,梁王劉武心裡五味陳雜。劉啟的爹是他爹,劉啟的媽是他媽,同胞兄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但,皇帝只有一個,怪只怪你劉武出生晚了那麼點。 劉武最初是被文帝封為代王,後來又改封淮陽王。
  • 同樣是親生兒子,竇太后為何不喜歡景帝,而更喜歡梁王劉武?
    跟歷史上很多太后一樣,竇太后偏愛小兒子,但不代表她不喜歡漢景帝,只是對劉武更偏愛。其實這也不奇怪,民間自古就有「爹媽偏愛老來子」的說法。竇太后喜歡劉武,除了這個原因外,跟劉武對國家有大功勳有關,沒有梁王劉武,七國之亂的歷史很可能改寫。另外,劉武想對於漢景帝劉啟,還有一個優點,他不似劉啟寡恩,更通人情味,這恐怕也是竇太后喜歡他的原因。
  • 歷史上的竇太后為何那麼偏愛梁王劉武,甚至希望他能夠登上皇位?
    梁王劉武,是漢文帝與竇太后的第二個兒子,作為母親,自然希望劉武也有機會榮登大寶。老大劉啟已經過了皇帝癮了,可小兒子還沒有試過,這怎麼可以呢。竇太后一直以來偏袒梁王,多次明示暗示劉啟,立弟弟為儲君。從竇太后角度出發這不會影響劉啟的帝位,又可以讓劉武的身份提高,將來也有機會做皇帝,何樂不為。對竇太后而言,簡直完美。
  • 七國之亂時,梁王為何拼死抵抗保護長安,只因漢景帝的一句玩笑
    當時的梁王真的是拼死抵抗叛軍。叛軍到了梁國的時候,梁國國王劉武拼死抵抗。如果不是劉武的抵抗,漢景帝後來也無法聚集軍隊打敗叛軍。可以說劉武的抵抗為西漢爭取了大量的時間,真的是拯救了西漢王朝。很多人都好奇,漢景帝堅持削藩,為何梁王不僅不反對,反而支持呢?之所以這樣,全是因為漢景帝當年的一句玩笑。
  • 中學大歷史:倒黴的梁王
    前面我們講了梁王劉武腦子一熱,刺殺了一直阻止當太弟的袁盎,沒想到一向跟他麼麼噠的漢景帝突然翻臉。要追究到底。
  • 劉春聲︱「梁王用之」銅累囈說
    劉武(-公元前144年),西漢梁國諸侯王,漢文帝劉恆嫡次子,漢景帝劉啟同母弟,母親為竇太后 。公元前168年(漢文帝十二年),梁懷王劉揖去世無嗣,這位劉武繼嗣梁王。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很受寵愛,所得到的賞賜不計其數。於是,劉武有財力建造方圓三百多裡的梁園,又稱東苑,也叫菟園,梁園是後人所稱。《漢書》載:「梁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裡」。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餘裡,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梁王經常在這裡獰獵、宴飲,大會賓朋。 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嚴忌、司馬相如等都曾是梁孝王的座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