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逼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景帝都答應了,最後為何劉徹是皇帝

2020-12-22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竇太后叫竇猗房,是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當年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宮成為一名宮女伺候呂后,被呂后賞給代王劉恆成為劉恆的妃子,劉恆的正妻及四個兒子去世後,竇猗房成為代王劉恆的王妃,劉恆成為漢文帝後,竇猗房就成為皇后。

竇猗房生了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女兒就是長公主劉嫖,兒子就是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漢文帝在世時,嫡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劉啟即皇帝位,竇猗房就成為皇太后。

漢朝的繼承制度從漢文帝劉恆開始,帝位從劉盈一脈傳到劉恆一脈,這是因為呂后亂政的原因,呂后去世後,漢朝皇族與功臣合作,誅滅了呂氏族人,並且把當時的代王劉恆立為皇帝,所以,漢文帝劉恆繼承是兄長劉盈的帝位。

竇太后

雖然是兄終弟及,但劉恆即位是特殊情況,所以,漢文帝立太子的時候,不是自己主動要立兒子劉啟的,而是朝廷的相關部門上奏請求的,然後由漢文帝批准,才立劉啟為太子的,劉啟成為漢景帝後,也面臨立太子的問題,但是這個時候他的母親竇太后出來幹涉了。

原本立儲君一事,皇太后無權幹涉,但是漢朝以孝治國,所有皇帝的諡號中都有一個孝字,從漢文帝開始,漢文帝是皇帝中有名的孝子,身為一國之君,曾經親自為自己的母親薄太后嘗試湯藥,對於母親的要求,那是有求必應,根本不會違背母親的意志。

到漢景帝時期,竇太后作為漢景帝的母親,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這是人之常情,很多父母都喜歡自己家的小兒子或者小女兒,沒理由的喜歡,竇太后也是如此,更為離譜的是,竇太后要求自己的大兒子漢景帝在百年之後,把皇帝之位讓給小兒子梁王劉武來繼承,漢景帝並且親口答應了,都說君無戲言,這讓竇太后和梁王劉武很高興。

漢景帝

身為一國之君的漢景帝劉啟,為什麼會答應竇太后這個不合理的要求呢?

漢景帝之所以會答應,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不能違背母親的意志。

前面講過漢朝以孝治國,漢景帝不能拒絕自己母親的要求,否則母子關係會受到損害,這從後來梁王犯了很大的罪過,竇太后都要維護這個幼子而責備漢景帝就能看出來,如果竇太后因此而受到傷害,而漢景帝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了,這是非常大的罪名,所以漢景帝假意先答應。

漢景帝與梁王劉武

二、只是口頭答應,並未有實質舉動。

漢景帝雖然有答應竇太后立梁王劉武為太子,但是沒有任何實質舉動來兌現諾言,只不過開了一張空白的支票而已,後來漢景帝還找機會另立太子,反正只是讓竇太后高興一下,又沒什麼損失,所以漢景帝才答應了。

三、家庭宴會上的酒色失言。

漢景帝答應竇太后立劉武為太子,是在一次家庭宴會上,宴會上有竇太后和竇氏家族的人,比如竇太后的侄子竇嬰,還有漢景帝及弟弟劉武,姐姐劉嫖等人,當時喝了酒,又不是正式場合,所以漢景帝一時高興就答應了,這裡也有漢景帝頭腦發熱的原因。

漢景帝

漢景帝是個很聰明的人,雖然答應了竇太后,但實際上在想一切辦法反悔,漢景帝想了個辦法就是讓朝臣來議論太子人選的問題,也就是讓朝臣幫自己出面勸說竇太后,而漢景帝什麼也不做,把朝臣當成擋箭牌。

第一個反對立劉武為太子的人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竇嬰以漢朝的法律規定為理由說,漢朝的皇帝之位只能傳給長子,長孫,哪能傳給弟弟呢?作為竇家的族人,竇嬰的反對讓竇太后非常生氣,因此而禁止竇嬰進出宮廷。

第二個反對立劉武為太子的人是袁盎,袁盎是文帝朝和景帝朝有影響的大臣,以直言納諫著稱,當時任楚國國相,聽說了這事後,馬上上書漢景帝,反對立劉武為帝,漢景帝最後同意了袁盎的建議,結果袁盎因此遭到梁王劉武的怨恨,還因為此事而丟了命,劉武派出刺客行刺袁盎,當場殺死了袁盎,這事發生後,滿朝文武震動,要知道梁王擅自殺死了朝廷命官,那可是重罪,這樣一來,劉武不僅沒有可能成為太子,而且還要因為此事而受罰,漢景帝當時很想處罰劉武,但因為竇太后的反對而作罷。

群臣反對立劉武

漢景帝為什麼要把這事交給朝臣議論,他怎麼就知道朝臣會反對呢?

其實這就是漢景帝的聰明之處,父死子繼的繼承制度是從周朝開始就定為華夏的繼承制度,之後演變為嫡長子繼承子,也就是說只有皇帝的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帝位,弟弟是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這種制度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華夏族法定的繼承制度,根本不可能更改,當時所有的朝臣都明白這個道理,這根本就是漢景帝的讓朝臣來對付自己的母親竇太后。

歷史上但凡有更改嫡長子繼承制度的朝代,幾乎無一例外會發生叛亂,離當時近一點有秦朝,秦始皇沒能成功讓長子扶蘇繼位,而是幼子胡亥發動政變上臺,結果就導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沒讓自己的長子即位,反而讓幼子即位,結果引發了沙兵政變,導致趙武靈王自己和長子因此而死。

經過此事之後,漢景帝便封自己的長子劉榮為太子,由於長公主想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劉榮為妻,但是劉榮的母親慄姬不同意,長公主便怨恨慄姬與劉榮,於是和漢景帝的另一個妃子王娡聯合起來,雙方形成政治同盟和兒女親家,目標就是要讓漢景帝廢除太子劉榮,立王娡的兒子劉徹為太子,最終經過一系列的運作,長分主和王娡成功了,於是劉徹就被立為太子。

漢武帝劉徹

其實漢景帝有14個兒子的,劉徹只是第十個兒子,並不是嫡長子,之所以劉徹被立太子有三個原因:

1、長公主與王娡的政治聯盟扳倒了慄姬與太子劉榮。

長公主由於被慄姬拒婚,因此常常在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同時長公主又不斷在漢景帝面前誇獎劉徹與王娡,長公主是漢景帝的親姐姐,說得多了,漢景帝也有些相信了,最終慄姬和太子劉榮失寵。

2、劉徹聰明,深得漢景帝喜愛。

劉徹原本就聰明伶俐,又是德才兼備,從後來漢武帝劉徹的作為來看,漢景帝選擇劉徹當太子是非常正確的決定,所以漢景帝會立第十個兒子劉徹為太子。

3、太子劉榮沒有才能,而且他的母親慄姬毫無政治頭腦。

漢景帝有一次生病,讓慄姬代為照顧其他兒子,其實就這就是一次試探,但是慄姬居然不答應,這讓漢景帝非常生氣,因此對慄姬不滿,後來又有大臣奏請立慄姬為皇后徹底惹怒了漢景帝,於是廢掉了太子劉榮,並且把慄姬打入冷宮不再相見。

相關焦點

  • 竇太后聰明一世,為何不喜歡大兒子景帝,卻而喜歡小兒子梁王劉武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他有兩兒一女,館陶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其實不光是劉武,劉嫖在當時也是擁有很大的權勢。長公主劉嫖封邑在館陶縣,她的權勢盛於有些諸侯。這就看出在漢景帝執政期間,竇太后特別有話語權,而且漢景帝對於自己的母親非常順從,再加上竇太后性格的強勢,所以竇太后的女兒劉嫖和小兒子劉武都過的非常好。竇太后聰明一世,為何不喜歡大兒子景帝,卻而喜歡小兒子梁王劉武因為竇太后喜歡黃老之學,所以儒生在整個漢景帝時期都得不到重用,由此就可以看出竇太后對於漢景帝的影響有多大。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為何劉徹上位?漢景帝:遵從天命
    竇漪房劇照竇太后的幼子情結劉恆當上皇帝後,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次子劉武則先後為代王、淮陽王直到梁王。漢文帝之後,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由於長公主劉嫖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隔三差五往宮裡送美女,因此和漢景帝關係如陽似火,相比之下梁王劉武略顯落沒。而這一切都被母親竇太后「看在眼裡」,所以經常有意識地偏袒這個「不幸」的小兒子。所以,劉武本應該在封國老老實實地就藩,反而守著老娘在京城一住就是好幾年。當然,劉武也不是單純的陪著母親解悶兒,而是想借母親的力量嘗試一下當皇帝的感覺。
  • 竇太后死都想漢景帝把皇位傳給梁王,為何劉徹還是成了皇帝!
    歷史有自己發展的邏輯,每一個看似的偶然事件都隱藏著深深的必然。歷史的大趨勢和歷史人物的個性交織碰撞,既推動著歷史的發展又決定著個人的命運。史書上涉及漢景帝與他老媽竇太后談論傳位給梁孝王劉武的情節一共有兩處。一處是景帝前三年的時侯,舉行家宴,漢景帝隨口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 竇太后的愛子,漢景帝唯一的弟弟,梁王劉武為何鬱鬱而終?
    竇太后聽後心裡美滋滋,立即同意景帝的禪讓,這件事情卻遭到竇太后侄子竇嬰的拒絕,他說:法律規定,太子之位傳長子長孫,怎麼可以傳給弟弟呢?為此竇太后開始記恨竇嬰,不久老太太沒收竇嬰出入宮的通行證,不讓他自由出入宮中。
  • 竇太后一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皇太弟梁王劉武,漢武帝劉徹上位?
    劉徹的上位是他母親王娡和姑媽長公主劉嫖達成的政治聯姻才有機會成功登上太子的,而起初漢景帝要把皇位傳位於梁王劉武是一次酒醉說出的。漢朝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漢朝的皇后和太后。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 漢景帝欲立劉徹為太子,卻遭到竇太后的嚴辭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劉徹當上皇帝後,對館陶公主這個姑姑加丈母娘很是善待。館陶公主的老公去世了,館陶公主看中一個少年叫董偃,也就是傳說中的面首。這事漢武帝是知道的,雖然這是大逆不道。但漢武帝對姑姑還是非常寬容,包括對她的面首董偃也是一樣。但是,有了館陶公主的幫助,劉徹就能當皇帝了嗎?
  • 竇太后為什麼偏愛梁王劉武,甚至希望他能當上皇帝?
    漢文帝的皇后竇氏,又名竇漪房,景帝劉啟繼位後,被尊為皇太后。竇太后與文帝劉恆育有一女兩兒,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王劉武。竇太后十分寵愛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賞賜給他的財物不計其數,而且在不斷削減藩王封地的文景時期,劉武的梁國能夠獲得四十多個縣的封地,可見竇太后在背後給他使了多大力。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皇太弟梁王,後來漢武帝劉徹咋上位的
    竇太后劇照那麼漢景帝劉啟也對自己跋扈的母親和野心逐漸膨脹的弟弟十分驚恐。即使貴為皇帝,他也擔心自己的權力有朝一日會被弟弟竊取。為了試探,景帝在一次酒後佯裝喝醉,故意說自己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
  • 竇太后泣曰:「帝殺吾子!」漢景帝的皇弟梁孝王劉武是怎麼掛的?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生了一個女兒劉嫖(piāo),封為館陶公主,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劉啟(漢景帝),小兒子劉武。俗話說:「隔輩親」,但漢景帝足足有14個兒子,劉徹是其第10位皇子。那麼,在竇太后的眼裡,這麼多孫子當然不如自己的小兒子劉武更親,所以竇太后一再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皇弟梁王劉武。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劉武,後來怎麼是漢武帝劉徹上位了?
    就拿漢朝來說,漢景帝為了把皇位順利地傳承到兒子劉徹手中。與兄弟劉武反目,不惜逼迫原太子劉榮自殺,還逼死了七王之亂中立有大功的周亞夫。分析其實,漢景帝劉啟在繼位後,曾一度有過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的想法。劉啟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一個是因為母親竇太后寵愛小兒子劉武,另一方面那個時候的劉啟與劉武確實是兄弟情深。可劉啟最終還是把這個想法放棄了,他選擇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傳給弟弟。
  • 歷史上的竇太后為何那麼偏愛梁王劉武,甚至希望他能夠登上皇位?
    梁王劉武,是漢文帝與竇太后的第二個兒子,作為母親,自然希望劉武也有機會榮登大寶。老大劉啟已經過了皇帝癮了,可小兒子還沒有試過,這怎麼可以呢。竇太后一直以來偏袒梁王,多次明示暗示劉啟,立弟弟為儲君。從竇太后角度出發這不會影響劉啟的帝位,又可以讓劉武的身份提高,將來也有機會做皇帝,何樂不為。對竇太后而言,簡直完美。
  • 梁王劉武的死與景帝有關嗎?
    竇漪房的偏愛,不僅影響到了她和劉啟之間的關係;也影響到劉啟和劉武兄弟二人的感情。漢文帝去世後,劉啟成為了皇帝。劉武常年居住在封地梁國。竇漪房思念梁武,梁武每年幾次都要回到國都去看望母親,也會與兄長劉啟相聚一時。這個時候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劉啟在喝醉了的時候,也曾說過以後要將皇位傳給弟弟劉武這樣的話。
  • 梁王劉武的悲哀:母親寵愛,哥哥疼愛,群臣敬畏,卻險些不得善終
    或許梁王的非份之念,就是由漢景帝劉啟這句戲言而吧?可是,老太后的侄兒竇嬰可是個明白人。竇嬰見皇帝失言了,急忙上前諫阻:「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王?」(《資治通鑑》)竇太后生氣了。她怪罪侄兒多管閒事,隨便找了個藉口就讓漢景帝免了竇嬰的官兒。
  • 竇太后活著的時候,漢武帝劉徹為什麼那麼懼怕她,絲毫不敢反抗?
    漢武帝是可以跟秦始皇比肩的古代帝王,在位期間,一改漢朝對匈奴一味和親求和的頹勢,將匈奴打了個支離破碎。劉徹建立了如此武功,卻非常懼怕他的奶奶竇太皇太后,其原因也並不複雜,就是實力不足以抗衡竇太皇太后。從漢高祖劉邦去世到漢武帝劉徹繼位,西漢的外戚集團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支朝堂力量,跟文官集團、宦官集團比肩而立。
  • 竇漪房為什麼說帝殺吾子,梁王劉武的死,與景帝有關嗎?
    竇漪房是漢文帝的皇后,她為漢文帝生下了兩個孩子,大兒子接管了皇帝之位,而另外一個則被分為了梁王。其實這兩個孩子都是竇漪房的親生孩子,但是他們兩個人在母親的心目當中,一個是天上的位置,一個是地下的位置。她特別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人全部都知道。
  •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西漢竇太后
    景帝時期(握有生殺大權)文帝後七年(前157年)六月乙亥,漢文帝崩於未央宮,太子劉啟即位,尊竇皇后為皇太后。但竇太后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景帝三年(前154年),尚未立太子,劉武入朝,景帝曾酒後言將來自己離世後 便將帝位傳予梁王,梁武與竇太后聽後皆大為歡喜。
  • 劉武:梁孝王的天真人生
    ▲竇皇后  【劇照】 吳楚七國之亂,劉武的梁國為朝廷扛住住了叛軍的狂風暴雨。這場漢景帝時期朝廷最大的危機,劉武居功至偉。 本來就是時代的寵兒,如今又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劉武從此簡直就是橫著走路,外號「螃蟹」。他在自己的梁國天高皇帝遠,造豪宅,講排場,皇帝哥哥在長安啥派頭,他在梁國複製粘貼。
  • 都是親兒子,為何竇太后不喜劉啟,偏愛梁王?親生母親同樣會偏心
    竇漪房和漢文帝劉恆一共生了一女二子,大兒子是漢景帝劉啟,小兒子是梁王劉武。劉啟和劉武都是竇太后的親兒子,但是竇太后卻十分偏愛小兒子劉武。作為母親,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許多母親卻都沒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會不自覺的偏愛一個,冷落一個。
  • 他和漢景帝同乘步輦,出入天子之門,漢景帝欲傳皇位給他
    他和漢景帝同乘步輦,出入天子之門,漢景帝欲傳皇位給他!大家好,我是小編妻子的笑容,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下面由我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 同樣是親生兒子,竇太后為何不喜歡景帝,而更喜歡梁王劉武?
    跟歷史上很多太后一樣,竇太后偏愛小兒子,但不代表她不喜歡漢景帝,只是對劉武更偏愛。其實這也不奇怪,民間自古就有「爹媽偏愛老來子」的說法。竇太后喜歡劉武,除了這個原因外,跟劉武對國家有大功勳有關,沒有梁王劉武,七國之亂的歷史很可能改寫。另外,劉武想對於漢景帝劉啟,還有一個優點,他不似劉啟寡恩,更通人情味,這恐怕也是竇太后喜歡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