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社交焦慮?
我們常常會在生活中遇見這樣一群人:他們活躍在各種虛擬的社交網絡上,卻十分害怕在公共場合與人面對面地交流。他們躲在電腦屏幕前的另一端,或者是一塊手機屏幕前,害怕暴露自己的真實面目,喜歡在各大網絡平臺去發表各種評論,或者做一個完美的「鍵盤俠」。但一涉及到線下的見面交流,他們就極度的不自信,說話輕聲細語,眼神裡各種閃躲,似乎在害怕著什麼?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卻從來都不會因此感到困擾,他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流,這種面對面能夠帶來更加直觀的、更加真實的交流場景,能夠看到對方的神情和肢體動作,總結起來就是——這才是活生生的見到真人了。
看完這兩種對比後,你是屬於哪一種呢?你有沒有社交焦慮呢?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社交焦慮有4個主要的診斷標準:
1、在面對陌生人或潛在的觀察者時,對一種或多種社交行為產生顯著,且長期持續的恐懼感,並擔心自己做出令自己遭到嘲笑,或置於尷尬境地的行為;
2、處在令自己恐懼的社交場合裡,幾乎無法避免產生恐懼感;
3、在認識到自己的恐懼感是不合理的,或是過度的時候,患者往往會更加焦慮、更加缺乏自信,或認為自己能力不足;
4、儘可能地迴避,可能導致自己恐懼的社交場合,或是在這些社交場合裡倍感煎熬。
以上這四個標準,能夠很好的判斷你是不是屬於社交焦慮,而我猜想很多人都會相應的反應,比方說在社交場合擔心自己被嘲笑或者很尷尬,但前提條件是「長期持續」這個詞,如果你沒有這種長期持續的感覺,只是偶爾有一些焦慮和尷尬的情緒出現,我們大可不必覺得說自己就是社交焦慮。
怎麼緩解社交焦慮症?
1、必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對焦慮感有起碼的認識。可以通過做重複的行為,來當作條件反射的導火線,要反覆的告訴自己,焦慮只是一種情緒,情緒並不會傷害到自己,不能讓自己陷入在焦慮危機之中,不然會讓自己缺失安全感。要排查焦慮體系,通過行為刺激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然後逐一地清除社交焦慮障礙。
2、適當的參加體育鍛鍊
堅持體育鍛鍊,能夠幫助轉移焦慮的情緒,經過研究發現,只要堅持有10周以上的有氧運動,就能夠改善抑鬱以及焦慮的心態,必須要長時間堅持下去,才能夠看到效果。
3、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對於有社交焦慮症的人群來說應該努力地克服,努力讓自己進入群體活動中,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持續性的和他人進行溝通。可以培養一項能夠涉及到團體活動的小愛好,比如畫畫、夜跑或者練習瑜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