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地位不言而喻,當代通過影視作品的藝術再創作,更使108將的人物刻畫深入人心。通常俗稱他們為「梁山好漢」,沒有俗稱他們為「梁山土匪」的,但確實有相當一部分觀點認為,這就是一群殺人如麻的草寇土匪。不得不說天罡地煞們上山前,好多人身上都帶著人命官司,作為一部以農民起義為歷史背景的小說故事,後世無論哪個朝代都不會願意對其進行弘揚宣傳,而這個故事卻能在民間廣為流傳直至今天,肯定有它的道理在裡面。
歷史上那麼多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如陳勝吳廣、黃巾起義、黃巢起義、太平天國等,都沒有這個規模最小的宋江起義傳播度高,朝廷的因素不能忽視。由於劉邦最終得權,陳勝吳廣起義流傳最廣的是末期的楚漢爭霸;三國中雖提到黃巾起義但也是一帶而過,人們更為熟知的,是那些剿滅這次農民起義的官僚軍閥;黃巢起義甚至連部像樣的著作都沒有,要知道黃巢手下的將領朱溫可是滅了大唐的;太平天國離今天比較近,有些影視作品在演繹,但是與《水滸傳》的傳播度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水滸傳》的影響力恰恰就在於此,歷代王朝雖不會弘揚這個故事,但也不會封禁這個故事,因為宋江起義最終是以詔安、歸附朝廷為目標的。民間百姓會自發的流傳這個故事,因為每個觀眾都能在水滸傳中找到自己喜歡甚至欽佩的人物,主要人物身上的故事更是個個經典,裡面寄託了封建王朝百姓對於殺富濟貧、除暴安良、忠肝義膽、痛快逍遙的願望寄託。那麼水滸傳中108將到底是草寇土匪還是英雄好漢呢?
漢字內涵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一意。「草」出身低微、「寇」小規模的反政府勢力、「土」遍地都是、「匪」打家劫舍、「英」文武全才、「雄」勇武霸氣、「好」好人好事、「漢」有擔當的男人。也就是說草寇是具備評價性質的,是持宋江起義具有非正義性的一派進行的自認為客觀的評價;土匪對應的是官府,也就是說朝廷對於宋江起義的立場判定是土匪;英雄是百姓對於所崇拜人物的最高評價;好漢是持宋江起義具有正義性的一派進行的自認為客觀的評價。
現在的電視劇與水滸傳原著還是有些差別的,主要差別在於開頭、中間和結尾。《水滸傳》總體看起來非常具備現實主義,但原著從框架上來講是一部神話,開頭洪太尉放走龍虎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為魔君轉世;中間入雲龍公孫勝在抗遼抗夏的過程中屢顯神通;結尾天罡地煞重歸天庭。既然是魔君,一個「魔」字必然代表有好有壞,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魔介於好的神、仙與壞的鬼、怪之間。有名的魔往往是先壞後好,比如孫悟空出世後就屬於魔,與牛魔王等並稱四大魔王,但後來參與取經就變好了,這一思想來源於佛教六道輪迴中的修羅道理論。
要想弄清108將到底是草莽還是英雄,需要具體人物具體分析。認為他們是壞人的,往往源於梁山上的幾個堪稱惡魔的人物。如菜園子張青因殺害一個僧人,而攜帶妻子在荒郊開店,開店後張青與孫二娘又以殺害過往顧客做人肉包子的方式盈利;再如雙槍將董平投靠梁山後反攻自己的上級,為了得到上級的女兒而殺害其全家。
梁山上不乏雞鳴狗盜之輩。如時遷,觀眾看著他偷完雞竄到樹上吃得很香,看著好玩兒,但如若現實中誰被偷誰糟心,又會覺得這種人可恨該死;白日鼠白勝,更是集偷盜、賭博、殺人、放火於一身的社會毒瘤。
殺人成性的李逵雖然憨厚,但絕對沒有人評價他是厚道,對宋江的忠心和戰場上的勇猛,讓李逵這一形象深入人心,但其竟能說出「幾天不殺人渾身痒痒的」的混帳話,可見其殺人的動機也包含了滿足自身快感的成分。
逼良為娼的吳用。林衝殺王倫是吳用激得,他派時遷賺了金槍將徐寧,並事先綁來徐寧家眷,盧俊義更是深受其害,就連宋江上梁山也有吳用規劃的成分。
之所以一百單八將被稱為梁山好漢,確實是因為梁山上不缺乏有情有義的好漢,如神行太保戴宗,自己官當得好好的,在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完全出於對宋江的兄弟感情,而一路跟隨;花容雖與上司有間隙,但身上沒有人命官司,並非走投無路,也是衝著宋江而來;浪子燕青更是為了報恩跟隨自家主人上山。
梁山上更不缺乏俠肝義膽的英雄,如魯智深看不慣強霸民女拳打打鎮關西;九紋龍史進不僅在這個過程中幫助過魯智深,而且在日後的事跡中,基本都是在為他人而冒險;石秀為了楊雄,更是將自己也拖入梁山。
除了以上「好與壞」形成鮮明對比的兩撥人物之外,梁山上還有一些特殊人物。比如柴進利用自己的名望、地位和家財,養活了一批因各種原因流落街頭或藏身保命的江湖人士,這種人具備「普渡眾生」的特質;蕭讓、金大堅、侯健、皇甫端等,他們一生鑽研自己的專業技能,靠一技之長在任何時間、地點或是任何陣營中都能有一口飯吃,這種人具備「匠人精神」;還有王英,不知忍受了多少苦難才會形成這種玩世不恭的處事態度,對於這種人來說,行俠仗義與他無關、劫富濟貧他不會幹、濫殺無辜他做不出,總之,自己怎麼舒服就怎麼來,這種人可以稱之為「遊戲人生」。
水滸傳本來想描繪的是當時朝廷腐敗、民不聊生,一群好漢不得不被逼上梁山共同聚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但客觀地看,真正談得上符合以上特點的只有馬上林衝、步下武松。林衝被當政者逼得走投無路;武松殺人後只獲輕罪,但其後被張都監陷害。兩人是最好的梁山性格代表者,具備充分的兩面性,一方面沒人會說這兩個人是壞人,另一方面他們確實又都殺害過無辜,比如原著中林衝第一次上梁山,王倫要求他下山拿兩個人頭回來表決心,林衝確實殺了兩個無辜百姓,只為自己有個容身之所;武松血濺鴛鴦樓,該殺的殺了,但在殺紅了眼的情況下,也沒有對丫環網開一面。
真實的北宋末年宋江起義,他們確實是一群草莽,文學作品中的一百單八將,確實被描繪成了英雄,也許有一個詞用在他們身上特別合適,那就是——草莽英雄。這夥人到底是土匪還是好漢,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