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親侄子威廉,為何在美國當兵反對希特勒?

2020-12-14 詩書雅讀

希特勒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著阿洛伊斯·希特勒,阿洛伊斯有個兒子叫威廉·派屈克·希特勒,也即希特勒侄子,以下簡稱希特勒侄子為威廉。

威廉

作為希特勒的侄子,威廉的人生經歷相對簡單:他最初與母親一道生活在英國,成年後去德國投靠叔叔希特勒,不久離開德國遷居美國,在美國威廉參加了海軍,直至退休、死亡。威廉的人生裡,反對他的叔叔希特勒成為主流。那麼,他為什麼反對希特勒呢?

一、童年陰影

1910年,威廉的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在愛爾蘭的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他用甜言蜜語和「父親是酒店老闆」的謊言俘獲了17歲少女布裡奇特的心。布裡奇特不顧父親的反對,與阿洛伊斯私奔到英國倫敦結了婚。

阿洛伊斯夫婦,右為阿洛伊斯

1911年,威廉出世了。可是等威廉長到20歲上下,父親阿洛伊斯回了德國,而且在德國又愛上一位姑娘,又結了婚。為了讓第一個老婆死心,善於編造謊言的阿洛伊斯傳遞給布裡奇特的消息是:他參加了一戰並且死於一戰。布裡奇特並不是傻子,她託人調查此事,結果得知丈夫在德國又結婚的不幸消息,於是準備告阿洛伊斯重婚罪。可是布裡奇特畢竟心善,那個男人雖然心狠,怎也說也是孩子的父親,自己也真心愛過他,於是她撤銷了訴訟,放過了阿洛伊斯,甘心過起了「孤兒寡母」的辛苦生活。

母親的這段被遺棄的痛苦生活,給年青的威廉留下深深的印象,他恨父親,恨烏及烏,對於父親的弟弟希特勒也沒有什麼好印象。

二、叔翻臉

1933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鬧得百業條,英國倫敦的情況一日不如一日。

希特勒

威廉帶著母親布裡奇特來到德國,因為,這個時候的德國主宰,正是他們的叔叔希特勒。原以為希特勒會給自己謀一份好的工作,結果威廉得到的,是銀行職員,還有歐寶汽車的汽車銷售員這樣的低級工作。這令威廉十分不滿,威廉寫信給叔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特勒給他回信,說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職位,就必須放棄現在的英國國籍,成為一名光榮的德國人。

這個條件讓威廉無法接受,要知道,希特勒平時都做了些什麼威廉是清楚的。那時候,整個德國政治氣氛濃厚,似乎用火柴一划,空中就會起火。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去才十四年,人們反感戰爭,威廉也反感戰爭,他不想成為一個發動戰爭的國家的公民,所以,威廉拒絕了叔叔的建議。希特勒也不含糊,既然侄子不加入德國籍,那麼就不給他換工作。後來,希特勒給侄子下了最後通牒:要麼加入德國籍,要麼離開德國。也就是說,威廉在德國呆不下去了,於是,威廉只好回到英國。回英國後,威廉做了件大事,他在倫敦的一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為什麼我恨我的叔叔》。文章的發表,使威廉成為名人,也使他與希特勒的關係走向決裂。

二戰中的煎熬

1939年,二戰爆發,歐洲危殆。威廉與母親離開英國,遷居美國。

希特勒

1940年,德國滅亡法國,全力轟炸英國倫敦,威廉家的房子被德軍飛機炸成一片瓦礫。威廉的母親布裡奇特在美國遙望家鄉,痛哭流涕。

1941年底,日本突襲珍珠港,法西斯的戰火燒到美國,美國也不是避風港了。威廉感到躲避不是辦法,於是決定參軍,以實際行動反對戰爭,反對法西斯。

然而由於他特殊的身份,美國軍方拒絕了他。

1942年3月,威廉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參軍,總統派人調查他的情況,得出的結論是:

「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他參與了任何顛覆性的活動」。

於是,1944年3月,美國海軍接納了威廉。但是,軍方仍然是謹慎的,他們讓威廉留在訓練站服役,不讓他上前線。1946年,威廉光榮退伍。

威廉

退役後,威廉感到,希特勒的陰影仍然籠罩在自己頭上,因為人們一旦知道他是希特勒的侄子,就會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他,並且在背後議論很長時間。於是,威廉隱姓改名,使用「威利·希勒爾」這個名字到了曼哈頓,給一位醫生當助手。後來,威廉與一位德國女子結了婚,生了4個兒子,日子過得倒也適意。

相關焦點

  • 希特勒不為人知的後代,用一秘聞敲詐希特勒五百萬美元,加入美軍
    這樣說是不是表示希特勒就斷後了呢?當然沒有,其實希特勒還一個不為人知的侄子,名為威廉派屈克希特勒,此人是希特勒同父異母的哥哥生下的孩子,從血緣上說他是希特勒的後代。
  • 希特勒這個侄子曾寫信威脅他,其後果如何,他的子女震驚了世界
    希特勒當選為德國總理之後,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圖治理德國。不過也就是這個時候,希特勒的侄子卻聯繫到了他,他給希特勒寫了封信,在這封信中他讓希特勒給他提供一份工作,而且充滿威脅。可以說,這也是唯一一個威脅希特勒的人了。那麼這個人結果如何?
  • 希特勒掌權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仍然活著,希特勒對他怎麼樣?
    尤其是在美國參戰後,德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認為德國已經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了,投降是德國最好的選擇。 不過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並不想就這麼倉促的投降,因為若是德國投降,他本人一定會被英法列為戰犯而送上法庭。
  • 希特勒的家人與親戚們都有誰,他們的結局又是如何?
    威廉·派屈克·希特勒 小阿洛伊斯·希特勒相當於阿道夫·希特勒的同父異母哥哥。由於與繼母(阿道夫的母親)不合,與父親爭吵,因此14歲就離家出走,在外遊蕩。1911年布裡吉特生下兒子威廉·派屈克·希特勒(1911-1987) 1914年小阿洛伊斯返回德國,後因一戰爆發而與妻子分離,在德國另娶了一個老婆黑德維希·海德曼,生下一個兒子海因茨·希特勒(1920-1942)。
  • 威廉二世發動一戰,希特勒發動二戰,兩個人之間卻也有一段恩怨!
    他主動地加入德國軍隊,並參與了德國的對外作戰,而當德國失敗投降之後,希特勒竟是感到無比的黯然神傷。如今,希特勒在德國沉淪之時崛起,而他的理念與威廉二世如出一轍,那就是通過戰爭的手段斬斷束縛在德國身上的枷鎖!正是因為具有趨同的政治理念,所以希特勒對威廉二世始終保持著一種對「前輩」般的莫名尊敬,只不過希特勒認為自己會做得比威廉二世更好!
  • 希特勒在二戰中為何死了好幾次?美國聯邦調查局是這樣說的
    當然,在重要的場合,還是希特勒自己出現,他一是怕露餡,二是他也不想被架空,否則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為何在二戰中,希特勒死了好幾次? 1946年1月,有人稱在法國埃維昂一家賭場裡,看到了希特勒。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表示,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那死去的人就是希特勒。無獨有偶,2009年考古學家尼古拉斯·貝蘭託尼對帶回俄羅斯的希特勒屍骸進行DNA檢測,結果發現這具屍骸並不是希特勒的,是另有其人。
  • 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看完這些後,對希特勒又有新的認識
    提到德國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得不說一位重要的風雲人物,這個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很多人都會為德國的失敗而感到意外,但是看看他的兩位盟友,或許應該就能明白他們為什麼失敗了。有這兩位豬隊友和德國在一起,希特勒有再大的能力也無力回天了。其中一位就是日本了,那麼,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
  • 關於阿道夫·希特勒30個鮮為人知的事實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是歷史上最知名,最受人譴責的人物之一。作為納粹德國的領導人,他策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這些事件導致至少4000萬人死亡。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他成為眾多書籍,紀錄片和電視節目的主角。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 希特勒為何對這位德國木匠如此懷恨在心呢?這事兒還得從1939年說起!
  • 蘇聯特工即將斬首希特勒,為何史達林卻下令放過他?理由太怪異!
    導語:根據世界歷史學家們的研究,截止1945 年德國戰敗,至少有46次重大的謀刺希特勒的計劃。而深受德國法西斯侵略的蘇聯,更是想要希特勒的腦袋,事實上蘇聯特工一直在準備刺殺希特勒的「斬首」行動。後來,塔馬林被蘇聯特工盯上了,特工們找到了塔馬林妻子的侄子伊戈爾,讓他去接近塔馬林,為刺殺希特勒創造條件。
  • 希特勒殺猶太人因仇視蘇聯?
    在十月革命之前,聯共(布)黨內當時有七個政治局委員,其中有兩個是反對「暴力革命」的,而且這兩個人是公開發表文章反對的。後來史達林上臺以後,就判定這兩個人「反黨」。不過從列寧對他們的態度可以看得出,列寧並不認為他們兩個反對「暴力革命」就是「反黨」分子,也就是說列寧並不一定要採取「武裝奪取政權」的方式。
  • 希特勒的後代,如今在幹嘛……
    希特勒很早就離開了家,只有11歲的保拉在家照顧患癌的母親,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希特勒幾乎對她們不管不問。 希特勒說:「我自己也一無所有,也幫不了她們什麼忙!」後來希特勒成了德國的名人,但「希特勒」這個姓氏卻讓保拉丟了工作,所有人都知道她哥哥是誰。
  • 邸文:希特勒與納粹主義
    希特勒在上臺後不久的一次演說中宣稱,「第三帝國」已經來臨,在「今後一千年內,德國將沒有其他革命」,並標榜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是中世紀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第一帝國和俾斯麥建立的俾斯麥—威廉第二帝國的歷史延續。希特勒暫時接受這一稱號,從蠱惑宣傳的目的出發,旨在建立納粹的「新秩序」:一個極權主義的「族民共同體」國家。但是,「第三帝國」並不是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的正式國名,德國仍稱「德意志國」。
  • 阿道夫·希特勒,一個電影迷
    1939年9月入侵波蘭之前,希特勒一直在觀看故事片和新聞短片。他有時會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的伯格霍夫別墅,有時在柏林的帝國總理府,看兩到三部電影。 他的觀影習慣是兼容並包的:無論宣傳部提供什麼,他都會觀看。不僅是德國電影,還有法國、美國和英國的電影,都是用原版語言拍攝的。
  • 蔣介石何曾策動德國軍隊推翻希特勒?
    在極權暴政之下,任何反對運動都難以生存,唯有靠軍隊的實力才能推翻這位法西斯元首;然而軍隊原是其獨裁體制之一部分,德軍將領們對希特勒能擺脫歐戰後凡爾賽條約的束縛,莫不感到欣慰。所以勃洛姆堡元帥(Field Marshal Werner von Blomberg)在紐倫堡大審時作證說:德國將領們在1938-1939年之前無人反對希特勒,因尚無反對的理由。
  • 薦書 希特勒與柏林奧運會
    冬季奧運會在加米施—帕騰基興開幕之前的幾天,希特勒對副手赫斯下令「撤除有過激內容的告示牌」,「避免給外國來訪者留下壞印象」。1936年 1月 27日新聞界接到命令,停止報導「與猶太人之間的暴力衝突」:「連地區新聞也千萬避免涉及此類內容,以免在最後關頭給國外反對冬季奧運會的輿論宣傳提供任何口實」。
  • 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後,如何處置了原來的德皇?
    ▲多倫莊園在威廉二世流亡荷蘭之時,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原本威廉二世以為希特勒能幫他復闢德意志帝國,甚至還拿出200萬德國馬克援助希特勒。但是,大權在握的希特勒自然不願意放棄權力,為別人做嫁衣。希特勒沒有迎回威廉二世,只是對他保持了表面上的禮節。希特勒隨身佩戴著威廉二世在一戰中頒發給他的十字勳章,因為威廉二世是希特勒年輕時的榜樣。但也僅此而已。威廉二世多次示好,暗示希特勒歸政,但希特勒沒有過多回復。
  • 蔣介石與希特勒交往、決裂始末
    二戰時,希特勒是頭號戰犯,是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重要人物。而讓人不解的是,當時中國是同盟國與德、意、日是敵對陣營,為何作為領袖的蔣介石與希特勒之間卻有不錯的交情呢?人們大概難以相信,蔣介石與希特勒曾經有過親密交往,他們不僅函電交馳,還有一筆筆交易和一個個合作項目,可謂聲應氣求,信任有加。
  • 希特勒是日耳曼人嗎?
    就希特勒而言,他也是最喜歡研究民族之類的東西,但希氏很多概念都是錯誤的,他當年還沒有基因檢測技術。眾所周知,德國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一些人也會稱他們為德意志人。日耳曼的詞義要比德意志大很多,歷史上日耳曼人由多個部族而成的。德意志人原本指日耳曼尼亞行省內的各個部族,詞義分析可以看下日耳曼人的基因是什麼?希特勒的雅利安人又是怎麼回事?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