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發動一戰,希特勒發動二戰,兩個人之間卻也有一段恩怨!

2020-12-27 華夏問長安

我們都知道,德國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還是德國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都以德國失敗而告終,兩次世界大戰也都給德國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

而大家或許並不知道,把德國最終引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皇威廉二世,與把德國引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還有著一段恩怨……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聊一聊!

一、被迫退位的皇帝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下,最終國內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在徹底崩盤的局面下,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國最終被魏瑪共和國所取代。而退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則不得不被迫流亡到荷蘭居住。

雖然在隨後的《凡爾賽條約》中,威廉二世被協約國認定為戰犯,但是在荷蘭威廉明娜女王的庇護下,威廉二世逃過了審判,並且在荷蘭多倫定居了下來。

雖然僥倖逃脫了戰勝國對於戰犯的制裁,但是對於一個曾經站在權力巔峰的男人而言,這種避居世外的日子毫無疑問是一種折磨。威廉二世無時無刻不在夢想著有朝一日重回德意志之巔!

二、舞臺留給了德皇的崇拜者

戰後的德國一副凋敝破敗的景象,沉淪中的德國似乎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叫阿道夫·希特勒的人開啟了他的開掛人生。

希特勒他實際上早在一戰時便對威廉二世在德國實行的軍國主義極為狂熱。他主動地加入德國軍隊,並參與了德國的對外作戰,而當德國失敗投降之後,希特勒竟是感到無比的黯然神傷。如今,希特勒在德國沉淪之時崛起,而他的理念與威廉二世如出一轍,那就是通過戰爭的手段斬斷束縛在德國身上的枷鎖!

正是因為具有趨同的政治理念,所以希特勒對威廉二世始終保持著一種對「前輩」般的莫名尊敬,只不過希特勒認為自己會做得比威廉二世更好!

三、短暫的合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希特勒開始和威廉二世眉來眼去,一個想著依靠前任德皇的影響力幫助自己登上權力的巔峰,而另一個則是希望重新成為德國名義上的君主!

正是在這樣的相互訴求之下,希特勒開始向威廉二世頻頻示好,而威廉二世也投桃報李向希特勒表達了自己的欣賞。接下來兩個人進入到了實質性的接觸階段。希特勒承諾在自己掌握權力後將把威廉二世接回德國,以君主立憲的形式尊其為德皇,而威廉二世則是向希特勒提供了二百萬馬克的資助,用於幫助納粹黨奪取政權。同時,德皇還讓自己的兒子派回國參加了納粹黨。

這一刻,希特勒和威廉二世仿佛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似乎即將要上演一段佳話……

四、傲嬌的希特勒,喋喋不休的威廉二世

正當希特勒和威廉二世眉來眼去之際,納粹黨卻在德國快速的崛起,而希特勒也在一次又一次陰謀之後如願成為了帝國元首。然而希特勒並沒有按照約定將威廉二世接回德國。接下來威廉二世開始對希特勒喋喋不休起來……

當德國閃擊波蘭之後,威廉二世在給希特勒的信中寫道:「因紛亂局勢而暫居中立國,朕無法親自參與戰爭,但仍向您致意。

在1940年5月,威廉二世又公開給希特勒發電報:「……祝賀您的勝利,同時熱切期待德國能在您的英明領導下重歸君主制。

在希特勒徵服法國之後,威廉二世又是一封公開電報:「祝賀你,又贏了!雖然用的是我的軍隊!

……

就是在威廉二世這樣的喋喋不休中,希特勒也已經對這個過氣的皇帝越來越不耐煩!

五、分道揚鑣

1938年11月,震驚世界的「水晶之夜」事件爆發,從這一刻開始納粹德國開始殘酷迫害猶太人。此時此刻,威廉二世終於下定決心與希特勒決裂。因為在他看來,猶太人是德國振興的中堅力量,應當保護而不是迫害。而「水晶之夜」後,威廉二世不得不公然宣稱自己恥於身為一個德國人!

1941年6月4日,威廉二世終於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威廉二世的遺願有兩個。一個是自己的葬禮上不允許出現納粹標誌,這一點希特勒沒有遵從,威廉二世的葬禮依舊成為了納粹的一次政治宣傳。第二個遺願是,如果德國不恢復王朝,他的遺體就不運回德國安葬。這一點希特勒毫不猶豫地成全了威廉二世,他取消了原本定好的國葬計劃,把威廉二世的遺體永遠的留在了荷蘭!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

相關焦點

  • 德國在一戰中受到重創,為何完全沒有恢復,就匆忙發動二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陸軍對波蘭發動了閃電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要知道,德國在1918年剛剛經歷了一戰的失敗,整個國家還處於重傷未愈的狀態中。要知道,德國在一戰中並不是完全被動挨打。在東西兩線巨大的作戰壓力下,德軍在一戰前期硬是和協約國軍隊打了個不分上下。在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德國東線的兵力開始向西線增援,德軍又開始在西線進行反撲。如果不是基爾港的水兵鬧事,引發了「德國十一月革命」導致威廉二世下臺,一戰恐怕還會持續上一段時間。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那麼他就是統一德國的民族英雄了
    如法國有拿破崙和路易十四等;俄國有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史達林等;英國有伊莉莎白女王、克倫威爾等,西班牙有伊莎貝爾女王;美國有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荷蘭有威廉。那麼德國的偉大領袖是誰呢?大家可能會提到俾斯麥。的確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推動了德國的工業化進程。但是他並非是德國的領袖。人們對德國的領袖最熟悉的還是希特勒。
  • 德皇威廉二世何許人也?憑啥發動了一戰還能活到82歲得以善終?
    德皇威廉二世的名氣不大,還沒有他手下的俾斯麥和希特勒有名氣,但他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策劃者和閃電戰計劃的創始人。他是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以及霍亨索倫家族首領,1941年6月3日,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葬於多倫莊園。威廉二世是腓特烈三世和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長子,1859年1月27日出生於柏林。
  • 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後,如何處置了原來的德皇?
    威廉二世曾任德皇,在位期間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德國一戰戰敗後,威廉二世被迫引咎下臺。當時國際與國內的呼聲都是要對其進行審判。▲多倫莊園在威廉二世流亡荷蘭之時,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原本威廉二世以為希特勒能幫他復闢德意志帝國,甚至還拿出200萬德國馬克援助希特勒。
  • 一戰結束後,德國已經傷痕累累,為何希特勒還敢發動二戰呢?
    但是德國一戰失敗了,失敗後的德國已經傷痕累累,一片廢墟,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希特勒還敢野心勃勃地繼續發動二戰呢?凡爾賽條約的苛刻條件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盟軍擊敗,英國和法國在美國幹預之後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戰爭已經破壞了兩國的經濟,並破壞了他們的軍事實力。
  • 一戰時被打得潰不成軍的德國,到底有什麼底氣發動二戰呢?
    而且一戰和二戰之間只間隔了二十幾年的時間,那麼德國到底有什麼底氣發動二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同樣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割地賠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德國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但戰後,德國很快又崛起了,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
  • 德國老兵:如果沒希特勒出現,德國依然會發動二戰
    換句話說,如果希特勒在實現振興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奪回軍事主權以及完成把奧地利、蘇臺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等一系列計劃之後,在發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對波蘭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他留給德國歷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輝煌成就,而後來的戰爭災難也就不會出現。」
  • 希特勒為啥要發動二戰:看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會讓你懷疑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英法奉行綏靖政策,企圖利用納粹德國打擊新生的蘇聯,結果使得希特勒有機會肆無忌憚的實驗他的閃擊戰。 三個月就拿下了波蘭、挪威、丹麥、比利時跟荷蘭,一個多月就徵服了陸軍歐洲第一的法國,震驚世界。
  • 德國為什麼不遺餘力地發動二戰?看看一戰後的德國,我們就明白了!
    雖說德國佬在二戰前期所向披靡,但最終還是戰敗,輸掉了戰爭。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打的破爛不堪,整個國土被分裂近50年,可以說,戰後德國非常慘。說到這裡,許多朋友不禁疑惑,一戰德國敗得很慘,為何他們還要執拗地發動二戰?其實,如果大家看到二戰前德國的狀況,就知道為何他們會不遺餘力地發動二戰。
  • 希特勒掌權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仍然活著,希特勒對他怎麼樣?
    (威廉二世以家人) 一戰後德國建立魏瑪共和國,到1925年,前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興登堡當選德國總統,作為威廉二世曾經的臣子,當年就是他勸說威廉二世退位的
  • 一戰後德皇威廉二世流亡海外,後來德國復興時,他為何沒回去
    談到德國近代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德皇威廉二世。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劃者,威廉二世對德國乃至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麼,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威廉二世受到了怎樣的對待呢?(德皇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是威廉一世的孫子,是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公主的兒子。他出生不久,威廉一世就在鐵血宰相俾麥斯的幫助下,通過連續幾次發動大戰,最終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 納粹德國為何急於發動二戰?
    1933年3月,納粹取得德國政權,希特勒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和行政手段,使德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從納粹上臺到二戰爆發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可謂德國最繁榮的時代,可為什麼希特勒卻急於發動戰爭,偏偏要葬送掉這來之不易的繁榮時代呢?
  • 為什麼二戰時期德國要發動閃電戰?三個層次,客觀分析
    一戰的可恥失敗並未讓德國反躬自省,而是更加助長了其復仇報復的欲望,再加上《凡爾賽條約》的「過度限制」、經濟危機的打擊以及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的上臺等多重因素推波助瀾,德意志帝國最終又走上了發動世界大戰的道路。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就是二戰爆發的大背景。對於二戰發生的背景,已基本形成定論,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而英、法的綏靖政策則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 二戰前的德國人生活水平太高了,怪不得德國人要發動二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二戰正式爆發。關於二戰爆發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德國的原因,有的是英法等國的願意,還有的是希特勒的原因。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德國都是發動戰爭的國家,對人類帶來重大災難,德國都要對這場戰爭負責。
  • 一戰末期德國國內普遍暴動,二戰末期,為何德國國內很少暴動
    1918年10月,德國在協約國的進攻下,接連遭遇失敗,一戰已經進入到尾聲階段。10月29日,德國北部基爾港的四萬名水兵認為,德國的敗局已不可逆轉,拒絕再出徵送命。這一消息使得威廉二世震怒,他立即下令抓捕了大批水兵。第二天,水兵被抓捕的消息傳遍德國,隨即便引發了一串連鎖反應。
  • 如果德國沒有發動二戰,專心發展能成為超級大國嗎?
    二戰前期的德國表現雖然很是耀眼,但並不能掩蓋其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先天劣勢,比如說國土狹小、人口數量少、資源匱乏等短期難以改變的先天不足。很多人認為,德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希特勒上臺後,無論通過怎樣的手段,忽悠也好,欺騙也罷,但終究將被凡爾賽合約壓制死死的德國重新強大了起來,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強國。
  • 希特勒的親侄子威廉,為何在美國當兵反對希特勒?
    希特勒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著阿洛伊斯·希特勒,阿洛伊斯有個兒子叫威廉·派屈克·希特勒,也即希特勒侄子,以下簡稱希特勒侄子為威廉。為了讓第一個老婆死心,善於編造謊言的阿洛伊斯傳遞給布裡奇特的消息是:他參加了一戰並且死於一戰。布裡奇特並不是傻子,她託人調查此事,結果得知丈夫在德國又結婚的不幸消息,於是準備告阿洛伊斯重婚罪。可是布裡奇特畢竟心善,那個男人雖然心狠,怎也說也是孩子的父親,自己也真心愛過他,於是她撤銷了訴訟,放過了阿洛伊斯,甘心過起了「孤兒寡母」的辛苦生活。
  • 俾斯麥的一手好牌被威廉二世打爛
    一戰前新生德國是怎樣把英法俄逼成為自己對手的呢?俾斯麥的一手好牌又是如何被威廉二世打爛的呢?
  • 二戰德國發動戰爭的原因,幕後有這兩個國家鼎力相助
    二戰德國為什麼敢於發動戰爭?除了德國自身的原因,也與這兩個國家的姑息縱容有很大的關係。然而世事難料,這兩個國家到頭來一個被德國打殘,一個直接滅國,也沒落個好下場。這兩國家就是英國和法國。二戰時期的德國國防軍先說說德國發動戰爭的內在動機,這與一戰遺留的不平等條約有關係。一戰德國戰敗,很多權益被其他強國瓜分,民眾普遍不滿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希望改變現狀。
  • 試分析德國為何有能力連續兩次發動世界大戰!
    我們看一下一戰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德國國內情況,就能明白德國一方發動一戰的的必然性!首先,從當時國際政治環境看,在一戰爆發前,歐洲主要幾個國家相互之間就已經矛盾重重,戰爭時有發生。在一戰前,主要由三組矛盾影響著當時的世界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