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為什麼敢於發動戰爭?除了德國自身的原因,也與這兩個國家的姑息縱容有很大的關係。然而世事難料,這兩個國家到頭來一個被德國打殘,一個直接滅國,也沒落個好下場。這兩國家就是英國和法國。

先說說德國發動戰爭的內在動機,這與一戰遺留的不平等條約有關係。一戰德國戰敗,很多權益被其他強國瓜分,民眾普遍不滿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希望改變現狀。希特勒上臺後打出了為德國爭取生存空間的口號,贏得民眾了的支持。在他看來,失去的利益就只能靠戰爭手段去索回。通過20年的養精蓄銳,德國軍事力量得到很大的恢復,戰爭潛力已經很可觀了。

到了二戰前期,德國已經崛起為政治軍事強國,軍隊已達到200萬之多,遠遠突破了凡爾賽條約規定的只許保留10萬人的限制。作為德國的死對頭英國和法國,對德國的崛起保持著防範心理。但是英法兩國為何又要縱容德國擴軍備戰呢?看似很矛盾的事情其實還要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可能沒想到,那是因為蘇聯。一戰後誕生的新國家蘇聯,在西方眼裡一直是個另類。在英法看來,蘇聯是比德國更大的威脅。德國有不軌行為或許還能容忍,只要不傷及到自身的情況下。於是為了慫恿德國進攻蘇聯,滿足希特勒的胃口,英法兩國先後出賣了捷克,奧地利和波蘭。

捷克是最早被出賣的國家。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隨後將矛頭指向了捷克。希特勒早就想吞併捷克,於是就扯出了蘇臺德區這個問題。蘇臺德區原本是捷克的一個德裔區,在希特勒鼓動下要求併入德國。英法為了討德國的歡心,也為了壯大德國的實力,拒絕盟友捷克的請求,合夥密謀將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英法想犧牲捷克的權益,來將德意這股法西斯禍水引向蘇聯。而蘇聯多次聲明,願幫助捷克抵禦德國的侵略。這時英國和法國對捷克威脅稱,和蘇聯結盟將是與英法為敵,於是捷克屈服了。1938年9月,英法國德意四國在慕尼黑關起門來籤下協議,將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割讓給了德國。然而妥協者的腳步落伍了,德國隨後佔領了整個捷克,該國軍工廠也成為德國二戰期間軍火的主要來源地。

英法的妥靖政策讓希特勒嘗到甜頭,一發不可收拾。到了1939年,希特勒將目光轉向了波蘭。波蘭地處東歐,夾在德國和蘇聯之間,佔領波蘭等於為入侵蘇聯打開一扇大門,波蘭的命運就這樣註定了。到了9月希特勒下達永遠消滅波蘭的命令。此時波蘭向英法兩國求援,作為籤定條約的盟友,英法兩國口頭上支援波蘭,幾百萬大軍卻在德法邊境按兵不動,坐視波蘭的滅亡而不顧。這就是二戰期間著名的奇怪戰爭和靜坐戰爭。經過一個月的抵抗後波蘭亡國,國土分別被德國和蘇聯瓜分掉了。

然而德國佔領波蘭後,並沒有象英法預計的向蘇聯進攻,而是調轉槍口對準了英法自已,成為第二批被暴虐的對象。英法為慫恿德國進攻蘇聯,使出借刀殺人的詭計。然而史達林豈是那種好糊弄的人,坐等德國來打自己。於是使出合縱連橫的招數,讓看似兩個敵對的國家,結成了暫時的聯盟。1939年蘇聯和德國籤訂了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宣告英法綏靖政策的破產。

此時德國可以放心的滅掉波蘭,蘇聯也贏得了短暫的和平時間,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將德國戰車的炮口轉向了西線。於是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擋不住德軍的鋼鐵洪流,一個月亡國。英國則被空襲打得傷亡慘重,危在旦夕。隨著邱吉爾的上臺,才不得不回頭和蘇聯結盟,歷史仿佛開了個玩笑。德國發動二戰,英法才是最大幫兇,助推德國走上了戰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