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名傳,每天三頁,讀懂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2020-12-27 淘漉音樂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書架添了莊子,家裡就有了莊子。架添了魯迅,家裡就有了魯迅。書架添了胡適,家裡就有了胡適。

而小便最喜歡的就是傳記,通過她們的人生軌跡,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說到傳記,當數被譽為「民國四大名傳」的《李鴻章傳》《蘇東坡傳》《張居正傳》和《朱元璋傳》。

它僅是民國時期的傳記名作,更是二十世紀中國傳記文學的經典名篇。

這四部書的傳主,代表了傳統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的三種人——帝王、宰相、文人。

讀懂他們的人生故事,但是卻能夠給我們現實的人生帶來啟迪。

草根如何逆襲成為明朝開國帝王《朱元璋傳》:揭示明太祖傳奇人生之路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四處討飯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奮鬥成了一個統一王朝的開國皇帝」。

從草根逆襲變成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所著的《朱元璋傳》,被譽為「民國四大傳記」之首。

在吳晗的筆下:

朱元璋既是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也是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他既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完美展現了人性的複雜。

這本書也成了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

吳晗的《朱元璋傳》先後曾四易其稿。

其中1944年的版本有兩個,重慶勝利出版社版書名《明太祖》,在創出版社版書名《由「僧缽」到「皇權」》。

1949年正式以《朱元璋傳》的書名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在吳晗的四個版本的《朱元璋傳》中,1949年的版本應該是最能表現作者觀點和想法的,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

因此,這個版本是最值得一讀的。「民國四大名傳」選用的正是這一經典版本。

生前生後毀譽參半的中國典型政治家

《李鴻章傳》:一個飽受爭議者的艱難人生

晚清有位老人,自稱是「一名裱糊匠」,縫縫補補,拆東牆補西牆,直至逝世前依然被列強羞辱,企圖強迫他籤下賣國條約。

他就是李鴻章,「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

有人說李鴻章很像一隻蜘蛛,在風雨飄搖裡,編織一張早已破爛的大網。

他極力編織,力挽狂瀾,卻又對這張破破爛爛的大網無能為力。又有人說他又像一名商人,一名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商人。

他依靠鎮壓農民起義軍起家,掌握一方兵權,卻謹小慎微地、精打細算地處理官場每一件事。

這是李鴻章奉父命入京應試時所作的,他原來想做一名書寫歷史的人,卻成了被寫進歷史的人。

李鴻章剛去世不久,梁啓超就無比感慨地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梁啓超所著的《李鴻章傳》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開始,寫到他參加鎮壓太平軍、甲午海戰,創辦洋務工業,周旋於世界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一生。

他還把李鴻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諸葛亮,秦檜,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伊藤博文等做了對比。

梁啓超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

從一個人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四十年,這樣的人物無論如何都應該被重視和銘記。

然而,歷代提起李鴻章,多是貶抑之詞:「賣國賊」、「奸臣」。

但真實的歷史是:他無數次地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卻每次都被指責受賄及不忠。」(美國《華盛頓郵報》)

讀了梁啓超所著的這部《李鴻章傳》,也許你也會有全然一新的觀點。

挽救大明帝國的救時宰相

《張居正傳》:大明首輔張居正的宦海沉浮

歷史學家 黃仁宇認為:明代沒有這個人,那就會「使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失去重心,步伐不穩,最終失足而墜入深淵」。

這個人就張居正。

後世有人稱張居正為「救時宰相」。梁啓超更稱他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張居正初入官場時,便以「匡時救世」自許。

當時嚴嵩把持朝政,張居正一腔抱負無法施展,便暫時歸隱田園。但依然沒有放棄遠大理想。

後來,張居正和高拱、高儀三人接受穆宗的遺詔,一同輔佐朝政。

張居正當了內閣首輔,執掌朝政,權力達到頂峰,甚至有人認為他是「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的內閣首輔」。

從吏治到用人,從將領到治兵,從理財到教育.......然後開啟了張居正創造的太平盛世。

然而位高權重必然震主,必然惹人嫉妒。於是有人藉故造謠,說他勾結宦官趕走大臣,又說他貪戀權位.......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兒女深受其累,各級官員對其詆毀,深恐落人之後。直到熹宗天啟年間才復官復蔭。

神宗萬曆時期,大明搖搖欲墜,張居正縫縫補補,左支右絀,才勉勉強強延續大明七十餘年的國祚。

關於張居正的傳記,守德所著的《張居正傳》創作最早,而且在當時影響十分廣泛,起初收入梁啓超主編的《中國六大政治家》一書,後由出版了單行本。

本書從介紹張居正的家世開始,既而他出仕為官,一直到他接受明穆宗的託孤重任,在神宗朝執掌朝政,力除弊政,實行他的施政方針,挽救江河日下的明王朝。

詳細記述了明代改革家張居正波瀾壯闊的一生,再現了其曲折起伏的政治生涯。

作者佘守德,民國學者,江蘇人,曾和梁啓超等人一起撰寫《中國六大政治家》一書。

當時的名人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汪東,「江南才子」、著名文化人盧前都為該書作序,可見其影響力。

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

《蘇東坡傳》:最早、最全面的蘇東坡傳記

「他固執、多嘴,妙語連珠,口沒遮攔,光明磊落;多才多藝,好奇,有深度,好兒戲,態度浪漫,作品典雅;為人父兄夫君頗有儒家的風範,骨子裡卻是道教徒,討厭一切虛偽和欺騙。」

他就是蘇東坡,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都應該住著一個蘇東坡。

詩人余光中說:「我要是去旅行最不會和李白一起,因為他沒有現實感,太不負責任;也不會杜甫一起,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要是挑一個,跟蘇軾在一起可就好,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是個很有趣的人。」

蘇軾雖然「一肚子的不合時宜」,大部分時間落魄窮困。

但他天生樂觀:「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蘇東坡在朝廷時,盡職敬業,甚至在王安石權勢燻天時,敢於直言進諫。

說來也怪,兩人雖然政見不同,但是私交特別好。

王安石非常賞識蘇東坡的才學。蘇軾遭遇「烏臺詩案」後,王安石上書神宗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王安石評價蘇東坡說:「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蘇軾晚年對自己一生作出總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東坡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享受每一天,每一刻,快樂最重要。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他用英文寫成的,主要寫外國人看,但鮮有人知的是,關於關於蘇東坡的最早現代傳記,是另一個民國作家周景濂於1937年所撰寫的《蘇東坡傳》,比林語堂早了十年。

周景濂以蘇東坡的詩句及其自述、他人記錄等文字,生動全面地敘述了蘇東坡的一生!

敘述他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中年、晚年等經歷,以及他的氣質與修養、詩文、年譜,為我們呈現一個豐滿又真實的蘇東坡。本書後面附有胡懷琛的《東坡生活》。書中還加入了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蘇三妹」與蘇軾和秦觀對詩等故事。

文言文+白話文 珍貴版本首次重現

最值得珍藏的「民國四大名傳」

這套《民國四大名傳》,收錄了梁啓超的《李鴻章傳》、吳晗的《朱元璋傳》、佘守德的《張居正傳》、周景濂的《蘇東坡傳》。

其中佘守德的《張居正傳》、周景濂的《蘇東坡傳》均為民國以後首次重印,尤其珍貴。

《李鴻章傳》、《張居正傳》原文為文言文,現在又進行了白話翻譯,以適合各個層次的讀者。

家中必藏 傳記經典

同時顏值超高,配色也好看,無論是自己看,還是送人,都超級合適。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社交,願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成為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民國四大名傳,從中讀懂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說到傳記,當數被譽為「民國四大名傳」的《李鴻章傳》《蘇東坡傳》《張居正傳》和《朱元璋傳》。  它們不僅是民國時期的傳記名作,更是二十世紀中國傳記文學的經典名篇。  這四部書的傳主,代表了傳統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的三種人——帝王、宰相、文人。  讀懂他們的人生故事,能夠給我們現實的人生帶來啟迪。
  • 寓意最好的漢字,生存智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蘊含著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和處世智慧,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 轟動民國!一本暢銷80多年的歷史書,帶你讀懂5000年中國史
    上下5000年中國歷史,一共有多少次王朝更迭、群雄互撕?
  • 民國四大土匪,三個被剿滅處死,一個成為國家統治者
    民國中國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段時間並不長,前後只有37年,即從清朝滅亡開始算起,直到新中國成立結束,在這段時間之內,出現了許多「四大」人物,他們都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 《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人生要懂三件事,說透多少智者的智慧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我每天都要翻一遍,還是覺得不過癮,真正的人生要懂得三件事,說透多少智者的智慧!有些書看一遍你就不想再看了,還有些書看一遍你沒看懂,要看幾遍才能讀懂,但還有一類書很特別,你看一遍就能讀懂,但你卻放不下,你每天都想翻一遍,以便能從中找到智慧,而且越看越覺得不過癮,最近我就遇到了如此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王蒙的《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 讀懂了江湖義氣,你就讀懂了中國人
    通過對這兩個概念的澄清,我試圖傳達的是一種中國人的獨特政治經驗,再以此反映中國人在人情世故上的一些基本的經驗和智慧,然後審視它可能帶來的一些對我們當下生活的啟迪。重慶是一個典型的碼頭城市。/圖蟲創意我是一個重慶人。
  • 2021年寓意最好的八個漢字,八種生存智慧!
    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蘊含著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和處世智慧,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早在1994年版的《中華字海》中,統計的字數就已達85000字!  下面,讀書君從中精選了八個寓意最好的漢字,每一個字中,都蘊含著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生存處世智慧:  01  福
  • 張學良妻子于鳳至,到底長什麼樣子,據說容貌不輸民國四大美女?
    民國時期有才有顏的女人,數不勝數。說到這,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民國四大美女,她們分別是:林徽因、陸小曼、周璇和阮玲玉。除此之外還有一人,她的美貌不輸於民國四大美女,她就是于鳳至。說到于鳳至我們必須要來說說張學良。于鳳至張學良原配妻子張學良被稱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關於他的事跡那是數不勝數,尤其在婚姻方面,于鳳至是他的原配妻子。
  •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央視名嘴」白巖鬆口中的「生命之書」就是《道德經》,它全篇只有短短的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世智慧,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一起來看一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20歲求生存,初入社會,自己想要出風頭,攢人氣,但是被一些人穿小鞋,內心很不甘心,於是鋒芒愈加,最後讓自己陷入怪圈,受到傷害最大的是自己。21歲讀《道德經》,它讓我明白事事不能搶著爭先,凡事留有餘地。
  • 民國書法四大家,楷草篆隸精彩絕倫
    民國時期,有四位書法家享譽書壇,他們也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他們是譚延闓、胡漢民、吳稚暉、于右任。其中譚延闓善於楷書,胡漢民工於隸書,吳稚暉精於篆書,于右任長於草書。
  • 為何宋氏三姐妹被後世傳為美談?她們擁有的智慧,遠超外表的美麗
    在民國那個亂世,出現了不少的美人,有的美人坎坷一生,令人唏噓。有的美人令人仰望了一輩子,其智慧不比男兒差。許多人都認為美貌與智慧極少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但在民國卻有著許多這樣的女性。比如說林徽因,相貌姣好,被譽為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而她還是著名的才女,搞文學能寫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搞建築能對古建築了解頗深。
  • 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只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也是含括易經精髓的三句話。到底是哪三句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現在我們理解的「自天佑之」是指來自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是公正的,不會保佑任何人。從一開始我們就把「自天佑之」解釋錯了,然後一直這樣以訛傳訛流傳了下來。
  • 送2021日曆|每天看一頁,頓悟知行合一
    保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繼續幫你不動聲色,通曉知行合一的人生大智慧!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智慧和力量,找到做好每件小事的方法。但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無法拿出整塊的時間學習陽明心學;又或者缺乏專業人士帶路,無法掌握心學的精髓。這時候,這套《2021王陽明心學日曆》就顯示出它的作用了!
  • 短短20頁,共記載6位中國人
    漫長的歷史可以告訴我們許多生存的智慧,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世界歷史長河當中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很多國家,特別是許多東亞、中亞的國家,想要了解他們國家的歷史還必須要查閱我們中國的史書才能夠有所收穫。而美國成立於1776年,至今這個國家的歷史也只有短短的244年而已。因此他們國家的學生在學完本國歷史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世界史。
  • 民國的「顏體」大師,楷書雄健開闊,被列「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
    譚延闓楷書《枯樹賦》到了明代有文學上的「四大家」,也有繪畫史上的「四大家」,書法上也有「四大家」,清代也有「四大家」。到了民國時期,同樣有著「民國四大家」,這四個人分別是于右任、吳稚暉、胡漢民與譚延。這四個人分別精擅諸體,于右任是一位草書大家,他顛覆了傳統的草書書寫範式,將碑學技巧引入草書當中,成為了「近代草聖」。
  •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三句話,送給女人、男人和所有人!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人生總需要些不同,這本書我讀了兩遍,學到了三句話,送給女人,男人和所有人!現在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就像一臺被開動的機器一樣,被各種數字操縱著、也活在各種數字當中,每天要走多少步?每天幾點鐘起床?
  • 搶救真實的歷史:被歪曲了的民國
    美國有人評論說:蔣夫人在國會大廈駐足三小時,是美國歷史不能缺少的一頁,也是一個世界性事件。 再說宋慶齡。父親生前是宋慶齡基金會的常務理事,老爺子過世之後,我們兄妹從美國回北京,受到宋慶齡基金會邀請,到宋慶齡故居去訪問座談,宋慶齡故居的園子很大,在北京後海,以前是納蘭的王府,可是宋慶齡住的房間卻是相當簡樸,我們去看,不能相信她在那裡接見外國元首。
  • 任正非充滿「大智慧」的4句語錄,看似簡單,讀懂受益無窮
    一路走來,任正非在創業、管理、人生等領域上,發表了眾多重要的言論,有些言論看似簡單,讀懂了之後卻會受益無窮,關於任正非的語錄,阿胖對其中的4句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說是充滿了大智慧,接下來分享給你。,因為智慧不會枯竭也不會被人奪走。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說到拜佛,中國人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遇廟則入,遇神則跪」。實際上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是虔誠的佛教信徒,用胡適先生的話說,「中國人的信仰從來不固定某種宗教,而是追求實用主義的跪拜神佛。」簡單的說國人對佛教的崇拜,集中反映在對菩薩的崇拜上,從印度的繁雜的菩薩中選出了四大最具代表意義的菩薩,建立了一套完整信仰體系。
  • 用教育的智慧來讀懂學生、激發學生
    在教育處的組織下,一場以「德育管理------教育的智慧篇」為主題的德育論壇正在進行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的首席周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用教育的智慧來讀懂學生、激發學生》的分享報告。周玲老師把她本月上海之行學到的德育前沿理念細化成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一張張圖片,以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班級管理、師生相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