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醫院木樨地院區南樓已封閉管理 疫情沒有擴散
復興醫院疫情對周邊居民無影響
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截至2月7日6時,復興醫院共出現確診病例15例,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72人,均已落實隔離觀察措施。目前已對復興醫院木樨地院區南樓封閉管理,疫情沒有擴散。同時,復興醫院疫情對周邊居民沒影響,可進行日常就診和治療。
木樨地院區南樓已封閉管理
復興醫院疫情沒有擴散
西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孫碩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發生的聚集性病例情況進行了通報。截至2月7日6時,復興醫院共出現確診病例15例,其中,醫務人員6人,患者5人,護工4人,均已及時轉至定點醫院進行救治。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72人,均已落實隔離觀察措施。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經市區兩級專家現場排查、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初步認定目前病例主要發生在復興醫院木樨地院區南病房樓心內科重症監護室。經深入調查初步判斷此起疫情是由首發病例與外部感染者發病後接觸造成了醫院科室局部範圍傳播。
孫碩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西城區採取了九項措施防控疫情。包括將確診病例第一時間轉至定點醫院及時治療,立即對CCU病房所在的南樓進行全面封閉管理,分區管控並進行徹底全面消毒,同時,對未在崗醫護人員進行居家隔離觀察。
此外,院內全面提升院區防護等級,對院區出入實行嚴格登記管理,全院進行全面和終末消毒。對院區急診暫時停診,對病房暫停收治新入院患者,降低人員密度。停止復興醫院住院部與門診部和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工作交流。迅速展開細緻嚴謹流行病學調查,確定密切接觸者範圍。在遵循規範的同時,從最大限度防範風險考慮,對醫護人員、患者、護工等均已落實排查措施。
龐星火說,根據專家組綜合評估意見,對該院南病房樓實施整體隔離管理,對北病房樓實施嚴格出入管理,醫院門診部位於另一院區,可正常開放,但須嚴格執行防護和消毒規定。對醫院內醫務人員、患者感染情況進行排查後,認為此起疫情波及範圍局限、目前沒有造成進一步擴散。
對周邊居民沒有影響
可進行日常就診和治療
居民還能否去復興醫院正常就診?孫碩介紹,經過排查評估,此次疫情波及範圍只限於住院部局部,沒有造成進一步擴散。因此,復興醫院的聚集性疫情對周邊居民的生活沒有影響,可以進行日常就診和治療。
「復興醫院為一院兩址,一個位於長安街以南,是木樨地住院部。另外一地位於長安街以北,是門診部所在地。兩者存在物理隔絕。並且與周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存在隔絕距離。」
即使復興醫院內部,也不是全院區都有影響。孫碩介紹,此次疫情的疫源地主要集中在復興醫院木樨地院區的住院部南樓四層心內科重症監護病房(CCU)及心內科病房。「為了最大限度保障安全防範風險,我們對南樓採取了封閉管理,北樓採取嚴格進出管理,其他區域是安全的。對於復興醫院門診部,也進行了全面排查,包括醫務人員、護工等都是安全的。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復興醫院有工作往來,對於有工作往來的同志也全面進行了排查,他們也是安全的。」
發布
首次公布疑似病例157例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在發布會上通報了本市最新的疫情,本市又有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後,符合出院標準,於2月6日從佑安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出院。2名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34歲、35歲。
2月6日零時至24時,本市新增23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例有湖北及其他省份接觸史,14例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其中3例既有湖北及其他省份接觸史又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2例無湖北接觸史。均已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截至2月6日24時,本市累計疑似病例157例,確診病例297例。其中東城區7例、西城區36例、朝陽區51例、海澱區47例、豐臺區22例、石景山區13例、門頭溝區3例、房山區13例、通州區14例、順義區8例、昌平區17例、大興區34例、懷柔區7例、延慶區1例,外地來京人員24例。平谷區、密雲區尚未有病例。
297例確診病例中,男性病例147例,佔49.5%,女性病例150例,佔50.5%;年齡範圍為9個月至94歲,其中5歲以下11例,佔3.7%,6歲至17歲9例,佔3%,18歲至59歲203例,佔68.4%,60歲及以上74例,佔24.9%。目前,本市死亡1例,出院33例,263例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其中危重型15例。
2月6日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小區或場所
西城區
新街口街道富國裡
月壇街道復興門外大街甲20號
朝陽區
奧運村街道林萃路10號院
來廣營鄉明天第一城
亞運村街道安慧北裡
豐臺區
豐臺街道電報局街小區
盧溝橋街道西府頤園
昌平區
龍澤園街道龍澤苑東區
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一區
通州區
於家務回族鄉崔各莊村
房山區
西潞街道西潞東裡小區
大興區
林校路街道泰禾中央廣場
興豐街道瑞康家園小區
順義區
空港街道龍湖灩瀾山
防控
公共場所不戴口罩重則將被拘留
目前出現了個別人員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佩戴口罩,並且不聽從勸阻,甚至引發糾紛衝突的現象,對於這類在公共場所不佩戴口罩的人員應當如何處理?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治不只是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的事,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有參與和配合的義務。「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都應當主動學習預防知識。勤洗手、戴口罩是專家推薦的預防感染的有效方式,每個人都應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認真遵循、帶頭踐行。
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於落實「四方責任」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場所和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2020〕4號)的要求,賓館、飯店、文化娛樂場所、商場超市、公共運輸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運營管理單位對未佩戴口罩的,應當進行勸阻。實踐中,對不聽從勸阻,甚至引發矛盾衝突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輕則處以警告,重則有可能被處以拘留。
疫情期間杜絕帶病上崗
受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很多朋友出現發燒等症狀但不敢就診,有服藥觀察的情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建議,大家不要忍著,要根據自身情況,及時就醫,不要恐慌。現在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忍著容易加重病情,還會將流感等病傳染給家人和同事。她提醒大家,目前北京有104家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出現發熱要到正規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就醫。
龐星火表示,發熱門診都是正規機構,都有嚴格規定,要戴好口罩,保護自身安全。同時在前往醫院的途中最好自駕車,不建議坐公交車,路途過程中要戴口罩。看病時要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是否到過新冠肺炎疫情地區,有無與有發熱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患者的近距離接觸史,便於醫護人員準確判定病情。醫生要及早對其採取適宜的治療方案。在發熱門診就診的時候,要理解和配合發熱患者診療流程和規範,接受醫護人員引導。
龐星火還特別提醒公眾,在疫情期間,杜絕帶病上崗、帶病聚會,這樣特別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別人。在流行病調查中,確實有人因為聚會傳染給很多人,「我們都有責任控制疫情,減少疫情傳播,讓大家有個安全的環境。」
本組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蔣若靜